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轟平印度需要多少核彈

轟平印度需要多少核彈

發布時間:2022-07-31 10:27:23

A. 印度有核武器嗎

印度有核武器。

美國《原子科學家公報》網站9月2日發布《2015年印度核力量》報告,報告估計,印度現在擁有110-120枚核彈頭。隨著一些遠程彈道導彈的研發,印度的核態勢正在進入一個重要的新階段。

此前,印度與巴基斯坦進行了約20年核競賽。美國學者估計,印度已生產了約540千克的武器級鈈,足以製造135-180枚核彈頭,但是未必使用了所有的材料,估計印度現在擁有110-120枚核彈頭。

報告指出,雖然殲擊轟炸機仍是印度核作戰打擊力量的支柱,但是印度在研發可靠的陸基彈道導彈方面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其中包括「烈火」-Ⅳ導彈,該導彈能夠攜帶一枚核彈頭,射程超過3500公里。2014年,印度還首次進行了彈道導彈核潛艇的海上試驗。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美報告:印度約有120枚核彈頭 遠程導彈獲進展

B. 印度核彈的殺傷半徑到底有多大

印度核彈的殺傷半徑到底有多大?躲多遠才算安全,躲在哪裡最安全?

核彈的殺傷方式分為沖擊波、光輻射、貫穿性核輻射以及後續的放射性污染。對於小當量核彈來說,殺傷方式主要是前兩者。由於城市中高樓林立,水泥建築能夠有效的減弱核彈的殺傷能力(但建築倒塌反而會殺傷不少),所以在城市不同位置的人,所受到的傷害是不同的。對於殺傷半徑2公里的核彈來說,如果你在地下室,其殺傷半徑也就剩1公里左右,而如果你在地鐵里,500米就難以致命了。當然,這說的是致命,實際上,還是越遠越好。

望採納

C. 全世界有多少國家擁有核彈

美國
1945年7月16日5時30分,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離阿拉木郭多50英里的一片廣闊荒蕪地區成功進行了首次核試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2年美國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至此美國總共進行了1032次核試驗。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3000公里。2010年4月5日,美國政府明確承諾不對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核武器儲備報告,美國擁有核彈頭數量7300枚。
俄羅斯
1949年8月29日4時,蘇聯在哈薩克的米什克瓦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首次核試驗,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1年10月26日,蘇聯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遺留下的絕大部分核武器,並繼續暫停核試驗,至此從蘇聯到俄羅斯共進行了715次核試驗。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1000公里。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公布的2014年度世界核武器儲備報告,俄羅斯擁有核彈頭數量8000枚。
英國
1952年10月3日,英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澳大利亞蒙特貝洛沿海的船上試爆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1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至此英國總共進行了45次核試驗。英國擁有225枚核彈頭,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2000公里。
法國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阿爾及利亞撒哈拉沙漠中的拉甘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首次核試驗,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6年9月5日,法國政府宣布在南太平洋地區永久停止核試驗,至此法國總共進行了210次核試驗。法國擁有300枚核彈頭,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8000公里。
中國
1964年10月16日15時,中國在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首次進行核試驗,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96年7月30日,中國政府宣布暫停核試驗,至此中國的核試驗次數總計為45次。1964年10月16日22時,中國政府鄭重宣布,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中國擁有250枚核彈頭,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4000公里。
印度
第一次核試驗是在1974年進行的,1998年5月11日和13日,印度又在西部博克蘭地區進行了5次小當量的核試驗。印度擁有的核彈頭總數為65枚左右,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2500公里。
巴基斯坦
1972年開始秘密研製核武器,力圖與印度抗衡。1990年以來,美國的制裁政策使巴基斯坦發展核武器的步伐被迫放慢。1998年5月28日,巴基斯坦成功地進行了5次核試驗。巴基斯坦可能擁有15~25枚核彈頭,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1500公里。

D. 如果想用核彈來摧毀整個地球,那需要多少顆核彈呢

關於我們目前人類社會的一個發展都是特別的快速的,對比以前我們人類所生活的時代,現在高科技加上我們現在的人類知識造就了這樣的時代結果。也正因為如此,我們人類才會研發出更多的航天工具,以及更多的核武器,來幫助我們實現我我們自己的價值。關於核武器,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種類,其中包括了原子彈,氫彈,還有各種彈道導彈和洲際導彈等等。如果想用核彈來摧毀整個地球,那究竟需要多少個核彈?這其中的答案以下幾點會進行分析。

