『壹』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犧牲了多少女戰士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犧牲了多少女戰士?回答:有文字描述的目前發現「僅有一女兵犧牲」案例!也有後人補充的說明有人醫院被敵方發現死了幾個女兵,個人認為不能作為正確資料信息來源來證明他的真實性,說白了不是官方信息,信息與判斷不準確性高,不科學,一般不釆納。
僅有一女兵犧牲
對越自衛反擊戰(又稱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越南稱之為1979年北部邊界戰爭或越中邊界戰爭,國際上將其視為第三次印度支那戰爭的一部分),是指於1979年2~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1]。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
中國採取自衛措施,在短時間內佔領了越南北部20餘個重要城市和縣鎮,一個月之內宣布撤出越南。中國邊防部隊撤出越南之後,雙方都宣布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令中越兩國關系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20世紀80年代,兩國繼續軍事對抗,在羅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陰山等地區又相繼爆發了邊界沖突,時間持續達十年。20世紀90年初,兩國關系逐步恢復正常,陸地邊界也最終劃定。
通過十年中越邊境戰爭,維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穩定。對越南方面來說戰爭的影響是持久的,國力遭到了長期消耗和破壞,最終不得不改弦更張。1979年,中國軍隊在撤退回國的過程中回收了此前援助越南的大量物資,並沿途摧毀了越北地區的軍事設施、公路、鐵路、礦山
『貳』 打越南自衛還擊那些開國將軍指揮過
打過這次自衛反擊戰的開國將軍:
開國上將:許世友(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對越自衛反擊戰東線兵團前敵總指揮)、楊得志(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員、對越自衛反擊戰西線兵團前敵總指揮);
開國中將:劉昌毅(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向仲華(時任廣州軍區政委)、劉志堅(昆明軍區第一政委);
開國少將:張海棠(時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焦玉山(時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歐致富(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對越自衛反擊戰東線集團部隊總指揮)、吳忠(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對越自衛反擊戰東線集團部隊總指揮)、江燮元(時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 對越自衛反擊戰東線集團部隊總指揮)、孫干卿(時任昆明軍區參謀長)。
『叄』 中越自衛反擊戰中,1979~1988中國共陣亡多少人數阿
1979年開始的對越戰爭中,雙方兵力與損失到底多少,眾說不一。剛剛看到一篇文章,不知是否准確,摘出來和網友討論。這篇文章對中越戰爭雙方兵力與損失做了統計如下:
投入兵力:中17個師(22.5萬人);越11個師(13萬人);
死 亡:中26,000人;越30,000人;
負 傷:中37,000人;越32,000人;
被 俘:中260人;越1,600人;
坦克被毀:中282輛;越185輛;
軍車被毀:中490輛;越120輛;
火炮被毀:中670門;越200門。
另外,約有60名前蘇聯駐越南對軍事顧問傷亡,越南部屬在諒山的防空導彈發射台6座全部被摧毀,8座被破壞。
『肆』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國死了多少軍人
在廣西和雲南的26座烈士陵園的墓碑上可以查詢的:
1978年—1990年約1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全國各籍貫省市犧牲人數(不完全統計)廣東省烈士約1773人廣州市82人 東莞市50人 佛山市142人 潮州市50人 河源市91人惠州市54人 江門市138人 揭陽市93人 茂名市194人 梅州市85人普寧市66人 清遠市62人 汕頭市80人 汕尾市29人 韶關市46人深圳市1人 江陽市55人 雲浮市62人 湛江市222人 肇慶市118人中山市32人 珠海市16人 廣東籍無具體5人雲南省烈士約1449人昆明市232人 大理白族自治州87人 昭通市112人 保山市64人楚雄彝族自治州97人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25人 迪慶藏族自治州9人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8人 怒江僳僳族自治州9人麗江市37人 臨滄市53人 普洱市72人 曲靖市109人 