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越南為什麼這么多紙廠

越南為什麼這么多紙廠

發布時間:2025-06-15 01:54:13

『壹』 玖龍紙業發展簡史

一九九八年七月,中國包裝紙板生產行業迎來新星——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其位於東莞的第一台造紙機(即一號機)成功試車,設計產能20萬噸牛卡紙,標志著其十年創業征程的開始。二零零零年六月與二零零二年五月,二號及三號造紙機相繼投入運營,總產能達到100萬噸,其中三號機僅用九個月即完成建設,創下了造紙機安裝速度的紀錄。


預見未來發展潛力,玖龍紙業於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二年間,在太倉和東莞購入大量土地。第五號造紙機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啟用,隨後在二零零五年被納入公司名下。二零零五年四月,八號造紙機試車成功,太倉基地產能提升至95萬噸,形成兩大生產中心。同年,四號造紙機投產,成為當時世界上同類產品單機產量最高的生產線,採用國際先進技術,豐富了產品線。


二零零三年至二零零六年,玖龍紙業通過ISO品質、環境和OHSAS職業健康安全體系認證,實施標准化管理,產品質量、環保和安全得到顯著提升。與內蒙古森林工業集團的合作,使玖龍興安漿紙公司產能迅速增長,實現了「林、漿、紙一體化」運營。同年,六號與七號瓦楞芯紙生產線投產,產能達到235萬噸,擴展了市場,產品深受客戶喜愛。


二零零五年五月,熱電210兆瓦機組並網發電,提供充足電力並緩解電力緊張,得到政府贊譽。年底,九號和十號造紙機投產,使總產能達到330萬噸,確立了行業領先地位。此後,玖龍紙業進入集團化管理階段,形成獨具特色的現代化企業集團。


二零零六年上市後,玖龍紙業繼續擴大生產,宣布在重慶和天津建立新的生產基地,以滿足快速增長的市場需求。同時,收購越南紙廠,進一步布局東盟市場。至此,玖龍紙業已在全球市場上樹立了卓越的生產規模和環保形象,邁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1)越南為什麼這么多紙廠擴展閱讀

玖龍紙業,全稱玖龍紙業(控股)有限公司,為中國最大的箱板原紙產品生產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箱板原紙產品生產商之一。主要生產卡紙、高強瓦楞芯紙等。

『貳』 我國造紙術是怎樣傳播的

造紙術首先傳入與我國毗鄰的朝鮮和越南隨後傳到了日本。在蔡倫改進造紙術後不久,朝鮮和越南就有了紙張。朝鮮半島各國先後都學會了造紙的技術。紙漿主要由大麻、藤條、竹子、麥桿中的纖維提取。

大約公元四世紀末,百濟在中國人的幫助下學會了造紙,不久高麗、新羅也掌握了造紙技術。此後高麗造紙的技術不斷提高,到了唐宋時,高麗的皮紙反向中國出口。

西晉時,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紙技術。公元610年,朝鮮和尚曇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紙術獻給日本攝政王聖德太子,聖德太子下令推廣全國,後來日本人民稱他為紙神。中國的造紙技術也傳播到了中亞的一些國家,並從此通過貿易傳播到達了印度。造紙術被誤傳為經過怛羅斯之戰西傳。

實際根據杜佑《經行記》的記載,被俘的工匠里沒有造紙工匠。近幾年有烏茲別克學者在研究中指出,在怛羅斯之戰之前,造紙術就以和平的方式通過拔漢那首府浩罕傳往撒馬爾罕。

10世紀造紙技術傳到了敘利亞的大馬士革、埃及的開羅和摩洛哥。在造紙術的流傳中,阿拉伯人的傳播功勞不可忽視。

歐洲人是通過阿拉伯人了解造紙技術的,最早接觸紙和造紙技術的歐洲國家是一度為阿拉伯人,摩爾人統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薩狄瓦,建立了歐洲第一個造紙場。公元1276年義大利的第一家造紙場在蒙地法羅建成,生產麻紙。

法國於公元1348年,在巴黎東南的特魯瓦附近建立造紙場。此後又建立幾家造紙場,這樣法國不僅國內紙張供應充分,而且還向德國出口。德國是14世紀才有自己的造紙場。英國因為與歐洲大陸有一海之隔,造紙技術傳入比較晚,15世紀才有了自己的造紙廠。

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紙廠,丹麥於1635年開始造紙,1690年建於奧斯陸的造紙廠是挪威最早的紙廠。到了17世紀歐洲各主要國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紙業。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後,最先在美洲大陸建立了造紙廠,墨西哥造紙始於 1575年。美國在獨立之前,於1690年在費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紙廠。到19世紀中國的造紙術已傳遍五洲各國。

