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緋紅之王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緋紅之王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發布時間:2025-07-23 09:16:28

1. 地中海中的柯西嘉島是哪個國家的領土

法國的科西嘉島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它是繼西西里島、撒丁島、塞普勒斯島之後的地中海第四大島。位於法國大陸東南100英里,南隔寬不到10英里的博尼法喬海峽,與義大利撒丁島相望。面積8679.8平方公里,島上居住著25萬居民。1976年科西嘉島被分劃為兩個省: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前者的首府是阿雅克修,後者首府是巴斯蒂亞。

該島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公元前259年曾被羅馬人佔領。13—15世紀,比薩、熱那亞、阿拉貢等城邦先後奪取該島的控制權。1769年科西嘉島並入法國版圖。
科西嘉島是個多山的島嶼,1/2以上面積在海撥396米以上,海撥1980米以上山峰有20座,最高點欽托峰海撥2710米。山體為花崗岩結構,岩體呈緋紅、玫瑰和絳紅色。島上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阿雅克修平均氣溫為21.2℃。冬季溫和,夏不酷熱。山地從12—4月積雪。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島20%。島上水資源豐富,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主要出口產品有乳酪、葡萄酒等。
科西嘉島的名稱出自一個典故:特洛伊王子科爾與提洛王後的孫女西嘉相愛,用義大利語拼讀雙方名字就是「科西嘉」。
科西嘉島是拿破崙·波拿巴的故鄉。整個阿雅克修城都有他留下的遺跡。現在,拿破崙故居被重點保護著,並開發為島上著名的阿雅克修·拿破崙博物館。以拿破崙命名的大街、飯店到處可見。城中的廣場上聳立著一組拿破崙及其兄弟們的塑像。
島沿岸有熱那亞人建築的許多防禦要塞。可供參觀的有64座。
該島每到冬季便吸引眾多的滑雪愛好者進行速滑比賽。而夜晚乘獨木舟游科西嘉河則一直是一個吸引人的項目。