玉溪市46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264人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19人雲南籍無具體14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烈士約1420人南寧市242人 北海市22人 崇左市80人 防城港市27人 桂林市106人河池市149人 賀州市28人 來賓市66人 柳州市70人 百色市351人欽州市95人 梧州市13人 玉林市72人 貴港市92人 廣西籍無具體7人湖南省烈士約1285人長沙市146人 常德市196人 株洲市47人 湘潭市51人 郴州市63人衡陽市133人 懷化市38人 婁底市119人 邵陽市168人 永州市93人益陽市70人 岳陽市120人 張家界市12人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2人湖南籍無具體15人貴州省烈士約1053人貴陽市108人 六盤水市63人 遵義市122人 安順市65人 銅仁地區126人 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71人畢節地區208人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47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134人 貴州籍無具體9人四川省烈士約699人成都市68人 內江市52人 巴中市48人 達州市79人 德陽市7人廣安市10人 廣元市23人 樂山市34人 瀘州市31人 眉山市31人綿陽市36人 南充市59人 遂寧市6人 自貢市16人 資陽市26人雅安市25人 宜賓市37人 攀枝花市4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21人甘孜藏族自治州27人 涼山彝族自治州43人 四川籍無具體16人河南省烈士約約571人鄭州市39人 安陽市30人 鶴壁市4人 開封市19人 洛陽市19人南陽市83人 平頂山市25人 濮陽市23人 焦作市10人三門峽市20人 商丘市35人 新鄉市27人 信陽市97人許昌市25人 周口市58人 駐馬店市17人 漯河市14人河南籍無具體4人湖北省烈士約544人武漢市57人 仙桃市9人 咸寧市55人 襄樊市29人 孝感市49人宜昌市20人 天門市1人 潛江市1人 鄂州市24人 黃岡市44人黃石市12人 荊門市6人 荊州市34人 十堰市14人 隨州市44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4人 湖北籍無具體1人山東省烈士約431人濟南市15人 德州市21人 東營市8人 菏澤市52人 濟寧市38人萊蕪市11人 聊城市20人 濱州市15人 臨沂市59人 青島市36人日照市8人 泰安市14人 威海市17人 濰坊市22人 煙台市36人棗庄市32人 淄博市18人 山東籍無具體10人 江蘇省烈士約387人南京市42人 常州市15人 淮安市2人 連雲港市9人 南通市57人蘇州市21人 宿遷市11人 泰州市26人 無錫市9人 徐州市19人鹽城市45人 揚州市67人 鎮江市24人重慶市烈士約320人(直轄市)江西省烈士約293人南昌市23人 九江市29人 撫州市5人 贛州市76人 吉安市16人萍鄉市8人 景德鎮市12人 上饒市36人 新余市6人 宜春市68人鷹潭市2人 豐城市2人 江西籍無具體4人安徽省烈士約246人合肥市29人 安慶市45人 蚌埠市9人 巢湖市5人 池州市3人毫州市8人 滁州市9人 阜陽市14人 六安市47人 宣城市10人宿州市21人 蕪湖市7人 馬鞍山市1人 淮南市18人 淮北市11人 銅陵市5人 黃山市4人福建省烈士約238人福州市32人 龍岩市24人 寧德市18人 莆田市15人 泉州市64人三明市15人 廈門市3人 漳州市12人 南平市15人河北省烈士約202人石家莊市30人 保定市29人 滄州市19人 承德市2人 邯鄲市53人衡水市2人 廊坊市35人 秦皇島市1人 邢台市7人 張家口市5人唐山市16人 河北籍無具體3人 浙江省烈士約190人杭州市33人 湖州市11人 嘉興市8人 金華市22人 麗水市10人寧波市26人 衢州市11人 紹興市37人 台州市11人 溫州市17人舟山市4人 陝西省烈士約79人西安市5人 咸陽市13人 延安市15人 渭南市23人 安康市1人寶雞市4人 漢中市13人 商洛市5人 海南省烈士約71人海口市2人 三亞市68人 海南籍無具體1人山西省烈士約56人太原市1人 大同市2人 晉城市5人 晉中市4人 臨汾市8人呂梁市6人 原平市1人 長治市26人 上海市烈士約55人(直轄市)北京市烈士約17人(直轄市)甘肅省烈士約16人蘭州市2人 隴南市2人 平涼市3人 慶陽市1人 天水市1人天水市7人遼寧省烈士約13人大連市2人 丹東市3人 錦州市2人 安東市1人 營口市1人鞍山市1人 瓦房店市1人 鐵嶺市1人 阜新市1人 黑龍江省烈士約12人哈爾濱市6人 虎林市1人 七台河市1人 綏化市2人 大慶市1人黑龍江籍無具體1人 吉林省烈士約9人吉林市1人 長春市2人 延吉市2人 白城子市1人松原市3人天津市烈士約4人(直轄市)寧夏回族自治區烈士約4人寧武市2人 吳忠市1人 寧夏籍無具體1人內蒙古自治區烈士約3人赤峰市1人 興安盟1人 通遼市1人青海省烈士約3人西寧市3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烈士約2人烏魯木齊市2人全國無籍貫烈士約37人烈士共計約11482人
可查的就是這么多人
此外還有擔任穿插任務的部隊中還有相當數量的烈士骸骨未曾帶回,保守估計這部分失蹤人員也是千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