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富汗被哪個國家佔領了
阿富汗是被阿富汗的塔利班佔領的。在8月15日,阿富汗的塔利班已經攻佔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阿富汗的總統宣布辭職,而塔利班則控制了首都。塔利班佔領阿富汗第一個省會城市扎蘭季市算起,到進入首都喀布爾,阿富汗塔利班只花了10天。

阿富汗地理位置
阿富汗位於西亞、南亞和中亞交匯處,扼南北交通要沖,地理位置重要,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我國的新疆經阿富汗到達波斯和歐洲的。我國晉代的高僧法顯和唐代的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也都取道阿富汗。
15世紀以前,阿富汗的所在地是歐洲、中東對印度和遠東貿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南來北往的客商在喀布爾繁華的大街上熱鬧地交易,學貫東西的智者在這里意氣風發地暢談。現在已經被毀的巴米揚大佛就是古代阿富汗文化交流的見證。
② 阿富汗被哪個國家滅了
就在8月15日,阿富汗的「塔利班」已經攻佔了全國大部分地區,阿富汗的總統宣布辭職,而塔利班則控制了首都。從8月初塔利班發動進攻,到現在,塔利班只用了10多天就讓美國扶持的政府倒台了。從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到2021年,整整20年,死了無數的人,花了大筆的錢。然而,美國剛剛撤離,一切又白費了。不僅僅是美國,曾經不可一世的英國、蘇聯都未能占據阿富汗,這里被稱為「帝國的墳場」。為什麼阿富汗會成為「打不死的小強」呢?
一,阿富汗:亞洲之心
了解阿富汗,必須從地理環境開始。阿富汗在亞洲的位置非常特殊,它位於亞洲之心——帕米爾高原的西南側,興都庫什山橫貫其中。其西北為中亞、東北為東亞、東南是南亞、西南屬於西亞,是亞洲主要幾大文明的交界地帶。或許是上天註定,歷史上任何一個霸權帝國想翻越此地征服另外一個文明,那都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阿富汗內部的地理環境可以用「山窮水盡」來形容。在地形上,阿富汗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表破碎,因此是交通不便、易守難攻之地。古代的波斯帝國就稱阿富汗為「山國」。在氣候上,這里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的過渡地區,非常乾燥,降雨量只有240毫米。全國的經濟生產基本依賴於冰川融水。
阿富汗,處於亞洲四大板塊的交界處,對於每個帝國來說,都是鞭長莫及的山區。但是,正因為它處於四大文明板塊之交,因此也顯得非常重要。
著名的「絲綢之路」就從阿富汗穿過,誰能夠控制阿富汗,就能夠對控制亞洲之心的商路,同時對他國形成居高臨下的威懾感。因此,從古至今,亞洲大陸的霸主總想對阿富汗躍躍欲試。
但是,在這種環境下磨煉出來的民族顯然是難以被征服的民族,他們可以忍耐貧窮、飢餓,甚至不害怕死亡。
由於地表破碎,阿富汗地區散布著398個部落,他們自成體系,相對獨立,國家民族意識薄弱,但是宗教認同感強。侵入阿富汗的國家,必定會遭到這些部落群起而攻之,陷入民族戰爭的汪洋大海。
他們多半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後裔,其戰鬥力驚人。阿富汗最主要的民族是普什圖人,他們占據阿富汗總人口的40%,是世界上最尚武好戰的民族之一。
普什圖男子以崇尚武力和擁有武器為榮,當男孩出生時,家人會鳴槍慶祝。加上游牧民族和伊斯蘭文化中的血親復仇思想感染,普什圖人的血管里都流淌著仇恨。這樣的民族,的確是難以征服的。