2. JOJO黃金之風:中途離隊的福葛,到底是挖坑還是別有意義

人類的贊歌是勇氣的贊歌。

在JOJO的奇妙冒險動漫系列中,荒木飛呂彥的作品主題都圍繞這一句話來塑造形象,推動劇情發展。

3. 科西嘉島

科西嘉名字的由來:
科西嘉島的名稱出自一個典故:特洛伊王子科爾與提洛王後的孫女西嘉相愛,用義大利語拼讀雙方名字就是「科西嘉」。
科西嘉島的概況
科西嘉島是地中海第四大島。位於法蘭西共和國大陸東南,南隔博尼法喬海峽與義大利撒丁島相望。島長 185公里,最寬85公里,面積8,680平方公里。人口23萬(1982)。山地為主,1/2以上面積在海拔396米以上,海拔1980米以上山峰有20座,最高點欽托峰海拔2710米。山體為花崗岩結構,岩體呈緋紅、玫瑰和絳紅色。島上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年平均氣溫15.5℃,阿雅克修平均氣溫為21.2℃。冬季溫和,夏不酷熱。山地從12—4月積雪。森林覆蓋面積佔全島20%。島上水資源豐富,多海灣、海岬和小島。生產穀物、水果和橄欖油。有食品加工、釀酒、養羊和養魚業。有銅、銀、鉛等礦產。主要出口產品有乳酪、葡萄酒等。
法國大區及地中海一島嶼,自1976年始,包括法國上科西嘉和南科西嘉兩省。
科西嘉是僅次於西西里島、薩丁尼亞島和塞普勒斯島的地中海第四大島。該島距離法國大陸南部170公里(105哩),離義大利西北部90公里(56哩),隔寬11公里(7哩)的博尼法喬(Bonifacio)海峽與義大利的薩丁尼亞島相望。面積8,680平方公里(3,352平方哩)。
當地發現的許多石桌狀墓碑、糙石巨柱及其他巨大石碑至今尚存。這些遺物證明,至少在西元前3000年此地已有人居住。科西嘉約於前560年始見於史載;當時希臘人從小亞細亞的福西亞(Phocaea)過來,在島的東海岸築造阿拉利亞(Alalia)鎮。其後在前3世紀初,迦太基人統治該島,直至前259∼前163年經多次戰役全島被羅馬人佔領為止。科西嘉與薩丁尼亞合為羅馬帝國一行省後,經濟開始繁榮。羅馬人將其語言傳入科西嘉,成為現代科西嘉方言的基礎。
科西嘉島的自然地理:
科西嘉地形多山,約2/3地區為古結晶岩構成,以西北到東南為軸線將該島分為兩部分。島上群峰競立,海拔超過2,000公尺(6,500呎)的有20座。欽托山(Mount Cinto)高達2,710公尺(8,890呎)。山形處處奇拔險峻,其花崗岩體彩色斑斕。山西側各山峰以相同的急斜坡下落,在海岸上形成陡峭的海灣,上有高聳的懸崖和地岬。山脈東側是斷裂的急斜面,下面連接大片沖積平原,平原邊緣是布滿環礁湖的海岸。島東北是一座不相連的山峰,不如上述山脈壯觀,山高近1,765公尺(5,790呎)。
東西兩面流域都有季節性的湍急河流。這些河流起源於多山的中部,在上游流經極為巉岩的峽谷然後直瀉而下。島上重要河流有戈洛(Golo)、塔維尼亞諾(Tavignano)、利亞莫內(Liamone)、格拉諾夫(Granove)、塔羅瓦(Tarova)和普羅菲亞諾(Profiano)。全島為地中海氣候,年均溫為15.5℃(60℉),冬季平均溫度為10.5℃(51℉),海拔較高地區氣溫稍低;南部海岸城市阿雅克肖夏季平均溫度為21℃(70℉)。島上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平均880公釐(35吋),地勢高地區略多。
科西嘉盛產蔬菜。大部分地面有矮灌木叢覆蓋,其中有芳香類灌木及南部地區雜有的聖櫟和栓皮櫧。灌木叢花香四溢,香氣漂至海上,為科西嘉贏得「香島」的美名。在海拔稍高地區生長栗樹林,更高處主要生長科西嘉冷杉(Pinus corsicanus)。全島森林覆蓋率為總面積的1/5。
科西嘉島的歷史:
公元前259年曾被羅馬人佔領。13—15世紀,比薩、熱那亞、阿拉貢等城邦先後奪取該島的控制權。1769年科西嘉島被強行並入法國版圖。1976年科西嘉島被分劃為兩個省:南科西嘉省和上科西嘉省,前者的首府是阿雅克修,後者首府是巴斯蒂亞。
450∼1050年間,該島屢遭汪達爾人、倫巴底人和阿拉伯人入侵並被部分佔領;其時島上城鎮受到破壞,居民被驅逐至內陸,沿海農田因而被棄置。從6世紀中期始,拜占庭帝國名義上為科西嘉的宗主國;8世紀中葉以後,又接受教宗(教皇)有名無實的統治。
1077年,比薩主教受教宗委託管理科西嘉,其後200年間,按照比薩人的指示在科西嘉築造起300多座教堂。於是在1284年前,科西嘉成為比薩與熱那亞必爭之地,1297∼1434年間又成為熱那亞與亞拉岡爭奪的目標。在1434∼1453年間,熱那亞人與科西嘉本地封建貴族之間的激烈斗爭使居民大批死亡,其後熱那亞人重申其統治權。1553∼1559年,法國曾短期佔領該島;由科爾索(Sampiero Corso)領導的民族主義起義於1567年結束,仍然受熱那亞人統治直至1729年。在科西嘉歷史上,熱那亞人的統治雖非最酷烈者,但其行政管理之腐敗卻是臭名昭著,因而促使科西嘉人經常採用私下仇殺作為報復手段。
1729年發生了反對熱那亞人的叛亂,其後一個階段該島局勢動湯不安,1755年因民族主義領袖保利(Pasquale Paoli)建立科西嘉共和國之舉而達到高潮。此時熱那亞人只能控制沿海少數幾個城鎮,保利遂將科西嘉其他地區組織成為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並制訂一部相當自由的憲法。1755∼1769年,14年的統治期間,保利領導科西嘉人大力重建、革新,抑制仇殺活動,成立一所大學和印刷廠,建立一支科西嘉的海軍。然而在1768年,被挫敗的熱那亞人將他們在科西嘉的權力賣給法國人,法軍大舉入侵該島,幾周之後,保利逃亡至英國。拿破崙於1769年8月15日出生於科西嘉島的阿雅克肖(Ajaccio)。同年科西嘉並入法國為一行省。自此之後,除1794∼1796年為英國佔領以及1942∼1943年為德、義短暫佔領之外,該島一直為法國一省。

