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爾塔毒株肆虐全球,一人感染德爾塔可傳染八人,其傳染性有多高
德爾塔病毒的傳染性已經達到了一個病例能夠傳染到15個人,一個病例傳染,8人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現象而已,遠遠沒有達到這種病毒的傳染極限。
我們國家目前已經發現了德爾塔病毒,德爾塔病毒對於整個國家的疫情防控產生了非常大的挑戰,我們國家的很多地方都已經出現了這種病毒,而且呈現遍地開花的狀態,更增加了我們國家防控的難度,也增加了防控的成本。
德爾塔變異病毒是從印度傳入的。現在我們國家對於德爾塔變異病毒的認識其實還是比較少的,我們國家能夠確認的是這種病毒是從印度傳來的,印度的病毒數量是非常多的,而且變異的病毒更是多種多樣的,至少已經達到了5000多種,印度對我們國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我們國家目前已經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但是我們國家也應該鼓足勇氣,投入更多的資源應對這種病毒的傳播。我們國家最大的一個優勢就在於打上了一場疫情攻堅戰,而且我們國家總結出了很多的經驗,絕對能夠在下一次疫情發生的時候派上用處的。
② 什麼是德爾塔毒株這種變異新冠毒株來自哪裡
傳播速度快 德爾塔」變異株病毒的傳染性和傳播能力顯著增強,特別是潛伏期或者傳代間隔縮短,在短短的10天內就傳了五六代,病毒的傳播速度在加快。感染者的樣本PCR檢測病毒結果顯示,病毒載量有顯著增加的特點。這個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比以往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1倍,比在英國發現的毒株傳播能力提高了超40%。「德爾塔」變異毒株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其實主要是指從有效的暴露、感染到出現臨床症狀、發病的速度,發病的時間變短了,或者說它的每一代之間,代際傳播的間隔相對於過去的流行毒株來講,平均潛伏期縮短了一兩天,速度也相應快一些。
病毒載量高 來自英國的研究團隊發現,與感染英國最早發現的「阿爾法」(Alpha)變異毒株的人相比,感染「德爾塔」變異株的人群住院風險要高出1倍。在此次廣州疫情中,患者發病以後轉為重型、危重型的比例比以往高,而且轉為重型、危重型的時間提前。患者的CT值非常低,CT值越低就表示體內病毒載量越高,患者核酸轉陰所需要的時間延長。
可能存在免疫逃逸,但疫苗仍有保護作用 對此,馮子健解釋稱,「從這次廣東的疫情來看,確診病例裡面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群中,轉為重症或者發生重症的比例顯著高於接種疫苗的人,疫苗對新毒株仍有保護作用。」此外,還有研究表明,3例從四川入境回國後確診感染「德爾塔」毒株的病例中,2例已接種過疫苗,1例未接種。研究稱,相比未接種疫苗的病例,接種疫苗的病例從確診到產生抗體陽性的時間短、CT值高、住院時間短。
③ 我國部分城市檢測出印度變異毒株,這種毒株有何特性傳染性強嗎
印度這個疫情怎麼說呢?他們已經出現了很多種變異類型,只不過我們暫時還沒有發現的類型也有很多,但是我們應該要團結一致抗疫,但是印度是拖了抗疫的後腿了,他把國內疫情防控搞得一團糟,結果比美國還要差,這樣會導致疫情的徹底失控。
一、傳染性增強或者毒性增強。
具體的筆者也不是很清楚,但至少經歷了印度這個充滿疾病的溫床,事實上已經是受到了一定的變異。至於它變異的最終結果,這樣的可能要等到印度最終抗疫結束。其實啊,每個人都應該對病毒有一定的戒心,如果再放著病毒不管只會橫屍遍野。
總結這次疫情給人民的感受就是一個有效的抗疫措施勝過於任何東西,它能夠保護生命不受侵蝕,不受金錢的壓榨,能夠讓人民更加有自信。
④ 拉姆達變異毒株怎樣命名的 拉姆達病毒威脅更大嗎
拉姆達是新冠肺炎的變種。與原始版本相比,它具有一定高度傳染性,並有抗原變異,而且我們可能出現逃避中和抗體,降低工程疫苗的免疫治療效果。根據目前的傳播趨勢,拉姆達可能取代 delta 成為下一階段全球流行病的主要毒株。
德爾塔、拉姆達……這些名字是如何命名的?這次疫情的病原體是新冠肺炎變異病毒「德爾塔」。它以世衛組織2020年10月在印度首次發現的新冠肺炎變種毒株命名。在疫情初期,最先在某個國家或地區流行的變異毒株往往以當地地名命名。今年,為了解決地名命名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採用希臘文字母命名一些重要的變異毒株,用於全球抗疫信息共享。2020年9月發現於英國的新冠變種病毒(編號B.1.1.7)命名為Alpha;2020年10月發現於印度的兩種新冠變種病毒其中的一種(編號B.1.617.2)命名為Delta。
如何判斷所感染的病毒是什麼毒株?靠全基因組測序。生命體的遺傳物質分兩種:核糖核酸(RNA)和脫氧核糖核酸(DNA)。新冠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它是由4種大分子(也就是一個鹼基)串聯成的一條鏈,這四種知識分子按一定的順序進行交替排列,被稱為序列,不同地理位置關系開始的、具有中國特殊教育功能的特定長度的序列分析就是通過基因。