二,阿富汗古代史——一部被征服的歷史
前550年,著名的居魯士二世建立了波斯第一帝國,該帝國消滅了米底、新巴比倫、呂底亞、亞述、埃及等王國,一統中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跨越亞、非、歐三洲的帝國。而阿富汗地區,也成為了帝國的邊區。此後的很多年,阿富汗都是波斯歷代王朝的一部分。現在的普什圖人,便是和波斯同源的民族,他們至今還屬於伊朗語族。
前330年,亞歷山大東征,消滅了波斯帝國,占據了整個中東地區,阿富汗地區也自然被亞歷山大所征服。但是,巨大的帕米爾高原擋住了亞歷山大的繼續北上,使得他不得不轉而南下進攻印度。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阿富汗就隸屬於西亞霸主塞琉西王朝。在希臘人征服的幾百年中,阿富汗深受希臘文明的影響,出現了一些希臘化的城市和國家,如巴克特里亞王國(大夏、吐火羅)。
隨後,東亞草原的游牧民族也開始征服此地。西漢初期,被匈奴趕走的大月氏人遷徙到了阿姆河流域,他們又很快南下征服了大夏,將希臘人驅逐出了阿富汗。
公元前1世紀,月氏人中的貴霜部落強大起來,建立了貴霜帝國。
在後來的擴張中,他們占據了印度河流域,成為了波斯和印度的勁敵。不過,貴霜帝國接受了佛教,它將佛教傳播到了西域、中亞,使得佛教逐漸成為了亞洲游牧民族的主要信仰,也加速了佛教東傳。
貴霜帝國衰落後,又有另外一支塞種人遷徙到阿富汗,建立了嚈噠汗國。羅馬人將他們誤認為是「白匈奴」。嚈噠汗國也非常強盛,曾經多次擊敗笈多王朝和波斯薩珊王朝。不過,該王朝並不信仰佛教,而是信仰波斯的拜火教。567年,波斯和突厥汗國聯合消滅了嚈噠汗國,但很快突厥又獨吞了此地。突厥時代,嚈噠被分為了27個小國,由突厥人擔任國王。中國唐朝將這些國家統稱為「吐火羅」。
657年,唐朝滅西突厥汗國,吐火羅各國又紛紛臣服於唐朝,接受了唐朝的冊封。但是,唐朝在這里的軍事威懾並沒有維持多久。651年,阿拉伯帝國滅波斯,波斯王子逃到吐火羅繼續抵抗。很快,阿拉伯帝國就打到了吐火羅,開始了對吐火羅漫長的征服過程。被阿拉伯征服後,這里的民族又改信為了伊斯蘭教。
阿拉伯帝國衰落後,吐火羅成為了波斯帝國復國的基地。9世紀前期,這里出現了塔希爾和薩法爾兩個王朝,開始了波斯復國之路。873年,薩法爾王朝滅塔希爾王朝,基本統一了波斯高原。到了900年,薩法爾王朝被薩曼王朝統一, 波斯第三帝國形成。
之後,吐火羅地區的突厥人再次崛起。962年,突厥建立加茲尼王朝,並消滅了薩曼王朝。隨後,又興起了古爾王朝。1215年,古爾王朝又被新興的花拉子模所滅。這些突厥人都以阿富汗為跳板,不斷向中亞進軍。當然,他們不一定是真的突厥人,很可能是突厥化的中亞民族。後來的土庫曼人也從這里進入西亞,並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和奧斯曼帝國。
古代最後的征服者是蒙古人。1220年,花剌子模被蒙古所滅,阿富汗就先後被蒙古汗國、伊爾汗國、帖木兒帝國等統治。帖木兒汗國崩潰後,土克曼人和波斯黑羊王朝在此反復爭奪,最終還是成為了波斯的一部分。
幾千年來,周邊的各大民族在阿富汗反復征服,使得阿富汗歸屬無償。波斯人、希臘人、塞種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等先後征服了此地,這里的居民先後信仰了拜火教、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等。2000年的時間,阿富汗這塊土地見證了無數帝國的興衰。在這2000年中,不同的民族在這里雜居,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民族分布格局。
二,帝國墳場的形成
