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軍隊抗寒物資都有什麼

印度軍隊抗寒物資都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5-07-13 00:39:41

『壹』 奔向月球南極,印度「月船二號」能帶來什麼

7月22日,印度月船二號探測器由GSLVMKⅢ火箭從薩蒂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是印度新一代GSLVMKⅢ火箭的第三次軌道發射。 「月船二號」作為印度的第一個月球軟著陸探測器,將在人類 歷史 上首次嘗試在月球南極著陸。 那麼,「月船二號」相較世界其他國家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又有哪些特點呢?

印度GSLVMKⅢ運載火箭將「月球二號」發射升空

「繞落巡」探測器

GSLVMKⅢ火箭將3.85噸重的月船二號探測器送入軌道,自2017年以來已經連續3次發射成功。本次發射,GSLVMKⅢ火箭成功將「月船二號」送入 170 公里×45000公里的橢圓軌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表示,軌道遠地點比早期方案高了約6000公里,或者說火箭運力提高了15%,印度大火箭發揮很穩定,但 「月船二號任務」的關鍵和焦點始終是探測器。 「月船二號」的設計相當復雜,它在月球探測中首次採用了 「繞落巡」 的設計方案。

「月船二號」由印度大火箭一次發射升空,探測器由 月球軌道器、Vikram號月球著陸器和Pragyan號月球巡視器 3個部分組成。相比簡單的月船一號軌道器,「繞落巡」方案的技術難度有了很大跨越,對印度航天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月船二號」包括月球軌道器和月球著陸器

「月船二號」以「繞落巡」設計在人類無人月球探測中首開先河,體現了印度航天的進取心。雖然,印度整體只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投入也不算大,但印度航天仍然做出了很多成績,成為該國不可多得的國際名片。「月船二號」選擇這種難度和復雜度較高的方案,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類首次」這樣的宣傳亮點,同樣,他們在探測器著陸選址上也費了一番心思。

首次登陸月球南極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類發射了100多顆月球探測器,其中既有難度低的飛掠器和環繞軌道器,也有復雜一些的著陸器和取樣返回探測器。包括6次阿波羅載人登月在內,人類在月球上進行了20次軟著陸。其中,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還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人類發射的無人和載人月球著陸器雖多,但著陸區域都局限在月球中低緯度。 印度「月船二號」則選擇了月球南緯70.9度、東經22.78度的著陸點。 這里位於ManzinusC和SimpeliusN兩個隕石坑中間,是一片相對平坦的區域。

事實上,「月船二號」早期甚至打算在月球南緯85度的位置著陸,這里地形極為復雜,軟著陸難度很大,而且靠近南極點的太陽高度角很低。

極區工作的月球車需要將太陽能帆板豎起來,才能確保足夠的電力供應。雖然綜合權衡著陸難度等因素後,印度退而求次選擇了南緯70.9度的著陸點,但豎立月球車的太陽能帆板設計仍然保留下來,成為印度月球車Pragyan的標志性設計。「月船二號」Vikram著陸器的太陽能電池安裝在大角度的側壁上,同樣是適應月球極區光照條件的設計。

「月球二號」著陸器攜帶的月球車

我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已經創下了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記錄,著陸點被命名為天河基地,而印度的「月船二號」目標是月球南極,說不定也能名留史冊。

月球南極是未來月球探測的熱點,這里存在大量的水冰,不僅可供月球基地和人員使用,還能用於生產氫氧推進劑反哺航天活動;極區太陽高度角低還有額外的好處,在月晝期間那裡不太熱,而月夜間也不太冷,比月球中低緯度地區更適合人類活動;月球極區還存在永久陰影區和永久光照區,是建造月球基地開展月球開發的風水寶地。

如果「月船二號」著陸成功,將成為人類航天史上第一個在月球極區著陸器的航天器,也是人類月球探測的里程碑,讓印度航天獲得空前的國際聲譽。這也難怪印度人首次軟著陸就要選在極區。

探測載荷力求突破

「月船二號」雖然重達3.85噸,但其中23 79 公斤是軌道器,剩下的 147 1公斤才是著陸器和巡視器。究其原因,除了「繞落巡」設計本身的復雜性外,最主要的原因還是GSLVMKⅢ火箭運力不足,無法直接將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只能用軌道器負責變軌機動,導致軌道器變得笨重且龐大。同時,還導致著陸器不大且月球車很輕。印度航天面對這樣的不利局面,在探測載荷上仍然力求有所作為。

印度為「月船二號」設計了巨大的軌道器,尺寸為3.2×5.8×2.1米。這雖是火箭運力有限的無奈之舉,但體型大也可以帶更多的載荷。月船二號軌道器將運行在100公里×100公里的環月軌道上,軌道器設計壽命1年,供電功率1千瓦,帶有8個探測載荷,其中除了TMC地形相機、軟X射線譜儀和L/S波段SAR雷達這樣比較常見的載荷外,最大的亮點當屬高解析度相機。

這部相機可以一次對12公里×3公里的區域成像,成像解析度高達0.32米,解析度指標比美國的LRO探測器還高,而LRO探測器高分成像時在50公里高度軌道。換句話說, 印度軌道器高分相機的實際分辨能力比美國LRO相機高3倍多。

另外,印度將首先用這部相機拍攝預定的落區,獲取高解析度影像用於著陸器避障,著陸完成後軌道器的相機將用於後續的科學考察任務。

作為有史以來月球軌道上解析度最高的相機,它肯定還會用於月球「考古」,拍攝阿波羅登月以及其他著陸器的著陸場所,或許不遠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更清晰的「嫦娥」和「玉兔」照片。