新冠病毒就像一條手鏈,可以由不同的珠子串起來,手鏈上的每顆珠子都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基因。當你放大一顆珠子時,你會看到每顆珠子都是由四個壘組成的。因此,基因測序就是先找到珠子,然後放大看鹼基是如何排列的;當看清楚鹼基排列時,就可以完全確定新型冠狀病毒的核酸序列。
新冠病毒這條「手鏈」的長度為29903(約3萬)個鹼基。測定出新冠病毒的序列後,就可以分型了。或者拿手鐲來比喻,通過比較不同的「手鐲」差異,我們可以將相似的「鏈」與相同的「系列」進行比較,這個過程叫做打字。
新冠肺炎病毒分型程序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用字母和數字形式的這種方法以及科學家研究已經把新冠病毒分成了幾千個型,並且可以隨著病毒進行變異,型別會越來越多。
病毒為什麼會變異?在生物界,變異是普遍發展存在的,病毒具有同樣也是如此,且病毒的變異隨機性影響更大。病毒的結構十分簡單——蛋白質外殼包裹著遺傳物質,遺傳物質僅有DNA或RNA。一旦進入細胞,病毒的DNA或RNA便開始「瘋狂」復制,在數萬到數億次的復制過程中,病毒會隨機出現復制錯誤,即發生突變。
另一方面,病毒在躲避免疫系統攻擊的同時,還要與其他病毒爭奪空間。突變率高,突變速度快,意味著它有更好的機會形成適應環境的性狀。在同一時期,可能出現了許多變種病毒,但「適者生存」,某些變種病毒能夠更有效地躲避免疫系統的檢測,保留甚至增強其感染和傳播能力,將能夠更好地存活,並在人群中更快、更廣泛地傳播。
從結構上來看,DNA是雙鏈結構,像一條「拉鏈」,即使復制過程中某一條鏈出現錯誤,還有可能通過另一條鏈發現異常並進行修正,突變率相對低。但是流感病毒、丙肝病毒、冠狀病毒等的遺傳物質都是單鏈RNA,所以復制更容易出錯,沒有糾錯的機會,所以突變率相對較高。
病毒會更「兇狠」嗎?從德爾塔來看,變異株傳播速度快。其傳染性強,廣東廣州曾出現無接觸社會情況下14秒病毒進行傳播研究案例。德爾塔病毒在身體中的潛伏期比較短,發病後,有人認為症狀出現不典型:德爾塔毒株感染導致患者進行早期發展可能僅表現方式乏力、嗅覺功能障礙、輕度肌肉酸痛等症狀。目前國內尚無拉姆達感染的報道,因此病毒的致病性等特徵還需進一步觀察。
面對病毒變異,打疫苗還有用嗎?在拉姆達變種傳播之前,大約60% 的智利人口至少接種了一劑新疫苗。拉姆達變異株可成為南美和其他地區的優勢毒株,表明其比其他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具有更多的傳播優勢。該變異毒株是否會在世界多個地方傳播,目前很難進行判斷。雖然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但公眾對Delta突變株的認知並不像剛開始那樣不可抗拒和不可控。對於德爾塔變異株的防控,其實我們並未超出原來一個基本的防疫工作措施,比如中國堅持戴口罩、保持社交網路距離等。
全球各地的情況都表明,盡管突破疫苗防護的病例在增加,但德爾塔變異毒株最容易襲擊和製造死亡威脅的還是未接種疫苗的群體。變異毒株可能會降低某些新冠肺炎葯物的療效或降低新冠肺炎疫苗的保護作用。但是,只要接種了疫苗,不管是哪種疫苗,對人類都有保護作用。至少在自己接種疫苗後也被感染的人中,重症和死亡都普遍可以降低。
⑤ 廣州荔灣確診病例感染印度變異株,印度新冠和國內有什麼區別
近日來,印度新一波新冠疫情急速惡化,日增感染人數連續超過30萬人,不斷創歷史新高,病亡人數也以每天2千多人的速度急速攀升,疫情失控導致印度醫療系統出現擠兌現象,瀕臨崩潰。尤其令人擔憂的是,大量青壯年因得不到有效醫療救護而失去生命。
“疫苗還有效嗎”成為高頻提問,因為,新冠病毒近期的突變來得更加頻繁。如果愣要給新冠病毒加上年度關注詞,那麼“突變”很可能不落於“流行”之後。
“初步研究結果顯示,我國現有疫苗可以應對印度出現的變異株。”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成員邵一鳴日前在接受訪問時表示,國產新冠疫苗仍有保護作用。
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好好做好保護工作。
⑥ 德爾塔是怎麼進入中國的 德爾塔病毒死亡率高嗎
德爾塔病毒的入境途徑主要通過境外輸入人員,中國每天都有這些旅客入境,其中不乏德爾塔病毒的攜帶者。據報道,德爾塔變異毒株最早在印度被發現,2020年10月後逐漸擴散,今年6月,廣東省出現了德爾塔首次在中國社區內的傳播。從南京祿口國際機場的入境事件看,病毒在短短10天內已擴散至6省13市,涉及170人。
德爾塔變異毒株因其高傳染性引起了全球關注。世衛組織指出,這種病毒已在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被發現,對全球公共衛生構成了威脅。關於其死亡率,雖然德爾塔毒株的病毒載量顯著增加,早期檢測時間縮短,但鍾南山院士表示國產常用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株仍有效,有效性得到了驗證。盡管傳播性強且致死率較高,但新冠疫苗對於預防德爾塔病毒至關重要。因此,尚未接種疫苗的人應盡快接種,以保護自身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