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女王衛兵怎麼換崗

英國女王衛兵怎麼換崗

發布時間:2023-05-20 23:25:33

① 能否介紹一下英國軍隊的歷史

英軍歷史

在英國倫敦的軍事博物館中,也許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較為簡陋和不起眼的一個。

它位於倫敦切爾西區皇家醫院路的一側,由一座兩層樓的方形建築構成,加上地下室共有三層展廳,博物館的標志是門口擺放的2門二戰期間英國陸軍用過的M1野戰炮。博物館的小冊子稱,「在這里,你可看到英國士兵戰時和平時感人的故事,了解英國陸軍士兵從15世紀到今天的生活和戰備情況,國家陸軍博物館是英國陸軍自己的博物館,也是英國惟一的一家全面介紹英國陸軍的博物館。」

「長弓」之勝

博物館中講述的故事從1415年開始。當時,英倫三島擺脫內部紛爭,國王的眼光在盯向海洋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歐洲大陸,走出島國成為英王的最大心願。是年,英王亨利五世率6000官軍在法國北部加來一個名叫阿格尼科特的地方大敗法國25000大軍,英軍從此頻繁越過海峽,參與歐洲大陸的戰事。

據英國人的理解,國王亨利五世能以少勝多的原因在於其軍隊採用了先進的軍事技術。博物館解說道,新式武器裝備,即「長弓」是國王軍隊獲勝的關鍵。「長弓」是冷兵器時代英國一大發明,樣子有點像中國的長矛,但要比中國的長矛長而重。作戰時,英軍把「長弓」綁扎在一起,以戰馬為依託,形成一排排利刃,直刺敵軍方陣。這樣做不但能打亂對手的進攻隊形,而且還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早在決意征戰歐洲前,英國國王就決定,男孩6歲起便要學習使用這種兵器,等他們長到20歲左右,便可以成為熟練的「長弓手」。一經實戰,這一武器和與之配合的戰術一起對保證英軍打敗大陸對手發揮了重要作用。

英國人也這樣認為,每一次戰爭都不會是前一次的重復,只有創造性地利用手中武器裝備,不拘於以往,才能不斷取得戰爭的勝利。

「龍蝦背」

國家陸軍博物館比較吸引人的展室是500年來英國陸軍的軍服展、18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生活展和滑鐵盧之戰。早期的英國陸軍士兵身著紅色的軍服。博物館解釋說:「在當時的條件下,紅色是一種方便且便宜的染料。混戰中,紅色又很易識別……伊麗沙白時代,倫敦地區的陸軍官兵便開始穿著紅色軍服。1645年,英國『新型步兵』把紅色作為軍服的基本顏色。到17世紀末期,紅色軍服成為英國陸軍的主色調軍服。『紅外套』成為英國陸軍官兵的綽號。」且由於很像煮熟的龍蝦,英語有一句「龍蝦背」(LOBSTER BACK)的俚語。今天,提起「龍蝦背」,英國人都會告訴你,這是指他們的子弟兵。英國陸軍官兵穿了大約2個世紀的紅色軍服,到1845年拿破崙戰爭期間,紅色軍服仍為英國陸軍士兵所用。

站在紅色軍服面前,你可以閉目暢想,腦海頓時呈現一幅撼人心膽的場面:一場冷兵器的較量在歐洲某一原野上拉開。遠遠望去,身著紅軍服的英軍官兵猶如一簇簇紅紅的火苗時隱時現閃動著,紅軍服以馬隊為先導,以方陣隊形向敵人的方向涌動,戰馬和步兵揚起的沙場塵埃掩映不住陽光下的刀光劍影,嘶嗚的戰馬和面無表情的將士等著敵人近些,再近些,接下來便是一場昏天黑地的肉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戰中,紅色告訴戰友自己的位置,相互應策著,共同血戰敵手。

