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聖誕節唱什麼歌

義大利聖誕節唱什麼歌

發布時間:2022-08-08 14:06:50

⑴ 聖誕節來歷及相關習俗

聖誕節由來及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愷撒」的縮寫。愷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節,我們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聖誕節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節日。4世紀初,1月6日是羅馬帝國東部各教會紀念耶穌降生和受洗的雙重節日、稱為「主顯節」Epiphany,亦稱「顯現節」即上帝通過耶穌向世人顯示自己。當時只有耶路撒冷的教會例外,那裡只紀念耶穌的誕生而不紀念耶穌的受洗。後來歷史學家們在羅馬基督徒慣用的日歷中發現公元354年12月25日頁內記錄著:「基督降生在猶大的伯利恆。」(經過研究,一般認為12月25日作為聖誕節可能開始於公元336年的羅馬教會)約在公元375年傳到小亞細亞的安提阿,公元430年傳到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的教會接受得最晚,而亞美尼亞的教會則仍然堅持1月6日主顯節是耶穌的誕辰。

12月25日原來是波斯太陽神(即光明之神)密特拉(Mithra)的誕辰,是一個異教徒節日,同時太陽神也是羅馬國教眾神之一。這一天又是羅馬歷書的冬至節,崇拜太陽神的異教徒都把這一天當作春天的希望,萬物復甦的開始。可能由於這個原因,羅馬教會才選擇這一天作為聖誕節。這是教會初期力圖把異教徒的風俗習慣基督教化的措施之一。

後來,雖然大多數教會都接受12月25日為聖誕節,但又因各地教會使用的歷書不同,具體日期不能統一,於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為聖誕節節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會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在這段節期之內慶祝聖誕節。自從12月25日被大多數教會公認為聖誕節後,原來1月6日的主顯節就只紀念耶穌受洗了,但天主教會又把1月6日定為「三王來朝節」,以紀念耶穌生時東方三王(即三位博士)來朝拜的故事。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聖誕節已成為各教派基督徒,甚至廣大非基督徒群眾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歐美許多國家裡,人們非常重視這個節日,把它和新年連在一起,而慶祝活動之熱鬧與隆重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12月25日的主要紀念活動都與耶穌降生的傳說有關。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

當馬利亞快要臨盆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愷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也開始流行起來。

習俗:誕,英文是CHRISTMAS,美國韋氏辭典,認為這個字是由CHRIST+MASS合成的,其意義是「基督祭典」,而英國牛津辭典亦做相同解釋。央格魯撒克遜語「聖誕」一句,也一樣是基督祭典之意。其它非英語系統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 聖誕」則有「生日」的意思。至於德國人,稱聖誕節為「聖誕季」,但其原文則含有「聖夜」之意。聖誕節是一個普天同慶,人人皆歡樂的日子。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或民族因為傳統習慣的不同,其聖誕節習俗也各有差異。

英國:他們認為聖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聖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等。家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僕人也有,禮物都在聖誕節的早晨分贈。有時逢唱詩班逐門逐戶唱聖誕歌時,他們也會被主人請進屋裡,招待茶點或贈予小禮物。

法國:在聖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後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聖誕餐,並分享一年來家中要事。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聖誕歡聚而盡釋前嫌,言歸於好。故聖誕節在法國人眼中,視為仁慈和睦的日子。

義大利:在義大利,每逢聖誕節,大家都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於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聖誕的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聖誕彌撒,然後大家去訪問親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在聖誕節義大利有一種好風俗,孩兒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備有許多高級禮物,要送給美麗女子。「牛」 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當地有一傳說:「耶穌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瑞典:在聖誕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來訪,甚至連陌生人都可以進來吃東西。他們將各樣的食品都擺在桌上,任人自由選擇。

瑞士:該國的聖誕老人穿白色長袍,戴假面具。它們往往由貧苦人裝扮,成群結隊向富人討取食物和禮物,散隊時才平分所得物。

丹麥:最先出版聖誕郵票的國家。這種聖誕郵票的發行是為籌措防癆經費。丹麥人寄聖誕賀卡、郵件,都喜歡貼這種郵票。

智利:該國在慶祝聖誕節時,必備一種「猴子尾巴」的冷飲。這種飲料是用咖啡、牛奶、雞蛋、酒及已經發酵的葡萄製成。此飲品為何叫「猴子尾巴」已無人知曉。

挪威:在聖誕節前夕,家中每一份子就寢前需將鞋子由大到小排成一列。挪威人認為家人如此做可以在未來的一年裡得到和睦與安寧。次日早晨,家人見面就互唱最喜愛的聖誕歌曲。

愛爾蘭:該國的家庭在聖誕前夕,會將一支蠟燭或燈放在窗門架上,表示歡迎聖嬰降生。

蘇格蘭:聖誕節前需將家中借來的物品一一歸還原主。禮物是在新年的頭一星期贈給小孩及僕人。

荷蘭:該國人贈送聖誕禮物往往出人意外,禮物甚至會藏在布丁、羊腸里呢!

