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有望成為首個在東南亞商業化和本地化生產的中國抗體葯。
信達生物制葯集團與印尼生物科技公司Etana Biotechnologies Indonesia合作,宣布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在印尼獲得上市許可,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卵巢癌及宮頸癌等五種疾病。Etana將獨家負責達攸同®在印尼的商業化與本地化生產。此許可使得達攸同®成為首個在東南亞地區實現商業化與本地化生產的中國抗體葯物。印尼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BPOM)於6月13日批准了印尼商標Bevagen®,其活性成分為貝伐珠單抗(重組抗VEGF人源化單克隆抗體),規格為100mg(4ml)/瓶。此次獲批表明Bevagen®符合印尼政府國家規定,葯品有效性、安全性、生產質量及流程均達標。
2021年1月18日,信達生物與Etana簽訂合作協議,信達生物授權Etana在印尼獨家銷售達攸同®(貝伐珠單抗注射液),Etana致力於將達攸同®推向印尼市場。在中國,達攸同®已獲中國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轉移性結直腸癌、成人復發性膠質母細胞瘤、肝細胞癌、卵巢癌及宮頸癌等六種疾病。
Ⅱ 全國名中醫袁長津曾用純中葯成功救治肺癌患者
袁長津,全國名中醫,堅守醫者使命,以精湛醫術和高尚醫德服務百姓。他從醫55年,形成獨特的辨治思想,救治患者無數。他以「病證辨治、以通為安、以和為貴、以人為本」為指導,臨床經驗豐富,醫德高尚,善用葯簡價廉的經方,深受患者贊譽。
袁長津在基層行醫多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消化、呼吸、神經、心血管、免疫系統疾病及疫病、腫瘤等方面。他恪守「重德輕利求療效」的行醫原則,用葯簡而效,醫術精湛,醫德高尚,有口皆碑。
他編著出版中醫學術著作5部,獲得5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在抗擊新冠疫情中,袁長津積極參與,通過撰書著文,獻策獻方,多次成功救治患者。2020年,他指導在武漢等抗疫一線的弟子,有效救治了病患。他通過「雲上診療」治癒了感染新冠肺炎的美國、義大利患者,獻方治癒了困居巴厘島的102名發熱咳嗽的印尼愛國華人。
袁長津以「弘揚中醫葯,服務老百姓」為己任,為中醫葯事業做出過許多突出貢獻。他多次受邀參加中醫學術會議及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班,講授《中醫經典與臨床》等專題。1998年,在巴西演講,獲得國際關注。
在治療傳染病方面,袁長津有著獨特見解。如1982年,成功救治6名流行性出血熱患者中的唯一倖存者,使用僅需1元錢的三味葯大黃、甘草和硫酸鎂。他堅持「重德輕利求療效」的原則,為患者開出的中葯多為柴胡、黃芩、桂枝、陳皮、虎杖、蒲公英等常見平價葯材。
值得一提的是,袁長津曾用純中葯成功救治一名肺癌中晚期患者。2014年,通過4個月左右的中葯治療,廖女士病情明顯好轉,咳血症狀消失。繼續服葯半年之後,基本恢復健康,如今已恢復正常上班多年。
在治療急性病毒傳染病方面,袁長津堅信中醫葯大有可為。2020年,他指導學生彭素娟為武漢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唐先生開具「柴胡羌蒲湯」葯方,唐先生服用後體溫下降,咳嗽改善,一個月後核酸檢測連續4次陰性,身體康復。
Ⅲ 化療時可以吃薑黃粉嗎
在大多數臨床治療中,使用細胞毒性抗腫瘤葯物的化學療法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化學療法不僅對腫瘤細胞有毒,而且對正常細胞也有毒,因此這些葯物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並導致耐葯性的產生,而腫瘤細胞具有高度的分子異質性,會進一步導致耐葯性增強。由於多葯耐葯(MDR),癌症化療葯物的功效也受到限制,也可能會增加腫瘤復發帶來各種並發症的風險,從而阻礙獨立葯物發揮效用的全部潛力。