隨著火葯的廣泛使用,盡管方陣和肉搏仍是陸戰的主要方式,但雙方交戰的距離被火槍或火炮的距離拉開。到拿破崙戰爭期間,英國陸軍的紅色軍服漸漸地顯現出其不足,敵人完全可在遠距離上發現那簇簇紅色的目標,紅色軍服成為敵人火槍打擊的活靶標。另外由於英國陸軍士兵出戰國外的日子越來越多,如在炎熱的非洲,一味要求穿紅色軍服不能適應作戰區域的環境需要。到19世紀後期,英國陸軍士兵軍服發生新的演變,紅色軍服逐漸為黑、灰、白、藍等顏色軍服替代。到1900年布匿戰爭期間(英軍征服南非部落之戰),英國陸軍正規部隊已全部放棄紅色軍服,而改淺色,特別是白色軍服為主。

但對一個講古的民族來說,直到今天,英國也沒完全淘汰紅色軍服。去過英國的人都會去女王居住的白金漢宮前看換崗儀式。除天氣不好,一般情況下每隔一天的上午11點左右都有這種儀式,從軍樂隊到衛兵,上崗和下崗的士兵都穿著幾個世紀前他們前輩穿過的紅色軍服,他們或步行或騎高頭大馬整齊列隊,從離白金漢宮不遠處的衛兵營隊來此。到了白金漢宮前,換崗的衛兵又是踢腿又是跺腳,又是奏樂又是吆喝,好不忙乎。奇特的打扮把人們帶回幾個世紀前,紅軍服仍試圖向圍觀者說,英國曾是個老牌帝國。但時過境遷,此時已非彼時的英國,紅色軍服在白金漢宮前演義著英國幾經盛衰的故事。

在白金漢宮附近的衛兵博物館中,我與看門人,當年諾曼底登陸戰役的卡車司機,談起紅色軍服的故事。他說,考究的紅色軍服還必須配上由帶毛黑熊皮做的高帽子,早年時候,帶毛黑熊皮全從俄國進口,以顯示皇家的華貴和尊嚴,但今天真正用俄國黑熊皮做的衛兵帽子已不多見。老人說,他這里有一頂,已傳幾代人,駐在附近的衛兵每次來這里都要帶著試試。當得知我是位遠道而來的中國軍人時,老人欣然拿出熊皮帽子,給本人帶上。帽子裡面有些油膩,外面毛發也有不少脫落,肯定是試戴的人很多。為了不掃老人的興,我帶上了那毛絨絨的大帽子,感覺並沒想像的那樣重,且很暖和。合影之後,老人又拉住我長談。他說:「我知道中國,知道中國軍人進駐了香港,你們的軍服也很漂亮,我希望有一天能親眼看一看中國,看一看你們漂亮的軍服。」

早期的英國陸軍生活

看過陸軍軍服的演變史,我又按順序進入英國陸軍生活展室。

18世紀的英國士兵可沒今天英國士兵那樣清閑和舒服。當時,官兵很少有人享受足夠的醫療保障和津貼。士兵每日的津貼費為8個D(一個棄用的英國貨幣單位,每D相當3便士,100便士等於1英磅),其中6個D用於吃住,餘下的錢除養家糊口外還要自己購買軍服和其他必要裝備。18世紀士兵的食物主要是煮牛肉和面色,每日軍隊只供應兩餐。為省錢,許多官兵都不在軍營中住,而在營外找房子。由於待遇不高,官兵結婚的不多,即使結了婚,英軍也不允以承認。只有少數官兵能帶著家眷一起生活。當時,英軍中也有部分婦女,但她們並不算軍人,倒像今天的文職雇員,她們的工作主要是做飯和洗衣。

進入19世紀,英國陸軍官兵的待遇也沒多大改善。1800年,1名騎兵上校(團長)的日薪是23先令(已棄用英幣單位,介於英磅和便士之間),尉官日薪是14先令,列兵是1先令3個D。步兵上校(團長)日薪為13先令11個D,尉官為9先令,列兵為1先令。而當時英國的物價並不便宜。一位士兵1808年的一份帳單上寫道:1瓶廉價的酒1.5個D,一雙皮鞋6先令,留小姐過夜費5英磅5先令。英國作家塞穆爾·約翰遜寫道:「我認為,和社會上同一階層人,如勞工比,英軍士兵的生活要苦得多。」盡管如此,英國軍隊的紀律仍極為嚴格,如果違紀,如醉酒者將受到上司的鞭笞。

