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為什麼將棉紡廠從孟買前往內陸地區
你好朋友,這個工廠遷移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原材料的來源地,或者這個消費群體消費市場的因素等等,謝謝。
Ⅱ 印度三大地區,主要工業分布
應該是5個吧!印度可分為五個比較重要的工業區域。(1)以加爾各答為中心的工業區。這里是全國最早形成的工業區,近幾十年略有衰退。現工業產值僅佔全國的1/10。麻紡和機械是本區的兩大工業部門。(2)以孟買—浦那為中心的工業區。工業產值佔全國1/6,已顯著領先於其他工業區。棉紡工業長期居優勢地位,佔全國30%。此外,機械、化工、煉油等部門在國內均有突出地位,已成為多部門的綜合性工業基地。(3)以阿默達巴德為中心的工業區。周圍是印度主要棉花和油料產地。以傳統工業為主,棉紡織業和油脂工業在國內居首位,水泥、化工兩部門地位突出。(4)以馬德拉斯—班加羅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發展最快的工業區,規模已接近於加爾各答區。區內集中了電力、飛機製造、造船、煉油等工業部門,以及航空、電子、電機等一系列新興工業部門。(5)以那格浦爾為中心的工業區。這是20世紀50年代發展起來的重工業區,有印度的「魯爾區」之稱。它接近主要煤炭產地,煤和鋼鐵產量均佔全國的3/4,電力、重型機械、化工、非金屬產品等地位也很突出,是內地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Ⅲ 印度棉紡工業中心孟買形成的原因
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時印度很落後 掠奪者看到印度有優質棉花就策劃用之發財 因為當時棉衣有大市場 英國國內制衣業也發達 選港口時選中了孟買 因為孟買港口條件好 殖民控制的也穩定 漸漸地棉花就不在一律的運往英國了變成 半成品運輸 有的在孟買製成成品後直接銷往各國 於是乎孟買的紡織業漸漸地興起了英國棄殖民化後 因孟買與英國紡織業存在相互的利益 就沒破壞 孟買就這么發展的
Ⅳ 印度的棉紡工業中心和麻紡工業中心是
加爾各答(麻紡和機械工業中心)...孟買(棉紡工業中心)...加爾各答是全國最,大城市,麻紡織工業中心和重要海港.孟買為印度第二工商業大港和棉紡織
Ⅳ 孟買成為紡織工業中心的有利條件是( )
因為附近盛產麻、是印度最大的港口城市。孟買是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紗錠和織機數量均佔全國30%以上。另外,毛紡、皮革、化工、制葯、機械、食品、電影等產業也均佔有一定比重。石油化學、化肥和核能發電也迅速發展。外海開采大陸架油田,煉油工業發展迅速。
素有「棉花港」之稱,是全印紡織業的中心,棉紡業發達聞名於世,紗綻和紡織機數量佔全國的1/3,每年生產大量的棉紗、棉布,行銷印度各地、東南亞和歐美各國。
孟買介紹
孟買市區背依青山,面臨大海,廣闊的海濱沙灘和幽靜的街頭花園,使市容典雅秀麗。在月牙形的海岸上,一座座新式的高樓大廈和舊式樓宇交相輝映。入夜,華燈耀彩,金光萬點,使孟買又有「皇後項鏈」的美稱。
孟買市中心的維多利亞花園建於1861年,園內有動物園、維多利亞和阿爾培博物院以及一具發掘出來的大石象。阿拉伯海之濱的「印度門」,是為紀念英國國王喬治五世1911年訪印在此登陸而建造的。
這座古吉拉特式的宏偉建築,兼有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建築特色,頂部4座塔樓遙遙可見,現已成為孟買市的標志。市內的威爾斯王子博物館內藏有很多珍貴名畫、中國玉石和陶器。
孟買不僅有印度教的廟宇,還有許多清真寺和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其中有喬帕蒂海灘附近的巴布勒納特古廟、布胡勒什瓦市場的穆姆巴德維廟和供奉富貴之神的馬哈勒薩米寺等。
市東南6公里處的埃勒凡陀島上還有公元7世紀興建的供奉印度教3大神之一濕婆神的石窟廟宇。每年在季風變換,雨季快要結束時,印度教徒都要到象頭神(智慧之神)的誕生地孟買海灣歡度象神節。
Ⅵ 印度最大的 棉紡織中心是孟買,其發展的有利條件是什麼
靠近原料產地,地理位置優越,交通發達,市場好.等.