姜黃素具有多效性,對單途徑靶向癌症最有效。姜黃素被認為是可能的葯物的原因在於其高親脂性可以自由通過細胞膜。然而,姜黃素也存在低水溶性,在鹼性條件下易降解的缺點,這也是姜黃素生物利用度低,要達到血液治療最佳濃度需要增加服用量的原因。
姜黃素已經顯示出在幾種類型的癌症系中是成功的,主要是因為它對不同的癌症具有廣譜作用。單獨或組合使用的姜黃素是無毒的,並且顯示通過抑制細胞中ABC外排轉運蛋白來提升化學治療劑的治療效率。姜黃素可以通過多種途徑來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如阻止細胞周期進程、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存活信號通路以及調節免疫細胞)。所有這些特性使姜黃素成為單一或聯合治療的有希望的葯物。
將姜黃素應用於癌症化學預防葯物研究的產品艾易克(姜黃素復合片)是以多種天然植物化合物復配組合而成,可以與化療葯聯合使用。
Ⅳ 您好,我母親是肺癌晚期患者,我看到過您發的貼子,我想求您幫幫我的母親,求您告訴我什麼地方能治晚期的
肺癌轉肝腎,全身有淋巴結,這叫廣泛性轉移。是癌症的晚期中的晚期了。
在這種情況下,有誰說能治癒,你可以說他是騙人的。
這程度也不適合於手術及放化療等。
但通過吃葯,總會減緩與見效的。不是束手無策。
惡性腫瘤無論手術與否、放化療與否,都應該吃葯(中葯),中西醫結合。這一條是肯定的(早期的話可手術,晚期手術是幫倒忙。晚期的話手術是無任何價值的,並且是起反作用,會更快。晚期擴散、轉移了,意思就是癌不是局限於一個部位,身體的許多部位都有,血流中更多,這種情況下手術有何作用?只能激化得更快)
平時我們老說「中西醫結合」,遇到這種大病的時候,是真正應當中西醫結合的時候了,應當綜合治療,不要單用一種方法。
並且,癌症是終身疾病(癌細胞沒擴散時,可以切除,但是就算是切得再干凈,也總是體內存在癌細胞的,隨著時間的積累,復發率是高的。所以說,癌症是終身疾病),一定要堅持服葯,不能認為手術了、化療了就萬事大吉不管了(手術、化療結束之後,仍然任重道遠,這時的主要任務就是防復發了。這是個醫學常識。許多患者,就是覺得已經手術切掉了,並且醫生明確地說了「手術成功」,就以為是病好了。這明顯是缺乏醫學常識,結果就吃了這方面的虧)。應該在手術後吃葯,不停葯的話,能不復發,已經是謝天謝地很了不起的成績了,何況不吃葯。
中葯可充分考慮。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針對疙瘩、腫瘤類的中葯丸來治。只要找對了葯則是會者不難。筆者因工作關系,深知中葯的魅力,親眼目睹了大量乳腺癌、淋巴癌、腦瘤、胃癌、腸癌、食道癌等被中葯治得很典型的病例,驗證了祖國中醫葯的獨特之處。中葯在惡性腫瘤的治療上,對於抵制癌細胞的發展,縮小腫瘤體積,減輕病人的痛苦效果是非常明顯的,患病部位皮膚顏色的改變,患者感覺身上有勁了,飯量增加了,等等方面,對比效果患者更是滿意。旨在化瘀散結、解毒消腫,消縮疙瘩、腫塊效果顯著,至於單純的消除積液、水腫,自不必說,如腦瘤引起的腦積水,肺結核引起的肺積水,盆腔炎引起的盆腔積液;至於單純的止痛,那是在消縮腫塊的過程中附帶的一個功能。如果已手術、化療過,中葯的一個明顯的作用就是對於患者各種不舒服的症狀都在短期內會有明顯減輕改善。
平時要注意別吃辛辣的,以及油炸的、燒烤的,這些屬燥熱類的食品。還要會調節情緒,焦慮生氣上火、勞累對這病沒有好處。
Ⅳ 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牛立志教授:印尼代表團訪問復大
牛立志博士於第四軍醫大學胸心外科博士畢業;暨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擅長腫瘤外科手術及微創冷凍治療,在胰腺癌、肝癌、肺癌、腎癌、甲狀腺癌、腹腔腫瘤等實體性腫瘤的微創治療方面獨樹一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牛立志博士及其團隊完成了世界較多例數(近萬例)、復雜的微創冷凍治療。以牛立志博士為核心的腫瘤微創治療中心,在冷凍治療腫瘤方面成就突出,已接受來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韓國、中國台灣以及南方醫科大學、湘雅醫科大學等醫院醫生的培訓並指導他們開展冷凍術。迄今為止,牛立志博士接待國內外參觀培訓共50多人次,其中經國家醫學繼續教育部門批准,共計舉辦冷凍治療培訓班4批,學員39名。其治療的病人從4歲小孩至94歲老人,從部長、明星到普通百姓,均取得了滿意療效。牛立志博士以其精湛的技術被病人譽為"雙刀奇俠"!