德國:聖誕樹的發源國。基督徒的家裡定會放置一顆美麗的聖誕樹,聖誕餅亦多款且講究。

美國:一個自由且多彩的國家,聖誕節是他們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的民族復雜,所以其慶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部分室內都有別致的布置,門外懸掛著美艷的花環及綺麗的飾物。

梵諦岡:如果你想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雖然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但仍需預先定位。其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坐在八個侍從抬著的轎子上穿過群眾,一邊向信徒們祝福一邊走上祭壇。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號角手吹響的喇叭,安放於大祭壇上的搖籃本被覆蓋著。這時,聖嬰耶穌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了。教堂內的各國信徒眼眶裡含著熱淚,以各自的語言唱出悠揚的「平安夜」。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視前往聖彼得大教堂,親謁教皇,受其祝福,為一生中最大的榮幸。

日本:雖然日本非基督教國家,但戰後日本過聖誕節的風氣十分風靡。原因之一與各大商家的促銷有關。有的百貨公司以聖誕樹作裝潢,在店內布置雪景,增加銀色聖誕的氣氛。各色茶店、夜總會、酒吧也都安置一株聖誕樹以應景。十二月中旬各商店人山人海,大家為准備聖誕禮物贈送親友而忙碌。善心人士亦趁機致贈禮品予東京室內五十二所肢體及心智障礙的兒童。

紐西蘭:該國聖誕節有二周的假期。聖誕節前夕,家人朋友共聚一堂開「派對」慶祝。紐西蘭的法律明文規定,慶祝聖誕需在家中舉行,故酒樓、茶館在下午六時一律打烊。普通商店營業時間最遲也只能到晚上九時為止。街上可見到穿著蘇格蘭短裙的樂隊巡迴演奏。

非洲摩洛哥:在摩洛哥,平時不與平民見面的王族,在聖誕節當天,公主會在數千兒童的同樂大會上給貧苦兒童發禮物。

波蘭:波蘭人分為兩派。在聖誕前夕,一派吃聖誕大餐;另一派整日齋戒虔誠祈禱。

菲律賓:該國過聖誕節從十二月十六日就開始。做九天的祈求,虔誠的教徒每天早晨四時就起床祈禱。他們相信如此可得聖嬰耶穌及聖母馬利亞的特別恩澤,直到二十二日為止,在三天來朝日才結束聖誕慶典。

哥倫比亞:他們以化裝舞會來慶祝聖誕。各人戴著假面具盡量不被人認出,凡能認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獎品。

澳大利亞:適婚年齡的女子,在聖誕節時將溶錫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狀,來預測未來夫婿的外貌,高矮胖瘦。

捷克:聖誕節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蘋果皮,拋在背後。她們以為這樣做可以看出未來夫婿的姓氏之第一個字母。

蘇聯:聖誕前夕,家人圍繞著象徵「新歲的樹」,給孩子講述荒誕的老祖父拓荒故事。在聖誕節當天,中產階級以下的人,爭往大商店搶購禮物互贈親友。

⑵ 聖誕節資料

聖誕節的習俗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

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在12月24日平安夜,問你周圍24個不同姓氏的人每人要一角錢,用這2塊4買一個又大又紅的,漂亮的蘋果在5分鍾內吃掉,在下一年會有好運哦! 聖誕,英文是CHRISTMAS,美國韋氏辭典,認為這個字是由CHRIST+MASS合成的,其意義是「基督祭典」,而英國牛津辭典亦做相同解釋。央格魯撒克遜語「聖誕」一句,也一樣是基督祭典之意。其它非英語系統國家,如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 聖誕」則有「生日」的意思。至於德國人,稱聖誕節為「聖誕季」,但其原文則含有「聖夜」之意。聖誕節是一個普天同慶,人人皆歡樂的日子。世界上每一個國家或民族因為傳統習慣的不同,其聖誕節習俗也各有差異。

英國:他們認為聖誕節必須吃得痛快。所以聖誕大餐極為豐富,包括豬肉、烤火雞、聖誕布丁、聖誕碎肉餅……等等。家裡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禮物,連僕人也有,禮物都在聖誕節的早晨分贈。有時逢唱詩班逐門逐戶唱聖誕歌時,他們也會被主人請進屋裡,招待茶點或贈予小禮物。

法國:在聖誕節前夕都要到教堂參加午夜彌撒。彌撒後家人同往年長兄姐家中團聚共享聖誕餐,並分享一年來家中要事。偶有家人不和之事,亦常因聖誕歡聚而盡釋前嫌,言歸於好。故聖誕節在法國人眼中,視為仁慈和睦的日子。

義大利:在義大利,每逢聖誕節,大家都喜歡在家中安置一些關於耶穌誕生故事的模型。聖誕的前夕,家人團聚吃大餐,到午夜參加聖誕彌撒,然後大家去訪問親戚朋友,但只有小孩和老人得到禮物。在聖誕節義大利有一種好風俗,孩兒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西班牙:該國的孩童常將鞋子放在窗口或門外,以接受聖誕禮物。在許多城市中,男孩子也常備有許多高級禮物,要送給美麗女子。「牛」 在聖誕節也受到最好的待遇。因當地有一傳說:「耶穌降生時,曾有一隻牛向他吐氣,使他得到溫暖」。

瑞典:在聖誕佳期中,瑞典人非常好客,每一個家庭不論貧富都歡迎朋友來訪,甚至連陌生人都可以進來吃東西。他們將各樣的食品都擺在桌上,任人自由選擇。

瑞士:該國的聖誕老人穿白色長袍,戴假面具。它們往往由貧苦人裝扮,成群結隊向富人討取食物和禮物,散隊時才平分所得物。

丹麥:最先出版聖誕郵票的國家。這種聖誕郵票的發行是為籌措防癆經費。丹麥人寄聖誕賀卡、郵件,都喜歡貼這種郵票。

智利:該國在慶祝聖誕節時,必備一種「猴子尾巴」的冷飲。這種飲料是用咖啡、牛奶、雞蛋、酒及已經發酵的葡萄製成。此飲品為何叫「猴子尾巴」已無人知曉。

愛爾蘭:該國的家庭在聖誕前夕,會將一支蠟燭或燈放在窗門架上,表示歡迎聖嬰降生。

蘇格蘭:聖誕節前需將家中借來的物品一一歸還原主。禮物是在新年的頭一星期贈給小孩及僕人。

荷蘭:該國人贈送聖誕禮物往往出人意外,禮物甚至會藏在布丁、羊腸里呢!