三、核彈的作用是為了震懾別國。

最後一點,畢竟現在世界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也沒有多少,大約也就二十幾個或者十幾個左右,定核武器是關於到國家的一個重器力量,也有很多國家想把這樣的武器給隱瞞著。

E. 印 度 的 核 軍 事 實 力 如何

核實力

1998年5月14號,瓦傑帕伊宣布:「印度現在已經是一個核武器國家了。我們有能力製造一枚大型核彈。我們的核武器絕對不會成為攻擊武器。」Shakti行動後,瓦傑帕伊總理馬上發表一份聲明,澄清了所有對印度核軍工以及正在進行核計劃現狀的合理猜測或不明確的地方。

Shakti試驗後,大量曾經嚴密控制的信息展現出來了。這些信息不僅確定了印度的核能力還透露出了一些研發細節。

雖然早在1974年就試驗了一個核爆炸裝置(委婉地成為PNE),但是印度當時並沒有真正成為核武器國家。邁哈拉傑表示直到1986-88年製造出第一個初級的投送工具,印度才真正具有了核武器投送能力,也才真正成為了一個核國家。這個初級的投送工具是基於「幻影2000」改造而成的,1986年開始研發。之前印度曾試圖用「美洲虎」轟炸機來攜帶DRDO研發出來的一枚核炸彈,但是失敗了。這個改造的「幻影2000」系統給了印度一個價值有限的核武器能力。1994年5月,該系統在巴拉索爾進行了一次實地投送試驗,之後正式列裝。不過一些觀察員認為這個里程牌其實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實現了。

1985年11月研究團隊商議的結果是建議印度建立一支最小化核嚇阻力量並嚴格堅守不首先使用的原則。核武器庫預想耗資56億美元生產70到100枚核彈頭。從此印度就開始了核政策和執行方法的確定。1993年,美國情報局在國會表示,印度沒有組裝或部署核武器,但是正在生產核武器組件。不過CIA掌握的印度核計劃HUMINT(人工情報)十分匱乏(它對印度1998年試驗感到驚訝的事實就可以看出來)。因此美國當時不會對印度核計劃有足夠的重視。關於印度何時真正擁有核武器的說法不一。外界普遍認為印度1993年時應該還沒有擁有可用的核武器。不過上世紀80年代初也有些報道模糊指出印度有少量武器。成加帕稱,上世紀80年代初印度在孟買建立了一個堅固的水泥掩體來存儲武器級鈈以及少量核武器。桑搭吉在上世紀80年代中見到了這些武器。這是一個很不尋常的現象,因為印度軍方一直以來都不可能獲得核武器信息(直到1990年後期這種情況才發生改變)。這些武器可能沒有完全組裝出來。但是無疑印度可以在需要時用很短時間(數小時最多數天)就能將它們組裝好。