「招兵買馬」三百年

團曾是英國步兵的基本建制單位,一般由1名校級軍官任團長,團的名字也以團長的名字命名。隨著英陸軍規模的擴大,出現重名現象。1751年,英軍決定在團的前面加阿拉伯數字。1782年,英國步兵團又開始以所在郡命名,如當時的英國步兵第29團被命名為伍斯特郡團。

步兵團的組建由皇家授權,被授權者必須要有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一經皇家同意,政府會為官兵提供薪金和武器裝備,被授權者則負責士兵的招募、管理和訓練。這是完全商業化的募兵程序,首先雙方要解決錢的問題,政府與募兵者雙方按契約合同以給錢的多少來確定招兵的數量,而募兵者與被招募者則根據給錢的多少來決定服役期的長短。這種募兵制度給投機分子以可乘之機,募兵成了他們發財的好交易。他們往往虛報招兵數量,向政府領取空餉,終飽私襄。

今天,英國全志願兵役制度更突出了這種僱傭與被僱傭的關系,不同的是,英國國防部替代了中間商,英軍招募列入政府議事日程。相同的是,無論是在車站,還是在影院,你仍可見英國各軍種宣傳當兵如何之好的招兵買馬廣告。

18、19世紀,並不是每個英國人都想當兵,有時兵源很難找到。徵募者便把招兵買馬的時間放在冬季,冬季農活不多,城市也出現失業高峰,盡管待遇很低,但為糊口,許多人還不得不當兵去,這些來自社會底層的人除了渾身力氣一無所有。

大多數情況下,徵兵者對新兵有條件要求。但條件有時形同虛設,平時英軍就招不滿,戰時就更加困難。無奈,招募者只好放寬條件,一些老弱病殘者也穿上了軍服。戰爭爆發後,為補充兵員,政府還讓罪犯參軍。罪犯可用參軍的方式贖罪,並由此獲得「自由」。這使我想起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電視連續劇《加里森敢死隊》。二戰中,美軍曾徵用過「身懷絕技」的小偷小摸與德國人作戰。筆者猜想:美國這樣做也許受英軍當年徵兵的啟發。為募新兵,募兵者想盡辦法,過份地誇下當兵如何優越的海口,結果許多人當兵後才發現現實並不非如此,發放的津貼七扣八扣等到了自己行手上已是所剩無幾。

濃彩重墨滑鐵盧

博物館濃彩重墨的展廳是滑鐵盧會戰。17世紀,英國在世界上崛起,開始與歐洲大陸的帝國發生沖突,對手之一就是法國。1815年6月18日發生在布魯塞爾以南滑鐵盧地區的英普聯軍與法軍進行的會戰成為英國登上歐洲霸業的轉折點。會戰中,法軍傷亡約3萬人,被俘數千,英普聯軍傷亡2萬多人。法軍戰敗,拿破崙於6月22日退位。此次會戰後,歐洲10年時間沒再發生重大戰事,英軍從1815年的23萬人削減到1828年的10萬人。

對這場會戰,陸軍博物館充分利用光電模擬和錄相設備,較全面地介紹了穿紅軍服的英軍如何在威靈頓將軍的指揮下大破拿破崙方陣。英國首相丘吉爾對英國這段歷史做過論述:「……150年前,納爾遜、皮特和威爾遜擊敗過拿破崙……在這些世界戰爭裡面,我們或者保持著歐洲的領導角色,或者孤軍奮戰。」可以這樣說,英國陸軍的主角在這些聯合行動或孤軍奮戰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傳述英國陸軍的故事

走出博物館,門口一塊不大的石頭吸引住我。住足細看,上面雕刻著一位英國陸軍戰士的話:「當你回家的時候,請把我們的故事講給周圍的人聽,告訴他們,為了你們的明天,我們失去了今天。」英國式的浪漫反映出戰士對未來的企盼,為了大英國帝國和它臣民的明天,戰士付出了一切。

就在完成這篇小稿時,我在問自己:對英國戰爭和軍事博物館的系列參觀是不是要把英國士兵的故事告訴身邊的人?回答是肯定的。

潘瑩斌

② 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

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

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英國皇家衛隊的士兵從英國各地的陸軍中選拔而出,他們有著非常嚴格的身高體重要求,以保證隊伍的「整齊劃一」,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

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1

作為英國王室私人部隊,英國皇室的御林軍,英國皇家衛隊與英國王室保持著特殊的關系。他們是世界上僅存的幾支專為君主效力的近衛軍了,一直保持著幾百年不變的傳統、不變的服飾、不變的禮儀、不變的作風。那麼這支有著古老文化傳承的部隊,其戰鬥力在英國軍隊中到底如何?是什麼戰斗級別的?

