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楝的印度習俗
1、印楝,在印度是人人從小到大都離不開的一種樹木,印度人用印楝枝條刷牙,以擁有健康的牙齦和潔白的牙齒;用印楝葉子泡茶,以去暑健身。雖然無法想像他們的這種刷牙方式,但是印度人的牙齒普遍比較白,卻是不得不承認的。據說印楝還可以防止白發、脫發、青春痘、頭痛、發燒;也可以治糖尿病、發熱病、癌症、以及不孕等現代病!
2、印楝原產於緬甸和印度等熱帶地區,一般高15至40公尺,印楝樹枝就是印度窮人的刷牙工具,當然這種東西已經不普遍了,只存在於一些偏遠的貧困地區,但以前的印度人都是用這種樹枝刷牙的。
3、據印度人介紹越來越多的人的摒棄用這種原始刷牙方式了。2013年還保留的這種習俗的主要存在於兩個地方:一個是印度偏遠落後的鄉村地區;另一個是穆斯林群體。有網友說用Neem刷牙,確實可以起到清潔口腔、美白牙齒的作用,只是Neem非常苦澀,估計外國人都受不了雲雲。
B. 印度橡皮樹栽培技術
印度橡皮樹的繁殖主要依靠扦插技術,1至2年生的硬枝均可用於插植。插穗製作時,每段保留3至4節,去下部葉片,頂部兩葉綁扎,切口處用草木灰或膠泥封口。理想的扦插時間是15℃以上的5月至9月,避免夏季高溫導致插穗腐爛,河沙加泥炭是最佳基質。春季和夏季,應選擇植株中上部隔年生健壯枝條;秋季則選當年生的健壯新枝,確保插穗口部流膠凝固或乾燥後再插入疏鬆的河砂或蛭石中,深度約為穗長的1/3至1/2。插後需置於通風蔭棚下,保持18至25℃的適溫,約4至6周後生根並可盆栽。
扦插技巧包括:在剪取插穗時,應用熟石灰粉封住切口防止養分流失;保留一片葉以促進光合作用;盆土選用姜黃酸質無菌土;插後要保持較高濕度和溫度,噴水並覆蓋塑料薄膜。45至60天後,新插的橡皮樹通常會成活,長出2至3片葉後即可移栽。水插方法:將10根插穗捆一起,每天換水,約50天後生根。懸水扦插則需選擇優良無病蟲害的枝條,進行平截、塗木炭粉、環剝消毒等步驟,然後置於萘乙酸溶液中,5周後移栽。
注意事項包括:操作時盡量減少對插條的損傷,保持光照和水質清潔,移栽後注意保濕但避免積水,施肥應在生長旺盛期,冬季低溫時需移入溫室,根據品種調整越冬溫度。
印度橡皮樹屬常綠喬木,樹皮平滑,枝、幹上有多數氣根,下垂,樹冠卵形。葉互生寬大具長柄,厚革質,橢圓形,全緣、表面亮綠色。幼芽紅色,具苞片。夏日由枝梢葉腋開花(隱花),果長橢圓形,無果柄,熟黃色。其觀賞變種:黃邊橡皮樹,葉片有金黃色邊緣,入秋更為明顯;白葉黃邊橡皮樹,葉乳白色,而邊緣為黃色,葉面有黃白色斑紋。印度橡皮樹為熱帶樹種,原產印度,我國各地多有栽培,北方在溫室越冬。性喜暖濕,不耐寒,喜光,亦能耐蔭。要求肥沃土壤,宜濕潤,亦稍耐乾燥,其生長適溫為20—25℃。
C. 印度橡皮樹的養殖方法是什麼
1、栽培。印度橡皮樹在秋季扦插,可用當年生的健壯新枝作插穗,插穗前口處需待流膠凝結,也可以用木炭粉及礱糠灰吸干後,再插入疏鬆干凈的河砂或蛭石插床中,插深為穗長的1/3~1/2,單芽插惠可全部插入介質中,僅露莖頂。置通風蔭棚下養護,適溫20~26℃,4到6周即可生根盆栽。全光噴霧育苗法,一般三十天左右就會生根。
2、壓條。印度橡皮樹可以在夏季選擇生長,隔年生的健壯枝條。在枝條上環剝0.5到1厘米寬,要記得不要損傷了木質部,用糊狀泥塗在環剝處,厚度為2厘米左右,在外面用塑料薄膜包裹,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濕潤,等到發根後連同泥團一起剪下,栽入土中,即能生長成為獨立苗株。
3、管理。印度橡皮樹在幼苗狀態的時候,應該用肥疏鬆,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或腐葉土,剛種下去的時候應該放置在半蔭處。在生長期階段,盛夏時期不但應該每天需澆水,還要給頁面澆水數次,秋冬季則應該減少澆水。在天氣較寒冷的地區,應該移到溫室內。施肥在生長旺盛期,每2周施1次腐熟餅肥水。越冬溫度達到3℃即可,黃邊及斑葉品種,越冬溫度要適當高些。
4、養護。印度橡皮樹成苗後,適合在每年春季新芽生長之前翻盆換土一次。翻盆時,要適當的把捲曲的根系剪掉,添加新的培養土和基肥。對生長過大的植株還可在9月份再換個大一號的花盆。
D. 刷牙中的另類,印度人究竟是如何使用樹枝來刷牙的
說到印度人刷牙,其實並不是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別人拿一個樹枝往嘴裡一放就開始左一下右一下地刷了起來,還是有很講究的。而且牙刷這個東西我們從小就開始用,而之所以用它目的就是為了清潔口腔,印度人使用樹枝來刷牙,其目的也不外乎就是用來清潔口腔。如果說真的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隨便撿一個樹枝往嘴裡一放就開始左一下右一下,感覺就算嘴裡都捅破了,也不一定能把牙刷干凈。但是這種牙刷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這種牙刷其實跟一次性的牙刷沒多大區別。它給人感覺更像於我們平時所使用的牙簽,只不過呢,這里的牙簽變成了樹枝上的纖維,就在牙齒上上下刮一下,用過一遍以後其實就不能用了。畢竟樹枝纖維這種東西用過一遍以後它就變得非常的軟,就不能夠在起到清潔牙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