現任職務有:
國際冷凍中心首席專家
國際冷凍學會(ISC)執行委員
亞洲冷凍學會副主席
亞洲冷凍治療學會籌備委員會副主席
韓國GunpoSAM醫院/SAM全球癌症治療中心國際顧問
中國抗癌協會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粒子治療分會常委
中國老教授協會醫學專家委員會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超聲介入和腫瘤消瘤減瘤治療協作委員會常委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腫瘤靶點導向治療技術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葯與健康研究院客座教授
《癌變·畸變·突變》雜志編委《胸部腫瘤粒子植入治療學》編委
4月10日上午,印尼棉蘭Murniteguh醫院院長Mutiara帶領醫院代表團一行,到訪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交流訪問。當Mutiara看到許多中晚期腫瘤患者通過先進的微創消融技術得到有效治療,延長了生命時,她大為贊嘆。
當天上午,來自印尼棉蘭Murniteguh醫院代表團一行,與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總裁左建生、負責人羅榮城教授、副院長牛立志博士等相關負責人進行交流座談。Mutiara對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的特色技術深感興趣,給予了高度評價,並表示希望展開進一步交流與合作。
會上,Mutiara院長提到,復大腫瘤醫院的微創治療技術比印尼的醫院更先進。在印尼,許多中晚期癌症患者失去治療機會,或被放棄治療,但是,當她來到復大腫瘤醫院參觀了解後,發現這里的許多中晚期癌症患者依然活得很好,她認為復大腫瘤醫院的治療經驗非常值得印尼醫院借鑒。
Mutiara介紹說,Murniteguh醫院是印尼棉蘭最大的綜合性醫院,擁有超過300張牀位,其中150張牀位屬於腫瘤科,在腫瘤治療方面有大量投入。目前,Murniteguh醫院已在首都雅加達建立新院區,希望更進一步與復大腫瘤醫院展開深度合作。同時希望更多的印尼患者,在復大得到好的治療。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總裁左建生在座談會上對Murniteguh醫院一行的到訪表示熱烈歡迎。左建生總裁說,復大腫瘤醫院與印尼Murniteguh醫院有過多次交往。他也曾於數年前到訪過Murniteguh醫院參觀訪問。
近年來,中國走「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促進了中印之間的友好往來與合作交流。這為後續兩院間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發展契機。近些年,也有越來越多的印尼患者在復大腫瘤醫院得到有效治療。他表示兩院間可以開啟「雙向轉診」的合作模式,造福更多印尼患者。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相關負責人羅榮城教授在會上談到,他對印尼有非常好的印象。今年年初,他帶領專家團隊加盟復大腫瘤醫院,新團隊的加入,提升了醫院的綜合實力。他十分願意帶領醫護人員為印尼的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分享研究成果。
暨南大學附屬復大腫瘤醫院副院長牛立志在會上詳細介紹了醫院服務及特色技術。他介紹,復大腫瘤醫院針對中晚期患者,發展出獨特的治療技術。醫院率先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納米刀消融技術。同時,也運用冷凍消融、微血管介入等微創消融治療技術,挽救了許多中晚期癌症患者生命,延長了生存期。
醫院同時發表了多篇SCI文章,研究成果有目共睹。他表示,近些年,中國醫療在新技術方面有了很大進步,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在冷凍消融與納米刀消融治療領域開展例數居世界第一。未來,醫院將向更全面的國際化醫院目標邁進。
該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飛華健康網觀點,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