印度核嚇阻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少量的陸基轟炸部隊,一個是陸基短程和中遠程彈道導彈部隊。不過,從長遠看印度政府構想建立一個基於陸,海,空三位一體的中度嚇阻力量。轟炸機核力量包括少量「幻影2000」,可能還有「美洲虎」和「米格-27」。有證據顯示,印度空軍正試圖再購買些「幻影2000」多任務戰斗機以擴充轟炸機編隊。報道還顯示空軍希望給Su-30編隊加裝可攜帶核彈的空射巡航導彈。其他報道顯示印度可能還對有遠程核投送能力的轟炸機感興趣,如俄羅斯的Tu-22(逆火)。印度最小化可靠核嚇阻的原則形成了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方針並打造出了一個由Prithvi、 Agni-I和Agni-II構成的「三組合」核反擊力量。1996年到1997年,印度彈頭和導彈的整合和試驗取得了成功。1997年9月,印度正式部署了Prithvi SS-250導彈,標志著首枚導彈攜帶核彈頭可操作了。不清楚有多少Prithvi進行了核彈攜帶的改裝。不過,Prithvi存在一些局限,如射程短、加大後勤保障負擔的液體燃料引擎以及增加野戰環境下處理難度的有毒燃料。因此Prithvi的核任務很有可能被新型固體燃料Agni短程彈道導彈完全取代。現在已經陸軍和空軍中已經列裝的Prithvi可能重新分配執行常規作戰任務。印方的報告中還是提到了已經研發了具有更遠射程和更大有效載荷的Agni-III和Agni-IV。最近,DRDO(國防研究與開發組織)還公布了Agni-III和Agni-IV的影像資料。Agni導彈家族已經成為了印度陸基導彈力量的中流砥柱。與Prithvi相比,Agni導彈集更遠射程、更大有效載荷以及固體燃料引擎三個優勢於一身。在研發出Agni中程彈道導彈型後,印度曾一度想放棄洲際彈道導彈的開發。印度之所以有這樣的剋制舉動是由於來自被認可核俱樂部成員的巨大壓力。而且當印度朝著核武器方向前進時,印度上層階級可能也感到依賴技術象徵來展示政治決心的壓力減少了。另外,印度據報道還正在進行Suriya洲際彈道導彈的研發。DRDO開發出了350公里的Prithvi變型Dhanush(丹努什)。這種導彈已經完成了海上飛行試驗。印度海軍還沒有決定在艦上部署Dhanush,但可能已經購進小批部署到了艦上,作為各軍種聯合作戰中獲取「最小化嚇阻」的一個籌碼。作為發展一個安全、海基和二次打擊能力計劃的一部分,印度還在製造一種核動力潛艇——先進技術艇(ATV)。不過DAE不能設計整合一個緊致動力反應堆電站,導致計劃一再拖延。據報道,印度已經從俄羅斯尋求了技術建議和幫助。印度還向俄羅斯租用了兩艘Shchuka-B(阿庫拉B級)核潛艇。印度的核潛艇可能可以攜帶Sagarika(薩卡里卡)導彈。Sagarika導彈的類型、有效載荷和射程都不得而知。另外,DRDO還正在與俄羅斯馬斯羅斯喬耶尼葉公司協同研發一種超聲反艦巡航導彈BrahMos(布拉莫斯)。這種導彈有艦射和潛射的海軍版以及空射的空軍版。印度防務計劃者希望最後能發展出有陸上打擊能力的核巡航導彈。印度的飛機有幾種也具備核投送潛能,如幻影- 2000, 米格-27和「美洲虎」。由於整合和驗證一架核投送飛機以及培養特殊訓練飛行員骨幹力量的高成本,印度不太可能在一種或兩種以上的飛機上進行核部署。據悉只有「幻影2000」有能力進行核投送。「美洲虎」由於技術問題而落選。因此印度現在可能只有幻影-2000這一種空中核投送系統。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關於印度核武器計劃發展各階段武器儲備方面的數據。唯一的數據要麼是基於印度可能的核原料生產能力和可能的生產計劃,要麼是基於一些不明來源不確定的非官方聲明而外部估計出來的。這些非官方聲明的數據存在著很大差異。薩布拉哈曼亞姆稱截至1990年印度至少儲備了24枚未組裝的核武器。而1998年5月印度一名核研究員布拉喬傑卻稱印度只有不超過10枚核彈頭可以安裝到戰斗機和彈道上。外界普遍認為大衛.奧爾布賴特對印度鈈產量的評估是准確的。2000年10月,奧爾布賴特稱,截至1999年印度約有240到395公斤的武器級的鈈,並取了一個中間值310公斤。他還暗示這些鈈足夠用於45 -95枚武器的製造,取中間值是65枚。實際上,印度鈈的產量可能比這些數值還要高。但是有130公斤消耗掉了,主要用在了兩個鈈反應堆中和武器實驗中。他估計印度有4200公斤燃料級和反應堆級鈈不受IAEA的監控(其中800公斤已經分離出來),有4100公斤處於IAEA的監控下(其中有25公斤分離出來了)。如果印度要用這些原料來製造核彈,那麼這些未受監控的鈈大概可以製造出1000枚核彈,從而使其成為繼美國和俄羅斯後第三大核國家。