我們知道在英國皇家衛隊中,皇室的成員是皇家衛隊各團的團長和榮譽上校。現任皇家衛隊總司令是現任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飛利浦親王。英國女王和將繼承王位的查爾斯王子和王室的其他成員,經常定期探望衛隊各部隊,參加各團的典禮和紀念會,並像一家人一樣同這些軍人及其家屬相處。另外英國陸軍由於歷史原因,英國皇室一直沒有給予英國陸軍皇家稱號,只有英國皇家海軍、英國皇家空軍。而名義上同樣是屬於英國陸軍的近衛軍,卻有皇家稱號,可見其和英國王室的關系密不可分。

英國皇家衛隊不僅擔負了英國皇家和英國政界要人住宅的警衛任務,而且還參加了很多次英國進行的戰爭,並在很多重要會戰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在大多數英國人眼裡,皇家衛隊是英國優秀傳統的象徵,同時它也是英國君主立憲制長治久安的象徵。

現在的皇家衛隊總人數1萬2千人,其中4000駐扎在倫敦,保衛白金漢宮。其他人被分派到各處重要地點,對於英倫三島來說,總共才20多萬軍隊,陸軍13萬,10分之一就是皇家衛隊。平時常見的儀仗隊騎兵步兵的人數2000人不到。在倫敦,最容易看到皇家衛隊的地方就是白金漢宮門前。每天上午11點30分到中午12點,舉行衛兵換崗儀式。

皇室衛隊是英國精銳部隊,武器先進,紀律嚴明,忠於職守,皇室衛隊的口令第一條就是不計傷亡的執行國王命令,通常只有皇家衛隊才能首先裝備最新的作戰裝備和武器,英軍最新武器會首先裝備皇家衛隊,然後才能輪到其他部隊。可見英國皇家衛隊是英軍陸軍中的精銳中的精銳。

實際上在戰斗中往往作為精銳力量使用在關鍵的地方,參見馬島戰爭,伊拉克戰爭中皇室衛隊的表現。威廉王子也參加了伊拉克戰爭撈得政治資本。

英國陸軍皇家近衛師團現隸下有五個近衛步兵團,兩個近衛騎兵團和一個預備團。皇家衛隊屬英國陸軍系列,分為騎兵和步兵兩部分。騎兵約有1500人,共分3個團,分別是「國王近衛團」、「國王藍色團」和王宮儀仗騎兵團;步兵約5000人,編為1個步兵師,下屬8個步兵營。除此之外,在皇家裝甲坦克部隊中有4個皇家衛隊團。其近衛步兵團的著裝永遠是那不變的猩紅色緊身短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這也是英國皇家衛隊最大的特色。

第一近衛團建立過光輝的戰績,曾在1815年滑鐵盧戰役中擊敗了拿破崙的擲彈近衛軍,從此戴上了紀念戰爭勝利的熊皮帽,來彰顯自己的作戰能力比拿破崙軍隊強。

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2

英國士兵1815年首次戴上熊皮帽,它們被設計為1800年代與法軍作戰的重要裝備,很難相信,這是威嚇法國人的。事實上,拿破倉的帝國衛隊也穿著它們。

倫敦的皇家評論員理查德·菲茨威廉姆斯說:「這樣做的目的是讓步兵看起來更高,因此也更可怕。」

製作成本

一頭甚至兩頭黑熊的`皮

遭到抗議

2008年3月11日,PETA動物保護組織表示,在歐盟及許多美洲國家,捕殺北美黑熊是被明令禁止的。並呼籲皇家士兵改掉這個傳統,直到2011年,他們才不再用黑熊皮帽子,而以人造皮草代替。