「月船二號任務」的月球車Pragyan只有27公斤重,是有史以來最輕、最小的月球車。印度月球車使用6輪設計,太陽能帆板只能提供50瓦的電力,而且沒有月夜抗寒設計,所以設計壽命只有14天,也就是一個月球日。印度月球車的移動速度為1厘米/秒,但它不具備獨立通信能力,只能通過著陸器和地球聯系,設計行駛距離為500米,畢竟它壽命有限,如果走得太遠就會失聯。

即使如此,印度月球車也精心設計了載荷,它攜帶了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APXS)和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LIBS)。APXS用於探測月壤和月岩的物質組成,LIBS可以定量測量月球表面的元素組成,月球車原位探測加上APXS和LIBS的結合,可以更有效地定量和定性分析月球表面的物質和元素,為月球地質和演化研究提供寶貴的第一手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 印度月球車是世界上第二個攜帶LIBS的地外巡視器, 它很可能為月球極區水資源探測提供更直接和充分的證據。

文/張雪松

編輯/楊蕾 張曉帆 丁瑤(實習生)

監制/許斌

『貳』 印度步兵戰車群在拉達克地區出現大規模故障如何解決

談談個人看法:有媒體披露了印度步兵戰車在高原出現集體故障的事情,不論真像如何,高原地區對於機械動力車輛有嚴重的影響則是不爭的事實,說直白點,不是什麼車都適合高原地區的使用,這一點是肯定的。

另外就是火力受影響大,高原地區火炮、槍械射擊時容易誤遠,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代價是精度的損失。高原地區所使用的作戰車輛,不是簡單的改進就能解決,而是專門針對性的設計,包括發動機,火炮。例如,發動機的冷卻系統、空氣濾清器、供油系統、渦輪增壓系統都需要針對性的設計。再如,火炮,要對膛壓、發射葯裝葯、射擊諸元進行試驗性的論證,找出規律,出廠前就要校正,同時士兵也要了解高原武器裝備射擊特點,熟練掌握所需要的射擊諸元,保證精度,消除高原對射擊產生的影響。這都需要反復的磨練。印度軍隊有一個特點,你很少看見他們搞這些針對性的高強度射擊演習,總是覺得把先進武器擺在別人眼前,別人就怕它似的。

印度所有的作戰車輛,包括T-90坦克、阿瓊坦克、BMP-2步兵戰車等等,看似強大,上了高原就是擺設,這個問題印度自己是知道的,所以印度近日把國產的“茶隼”輪式步兵戰車拉到了高原地區,這款輪式裝甲步兵戰車的炮塔已經搞了幾年了,沒搞出了,於是就把BMP-2步兵戰車的炮塔湊合著安裝上了。“茶隼”輪式裝甲步兵戰車採用了民用的發動機和傳動裝置,發動機是進口的康明斯ISXE600,22噸的步戰車600馬力,高原實際動力輸出不及300馬力,而且總是開鍋,不是動力性能不好,而是它不是高原地區使用的,印度國產發動機也是如此。我們從媒體中看到印度軍隊在高原地區的運輸車拉的東西很少,不是印度偷懶,一輛大卡車拉不點東西,而是多了上不去高原,趴窩,所以,要理解印度。

印度要獲得高原地區使用的作戰車輛,就必須眼光別在盯著已有的坦克裝甲車輛,需要說明一點,印度同樣缺乏高原地區使用作戰車輛、武器裝備的經驗。印度要獲得高原地區使用的作戰車輛,並非沒有,有一個人擁有高原地區使用的輕型坦克,裝甲步兵戰車,各種火炮、火箭炮,性能一流,不過,印度實在是沒臉張嘴,況且印度這些集體出故障的裝甲步兵戰車就是為了對抗這個人才趴窩的。既然如此,也就沒有別的招了,最後一招就是從高原撤出這些不適合高原地區使用的作戰車輛,以後別在去了。

『叄』 小麥什麼時候開始種植的

早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栽培小麥;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前5000年在歐洲的希臘和西班牙。

公元前5000-前4000年在蘇聯的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159年在中國(詳情見下),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都已先後種植小麥。

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並傳入朝鮮、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

(3)印度軍隊抗寒物資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我國小麥主產區

1、北方冬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里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這里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麥區:春小麥區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遍較

閱讀全文

與印度軍隊抗寒物資都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世紀英國步兵為什麼不帶盾 瀏覽:77
越南紀念品有哪些值得買 瀏覽:634
印尼泗水離中國什麼地方最近 瀏覽:128
越南語為什麼叫粵語 瀏覽:457
愛爾蘭來中國需要隔離多久10月 瀏覽:374
印度文字什麼寫 瀏覽:486
中國畫有哪些技法 瀏覽:981
義大利是歐洲的國家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442
伊朗從什麼時候開始蒙臉 瀏覽:487
卓越南京府什麼時候交房 瀏覽:960
印度製造進展怎麼樣 瀏覽:330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挑選國家 瀏覽:619
越南盾1000元長什麼樣 瀏覽:120
尼泊爾網友如何評價和印度的關系 瀏覽:656
越南宵夜有哪些 瀏覽:854
美國是義大利嗎哪個國家 瀏覽:667
印度阿三有什麼特效 瀏覽:575
道光得知英國女王多少歲了 瀏覽:457
印尼客人送點什麼 瀏覽:792
唐朝為什麼佔領印度 瀏覽: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