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為什麼印度洋海嶺很直

為什麼印度洋海嶺很直

發布時間:2025-07-11 00:01:55

⑴ 印度洋有什麼地理特徵

1. 印度洋的形態特徵為水平輪廓,北部相對封閉,南部較為開敞。北部的海岸線曲折,而東、西、南三面的海岸則陡峭且平直。
2. 印度洋的海底地形包括顯著的「入」字型大洋中脊,以及特殊的東經90°海嶺和巨大的水下沖積錐,這些構成了復雜的海底地貌。
3. 印度洋主要位於赤道帶和熱帶、亞熱帶地區,因此常被稱為熱帶海洋。
4. 印度洋與亞洲大陸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獨特的季風洋流,這是世界上獨有的海洋現象。
5. 印度洋的屬海較少,主要內海包括紅海和波斯灣;邊緣海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灣則有亞丁灣、阿曼灣、孟加拉灣、卡奔塔利亞灣和大澳大利亞灣。印度洋的海岸線大部分平直,島嶼較少,主要島嶼有馬達加斯加島、斯里蘭卡島等。
6. 印度洋的大陸邊緣地帶包括大陸棚和大陸坡。大陸棚較寬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等,而大陸坡則陡峭,如印度河和恆河的入海口處有寬廣的水下沖積扇。
7. 印度洋的島弧帶從緬甸延伸至澳大利亞,可分為內弧和外弧,內弧為火山島,外弧為非火山島。
8. 印度洋中央的海嶺分為北支、西南支和東南支,這些海嶺被大小不一的斷裂帶所切割,形成了多個海盆,如阿拉伯海盆、索馬利海盆等。
9. 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印度洋是在中生代形成的,當時南半球的貢德瓦納古陸解體,印度、澳大利亞大陸等發生了漂移,最終形成了印度洋。

⑵ 印度洋的洋流系統有哪些

印度洋的水平輪廓,北部為大陸包圍,是封閉的,南部開敞;北部海岸曲折,多海灣、海峽、島嶼和半島,南部和東西海岸平直,少海灣、內海、島嶼和半島。印度洋絕大部分在北緯23°以南,主體部分位於緯度較低的赤道帶、熱帶和副熱帶范圍內,所以有人稱印度洋為熱帶性海洋。由於印度洋處於非洲板塊、印度板塊和南極洲板塊3個板塊的交接處,故形成印度洋特殊的「入」字形中央海嶺和大致沿東經90°南北走向的東印度洋海嶺(或稱90°海嶺),使海底地貌復雜多樣。

印度洋北部由於印度洋和亞洲大陸的相互影響,形成了世界上最特殊的季風洋流。印度洋北部在冬季吹東北季風,使表層海水自東向西流,形成逆時針環流;夏季吹西南季風,海水自西向東流,形成順時針環流。印度洋南部低緯度吹東南信風,中緯度吹盛行西風,形成比較穩定的逆時針環流,由南赤道暖流、馬達加若暖流、馬達加斯加暖流、西風漂流和西澳大利亞寒流。

⑶ 印度洋的自然環境特徵是什麼

印度洋為地球上第三大洋,被亞洲、非洲和、南極洲和大洋洲的大陸所包圍。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分界線是東南部從塔斯馬尼亞島的東南角向南,沿東經146°1′線至南極大陸。由此,位於塔斯馬尼亞島與澳大利亞大陸之間的巴斯海峽是兩大洋的分界處。然而,巴斯海峽究竟是劃歸為太平洋還是印度洋,學者的意見不一。

此外,印度洋東北部的分界線也較難劃定。有一些學者認為,它經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之間的托雷斯海峽,再由阿迪島經小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爪哇島的南部,越巽他海峽至蘇門答臘島;但有的學者認為,阿拉弗拉海和帝汶海應屬太平洋,不應劃入印度洋。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有的主張以新加坡為界,有的主張以佩德羅角向東北延伸劃界,將馬六甲海峽劃入太平洋。由此可見,印度洋要東北部的分界線較難劃定,而且還較為復雜。