英國皇家衛隊的士兵從英國各地的陸軍中選拔而出,他們有著嚴格的身高體重要求,以保證隊伍的「整齊劃一」,他們被安排到英國皇家儀仗隊的軍營中受訓。除了常規訓練外,還要學會騎術以及各類火炮。

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耐熱能力也要很強,因為他們必須一年四季都頭戴重約1公斤的厚重熊皮帽。頭戴熊皮帽已有200年的歷史,他們象徵著英國強盛的軍力。而身著厚重鎧甲也要求他們必須有極強的耐重能力。聽說士兵們空閑的時候會去練高溫瑜伽來提高自己的耐熱能力。此前,英國皇家衛隊的成員多次因體力不支,暈倒在地。

還有一點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就是英國皇家士兵有很多因為承受不了長時間負重的站立後暈倒,但是無一不是筆直的倒下!!!事實的真相就是:

暈倒都是有「軍規」的——「Faint to attention」(暈倒也要保持立正姿勢)。

英國每次舉行大型典禮之前士兵們都被下了命令:就算要暈倒,也不允許東倒西歪地倒在旁邊,而且步槍堅決不能掉了,真正的勇士是能夠夾緊步槍正面筆直倒下的,即使這可能會傷到鼻子,牙齒也可能保不住了。而背部著地暈倒的士兵則會遭到鄙視。

英國皇家衛隊有戰鬥力嗎3

黑色熊皮帽象徵著英國強盛的軍力,英國皇家衛隊戴黑色熊皮帽的傳統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一直以來都沒有改變這個傳統。 戴黑色熊皮帽的士兵都是英國軍隊中最精英的部隊,精英部隊成立的歷史已經有上百年,黑色熊皮帽是他們的一個象徵。

其實最先戴黑色熊皮帽的並不是英國士兵,而是法國士兵。 那時候法國士兵為了能夠讓士兵們的個子看起來會更高,所以選擇佩戴黑色熊皮帽,看起來非常有威懾力。不過在後來經歷了滑鐵盧戰役,英國的士兵也開始戴黑色熊皮帽,以彰顯軍隊的實力要比拿破崙軍隊更強。

英國國防部每一年購買黑色熊皮帽五十頂,但是製作黑色熊皮帽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每製作一頂黑色熊皮帽就需要射殺一隻熊。後來因為這種做法太過於殘忍,受到許多環保人士的抗議,英國嘗試採用化纖熊皮帽來代替黑色熊皮帽。但是因為化纖製作的帽子完全不透氣,佩戴起來感覺非常難受,所以最後又換回了黑色熊皮帽。

但我認為其實黑色熊皮帽戴起來也很難受,戴起來又熱又重的。 雖然這個傳統已經保留了很多年,但現在時代在發展,完全沒有必要一直保留這種傳統。並且這樣對於熊的傷害也是非常大的,如今都在提倡保護野生動物,因此英國的這種做法受到了許多人的反對。

③ 白金漢宮門口的門衛叫什麼來著好像叫黑什麼,忘記了 求助 急用!!

白金漢宮為英國皇室居住之虧猛族地。

1863年,成為英國歷代君主的寢宮,集辦公與居家功能於一身。

皇宮正上方飄揚著英國皇帝旗幟,則表示女王仍在宮中銷弊;如果沒有的話,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如今女王的重要國事活動,如召見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請來訪的外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接受外國使節遞交國書等都在該宮舉行。此外,來英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元首也在宮內下榻。

白金漢宮的擁有者是伊莉莎白二世,她生於1926年,是喬治六世的長女。

王宮由身著禮服的皇家衛隊守衛。

英國皇家衛隊,是英軍陸軍中的精銳部隊。通常只有皇家衛隊才能首先裝備最新的作戰裝備和武器,英軍最新武器會首先裝備皇家衛隊,然後才能輪到其他部隊。英國皇家衛隊的著裝永遠是那不變的猩紅色緊知派身短上衣,以及那頂高高的熊皮帽。

