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英國有二千年歷史而美國只有五百年歷史
英國: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 大不列顛是一個島嶼,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共同組成,公元前地中碼衫海的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
美國:部分是英國清教徒因為宗教壓迫來到北美洲在13個殖民地的公民自1776年脫離英國管轄,建立國家,殖民地代表一同發表了《獨立宣言》。在經歷獨立戰爭後,於1783年與英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從此遲辯腔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美國憲法於1787年通過。1791年,權利法案獲得批准之後,又經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民權人士的努力而引發的檢討和改正,而後逐步擴展到白人以外的全灶鋒體美國人。
㈡ 英國稱霸多少年
英國稱霸世界300年。
17世紀的英國在制定外交政策時,確立了這樣一條原則,那就是英國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作為一個島國,英國人認為對其利益構成威脅的首先是歐洲大陸上最強大的國家,因此英國人千方百計聯合歐陸的次強和其他較弱的國家去反對那個一等強國。
在整個18世紀和19世紀初,英國的頭號敵人就是法國。但自拿破崙戰敗,法國走向衰落。普法戰爭以後,德國取代法國成為歐陸一等強國,英國人根據利益至上的原則,迅速調整外交策略,與他的世仇法國結為盟友,共同反對德國這個後起之秀。二戰結束後,蘇聯成為歐陸和世界范圍內的超級大國,英國人的盟友裡面又毫不猶豫的加上了德國(西德)這個曾讓他血流成河的國家。
至於英美之間的關系,雖然也曾爆發戰爭,但獨立戰爭與其說是一場外戰,倒還不如說是一場內戰。戰爭的結果僅僅使兩個同種同文的國家由父子關系變為兄弟關系,其實他們還是一家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
英國人的實用主義外交政策和利益至上的交友原則使其稱霸世界300年,建立起了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日不落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