F. 目前印度有沒有核武器

印度是有核武的。印度其實很早就對核工業有研究,但是一直到98年才正式官方宣布成為有核國家。印度雖然不是五大安理會決策國,但是他還是擁有核武器的,但是他也沒有簽署《核不擴散條約》,外界估計其約有100枚左右射程在4000公里內的核導彈
(6)轟平印度需要多少核彈擴展閱讀:
核武器是指包括氫彈、原子彈、中子彈、三相彈、反物質彈等在內的與核反應有關的巨大殺傷性武器。
核武器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比只裝化學炸葯的常規武器要大得多。例如,1千克鈾全部裂變釋放的能量約8×10^13焦耳,比1千克TNT炸葯爆炸釋放的能量4.19×10^6焦耳約大2000萬倍。因此,核武器爆炸釋放的總能量,即其威力的大小,常用釋放相同能量的TNT炸葯量來表示,稱為TNT當量。美、俄等國裝備的各種核武器的TNT當量,小的僅1000噸,甚至更低,已有微型核武器,爆炸當量在幾十噸;大的達1000萬噸,前蘇聯曾試爆過5000萬噸當量的氫彈。
核武器爆炸,不僅釋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應過程非常迅速,微秒級的時間內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圍不大的范圍內形成極高的溫度,加熱並壓縮周圍空氣使之急速膨脹,產生高壓沖擊波。地面和空中核爆炸,還會在周圍空氣中形成火球,發出很強的光輻射。核反應還產生各種射線和放射性物質碎片;向外輻射的強脈沖射線與周圍物質相互作用,造成電流的增長和消失過程,其結果又產生電磁脈沖。這些不同於化學炸葯爆炸的特徵,使核武器具備特有的強沖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放射性沾染和核電磁脈沖等殺傷破壞作用。核武器的出現,對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產生了重大影響。

G. 核彈的威力究竟有多大炸毀美國需要幾顆

普通原子彈空中爆炸時釋放的能量大致是以下面的比例轉化成殺傷力的:沖擊波佔50%、光輻射35%、貫穿核輻射5%、放射性沾染10%。

不同量級的核彈空爆時各種因素對地面暴露人員的殺傷(指立即死亡或喪失戰鬥力)半徑表(單位是公里):

核沖擊波 光輻射 貫穿核輻射

1千噸級: 0.18 0.16 0.71

1萬噸級: 0.45 0.57 1.00

十萬噸級: 1.15 1.87 1.48

百萬噸級: 2.87 5.60 1.98

經測算實驗,一枚百萬噸級核彈地面爆炸時沖擊波對地下設施破壞半徑為4.8千米。

由此可見,小當量核彈的貫穿核輻射殺傷力最大,而大當量核彈的光輻射最厲害。

上述不同殺傷作用是同時作用於人體的,所以核彈的綜合性殺傷半徑要比上表所列大一些。大家最關心的不同當量核彈對不同狀態人員的殺傷半徑數據如下(單位是公里):

1千噸級: 0.85; 1萬噸級: 1.5;

十萬噸級: 3.1; 百萬噸級: 6.3;

千萬噸級: 12

核彈的威力與殺傷半徑不是呈正比增長的。可從上表中發現核彈威力增長的規律,大致上每增加一個數量級(X10),殺傷半徑才增加一倍。也就是說,1000萬噸的巨型核彈的殺傷半徑只是10萬噸級核彈的4倍,殺傷面積也不過是它的16倍。

一、百萬噸級的核彈威力是個什麼概念?

核沖擊波 光輻射 貫穿核輻射

百萬噸級: 2.87 公里 5.60公里 1.98公里

對人員的殺傷半徑為 6.3公里:

以100萬噸級核彈為例,它對不同隱蔽物後的人員的殺傷半徑如下(單位公里):

暴露人員: 6.3

塹壕內人員: 3.6

坦克內人員: 2.8

避彈所內人員: 1.2

永備工事內人員:0.76

因而在城市裡,百萬噸級的核彈空爆後,正好在堅固建築後的人員在4公里外不會送命,而地鐵內人員只要在8—900米外就能躲過一劫。

百萬噸級的核武器空爆發生在超大級的現代化大都市會是個什麼情景:

最初幾秒的強烈光輻射和貫穿核幅射讓6.3公里內與炸點直視范圍內的暴露人群立即死亡,五光十色的鏡面玻璃牆圍的反射作用會讓躲藏在大樓背面的人們在光輻射下暴露無余,無數建築在高溫下開始起火燃燒;接踵而至的沖擊波將所有玻璃幕牆會化為無數的玻璃霰彈橫掃大街小巷,滿載汽油的上百萬輛汽車帶著烈焰飛到數個街區外傳播火種。

核爆炸引發的火災以及摩天大樓倒塌,它造成的傷亡可能會超過核爆本身。除此之外還有核武器的第四種殺傷效應——放射性沾染,在一切結束之後,它還要糾纏數年,其殺傷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風力風向等氣象因素,更取決於事後消洗作業和醫療救護工作的效率。

當然大城市不光是放大核彈的二次效應,它也不是沒有好處:地鐵里的人群的生存概率很高,鋼筋水泥的森林對遮擋光輻射和減弱沖擊波作用不小,稍微厚實點的磚牆或幾十厘米厚的土層便能擋住致命的貫穿核輻射,迷宮般的建築讓救護人員消洗放射性沾染爭取了時間。

在爆炸當量為100萬噸級或更大威力的核爆炸中,核塵埃將升入同溫層,抵達29公里的高空。核爆炸產生的塵埃究竟能上升多高取決於核彈的大小。

一顆當量為100萬噸級的核彈爆炸,能炸出一個直徑為數百碼的坑,拋出的碎石達幾百萬噸,其中1萬至3萬噸極小的核塵埃微粒將上升到同溫層。

1963年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簽訂之前所進行的大氣層氫彈
試驗。這些試驗表明,當量為100萬噸級的核彈在地爆時所產
生的蘑菇雲中含有1~6噸塵埃。同時,它還顯示出核塵埃典型
粒度是十分之幾微米(1微米為1/1000毫米)。

根據對一場核戰爭所產生的核煙塵數量的估算,TTAPS科學
小組的專家們估計:一顆核彈在一個城市上空爆炸後,每百萬噸
的核爆炸可造成100平方英里以上的火區,而一般說來,烈火
在農村蔓延的區域則要小一些。在城市火區,每平方英里的大火
大約會產生200噸核煙塵,而農村的大火大約只產生70噸左
右的煙塵。

五角大樓模擬印巴核戰:

模擬顯示,巴基斯坦為阻止印軍進攻,在巴控克什米爾首府引爆一枚10千噸級核彈,將殺死超過3400名平民和數千名印軍

假如巴基斯坦向印度邊境城市阿姆里薩爾投射一枚10千噸級的核彈,會造成一個直徑達1.68英里的爆炸區,會造成112280人在短時間內死亡,另外還有數萬人受到致命的核輻射。

如果印度發動報復襲擊,向巴第二大城市拉合爾投射12千噸級核彈,會造成直徑1.75英里的爆炸區,致使122000人死亡,還會形成一條1英里寬、6.3英里長的非常危險的輻射塵埃區,該區的死亡率會達到90%左右。如果風力變大,還會有數百萬平民受到致命的核輻射威脅。

二、如果這樣一枚核彈落在北京二環之內(假設300m高度空爆),那麼在房山、門頭溝、密雲會是什麼情況(人員、建築、地貌等)?在天津、保定、唐山又會是什麼情況,在更遠一點的秦皇島和張家口呢?

幾年前的《兵器知識》曾發表一篇核戰爭的文章,文中模擬對美國洛杉磯發動核攻擊,三枚五十萬噸級別的氫彈,炸點合適,可以徹底摧毀這座超級大城市。

大洛杉磯地區包括洛杉磯縣和奧蘭治、文圖拉兩縣的一部分,以及貝弗利希爾斯、帕薩迪納、長灘等80餘個大小城鎮,總面積10567平方公里,人口360萬。

北京市國土資源管理局新公布數據為16410.54平方千米, 2004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在京居住半年以上人口)1492.7萬人,全市戶籍人口1162.9萬人。目前城區面積為600多平方千米,而北京市城區規劃面積1042平方千米。

北京市面積比大洛杉磯地區大一半,人口為洛杉磯市的四倍。

因而可以預計,百萬噸級的核武器空爆,半徑在6.3公里的暴露人員死亡,核爆中心區域外的人員死亡率按核爆威力遞減。核爆中心區域約近一百平方公里(占現有城區總面積的6—8分之一)建築物和人員毀損、殺傷。

人口的八分之一(一百多萬人口)立即死亡或受到核輻射的致命殺傷,或是在日後的醫院里痛苦的死亡。上千萬人口受到核輻射的影響。

房山、門頭溝、密雲會是什麼情況(人員、建築、地貌等)?