德國:聖誕樹的發源國。基督徒的家裡定會放置一顆美麗的聖誕樹,聖誕餅亦多款且講究。

美國:一個自由且多彩的國家,聖誕節是他們快樂狂歡的日子。美國的民族復雜,所以其慶祝方式常因移民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大部分室內都有別致的布置,門外懸掛著美艷的花環及綺麗的飾物。

梵諦岡:如果你想在世界最大的聖彼得教堂參加由教皇親自主持的聖誕彌撒,雖然那裡可容納三萬五千人但仍需預先定位。其聖誕彌撒大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零時舉行,教皇坐在八個侍從抬著的轎子上穿過群眾,一邊向信徒們祝福一邊走上祭壇。教皇著白袍外罩金黃色祭服,登上聖彼得大教堂的祭壇,以拉丁語念出禱告詞。零時整,號角手吹響的喇叭,安放於大祭壇上的搖籃本被覆蓋著。這時,聖嬰耶穌身上的白布被徐徐除下了。教堂內的各國信徒眼眶裡含著熱淚,以各自的語言唱出悠揚的「平安夜」。世界各地的天主教徒均視前往聖彼得大教堂,親謁教皇,受其祝福,為一生中最大的榮幸。

日本:雖然日本非基督教國家,但戰後日本過聖誕節的風氣十分風靡。原因之一與各大商家的促銷有關。有的百貨公司以聖誕樹作裝潢,在店內布置雪景,增加銀色聖誕的氣氛。各色茶店、夜總會、酒吧也都安置一株聖誕樹以應景。十二月中旬各商店人山人海,大家為准備聖誕禮物贈送親友而忙碌。善心人士亦趁機致贈禮品予東京室內五十二所肢體及心智障礙的兒童。

非洲摩洛哥:在摩洛哥,平時不與平民見面的王族,在聖誕節當天,公主會在數千兒童的同樂大會上給貧苦兒童發禮物。

波蘭:波蘭人分為兩派。在聖誕前夕,一派吃聖誕大餐;另一派整日齋戒虔誠祈禱。

菲律賓:該國過聖誕節從十二月十六日就開始。做九天的祈求,虔誠的教徒每天早晨四時就起床祈禱。他們相信如此可得聖嬰耶穌及聖母馬利亞的特別恩澤,直到二十二日為止,在三天來朝日才結束聖誕慶典。

哥倫比亞:他們以化裝舞會來慶祝聖誕。各人戴著假面具盡量不被人認出,凡能認出最多的人就可得到獎品。

澳大利亞:適婚年齡的女子,在聖誕節時將溶錫傾入冷水中,看它的形狀,來預測未來夫婿的外貌,高矮胖瘦。

捷克:聖誕節未婚的捷克少女,把削好的蘋果皮,拋在背後。她們以為這樣做可以看出未來夫婿的姓氏之第一個字母。

蘇聯:聖誕前夕,家人圍繞著象徵「新歲的樹」,給孩子講述荒誕的老祖父拓荒故事。在聖誕節當天,中產階級以下的人,爭往大商店搶購禮物互贈親友。

⑶ marry christmas什麼意思

marry christmas 的意思是聖誕節結婚。

marry:娶;嫁;結婚;結合;為…主持婚禮

christmas:聖誕節

Merry Christmas:聖誕快樂

聖誕節是一個適合結婚求婚示愛的節日,我們都知道,聖誕節是西方的盛大節日,相當於中國的春節,聖誕節是每年的12月25日,是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

也是外國人全家團聚的日子,圍繞在聖誕節旁唱聖誕歌,互相交換禮物,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和愛。我們都知道,外國人對於家庭觀念很是強烈,所以聖誕節也就逐漸成為結婚、示愛、求婚的佳節了。

⑷ 義大利的安德烈·波切利誰喜歡啊

我喜歡!!!!
安德烈·波切利 (ANDREA BOCELLI,1958.9.22— )是義大利新近升起的男高音。他雙目失明,卻擁有一副好嗓子。1958年9月22日,波切利生於義大利拉亞蒂科,從小就對音樂非常敏感。7歲時開始學鋼琴,隨後又學長笛、薩克管。小小年紀就對歌劇特別感興趣。

波切利自小是一個弱視兒童,12歲時,一次踢足球的意外,使他雙眼全盲,但他不自暴自棄,堅持學唱。

波切利畢業於比薩大學,取得法律博士學位,做了一年的法律工作,30歲才開始學聲樂。他的第一位聲樂老師是貝塔里尼,三年後又隨柯萊里學唱,帕瓦羅蒂在歌唱上也給過他重要的意見:「記住要唱得柔和,不要強迫用嗓……」,至今他像說話似的歌唱就是受到帕瓦羅蒂的啟示。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義大利著名搖滾歌手佐凱洛聽到波切利的演唱,大為欣賞,立即聯同他唱《求主憐憫歌》,即獲得1993年聖雷莫音樂節最佳新人獎。

1994年,他首張個人專輯《寧靜的夜海》再獲得聖雷莫音樂節大獎,打進了義大利流行榜十大之一,他與莎拉·布萊曼灌唱的《告別的時刻》一曲,更是盛興一時,成為歐洲流行榜冠軍歌,奠定了他的國際流行歌手的地位。

1994年,他應邀參與在摩德納舉行的帕瓦羅蒂與流行群星音樂會的演出,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