皇家衛隊每天上午11點30分到中午12點,在白金漢宮門口舉行衛兵換崗儀式。

④ 英國女王衛隊士兵推倒兒童,並在身體上直接跨過,你怎麼看

倫敦塔附近一名兒童被一女王衛隊士兵撞倒在地。視頻畫面顯示,女王衛隊士兵先是大聲呵斥兒童「讓開」,但由於孩子沒有及時避開,隨後被行進的士兵撞倒在地,士兵還從他身上跨過,徑自離去。英國國防部一名發言人表示,事件發生後,這名士兵檢查了孩子,並確認孩子一切都好。

事後仔細檢查了孩子,確認孩子沒有受傷,無疑是一項很有愛心的舉動,完美詮釋了英國男人的紳士風度……好了,我的良心告訴我實在是誇不下去了。一言以蔽之,人民軍隊為人民,皇家衛隊衛皇家。

我們的軍人與民同樂是這樣子的,見了的人都是心中一股暖流,而且很幸福。當我們的孩子可以靠近子弟兵並為辛苦的他們戴上一朵大紅花時,兵哥哥的心裡是暖的是欣慰的,孩子的心裡是充滿敬意和崇拜的。

而皇家的『與民同樂』是這樣的,大吼大叫真的是小兒科了,抱在一起在地上打滾是常有的事兒,請注意,不要誤以為這是溫暖的擁抱在一起,恰恰相反,這是英國皇家與英國百姓互毆到如膠似漆了……

總結

英國從日不落已經變成如今的腐國了,旅遊文化其實也是國家收入的一方面,英國皇家衛隊之所以這么有喜感,或許也是當地旅遊的特色項目,我也並不想過度解讀了。

如果英國皇家衛兵執勤的路線是不可擋路的,那麼上面我提到的那個畫面中坐著輪椅的老太太至少也會被推走,但他們沒有,而是選擇提前轉彎從縫隙中換崗。說明這裡面還是有點貓膩的。

如今『腐國』的皇室為了省錢連飛機酒店都很拮據,英國人工是很貴的,緊急預案是搞不起來的,況且英國的皇室與非洲的酋長不同,英國皇室本就是一種『品牌公司』了,各種花銷預算都列入了特別行列,有些地方能省則省,所以沒有緊急措施與特殊人員去維護各種各樣的狀況,遇到攔路和沖擊衛隊的情況就只能靠衛隊自行發揮想辦法了。

況且網紅這種文化也是從國外輸入到我們國內的,在國外的二貨網紅真的不比國內少,想借住與衛隊發生肢體沖突然後被揍一頓再關上幾天的不在少數,因為這樣可以用一個視頻賺到幾個月都賺不到的工資。

有時候老外的惡作劇與刻意的黑色幽默確實超乎我們的想像。

雖然每個國家的文化都不一樣,但有一點我是十分確定的,就是不能用我們看待我們子弟兵的溫情去看待國外的軍人,不是所有軍隊都是人民子弟兵。

謹此文章也表達一下我對祖國人民子弟兵的敬意。

⑤ 英國每年都要舉行閱兵和衛兵換崗這兩大儀式。你知道原因嗎

閱兵叫trooping the colour,是為了慶祝女王的官方生日。換崗其實每天都有的。

⑥ 英格蘭的傳統文化習俗

英國是紳士之國,講究文明禮貌,注重修養。同時也要求別人對自己有禮貌。注意衣著打扮,什麼場合穿什麼服飾都有一定慣例。見面時對尊長、上級和不熟悉的人用尊稱,並在對方姓名前面加上職稱、銜稱或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稱呼。親友和熟人之間常用呢稱。初次相識的人相互握手,微笑並說:「您好!」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們一般不行擁抱禮,男女之間除熱戀情侶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

英國人不輕易動感情或表態。他們認為誇誇其談是缺乏教養的,認為自吹自擂是低級趣味的。人們交往時常用「請」、「對不起」、「謝謝」等禮貌用語,即使家庭成員間也一樣。

英國的「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被稱為是國菜。這是用牛腰部位的肉,再把雞蛋加牛奶和面,與牛肉、土豆一起在烤箱中烤制的菜餚。上桌時,還要另配些單煮的青菜,即為「烤牛肉加約克郡布丁」。普通家庭一日三餐(即早餐、午餐、晚餐)。他們是以午餐為正餐。闊綽人家則一日四餐(即:早餐、午餐、茶點和晚餐)。