由於北京市周邊山體對核武器殺傷的衰減作用,房山、門頭溝、密雲區域如不是被核武器直接命中,短期內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距核爆炸心半徑25公里以外的地區,除事後受到放射性核沾染的作用外,其它的影響並不大。核沖擊波在半徑12公里以外即衰竭,房山、門頭溝、密雲地區會有震感,建築物部分受損,並隨之產生一定的人員傷亡。

在更遠一點的秦皇島和張家口呢?

稍有震感,如風向指向上述兩座城市,會受到相應的放射性核沾染。

三、如果換成是4百萬噸級的核彈那又是什麼情況?

核彈的威力與殺傷半徑不是呈正比增長的。可從上表中發現核彈威力增長的規律,大致上每增加一個數量級(X10),殺傷半徑才增加一倍。也就是說,1000萬噸的巨型核彈的殺傷半徑只是10萬噸級核彈的4倍,殺傷面積也不過是它的16倍。

換成是4百萬噸級的核彈,摧毀面積和殺傷人員的效應只比百萬噸級的核彈增加50%左右。

附:1945年8月9日,人類的第三枚原子彈——『胖子』在日本長崎市起爆產生的磨菇雲。(胖子」是一顆鈈彈,長約3.6米,直徑1.5米,重約4.9噸,梯恩梯(TNT)當量為2.2萬噸,爆高503米。「胖子」採用復雜的「內爆法」引爆系統,由氣壓、定時、雷達和沖擊4個不同引信組成。轟炸造成長崎市23萬人口中的8.6萬餘人當日傷亡和失蹤,城市60%的建築物被毀。長崎市共14萬人受原子彈傷害死亡或陸續死亡。)

H. 印度國有多少核武器

截止1998年,印度有100多枚核導彈。

1998年進行了數次地下核試驗,之後宣稱擁有核武,外界估計其約有100枚左右射程在4000公里內的核導彈。

1990年代核不擴散條約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得到了簽署後,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都放慢核武器的發展腳步,並且宣布暫停本國的所有核試驗,但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及伊朗等國家卻依然積極發展核武器。朝鮮在2003年退出了核不擴散條約並且相繼在2006、2009和2013年三次成功進行了核試驗。

(8)轟平印度需要多少核彈擴展閱讀:

中國核武器

中國為了對抗美國和蘇聯,於1959年6月發動"596工程",自1964年中國首次試爆原子彈,並在兩年後開發出第一種可搭載核彈的導彈。接著早於法國在1967年於新疆羅布泊執行第六號實驗,試爆第一枚氫彈。

數十年來,中國的核武技術水準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要遠遠小於常規武器與世界的差距。中國具有與美、俄一樣的空、地、潛全方位投射打擊能力。啟動核武必須要取得中央軍委的授權,並對火箭軍部隊實施啟用指令。


閱讀全文

與轟平印度需要多少核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哪些地方禁止旅遊 瀏覽:398
印度國內怎麼看錫克教 瀏覽:333
伊朗為什麼叫薩拉熱窩 瀏覽:713
越南青柚果多少錢一個 瀏覽:442
印度為什麼離婚率高 瀏覽:637
facebook如何開中國店鋪 瀏覽:579
印尼怎麼泡妞 瀏覽:875
義大利確診病歷怎麼治療 瀏覽:91
越南盾一億元相當於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16
在印度留學生有多少人 瀏覽:975
義大利的披薩是怎麼發展的 瀏覽:91
中國二字出自哪個朝代 瀏覽:411
中國修復神經的葯有哪些 瀏覽:263
越南城市夜生活在哪個區 瀏覽:786
英國永居國內如何交稅 瀏覽:235
怎麼樣移民伊朗 瀏覽:603
印度中國邊境情況怎麼樣 瀏覽:299
越南布丁一袋多少錢 瀏覽:553
越南香米什麼時候最好吃 瀏覽:652
杭州英國中心是做什麼的 瀏覽: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