繼《義大利之旅》之後,1997年他推出《浪漫曲》,以嶄新的演繹方法突破了古典、流行的界限,雄踞荷蘭、比利時、瑞典、法國、奧地利、德國、義大利流行榜。其實,波切利是學Bel Canto的,卻以Pop闖進樂壇,而且搞出了名堂。

"我認為流行音樂在我的古典音樂事業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即使如卡魯索、吉利等偉大的男高音歌唱家也曾唱過流行歌曲啊。通過流行音樂,可以吸引更多的觀眾進入劇院觀賞歌劇。"波切利如此說,也是如此做的。

波切利在他的《歌劇詠嘆調集》中充分展示了他的大膽與能力,所選唱的曲目都是傳統男高音中最難唱和最富於技巧性的詠嘆調,有普契尼"冰冷的小手"(《藝術家的生涯》)、奇妙的和諧、"今夜星光燦爛 "(《托斯卡》)、"再見吧,可愛的家"(《蝴蝶夫人》);威爾第的"美女如雲"(《弄臣》);比才的"花之歌"(《卡門》)等,一個新秀能將這些沉重的詠嘆調"啃"下來已算不錯,唱法也比較正統、自然、舒服,始終保持著柔和的音色和穩定的聲音,不過重也不太沖,聽來令人放心。

他高聲區的CLOSE是採用母音變圓變暗的唱法,有很強的穿透力,混合共鳴使用得很好,也就是說他的CLOSE給人的感覺聲音是從胸、腹中發出的。如他帶有胸聲唱出9個HIGH C的"多麼快樂的一天",有著帕瓦羅蒂的影子。

波切利得獎紀錄:1998美國告示牌雜志最新年度大獎雙冠軍;世界音樂類最佳藝人,古典音樂類最佳藝人。1999格萊美獎最佳新人獎提名,1999新曲《THE PRAYER》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原聲帶歌曲》提名(與席琳狄翁合唱)。

個人簡歷

●1958年

-9月22日,波切利生於義大利比薩省的拉加提克。早在孩童時期,他就對教堂的樂器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970年

-波切利在Viareggio以《我的太陽》贏得了他的第一個歌唱比賽的勝利。

●1980年代

-在完成學業之後,波切利的工作是一名律師,工作一年之後他完全投入到音樂中,跟隨83歲的Bettarini學習聲樂,直到1997年大師去世。

●1992年

-春天,義大利搖滾歌星Zucchero需要與一個男高音合作演唱他和U2樂隊的樂手Bono合作的歌曲《求主憐憫》,而理想中的合作者是帕瓦羅蒂。Zucchero請安德烈錄制了此歌的試音帶,當帕瓦羅蒂聽了波切利錄制的試音帶之後,問道:「這個人是誰?我認為你們不需要我了,我不會比他唱的更好。」雖然如此,帕瓦羅蒂與Zucchero還是共同錄制了這首《求主憐憫》。

●1993年

-夏天,波切利獲邀加入Zucchero在歐洲各地舉行的巡迴演唱會,演唱《求主憐憫》中帕瓦羅蒂的部分。當他單獨表演時,他對歌曲的演繹完全不同於搖滾歌手,他演唱的普契尼的歌劇《圖蘭多》中的《今夜無人入睡》為他贏得了熱烈的掌聲。

●1994年

-2月,波切利在義大利重要的音樂節「The SanRemo Festival」的比賽中以一首《寧靜的夜海》獲得了大獎。並發行了他的首張同名CD,一經發行就進入暢銷行列,並為波切利贏得了他的第一個金唱片獎。
-9月,波切利應邀在義大利摩德納參加帕瓦羅蒂的個人慈善音樂會,並與大師同台演唱雷昂卡發洛的《早晨》。同月,他初次登上了歌劇舞台,參加演出了威爾第的《馬克白》。
-12月,當年聖誕節波切利在義大利聖彼得廣場演唱了《Adeste Fideles》。

●1995年

-2月,波切利參加了在SanRemo舉行的音樂比賽,獲得了第四名。
-2月22日,波切利的第一個兒子埃莫斯出生了。

●1996年

-1996年10月,德國,在拳王亨利的告別賽上,他與英國歌唱家莎拉·布萊曼合唱了動人的《告別時刻》,全場為之震撼。這首歌打敗了所有唱片業紀錄,在排行榜的前十名停留達半年之久。

●1997年

-春天,波切利發行了專輯《浪漫曲》。
-3月3日,在德國漢堡 「艾科獎」的頒獎典禮上,波切利領取了「年度最暢銷單曲獎」。
-8月,波切利參加了在Torre del Lago舉行的普契尼節,和在巴黎舉行的世界青年節,並在教皇面前進行了演唱。
-9月27日,波切利在Bologna的聖餐典禮上,又一次在教皇面前演唱。
-10月8日,波切利的第二個兒子馬蒂歐出生。
-10月19日,波切利與卡雷拉斯一起在梵蒂岡參加了由世界抵抗飢餓組織舉行的慈善音樂會。

●1998年

-3月,波切利發行了專輯《詠嘆調》。
-4月19日,波切利走上了美國的演藝舞台,在華盛頓的肯尼迪中心舉行了個人音樂會,並在第二天在白宮受到了柯林頓總統的接見。
-5月5日,波切利在蒙地卡羅的世界音樂大獎頒獎典禮上,贏得了「最佳義大利歌手」和「最佳古典音樂詮釋」兩項大獎。
-7月至9月,波切利進行了北美和南美的巡演。其中,最後在麥迪遜廣場舉行的音樂會門票以最短的時間銷售一空。
-9月,波切利以《詠嘆調》接受了第二個古典音樂艾科獎「最暢銷古典音樂專輯獎」。
-11月,波切利參加了Celine Dion的聖誕音樂會,並與她合唱了《祈禱》,使他在美國迅速走紅,Celine Dion這樣評價安德烈·波切利:「如果上帝會歌唱,那麼他的歌聲應該像波切利那樣」。