印度洋最深的地方位於阿米蘭特群島西側的阿米蘭特海溝,深為9074m。印度洋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而平直,沒有突出的邊緣海和內海。與亞洲相瀕臨的印度洋北部,因受亞洲西部和南部島嶼、半島的分隔,形成許多邊緣海、內海、海灣和海峽。安達曼海、阿拉伯海是印度洋中的主要邊緣海;孟加拉灣、阿曼灣、亞丁灣是印度洋中主要的海灣;其中曼德海峽、霍爾木茲海峽、馬六甲海峽等是印度洋上主要海峽。

印度洋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極洲之間,全部水域都在東半球上,是世界上第三大洋。由於印度洋位於印度半島南面,所以稱為印度洋。

在古時候,印度洋稱為「厄利垂亞海」。這個名稱最早在古希臘地理學家希羅多德(前484~前425年)所著《歷史》一書及其編繪的世界地圖中。「厄里特里亞」在希臘文中的意原意就是紅色,全名意為紅海。

「印度洋」這個名稱出現的相當晚一些。公元1世紀後期,羅馬有一位地理學家叫彭波尼烏斯·梅拉的人,他最早使用印度洋這個名稱。公元10世紀,阿拉伯人伊本·豪卡勒編繪的世界地圖上也使用了這個名字。近代正式使用印度洋一名則是在1515年左右,當時中歐地圖學家舍納爾編繪的地圖上,把這片大洋標注為「東方的印度洋」。在這里,「東方」一詞是與大西洋相對而言的。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東航尋找印度,便將沿途所經過的洋面統稱為印度洋。1570年奧爾太利烏斯編繪的世界地圖集中,把「東方的印度洋」一名去掉「東方的」,簡化為「印度洋」。因此,這個名字就逐漸被人們接受了,而且還成為通用的稱呼。

印度洋的地理環境包括地理特徵、海底貌。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如下:

第一,印度洋呈水平輪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印度洋北部的海岸線較為曲折,而且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在印度洋底,展布著較為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而且有著特殊的東經90°海嶺,巨大的水下沖積錐等,構成印度洋復雜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主要位於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范圍內,因而稱被為熱帶海洋。

第四,印度洋與亞洲大陸之間交互作用,就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風洋流。

在印度洋上,屬海較少。主要內海有紅海和波斯灣;邊緣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東北部的安達曼海,東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灣有西北部的亞丁灣和阿曼灣,東北部的孟加拉灣,澳大利亞北面的卡奔塔利亞灣、南面的大澳大利亞灣。此外,南極洲海域也有一部分屬海。

印度洋上的海岸線除了北部比較曲折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平直,少島嶼的。大島有馬達加斯加島、索科特拉島、斯里蘭卡島,還有塞席爾群島;火山島有葛摩群島、馬斯克林群島和凱爾蓋朗群島;珊瑚島有馬爾地夫群島。大陸邊緣地帶包括大陸棚和大陸坡。大陸棚一般比較狹窄,大陸棚較寬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最寬處在澳大利亞至新幾內亞島之間約965公里。大陸坡陡峻的地方其坡度大約在10°~30°間,一般坡度都較小。在印度河、恆河的入海口處,有面積寬廣的水下沖積扇,被水下峽谷所切割。

印度洋的島弧帶,是從緬甸直到澳大利亞延伸達5150公里。印度洋的島弧帶可分為兩列平行的島鏈:內弧屬火山島,有大、小巽他群島(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等);外弧為非火山島,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在印度洋的島弧外緣,其中爪哇海溝是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點為7450公尺。

印度洋上一系列的海盆有: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東,有馬達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亞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羅澤海盆。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萬~22500萬年前)南半球貢德瓦納古陸解體的。正在此時,印度、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發生了漂移現象,進而形成了現在的第三大洋——印度洋。

⑷ 印度洋有什麼地理特徵

印度洋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徵如下:

第一,印度洋呈水平輪廓,北部封閉,南部開敞。印度洋北部的海岸線較為曲折,而且東、西、南三面海岸陡峭平直。

第二,在印度洋底,展布著較為突出的「入」字型大洋中脊,而且有著特殊的東經90°海嶺,巨大的水下沖積錐等,構成印度洋復雜的海底地貌景色。

第三,印度洋主要位於赤道帶、熱帶和亞熱帶范圍內,因而稱被為熱帶海洋。

第四,印度洋與亞洲大陸之間交互作用,就形成世界上特有的季風洋流。

在印度洋上,屬海較少。主要內海有紅海和波斯灣;邊緣海有西北部的阿拉伯海,東北部的安達曼海,東部的帝汶海和阿拉弗拉海;大海灣有西北部的亞丁灣和阿曼灣,東北部的孟加拉灣,澳大利亞北面的卡奔塔利亞灣、南面的大澳大利亞灣。此外,南極洲海域也有一部分屬海。