為了解決歐洲紙張質量低劣的問題,法國財政大臣杜爾閣曾希望利用駐北京的耶穌會教士刺探中國的造紙技術。乾隆年間,供職於清廷的法國畫師、耶穌會教士蔣友仁將中國的造紙技術畫成圖寄回了巴黎,中國先進的造紙技術才在歐洲廣泛傳播開來。

1797年,法國人尼古拉斯·路易斯·羅伯特成功地發明了用機器造紙的方法,從蔡倫時代起中國人持續領先近2000年的造紙術終於被歐洲人超越。

(2)越南為什麼這么多紙廠擴展閱讀

造紙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與其他書寫材料相比,紙的表面平滑,潔白受墨,還可染色;幅面寬大,容字較多,又便於裁剪,做成各種型制;柔軟耐折,可任意舒捲,便於攜帶與存放;壽命長,易於保存;造紙原料易尋,價格低廉。

用途廣泛,既可作書寫、印刷之用,又可用作包裝材料等。這些無可比擬的優點,使得紙一經發明,便經久不衰,且傳播世界各地,為世人所鍾情。

『叄』 造紙術何時傳入歐洲

12世紀造紙術傳到歐洲。

在此之前歐洲一直用羊皮紙。14世紀歐洲興起了文藝復興運動,15世紀歐洲開始有了印刷機,紙媒開始廣泛傳播。公元166年,羅馬皇帝曾派使者東來,向東漢皇帝敬獻了象牙等禮物,這是中國與歐洲國家往來的最早記載。

歐洲人是通過阿拉伯人了解造紙技術的,最早接觸紙和造紙技術的歐洲國家是一度為阿拉伯人,摩爾人統治的西班牙。公元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薩狄瓦,建立了歐洲第一個造紙場。公元1276年義大利的第一家造紙場在蒙地法羅建成,生產麻紙。

法國於公元1348年,在巴黎東南的特魯瓦附近建立造紙場。此後又建立幾家造紙場,這樣法國不僅國內紙張供應充分,而且還向德國出口。德國是14世紀才有自己的造紙場。英國因為與歐洲大陸有一海之隔,造紙技術傳入比較晚,15世紀才有了自己的造紙廠。

瑞典1573年建立了最早的造紙廠,丹麥於1635年開始造紙,1690年建於奧斯陸的造紙廠是挪威最早的紙廠。到了17世紀歐洲各主要國家都有了自己的造紙業。

(3)越南為什麼這么多紙廠擴展閱讀

中國造紙術最早是在漢字文化圈內傳播。朝鮮半島造紙是在魏晉南北朝之際,生產的主要是麻紙,後來才有楮皮紙和桑皮紙。現存最早的紙寫本是韓國湖岩博物館館藏754年新羅的楮皮紙寫本《華嚴經》。

朝鮮造有皮紙,其特點是紙質較厚重、強韌而又潔白。朝鮮制皮紙時,基本上沿用中國技術,但工具和技法略有不同。

中國紙與書卷早在2世紀便已傳到越南。在漢末、魏晉時期,越南北部地區已能造紙。據德國漢學家夏德研究,當時大秦不會自行造紙,所獻紙為其在越南所采購,「東羅馬使臣或亞歷山大城商人來中國廣東通商,途經越南時,將當地所造沉香、皮紙充作本國物品向中國朝廷作為進貢禮物」。

越南南方的紙是由北方輸入。宋元以後,南方也可以造紙。陳朝藝宗紹慶元年(1370年),曾派遣使臣將所產紙扇送給明太祖朱元璋。清雍正年間,越南曾回贈清帝金龍黃紙二百張。晚期越南版書籍多以竹紙印刷,而此紙也與中國紙類似。

閱讀全文

與越南為什麼這么多紙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人的姓氏來自哪裡 瀏覽:853
印度酒店拒絕中國人入住為什麼 瀏覽:517
英國版的花王紙尿褲怎麼樣 瀏覽:326
在越南如何買淘寶東西 瀏覽:825
英國提賽德大學讀研一年多少錢 瀏覽:878
vedi義大利什麼意思 瀏覽:886
英國女王安妮現在干什麼 瀏覽:148
越南語薩瓦迪卡是什麼意思 瀏覽:192
越南pc健康碼怎麼填 瀏覽:711
伊朗怎麼感染的 瀏覽:457
印度的女人地位是怎麼樣 瀏覽:246
二戰英國有多少人死去 瀏覽:63
簡體中文印尼語怎麼翻譯 瀏覽:246
印尼雞種子多少錢一隻 瀏覽:787
印尼怎麼寄錢回國 瀏覽:211
外資在中國投資的錢如何用 瀏覽:159
印度發生戰爭哪個國家援助 瀏覽:245
印尼海嘯43人死亡多少人 瀏覽:475
印度牛車是怎麼拉的 瀏覽:354
越南語翻譯bin什麼意思 瀏覽: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