●1999年

-1月25日,波切利應邀為華納兄弟公司的動畫片《魔劍奇兵》與Celine Dion一起配唱主題曲《祈禱》,這首歌同年在洛杉磯為他贏得了「金球獎」。
-2月24日,波切利在洛杉磯葛萊美獎的頒獎典禮上,獲得了「最佳藝術新人獎」的提名。
-3月21日,波切利和Celine Dion因《祈禱》而獲得了奧斯卡「最佳歌曲獎」提名。
-3月22日,波切利發行專輯《大地之夢》
-4月11-24日,波切利從聖地牙哥到溫哥華進行了美國西海岸的巡演,並在洛杉磯Hollywood Bowl劇場受到了來自18000觀眾的熱烈歡迎。
-5月15日,波切利在洛杉磯為柯林頓總統演唱。
-6月27日,波切利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參加了麥克爾傑克遜為苦難兒童舉行的慈善音樂會。
-11月8日,全球同步發行了波切利的專輯《聖歌》,廣泛收錄了彌撒曲,兩星期之後,這一專輯就占據了美國古典音樂宣傳排行榜的首位,同時排行榜的前三位依次為波切利的《聖歌》、《詠嘆調》、《美哉義大利》。同月,他的《聖歌》、《詠嘆調》、《美哉義大利》也占據了美國古典音樂專輯銷售排行榜的前三位。
-11月29日,波切利受英國女王的邀請,在伯明翰參加了女王每年一度的皇室綜藝演出。
-11月30日,波切利的自傳《黑暗中的天籟》在義大利發行。

●2000年

-2月23日,波切利在42屆葛萊美獎上獲得兩大提名——「最佳流行男歌手」和「最佳流行合唱組合」。
-3月6日,波切利被任命為盧卡Boccherini音樂學院院長。
-5月,英國古典調頻FM的聽眾,投票選舉波切利的《聖歌》為年度最佳專輯。
-9月11日,波切利發行專輯《威爾第》。
-9月,在由美國總統柯林頓參加的在華盛頓舉行的第28屆的NIAF(意美合作論壇)上,波切利通過衛星從盧卡傳輸送上了他的歌聲,並同時獲得了「意美友誼」獎。
-11月,波切利完成了他的第一張歌劇專輯:普契尼的《波西米亞人》。

●2001年

-整個夏天,波切利流連於托斯卡尼的美景中並為他的新專輯《托斯卡納的天空》錄制DVD版。其中的主角都是當地的原著民,還有他的親戚、朋友們,連他的經紀人Michele Torpedine都在其中擔當了鼓手的角色。
-9月25日,波切利在米蘭參加了一場魯貝奇(Massimo Rebecchi)的時裝發布會,其間為地球上的和平發表了宣言:在美國兩個星期前遭受了可怕的恐怖襲擊之後,我們的世界重新迎來了美麗。
-10月,波切利的專輯《托斯卡納的天空》在全球銷售超過4千萬張,並因此獲得了一個特別獎。此專輯僅僅幾個星期的銷售就達到幾百萬張,躍居CNN全球專輯銷售排行榜的首位。在英國官方的專輯排行榜上也得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績,這是外語流行音樂專輯在此排行榜上取得的最好成績。它同期占據了德國、香港、荷蘭、愛爾蘭、挪威、葡萄牙和瑞典的專輯排行的前三位。
-10月28日,受紐約市長Rudolph Giuliani的邀請,在Ground Zero舉行的紀念9·11遇難者的音樂會上,波切利唱了Schubert(舒伯特)的《聖母頌》表達了一個天主教徒的虔誠。
-11月,波切利被授予歐洲白金唱片獎,以紀念他的專輯《托斯卡納的天空》銷售超過一百萬張。

●2002年

-3月6日,波切利在蒙地卡羅接受了兩項世界音樂大獎——「全球最熱賣的古典藝術家獎」和「最熱賣的義大利藝術家獎」。
-3月11日,波切利參加了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舉行的紀念9·11遇難者的和平音樂會。
-5月23日,因其對音樂的傑出貢獻,波切利被授予了全英音樂獎。
-5月27日,波切利在羅馬為喬治·W·布希和義大利總統Silvio Berlusconi演唱。
-5月28日,波切利參加了「帕瓦羅蒂和他的朋友們」的慈善音樂會,當年的主題為「為了安哥拉」。
-9月11日,波切利在羅馬的美國大使館演唱了《聖母頌》。
-10月14日,波切利和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一起灌錄了專輯《戀戀情聲》。

另:波切利的突出貢獻在於它將義大利文化帶給了全世界,同年他還被授予了許多其它的音樂獎項和被二次提名一些曾經獲得的獎項。

●2003年

-3月,波切利以製作人的身份參加了義大利歌曲節,並擁有了自己的製作公司——Clacksong。
-5月,波切利發行了自己的第二張歌劇專輯《托斯卡》,一經出版就占據了若干個世界古典音樂排行榜的前幾位。
-5月22日,波切利因《戀戀情聲》在英國皇家艾伯特音樂廳被授予了兩項全英音樂獎——「最暢銷古典音樂獎」和「年度專輯獎」。
-5月27日,波切利又一次受邀與許多知名藝術家參加了名為「帕瓦羅蒂與朋友們」的盛會,與帕瓦羅蒂同台演唱了一首那不勒斯歌曲。
-11月,波切利主要在美國進行巡演。
-12月,波切利首次在上海舉行了他的個人音樂會。

