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戰期間,印度為什麼支持戰爭
一戰的時候,印度還是英國的殖民地,所有權利歸英國政府,所以印度(包括其他英國殖民地)要支持英國參加一戰。
㈡ 印度為什麼要大力發展軍事 其實綜合國力弱不說 他們的武器還經常出事故 不過大家覺得日本自衛隊厲害嗎
1.印度一直希望成為世界性的大國,第一步就是稱霸印度洋,在南亞處於支配地位。而這一步的阻礙主要就是中國和巴基斯坦。所以印度一再加大在軍事上的投入。另外,印度在1962年與中國的邊境戰爭中遭受慘敗,當時的印度總理尼赫魯甚至被迫寫信乞求美國總統肯尼迪進行直接的軍事干預。這被一些印度學者稱為自印度獨立以來唯一一次徹底的慘敗,其意義已經超過其歷史上的內亂,被侵略和殖民的恥辱。中國在西藏地區的任何軍事設施建設以及部署都會嚴重刺激印度,他們認為失敗源自於當時的裝備低劣(實際情況是當時美蘇共同武裝印度,蘇聯甚至提供了十數個師的陸軍裝備和數個師的空軍裝備)。其實現在的印度讓我聯想到二戰前的日本,一再的宣揚懲膺暴支,把自己置於一種被逼到牆角的姿態,其實是大錯特錯,戰爭永遠都是政治的延續,所有的戰爭最終都要由政治解決,戰爭無法解決問題。
2.印度的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第一第二產業非常薄弱,缺乏完善的基礎工業,相反第三產業卻相當發達,比如孟買的金融產業和班加羅爾的軟體產業。其經濟就像一座空中樓閣。可想而知,缺乏完善的基礎工業怎麼能設計、生產、維護高質量的武器系統?!據說連阿瓊坦克的履帶斷裂問題都長時間難以解決。
3.日本自衛隊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和平憲法所規定的范圍,如果美國不制約日本,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㈢ 為什麼印度軍事對我持強硬立場
眾所周知,印度和我國在西藏雅魯藏布江下游地區有一塊爭議領土(藏南地區)按照法律上講它是我國領土,但是印度當局根據英國侵略者留下的麥克馬洪防線位為依據,強行佔領了該塊領土,並與我國在1962年發生戰爭,我國軍隊戰勝了印度軍隊後因為後勤給養供不上而退回西藏,所以印度當局憑借地理優勢,非法佔據我國領土至今。
印度之所以對我持強硬態度,首先,它可以借機向中國和巴基斯坦示威,起到對中國的威懾作用,好增加對中國談判關於邊境問題的籌碼,為自己贏得更有利的談判條件;其次,因為他深知印度與中國的軍事力量差距,如果打持久戰的話,他絕對打不起,所以他往邊境增兵,預防在以後有可能的戰爭中爭取打閃電戰,取得戰役勝利;最後,他也可以轉移印度軍方鷹派的不滿,是當局贏得選民支持,所以對華強硬絕對是西方國家贏得選票的最好辦法。這樣還可以拉攏它自己和美國的關系,取得美國的同情和支持。
但仔細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要是真的開打,贏家絕對是中國。中國的地理位置處以西藏高原,我空軍的飛機場要比印軍高出許多,所以我國有對空優勢;還有,印度的軍事裝備70%以上依賴進口,自主研發能力差,而我國早已有一套完整的軍工體系,武器裝備大部分能自主研發;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單兵素質要比印度高出很多(忘沒忘去年的孟買事件?印度的特種部隊司令都讓恐怖分子打死了,說明印軍的士兵作戰能力不夠,這種情況在中國出現過么?);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國的綜合國力要遠高於印度(GDP是印度的三倍以上,國民人均水平是印度的五倍,等等)能支持長遠的作戰,印度想要打敗中國,無異於蚍蜉撼大樹。雖然交通不利於我軍,但在中國先進裝備和士兵作戰能力下,已不是問題,印度想打閃電戰的話,贏的幾率相當小。印度如果膽敢對我動用核武,我們一定要給全印度以毀滅性打擊!
綜上所述,印度還不是中國的對手,中國與印度龍虎鬥,龍必贏,虎必輸!
㈣ 為什麼有人會認為中印戰爭是印度立國之戰
中印戰爭是印度立國之戰,這場戰爭其實本質是印度開國領袖想要藉助戰爭勝利獲取巨大聲望來徹底廢除種姓制度,可惜這場戰爭印度輸了,雖然看似沒有什麼實際損失,但實際上印度開國的國運基本虧得兜干底盡。
一,開國領袖因為重大打擊,鬱郁寡歡,戰後兩年就病死了。
二,由於戰敗,印度國際聲望大降,從原來的第三世界領袖無名第六常直接被打回原型,變成了二流國家,後來還是靠著幾次印巴戰爭把聲望打回來一些。
三,戰敗嚴重打亂了印度的發展,和後面的越南一樣,迫於北方壓力印度被迫走上窮兵黷武的道路,本國經濟國防工業良性發展被打斷了脊樑。至於為什麼,早期工業化國家是造不出什麼好東西的,國防工業需要本國的保護才能發展下去,這需要軍隊必須接受國貨,初始印度也是緩慢發展本國國防工業,以至於軍隊武器裝備都還是二戰貨色跟同期中國軍隊有差距,所以戰敗後印度只能拋棄本國落後的國防工業產品,大量采購外國貨,這對於本國國防工業是極大的傷害,之後就是惡性循環,越是缺少本國的支持,國產就越跟不上時代,然後國防壓力又迫使軍隊必須購買先進武器,然後對本國工業再次傷害,這就是印度國防工業的悲劇。
四,最後最最重要的一點,由於立國之戰戰敗,領袖與執政黨損失大量聲望,導致本來准備借假如立國之戰勝利東風推進種姓制度改革的希望徹底破滅,不僅如此,由於領袖早死,執政黨為了維護自己的位置迎合高種姓封建勢力廢棄了之前的種姓改革,這個名為種姓制度的癌症就這樣起碼在一百年內看不到任何能從印度身上剝離的希望,獲得種姓制度加持的印度永遠不可能完成工業化,也就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無法解決種姓問題的印度,它的大國夢只能是夢。
1962年那場戰爭,新興的印度不僅失去了尊嚴,更失去了一切的夢想。
不過印度並不孤單,17年後,又一個世界第三夢想著統一東南創造一個大印支聯邦的猴子被北方的鄰居滅掉了所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