1747年,阿富汗終於擺脫了波斯帝國的奴役,隨後出現了杜蘭尼王朝(1747-1826)和巴拉克宰王朝(1826-1973)。這時候,西方殖民地已經在亞洲開始了大規模的擴張。1843年到1849年,英國先後兼並了信德、克什米爾和旁遮普,從而完成了對印度的征服,阿富汗岌岌可危。在19世紀中期,俄羅斯也開始在中亞大規模征服,並將視野投降了印度洋。俄羅斯的野心是佔領中亞、阿富汗、波斯,從而打通印度洋的出海口。
為了搶先佔據阿富汗,打開通往中亞的大門,英國開始發動了阿富汗戰爭。1838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阿富汗戰爭。到了第二年,英國已經兵臨喀布爾城下,阿富汗有亡國之危。這時候,被稱為「阿富汗之星」阿克巴爾領導喀布爾起義,將英國侵略軍打得節節敗退,陷入絕境。1842年,1.6萬英軍撤退,遭到了阿富汗的截擊,結果幾乎全軍覆沒,僅數人生還。大英帝國的臉掛不住了,又重新調遣部落攻佔了喀布爾,進行了血腥報復。但英國還是擔心阿富汗更大的報復,因而選擇匆匆撤出。
到了70年代,中亞各國基本被俄國征服,英國又坐不住了。1879年,英國發動了第二次阿富汗戰爭,並搞起了屠殺活動。此舉激怒了阿富汗人們,阿富汗軍民義憤填膺、團結一致,掀起了反英戰爭的高潮。不過,這次的結果不太好。英國為了免遭全軍覆沒,選擇了扶持親英政權而離開,阿富汗淪為了半殖民地。
20世紀初期,英國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實力大減,阿富汗則想徹底擺脫英國的控制。1919年,阿富汗王國要求獨立的企圖遭到拒絕,於是發動了獨立戰爭。很快,英國軍隊就如同落水狗一樣全線敗退。當年六月,英國和阿富汗簽訂了條約,承認阿富汗的獨立地位。經過了長期的戰爭,阿富汗終於擊敗了世界霸主——英國。
英國退出後,俄國熊又開始闖了進來。二戰後,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產生了領土爭端,蘇聯則利用這個機會在阿富汗擴張勢力,培養親蘇政權。當時的蘇聯繼承了沙俄的擴張政策,想佔領阿富汗,打開印度洋,控制波斯灣的石油產地,進而稱霸全球。
到了70年代,阿富汗地區出現嚴重的內亂,親蘇政權倒台。在這種情況下,蘇聯的勃列日涅夫下令蘇聯軍隊軍隊開進了阿富汗。開始,蘇聯的鋼鐵洪流是勢不可擋,予取予求。然而,阿富汗的地形很快將蘇聯軍隊變成了困獸,蘇聯陷入了戰爭泥潭。
到1989年,戈爾巴喬夫不得不下令撤出阿富汗。在這場戰爭中,蘇聯動用了150萬軍隊,死傷5萬人,耗資450億盧布,大大消耗了國力。1991年,蘇聯最終宣告解體。
蘇聯走後,阿富汗又興起了一股新的力量——塔利班。塔利班出現了1994年,他們宣稱要維護國家統一,消滅軍閥割據,反對貪污腐敗,恢復商業。他們作戰勇敢,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得到了阿富汗人們的廣泛支持。到1995年,塔利班占據了幾乎整個阿富汗。但是,塔利班在執政方面又毫無建樹,經濟每況愈下,這就是「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難」。2001年,塔利班還炸毀了巴米揚大佛雕像。
而美國,也從2001年開始進入阿富汗。2001年,美國遭遇了「911事件」,美國方面認為,這些恐怖分子和塔利班有關,因此開始對塔利班發動了戰爭。在美國信息化部隊的打擊下,塔利班政權很快就瓦解了,其殘余勢力躲進了大山之中。在美國的扶持下,阿富汗建立了新的政府。此後的20年中,美國一直幫著這個新政府控制局勢。然而事實證明,這個新政府沒有一點能力。
2021年,美國終於撐不下去了,宣布從阿富汗撤軍。在阿富汗的20年中,美國陣亡了2200人,經濟損失3232億美元。然而,美國這20年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在美國撤軍後,塔利班就迅速卷土重來,他們在10多天就奪去了政權。美國,成為了帝國墳場上的又一個身影。阿富汗人可以大喊「還有誰」?