●2004年

-1月,波切利在博洛尼亞的Teatro Comunale劇院連續出演了四場歌劇《維特》。
-5月,波切利發行了歌劇唱片——威爾蒂《游吟詩人》。
-7月24-30日,波切利在Torre del Lago的普契尼音樂節上演出了歌劇《托斯卡》。
-9月,波切利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舉行了名為「一生僅有一次」的巡演。
-10月,波切利在北京、上海分別舉行了獨唱音樂會。
-11月,波切利發行最新跨界專輯《Andrea》。

●2005年

-3月,波切利發行最新歌劇專輯《馬斯奈:維特》。

2006年,發行新專輯《Amore》

2007年,發行專輯《Vivere - The Best Of Andrea Bocelli》

⑸ 西方國家的人們怎樣慶祝聖誕節

一、精心裝飾,營造節日氣氛

外國人過聖誕節,一定會在聖誕節到來之前,把家裡、街上、教堂等等地方,或者人自身身上,拿各種聖誕節氛圍的物品進行裝飾。

1、立聖誕樹

立聖誕樹是聖誕節慶祝中最有名的傳統之一。通常人們在聖誕前把一棵常綠植物如松樹弄進屋裡或者在戶外,並用聖誕燈和彩色的裝飾物裝飾。並把一個天使或星星放在樹的頂上。

2、裝扮聖誕櫥窗

每年聖誕節來臨前,商店的櫥窗設計人員就會動足腦筋,將這個聖誕節的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絕不會和往年的風格重合。

3、掛聖誕節環

西方國家聖誕節其間掛在家門口用的裝飾品,通常用綠色的枝葉或藤條(松毛、松針等)和銀色的金屬及金色的鈴鐺配以紅色的緞帶組成主色調綠、白、黃、紅代表歡樂喜慶上面寫著MERRY CHRISMAS或者簡寫為X'mas。

4、戴聖誕帽

聖誕帽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

5、穿聖誕襪

聖誕襪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二、送聖誕卡

聖誕卡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賀聖誕、新年的話語。在平安夜來臨之前,各個外出工作的家庭成員就會陸續回到家裡,而在家裡的成員則會准備聖誕卡寫上祝福,寄給不能回家的親人,或者遠方親朋好友。

三、吃聖誕大餐

聖誕大餐一般在聖誕節的晚上進行,主要為家人團聚,一般不邀請客人參加。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聖誕大餐的主要食品有烤火雞、布丁和碎肉餡餅等。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

四、舉辦聖誕晚會

聖誕晚會是聖誕節必不可少的節目,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

五、唱聖誕頌歌

聖誕節時唱的贊美詩稱為「聖誕頌歌」。聖誕頌歌很多,曲譜多取自著名音樂家的名作,經常唱的有《平安夜》、《彌賽亞》(又名《救世主》)等音樂作品。

六、報佳音

聖誕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教會組織一些唱詩班(或由信徒自發地組成)挨家挨戶地在別人的門口或窗下大唱聖誕頌歌,這叫做「報佳音」。這項活動往往要進行到天亮,人數越來越多,歌聲越來越大,傳遍大街小巷。

七、聖誕老人送禮物

一位專門在聖誕節前夜時悄悄贈送禮物給小孩子的神秘人物,是節日主題的代表角色之一。他普遍被認為是基督教的聖人聖·尼古拉斯的衍生形象。

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會裝扮成他的樣子來給孩子送上禮物。他通常被描述為一位老人,頭戴紅色帽子,大大的白色鬍子,一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拿著裝有禮物的大袋子,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

根據這個典故,西方人在過聖誕節時,往往由父母把聖誕禮物裝進孩子們掛在床頭的襪子里,以當作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5)義大利聖誕節唱什麼歌擴展閱讀:

聖誕節來了,除了聖誕樹和聖誕老人,國外的聖誕節都過得豐富多彩,還會舉辦一些有意思的活動。

01英國

英國人在聖誕節是最注重吃的,食品中包括燒豬、火雞、聖誕布丁、 聖誕碎肉餅等。每一個家人都有禮物,僕人也有份,所有的禮物是在聖誕節的早晨派送。有的唱聖誕歌者沿門逐戶唱歌報佳音,他們會被主人請進屋內,用茶點招待,或者贈小禮物。

02美國

聖誕節在美國被政府定位為公眾假期,是最熱鬧的節日,平安夜就像中國的除夕夜,父母、兄弟姐妹歡聚一堂,准備一桌豐盛的晚餐,家人一起吃團圓飯,之後孩子們會准備好餅乾和牛奶。

放到聖誕樹下,等待聖誕老人來了之後品嘗,在孩子睡著之後,父母會代替聖誕老人將餅乾和牛奶吃掉,表示聖誕老人已經來過了,並且將提前為孩子准備好的禮物放到聖誕樹下面。

03 法國

法國中部的色日爾斯地方,每年聖誕節前後幾天必降大雪,白雪皚皚,令人清新。在西方人眼裡,白色聖誕是一種吉祥。在法國,馬槽是最富有特色的聖誕標志,因為相傳耶穌是誕生在馬槽旁的。人們大唱頌贊耶穌的聖誕歌之後,必須開懷暢飲,香檳和白蘭地是法國傳統的聖誕美酒。

04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南半球的國家之一。12月底,正當西歐各國在寒風呼嘯中歡度聖誕節時,澳大利亞正是熱不可耐的仲夏時節。