Ⅶ 印度織布廠主要分布在哪個地區
印度西部地區新德里、孟買的棉紡,以及加爾各答的麻紡
Ⅷ 印度城市棉麻紡織工業發達的原因
(1)讀圖可知,印度的麻紡織工業中心加爾各答靠近黃麻產區,棉紡織工業中心孟買靠近棉花產區,工業布局特點是靠近原料產地;(2)印度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水旱災害頻繁;(3)印度南臨印度洋,信息軟體中心是班加羅爾;(4)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印度實行了「綠色革命」,糧食生產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糧食問題仍是印度政府所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主要原因是 印度人口多;(5)七月份為印度的雨季,此時盛行西南季風,從B班加羅爾城市起航前往歐洲西海岸的貨輪.起航時,貨輪應是 逆風航行;大型船隻不能從蘇伊士運河通過,紅海兩岸屬於熱帶沙漠氣候,七月份地中海沿岸氣候炎熱乾燥,歐洲西部的國家工業發達,主要出口工業產品.故④可信.
故答案為:
(1)靠近原料產地;
(2)受熱帶季風氣候的影響;
(3)印度洋;馬六甲海峽;
(4)印度人口多;
(5)逆;④.
Ⅸ 在紡織廠工作怎麼樣累嗎,女的都幹些什麼
在紡織廠工作累。
紡織廠分為兩種:一是紡絲廠,二是織造廠。
紡絲廠一般有紡絲工,移料工,上絲工,接尾工,加彈工,備管工等,工作現場溫度高一般是30度以上。紡絲工工作現場最多能達到65度。另外技術工分為:電儀工,自動化,工藝員,工作較輕松,可以考職稱,漲工資。餘下就是管理人員。
中國古代的紡織與印染技術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時期,古人為了適應氣候的變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資源作為紡織和印染的原料,以及製造簡單的紡織工具。直至今天,我們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藝術品都是紡織和印染技術的產物。
中國機具紡織起源於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的紡輪和腰機。西周時期具有傳統性能的簡單機械繅車、紡車、織機相繼出現,漢代廣泛使用提花機、斜織機,唐以後中國紡織機械日趨完善,大大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
古今紡織工藝流程和設備的發展都是因應紡織原料而設計的,因此,原料在紡織技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古代世界各國用於紡織的纖維均為天然纖維,一般是毛、麻、棉三種短纖維,如地中海地區以前用於紡織的纖維僅是羊毛和亞麻;印度半島地區以前則用棉花。古代中國除了使用這三種纖維外,還大量利用長纖維蠶絲。
蠶絲在所有天然纖維中是最優良、最長、最纖細的紡織纖維,可以織制各種復雜的花紋提花織物。絲纖維的廣泛利用,大大地促進了中國古代紡織工藝和紡織機械的進步,從而使絲織生產技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紡織技術。
Ⅹ 為什麼現在的紡織行情如此的差
主要因為:
1.人民幣升值
2.原材料價格上漲,工人成本上漲
3.歐美市場萎縮
4.國家政策上需要某些地區產業升級
5.越南,印度等鄰國的競爭力增加
但是將來,我認為最終會轉好:人民幣匯率已經被穩定下來,材料價格也暫時得到控制,他國的產業鏈形式遇到問題,只要歐美市場復甦,紡織行業在中國還是有較大優勢.不過,歐美市場的復甦到現在為止看似還需要好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