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不論表層還是深層海水都是印度洋海水流向紅海
答案 C
A項北冰洋沿岸受到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響。B項印度洋受冬夏風向相反的季風的影響形成了「冬逆夏順」的季風洋流。C項曼德海峽兩側紅海和印度洋密度不同,其北側紅海鹽度大,所以該處密度流表層由印度洋向北流入紅海,底層由紅海向南流入印度洋。D項南半球西風漂流因受南極大陸的冰塊等因素影響,水溫比所流經海區水溫低,是寒流。
② 紅海是怎樣形成的
紅海,位於亞洲阿拉伯半島與非洲東北部海岸之間,是一個狹長的內海。它作為溝通歐亞兩大洲、連接印度洋與地中海的天然水道,每年成千上萬艘船隻從這里通過。那麼,紅海是怎樣形成的呢?板塊學說給出了答案。
先前陸地的分裂與移動,形成了如今的大洋。大陸漂移與板塊學說的誕生,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解釋。科學家們認為,在約四千萬年前,紅海並不存在。那時,非洲與阿拉伯半島並未分開。後來,地殼在今天紅海的位置上發生斷裂,阿拉伯半島的陸地不斷向北移動,紅海各地不斷拓寬。通過曼德海峽,印度洋的海水湧入,形成了今天的紅海。
世界海洋的發育歷史被這一學說分為若干階段。大西洋正處於發育旺盛時期,稱為壯年海;太平洋處於發育後期,稱為老年海;地中海在不斷變小,稱為殘留海;而紅海則正處於發育初期,被稱為幼年海。據科學家研究,目前紅海正在持續擴張,每年向兩側擴張大約2厘米。
那麼,紅海有變成大洋的可能嗎?板塊學說認為,只要紅海繼續擴張,隨著時間的推移,紅海最終將會變成一個真正的大洋。然而,也有人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盡管紅海現在的擴張運動一直在進行,但海底擴張是否能持續下去,並不一定有有力的保證。在過去的地殼發展過程中,有的板塊持續移動並形成了大洋,而有的板塊在移動過程中因其他板塊的阻擋而停止,未能形成大洋。
至於紅海是否會變成大洋,結果仍然未知,我們只能等待時間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