因此在澳大利亞過聖誕節,到處可以看見光著上身汗水涔涔的小夥子和穿超短裙的姑娘,與商店櫥窗里精心布置的冬日雪景、掛滿雪花的聖誕樹和穿紅棉襖的聖誕老人,構成澳大利亞特有的節日圖景。這種酷暑和嚴冬景象的強烈對比,恐怕在西方國家是獨一無二的。

05 義大利

在聖誕節,義大利有一種好風俗,孩兒為感謝父母一年來的教養,會在未吃聖誕大餐前將他們的作文或詩歌,暗藏在餐巾、桌布或碟子里。吃完大餐後便將它取出朗讀。

06 愛爾蘭

愛爾蘭的每一個家庭在聖誕節前夕,都放有一枝洋燭或燈在窗門架,表示歡迎救世主降生。 我們從圖片上也能看到,愛爾蘭人民聖誕時對玻璃上的窗花都要張貼。你要不要也動手試一試,在窗門架上點一支蠟燭,迎接神神秘的聖誕老人吧~

⑹ 西方聖誕節的介紹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 是西方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這個名稱是「基督彌撒」的縮字。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耶誕節是一個宗教節。我們把它當作耶蘇的誕辰來慶祝,因而又名耶誕節。這一天,全世界所有的基督教會都舉行特別的禮拜儀式。但是有很多聖誕節的歡慶活動和宗教並無半點關聯。交換禮物,寄聖誕卡,這都使聖誕節成為一個普天同慶的日子。

耶穌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穌是因著聖靈成孕,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夢中曉諭約瑟,叫他不要因為馬利亞未婚懷孕而不要她,反而要與她成親,把那孩子起名為「耶穌」,意思是要他把百姓從罪惡中救出來。

當馬利亞快要臨盤的時候,羅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恆務必申報戶籍。約瑟和馬利亞只好遵命。

他們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昏,無奈兩人未能找到旅館渡宿,只有一個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時,耶穌要出生了!於是馬利亞唯有在馬槽上,生下耶穌。後人為紀念耶穌的誕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為聖誕節,年年望彌撒,紀念耶穌的出世。

聖誕節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紀念耶穌的誕生,但真實的誕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聖誕卡的流行、聖誕老人的出現,聖誕節亦開始流行起來。

聖誕老公公的由來

聖誕節是令人雀躍期待的日子,尤其是小孩子。相信大家對聖誕老公公的事都耳熟能詳吧?從前有一個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愛幫助貧窮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幫助三個貧窮的少後送他們三袋金子以逃過被賣的不幸。當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給其中一名女子時,他把金子從其中一個窗戶扔進去,恰好掉進景在壁上的一長襪中。於是,將禮物放在聖誕襪子的送禮方法家挨戶地去要糖果喲!

據說平安夜的晚上,聖誕節老公公會駕著馴鹿雪橇滿載著禮物准備送點這一年來表現很好的小朋友,他會悄悄地從煙囪爬進屋內,禮物塞在掛在床頭的襪子里。所以孩子總會把一條條色彩繽紛的襪子掛在床頭,並在襪子旁邊放杯熱牛奶給勞苦功高的聖誕老人解渴,並送份大禮給自己。
隔天一每個小朋友都迫不及待地打開禮,想知道自己得到什麼獎勵。
到了1822年,一位荷蘭傳教士把這位偉大慈善家的故事傳到美國之後,美國商人更以特殊的行銷手法,每年利用這個節日大張旗鼓地宣傳廣告,大賺一筆,在亞洲的日本及其它各國也群起效尤。因此裝扮聖誕老人來慶祝聖誕節的風俗習慣也就漸漸地流行到世界各國了。

聖誕樹的由來

1.據說大約在十六世紀,德國人最先把長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擺設,後來,德國傳教士馬丁路德把燭放在樹林中的樅樹枝上,然後點燃,使它看起來像是引導人們到伯利恆的星光,如同二千年前的東方三博士依照天上的星星找到耶穌一般。今日,人們已經改用小燈泡代替蠟燭。

2.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農人,在聖誕節那天遇到一位窮苦的小孩,他熱情地接待了孩子,這個小孩臨走時折下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變成一棵樹,上面掛滿了禮物,用來答謝農人的好意。

然而聖誕樹真正出現在聖誕節,首先見於德國,之後又傳入歐洲和美國,成為聖誕節不可或缺的裝飾物。他們通常用五光十色的彩燈、蠟、禮物或天使來裝聖誕樹,尤其住在美國西北部的人們,因為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他們會全家人一起去挑選一棵真正的樹做為聖誕樹。聖誕樹的種類繁多,有天然松柏聖誕樹、也有人造聖誕樹及白色聖誕樹。每棵聖誕樹上都掛滿琳琅滿目的裝飾品,但每棵樹的頂端必定有一棵特大的星星,像征著那顆引導東方三博士找到耶穌的星星。而且在傳統習俗上,只有家庭的一家之主才可以把這顆希望之星掛上,旁人是不可以越俎代庖的。

平安夜的由來

聖誕節前夕也就是俗說的平安夜,當晚,全家人會團聚在客廳中,圍繞在聖誕樹旁唱聖誕歌曲,互相交換禮物,彼此分享一年來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表達內心的祝福及愛。在這天晚上都會看到一群可愛的小男生或小女生,手拿詩歌彈著吉他,一家一家的唱著詩歌報佳音。到底佳音隊這種節日活動是怎麼來的呢?

