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近代英國為什麼能打贏西班牙、荷蘭、法國這三個國家
打敗西班牙和法國是因為工業資本主義制度戰勝了封建農業制度,擊敗荷蘭則是因為工業資本主義優於商業資本主義。
『貳』 二戰法國為什麼投降了,而英國沒有
1、法國投降的原因
①戰爭准備嚴重不足,大部分軍隊匆忙徵集
德軍佔領了波蘭以後,沒有繼續進攻東方的蘇聯。德軍主力開始掉頭進攻西歐各國,在這樣的情況下,法國政府頓時開始手忙腳亂。由於法軍兵員嚴重不足,法國臨時徵集了150萬士兵,其中大部分都是農民。
這些新徵集的士兵在軍事訓練上嚴重不足,在裝備上的差距更加明顯。由於法國沒有制空權,在德軍閃擊戰的進攻之下,法軍一敗再敗。士兵的戰斗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走向,而法軍與德軍在普通士兵上的差距十分明顯。
②法軍內部矛盾重重,發生了嚴重的決策失誤
按照法國的實力,原本不至於敗得這么慘。但是法國指揮機構內部矛盾重重,這極大的限制了法軍戰術上的靈活性。法國為了防止德國的進攻,在邊境上修了一條漫長的馬奇諾防線。
從戰術上的角度來說,這條防線是相當完美的。但是前提是德軍必須進攻這條防線,只可惜德國人沒有那麼傻。德軍出動了一部分力量進攻比利時,使英法聯軍誤認為德軍要採用一戰時期的策略借道比利時、進攻法國。英法兩國果然上當,英法兩軍主力進駐比利時抗擊德軍。但是真正的德軍主力卻穿越阿登森林直逼法國境內,德國的戰略欺騙成功了,法國境內的兵力十分空虛。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_網路
『叄』 為什麼法國軍事實力比英國強
實際上英國要強於法國,特別是英國的遠洋作戰能力(遠洋作戰是最能體現軍事實力,標志著打出去的能力,而非窩在家裡被動搞防禦),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熱點地區軍事干預英國派兵能力要遠強過法國。
例如:英國海軍裝備戰斧4型導彈,可進行2800公里對陸的精確常規打擊,從北京到菲律賓的距離只有2700公里,可想英國海軍的打擊半徑有多大。
法國目前只有一艘航母服役,因為航母要定期大修,因此法國海軍近半年的時間沒有空中力量,試問如果一旦海外利益受損,法國遠征部隊如何奪取制空權。而英國有三艘輕型航母。
英國軍隊數量雖然少於法國,但是英國的國防戰略就是全球作戰,因此英軍是極其精銳的,而實戰經驗極其豐富,英國海軍陸戰隊就是大名鼎鼎精銳之師哥曼德部隊,未來英國裝備大型航母伊麗莎白號,配備隱形聯合戰機F35B,使得英國海軍全球作戰能力還能大幅度提高。
因此動態實力還是英國要強。
,英國能夠長途跋涉1.2萬公里奪取馬島的確是顯示出英國老牌列強國名不虛傳。
1、英國一直是一個世界大國(現在也是極具影響力的國家),並且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全球性強國(大英帝國),一直雄霸世界,因此英國軍隊建設起點就是非常高的,它的目標就是全球利益,因此其軍隊訓練極其有素,而且軍事機器的動員能力非常強,效率極高。這主要是因為幾百年來英國幾乎參加了世界所有世界級爭霸級別的戰爭,而且全部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大國軍事底蘊非常深(就像足球比賽,傳統足球強國底蘊,不是一般國家一兩代人就能夠趕上的),只有美國才和平崛起取代了英國地位。有句話就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阿根廷只是個南美,根本就么有經受過「任何大風大浪」的國家
2、從歷史看,戰爭就不是單純只是兩國國家的作戰(包括中國古代戰國時期和三國時期),因此國家作戰時就會成為一個綜合國力的較量,包括政治影響力、盟國的較量等等。