不願意吃帶粘汁的菜餚;忌用味精調味;也不吃狗肉。口味不喜歡太咸,愛甜、酸、微辣味,對燒、煮、蒸、烙、焗和烘烤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喜歡中國的京菜、川菜、粵菜。

他們普遍喜愛喝茶,尤為婦女嗜茶成癖。「下午茶」幾乎成為英國人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即使遇上開會,有的也要暫時休會而飲「下午茶」。不喝清茶,要在杯里倒上冷牛奶或鮮檸檬,加點糖、再倒茶製成奶茶或檸檬茶。如果先倒茶後倒牛奶會被認為缺乏教養。他們還喜歡喝威士忌、蘇打水,喝葡萄酒和香檳酒,有時還喝啤酒和烈性酒,彼此間不勸酒。

對英國人稱呼「英國人」是不願意接受的。因為「英國人」原意是「英格蘭人」,而你接待的賓客,可能是英格蘭人、威爾士人或北愛爾蘭人,而「不列顛」這個稱呼則能讓所有的英國人都能感到滿意。

忌諱用人像、大象、孔雀作服飾圖案和商品裝潢。他們認為大象是愚笨的,孔雀是淫鳥、禍鳥,連孔雀開屏也被認為是自我吹噓和炫耀。忌諱「13」這個數字。還忌諱「3」這個數字,忌諱用同一根火柴給第3個人點煙。和英國人坐著談話忌諱兩腿張得過寬,更不能蹺起二郎腿。如果站著談話不能把手插入衣袋。忌諱當著他們的面耳語和拍打肩背,忌諱有人用手捂著嘴看著他們笑,認為這是嘲笑人的舉止。忌諱送人百合花,他們認為百合花意味著死亡。

⑦ 英國每年都要舉行閱兵和衛兵換崗這兩大儀式。你知道原因嗎

應該是英國君主立憲制所遺留下來的傳統,因為要代表英國王室。

⑧ 那些保護英國女王的衛兵,都是些什麼人

英國保衛女王的士兵,是白金漢宮和溫莎城堡,不可缺的亮點。衛兵們戴著高高的黑色熊皮帽子,本身就是一大亮點,紅色的軍服,黑色的褲子,女王士兵獨特的造型,尤其是皇家衛隊換崗儀式,每年都吸引不少的遊客前來觀賞,畢竟是女王士兵獨有的,在別的地方是看不到的。


近年來成了一大亮點,不少的遊客,也進行參觀拍照,但是千萬不要進入警戒區,也不要擋住行進的路線,曾經有一個女遊客,跨過警戒線,擋在衛兵前面,衛兵旁若無人,只輕輕一推,這位遊客,一個趔趄,飛奔向前,差點摔倒在地。士兵繼續前進,好象什麼都沒發生。所以在參觀時,千萬不要阻礙士兵的視線,也不要擋道,否則的話,將會遭遇衛兵粗暴對待。

閱讀全文

與英國女王衛兵怎麼換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以前有什麼政治制度 瀏覽:25
中國42碼對應印尼碼是多少 瀏覽:455
中國戰場在二戰地位如何 瀏覽:206
義大利語1到1000怎麼讀 瀏覽:392
印度產非布司他片怎麼樣 瀏覽:428
績點41可以申請英國什麼大學 瀏覽:411
伊朗為什麼調高油價 瀏覽:447
越南買997h多少錢 瀏覽:652
和平精英國際服昆蟲模式怎麼拿槍 瀏覽:582
印尼女人包裹著頭巾叫什麼 瀏覽:697
英國草莓怎麼樣 瀏覽:920
穿越越南服怎麼修改 瀏覽:478
義大利菜主菜有哪些 瀏覽:846
鋼鐵雄心4英國王黨線怎麼結婚 瀏覽:578
伊朗女性為什麼要戴戒指 瀏覽:409
英國移民局面簽要注意什麼 瀏覽:248
怎麼找越南兄弟一起去抽煙 瀏覽:351
印尼烤肉都用什麼調料 瀏覽:874
伊朗都說的什麼語言 瀏覽:239
伊朗戰爭對原油有什麼影響 瀏覽: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