結語:
阿富汗幾千年的征服歷史和反侵略歷史,真是波濤洶涌,讀了讓人肅然起敬。但是,帝國的墳場固然是一個讓人敬佩的外號,但是也不禁使人悲嘆。阿富汗一次次贏得了戰爭,但是阿富汗人們,卻始終沒有享受戰爭勝利帶來的和平。外敵走了,另外的外敵又來了。外敵終於不來了,內戰又打起來了。在這樣的環境下,阿富汗的經濟無法發展,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③ 第一次英阿戰爭為什麼會爆發為何後面英國選擇了撤軍
1837年,伊朗在沙俄的慫恿和支持下圍攻赫拉特 ,英國派伯恩斯出使喀布爾,企圖促使阿富汗統治者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同英國人建立反對伊朗及俄國的同盟,在談判過程中,阿富汗方面要求英國人幫助他收復被錫克人侵佔的原杜蘭尼王國領地白沙瓦,英國人予以拒絕,談判無結果。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乃轉向俄國,接見俄國特使維特凱維奇。英國遂以此為借口發動戰爭。
1838年11月,英國侵略軍開始向阿富汗推進,次年4月佔領坎大哈,進逼喀布爾,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出走,越過興都庫什山後向英軍投降,但阿富汗人民反抗英國侵略者的斗爭並未停止。
1841年11月,被稱為"阿富汗之星"阿克巴爾領導喀布爾起義,英國侵略軍陷於絕境,不得不答應撤離阿富汗。沿途不斷遭到截擊,幾乎全軍覆沒,僅數人生還。不久,英軍重新集結力量,再度佔領喀布爾,對和平居民進行血腥報復,但英軍怕重蹈覆轍,不久即撤出阿富汗。
阿富汗人民第一次抗擊英國侵略者的斗爭取得徹底勝利。
④ 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戰爭詳細講解
在19世紀初,阿富汗人民經歷了一場場英勇的抗英戰爭,以維護民族獨立。第一次阿富汗抗英戰爭(1838-1842)爆發於1838年秋,英國糾集萬余侵略軍入侵阿富汗,最初佔領了喀布爾等重要城市。然而,阿富汗人民並未屈服,喀布爾人民起義沉重打擊了英軍,迫使英軍撤軍。1842年秋,英軍再次進攻,但最終失敗,阿富汗得以暫時恢復獨立。
第二次抗英戰爭(1878-1880)中,希爾·阿里汗繼位後,採取親俄遠英的政策,拒絕英國進入阿富汗。1879年,英軍入侵,佔領了坎大哈,阿富汗面臨嚴重危機。然而,阿富汗人民在喀布爾起義中顯示出強烈的反抗意志,迫使英國同意阿富汗在外交上的部分自主權。1880年,英軍在邁萬德之戰中敗於阿富汗軍隊,最終撤出阿富汗。
第三次抗英戰爭(1919)中,阿曼諾拉汗宣布阿富汗獨立,正規軍與英軍在開伯爾、瓦濟里斯坦等地展開激烈戰斗。印度的反英運動也對英國構成壓力。最終,1921年英國承認阿富汗的獨立,結束了這一系列抗英戰爭。
⑤ 號稱「帝國墳場」的阿富汗遠在西亞,它是怎麼變成中國的鄰國的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英國不想與當時的沙俄發生沖突,想要一條緩沖帶,所以把阿富汗保留了下來與中國接壤。
由於阿富汗經常和世界霸主斗毆,於是人們便給阿富汗封了一個響當當的頭銜——帝國墳場,畢竟曾經大英帝國和蘇聯都在阿富汗栽過跟頭。不過而到蘇聯入侵阿富汗時,面對著強大的蘇軍,單靠阿富汗那幫游擊隊是根本頂得住的。

直至今日為了徹底將英屬印度和沙俄隔絕,英國將克什米爾最北邊的一些地方送給了阿富汗,這塊地區就是今天的「瓦罕走廊」,而正是憑借著瓦罕走廊,這就是為什麼阿富汗也成為了中國的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