2、英國是一個世界大國,而且英國的盟國全是世界強國,因此一旦阿根廷和英國發生沖突,阿根廷是一個不具備生產現代化武器的國家,因此武器全靠進口,那麼英國就會利用其政治影響力和盟國力量,切斷阿根廷的武器供給,並且使得盟國提供軍事基地,遠洋作戰沒有前沿基地是非常困難的,因此美國或英聯邦國家為英國提供了這些前沿基地。
3、從純軍事角度看,戰爭的勝負,主要是看能否切斷對方的補給,沒有補給(包括彈葯、裝備、燃料、兵員、食物、水、等),沒有彈葯和燃料武器裝備就成了廢鐵,島上阿根廷數量再多也沒用,歷史上被一旦被包圍,就會寄託於外圍解救的部隊以最快速度打通補給線路或依靠自身的火力盡快打通補給要道(一般自己是很難的),否則死路一條,不管是多麼強大的軍隊,都會徹底滅亡。而對方則會盡量延緩打通的速度,實際上就是解救的一方在同時間賽跑。當年的斯大林格勒,蘇軍以頑強的意志取勝,為什麼嗎?因為斯大林格勒的補給線,德軍一直就沒有能夠切斷。同樣是蘇聯基輔戰役中被俘60萬,為什麼?60萬大軍的補給已被德軍切斷,所有的武器很快就會成為一堆廢鐵,60萬大軍消耗量是巨大的,,沒有補給支持,60萬大軍如同60萬頭豬,可以任意讓德國人宰割了,因此蘇軍崩潰了
。現代戰爭對於彈葯的消耗、油料的消耗更是驚人,例如一個重型裝甲是一般需要18個小時補給一次,沒有補給這些鋼鐵巨獸就成了廢鐵。因此補給直觀重要,而且影響士兵士氣。
3、阿根廷雖然飛機數量有優勢但是其數量還是不足於保證解除英國對於馬島的海空封鎖,只能是使英海軍受到重創,但是不足以解圍。只是英國海軍強大核動力潛艇在水下,就已經完全封鎖了馬島周圍水道,可以說任務任何阿根廷船都不能把大量補給運動馬島(大型補給一般需要船運),空運雖然快但是量不行(而且馬島機場規模小),而且阿根廷僅僅憑借空軍還不能單獨徹底擊潰皇家海軍,導致馬島阿軍補給被英國徹底切斷,1萬多人只能坐以待斃了,並且鷂式戰機的成功攔截(擊落20多架)英國特種部隊也多次出擊炸毀許多阿軍飛機和雷達站,另外法國的武器禁運等也嚴重削弱了阿空軍的戰力。
4、馬島戰爭,阿根廷對於戰爭的爆發的准備不足,沒有在馬島囤積大量的戰備物資,英國在戰爭爆發不到一個星期,就用核潛艇封鎖了馬島水域,切斷了由海上補給馬島的線路,在時候阿軍在想往馬島大量補給裝備物資,已經是不可能了,可以說敗局已定只是時間問題。
5、阿空軍也不具備空中加油能力,因此阿根廷戰機必須從本土起飛到馬島作戰留空時間短(馬島機場起初並沒有進駐,而且馬島機場規模太小,阿軍沒有及時擴建),更不能遠距離攻擊英國的漫長的補給線路,阿根廷僅有一艘潛艇,但是也是開始就被英國擊沉,也以說,阿軍無法切斷英軍的補給,而英軍卻切斷了阿軍在馬島補給,因此阿軍必敗。
『肆』 英國和法國如果戰爭誰厲害
作為聯合國5常之一,兩個國家應該都算世界頂尖的軍事強國。
現在的英法同為北約和歐盟國家,美國的盟國,打仗的概率比較小。
相對而言,英軍現在沒有航母、地面軍隊乏善可陳、沒有法國達索那樣獨立研製先進戰斗機的能力,所以很多人說現在英國不如法國。
法國的今天得益於德國的削弱,二戰大大削弱了英國的根基,在二戰結束後的20世紀下半葉,由於各殖民地爆發了獨立解放運動,特別是非洲出現了獨立解放的高潮。英法為首的西方國家丟失了大量的殖民地。相對而言法國本土還有些資源,工業生產能力還基本完善,有著完整的工業鏈條。而英國過度依賴美國,導致軍工企業獨立意願不強。外加在歐洲還要共同抵禦蘇聯的入侵,部署了很多的地面力量,所以現在法國比較強。
二戰時因為德國太強大,能夠在德國裝甲洪流下生存的只能是蘇聯,好在有英吉利海峽,英國沒有滅亡,否則,英國就是武裝力量翻10翻都不一定是德國的對手。
聯合國5常給法國因為法國戰後殖民地多,影響力也比較大。戴高樂的自由法國還是發揮了作用的。聯合國5常關鍵還是看實力,中國以前長期過著「冒牌5常」的日子,現在有實力了,別人也就拿你當回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