印度洋上的海岸線除了北部比較曲折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平直,少島嶼的。大島有馬達加斯加島、索科特拉島、斯里蘭卡島,還有塞席爾群島;火山島有葛摩群島、馬斯克林群島和凱爾蓋朗群島;珊瑚島有馬爾地夫群島。大陸邊緣地帶包括大陸棚和大陸坡。大陸棚一般比較狹窄,大陸棚較寬的海域有阿拉伯海、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大澳大利亞灣,最寬處在澳大利亞至新幾內亞島之間約965公里。大陸坡陡峻的地方其坡度大約在10°~30°間,一般坡度都較小。在印度河、恆河的入海口處,有面積寬廣的水下沖積扇,被水下峽谷所切割。

印度洋的島弧帶,是從緬甸直到澳大利亞延伸達5150公里。印度洋的島弧帶可分為兩列平行的島鏈:內弧屬火山島,有大、小巽他群島(包括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等);外弧為非火山島,有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明打威群島等。在印度洋的島弧外緣,其中爪哇海溝是印度洋最深的水域,最深點為7450公尺。

印度洋中央的海嶺可分為3支:其一,北支的阿拉伯-印度海嶺;其二,西南支的印度洋西南海嶺,它與大西洋-印度洋海嶺相連;其三,東南支的中印度洋海嶺,它與印度洋東南海嶺相接。北支海嶺和西南支海嶺是結構復雜的海底山脈,寬度400~970公里,相對高度1830~3050公尺,海嶺的中脊為裂谷帶,地貌極為崎嶇險峻;東南支海嶺從中印度洋海嶺至阿姆斯特丹島的寬度達1450公里,裂谷很少。然而,印度洋中央的這些海嶺總被大小不一的斷裂帶所切割。

那麼,在印度洋中,海嶺被哪些斷裂帶切割呢?比如歐文斷裂帶,即延伸至阿拉伯海盆和索馬利海盆,海底岩層位移達320公里。印度洋東部海域1962年發現的東印度洋海嶺(或稱「東經九十度海嶺」),南北直線延伸約4990公里,為印度洋中最長最直的海嶺。由於海嶺被斷裂帶所切割,進而形成一系列海盆。

印度洋上一系列的海盆有:北部和西北部有阿拉伯海盆、索馬利海盆;中部自西而東,有馬達加斯加海盆、中印度洋海盆、科科斯海盆和北澳大利亞海盆;南部最重要的是克羅澤海盆。根據大陸漂移學說,印度洋是在中生代(距今6500萬~22500萬年前)南半球貢德瓦納古陸解體的。正在此時,印度、澳大利亞大陸、南極大陸、非洲大陸和南美大陸發生了漂移現象,進而形成了現在的第三大洋——印度洋。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印度洋海嶺很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最大的監獄是什麼監獄 瀏覽:649
為什麼英國是西風頌 瀏覽:710
中國方便麵哪個牌子良心 瀏覽:215
中國哪個城市麵食排名第一 瀏覽:925
有哪些義大利歌劇 瀏覽:752
去英國前要做什麼 瀏覽:401
在印尼賣什麼好 瀏覽:158
伊朗有什麼恐怖組織 瀏覽:771
越南低保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946
5小時前伊朗同摩洛哥比分多少 瀏覽:808
越南小e在哪個網站 瀏覽:783
印尼魚膠大概多少錢 瀏覽:195
中國濕疹治療指南2018如何治 瀏覽:604
義大利解封後怎麼坐公交 瀏覽:359
有點調皮了越南語怎麼說 瀏覽:750
什麼樣的印度好 瀏覽:434
伊朗將軍蘇萊曼尼是什麼樣的人 瀏覽:156
中國給哪個國家修高鐵 瀏覽:704
印度男人穿白長衫搭配什麼鞋 瀏覽:183
中國在建項目有多少個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