耶穌誕生的那一晚,一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一個節目。

通常佳音隊是由大約二十名青年人,加上一備裝扮成天使的小女孩和一位聖誕老人組成。在平安夜晚上大約是九點過後,開始一家一家的去報佳音。每當佳音隊去到一個家庭時,先會唱幾首大家都熟悉的聖誕歌曲,然後再由小女孩念出聖經的話語讓該戶人家知道今夜是耶穌降生的日子,過後大家一起禱告再唱一兩首詩歌,再由慷慨大方的聖誕老人派送聖誕禮物給那個家庭中的小廳子,整個報佳音的過程就完成了!

整個報佳音的活動大約要持續到第二天凌晨四點左右才結束。聖誕老人的傳說在數千年前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即出現。北歐神話中司智慧,藝術,詩詞,戰爭的奧丁神,寒冬時節,騎上他那八腳馬坐騎馳騁於天涯海角,懲惡揚善,分發禮物。

與此同時,其子雷神著紅衣以閃電為武器與冰雪諸神昏天黑地惡戰一場,最終戰勝寒冷。據異教傳說,聖誕老人為奧丁神後裔。也有傳說稱聖誕老人由聖·尼古拉而來,所以聖

誕老人也稱St.Nicholas.因這些故事大多弘揚基督精神,其出處,故事情節大多被淡忘,然而聖誕老人卻永駐人們精神世界。每年聖誕日,聖誕老人騎在白羊星座上,聖童手持聖誕樹降臨人間,隨著世事變遷,作家和藝術家開始把聖誕老人描述成我們今日熟悉的著紅裝,留白鬍子的形象。同時不同的國度和文化對聖誕老人也有了不同的解釋。

在德國,傳說他扮成聖童把堅果和蘋果放在孩子們鞋裡。他乘雙輪馬車四處漫遊,觀察人們的行為,尤其是小孩,如果表現好,將會得到蘋果、堅果、糖等諸多獎品。壞孩子則得一鞭子。家長們靈機一動紛紛採用此傳說來鼓勵孩子們聽話。大大超過了新年,成為一個全民的節日。聖誕老人已經成為聖誕節最受喜愛的象徵和傳統。他趕著馴鹿,拉著裝滿玩具和禮物的雪橇挨家挨戶給每個孩子送禮物的快樂老精靈的形象已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11世紀末來自義大利的宗教士兵將Nicholas聖人的遺物帶回義大利,並在港口城市Bari建造了一座教堂來紀念他。很快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紛至沓來朝聖這位聖人。這些朝聖者將聖人Nicholas的故事帶回他們的本土,所以有關聖誕老人的傳說在各個國家都各具特色。

12世紀歐洲出現了聖人Nicholas紀念日,以互贈禮物和慈善活動為主。德國、法國、荷蘭則將12月6日作為宗教紀念日,給孩子和窮人們贈送禮物。

荷蘭殖民者來到美洲時,將他們的Sintirklass主教也帶了去,Sintirklass身著紅袈裟,騎著一匹白馬。Sintirklass的美國形象後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快樂的老精靈。起初美國作家華盛頓.歐文在他的喜劇《紐約的歷史》中將他描述成一個又圓又胖的荷蘭老人。1823年,詩人Clement Moore在他的詩歌《St.Nicholas印象》中繼續將Sintirklass/Saint Nicholas的形象戲劇化,這就是各位在本篇開頭看到的聖誕老人。

19世紀60年代卡通製作者Thomas Nash畫了一幅胖胖的、慈祥的聖誕老人作為《Harper的一周》的插圖。這個聖誕老人的形象開始深深地紮根於美國人民的腦海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聖誕老人的形象傳回歐洲,傳到南美洲,傳遍世界各地。

許多國家都保存了他們自己有關聖誕老人的風俗和傳說。在荷蘭的傳說中,聖誕老人Sintirklass還帶了一個叫Black Peter的助手,乘著一艘船於12月6日來到。他帶著一本大書,書中描述了所有荷蘭小孩在過去一年中的表現。表現好的小孩就送禮物給他們,不好的小孩便讓他的助手帶走。

德國的聖誕老人也帶著一個叫做Knecht Ruprecht、Krampus或Pelzebock的助手,肩上背著個裝著禮物的大袋子,手上拿著一根棍子。好孩子可收到他的禮物,頑皮的孩子卻要給教訓幾棍子。

義大利的聖誕老人叫La Befana;法國的聖誕老人叫Father Christmas或Pere Noel;瑞士的聖誕老人叫Christkindl或Christ Child;斯勘的納維亞地區的聖誕人叫julenisse或juletomte;而英國的聖誕老人和法國一樣也叫Father Christmas(聖誕之父),他的形象比其它聖誕老人更庄嚴,更清瘦一些。北美的聖誕老人便是乘著馴鹿拉的雪橇來給孩子們送禮物的。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聖誕節唱什麼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讀書在哪裡辦手機卡好 瀏覽:752
伊朗用的是什麼療法 瀏覽:347
英國稅收一般多少 瀏覽:623
印尼到澳門怎麼轉 瀏覽:632
伊朗有什麼歷史 瀏覽:980
中國有哪些愛情地標 瀏覽:729
法國為什麼向中國訂口罩 瀏覽:996
伊朗深蹲多少斤 瀏覽:963
為什麼伊朗美國 瀏覽:997
義大利發表文章怎麼發 瀏覽:447
伊朗為什麼提高石油價格 瀏覽:280
印尼的水泥有多少噸 瀏覽:659
中國回收火箭在哪裡 瀏覽:480
英國醫生感染多少 瀏覽:194
印度淘寶店鋪叫什麼 瀏覽:111
中國移動m631怎麼樣 瀏覽:895
越南和杭州的時間差多少 瀏覽:169
為什麼越南製造 瀏覽:779
義大利90歲型男叫什麼 瀏覽:743
英國還能停留多久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