4.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及其作品分析

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作品義大利是人文主義文學的發源地,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者,被稱為「文藝復興三顆巨星」,也稱為「文壇三傑」(文藝復興前三傑)。
但丁· 阿利吉耶利(義大利文:Dante Alighieri,1265年-1321年9月14日),現代義大利語的奠基者,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開拓人物之一,以長詩《神曲》留名後世。恩格斯評價說:「封建的中世紀的終結和現代資本主義紀元的開端,是以一位大人物為標志的,這位人物就是義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生平
但丁出生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生於1265年,出生日期不清,按他自己在詩中的說法「生在雙子座下」,應該是 5月下旬或 6月上旬。5 歲時生母去世,父親續弦,後母為他生了兩個弟弟、一個妹妹。 但丁的生平記錄很少,但寫作的人很多,有許多並不可靠,他可能並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也有人說他在波隆那及巴黎等地念書),從許多有名的朋友兼教師那裡學習不少東西,包括拉丁語、普羅旺斯語和音樂,年輕時可能做過騎士,參加過幾次戰爭,33歲時就已經結婚,他妻子為他生了6個孩子,只有4個(3男1女)存活。 但他真正愛的是一個 8歲的小女孩,姓名是貝蕾雅妮彩。 佛羅倫薩但丁博物館門外的但丁雕像..當時佛羅倫薩政界分為兩派,一派是效忠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齊伯林派,另一派是效忠教皇的蓋爾非派,1266年後,由於教皇勢力強盛,蓋爾非派取得勝利,將齊伯林派放逐。蓋爾非派掌權後1294年當選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想控制佛羅倫薩,一部分富裕市民希望城市的獨立,不願意受制於教皇,分化成「白黨」,另一部分沒落戶,希望藉助教皇的勢力翻身,成為「黑黨」。兩派重新爭斗,但丁的家族原來屬於蓋爾非派,但丁熱烈主張獨立自由,因此成為白黨的中堅,並被選為最高權利機關執行委員會的六位委員之一。 1301年教皇特派法國國王的兄弟瓦魯瓦的卡羅(Carlo di Valois)去佛羅倫薩「調節和平」,白黨懷疑此行另有目的,派出以但丁為團長的代表團去說服教皇收回成命,但沒有結果,果然卡羅到佛羅倫薩後立即組織黑黨屠殺反對派,控制佛羅倫薩,並宣布放逐但丁,一但他回城,任何佛羅倫薩士兵都可以處決燒死他,從此但丁再也沒有能回到家鄉。 1308年盧森堡的亨利七世當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預備入侵佛羅倫薩,但丁給他寫信,指點需要進攻的地點,因此白黨也開始痛恨但丁。1313年亨利去世,但丁的希望落空。 1315年,佛羅倫薩被軍人掌權,宣布如果但丁肯付罰金,並於頭上撒灰,頸下掛刀,遊街一周就可免罪返國。但丁回信說:「這種方法不是我返國的路!要是損害了我但丁的名譽,那麼我決不再踏上佛羅倫薩的土地!難道我在別處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嗎?難道我不向佛羅倫薩市民卑躬屈膝,我就不能接觸寶貴的真理嗎?可以確定的是,我不愁沒有麵包吃!」 但丁在被放逐時,曾在幾個義大利城市居住,有的記載他曾去過巴黎,他以著作排遣其鄉愁,並將一生中的恩人仇人都寫入他的名作《神曲》中,對教皇揶揄嘲笑,他將自己一生單相思的戀人,一個叫貝亞德的,25歲就去世的美女,安排到天堂的最高境界。 但丁於1321年客死他鄉,在義大利東北部臘萬納去世。
軼事
1. 一次,但丁出席威尼斯執政官舉行的宴會。聽差捧給義大利各城邦使節的都是一條條肥大的煎魚,給但丁的卻是很小很小的魚。 但丁沒有表示抗議,也沒有吃魚。他用手把盤子里的小魚一條條拿起來,湊近自己的耳朵聽,好像聽見了什麼,然後再逐一放回盤子里。 執政官見狀,很奇怪,問他在做什麼。 但丁大聲說道:"幾年前,我的一位朋友逝世,舉行的是海葬,不知他的遺體是否已埋入海底,我就挨個問這些小魚,看它們知不知道情況。" 執政官問:"小魚說些什麼?"。 但丁說:"它們對我說,它們都還很幼小,不知道過去的事情,讓我向同桌的大魚們打聽一下。" 執政官聽後哈哈大笑起來,吩咐聽差馬上給但丁端一條最大的煎魚來。 2. 但丁年輕的時候,喜歡在他的家鄉翡冷翠(佛羅倫薩)的廣場上仰天枯坐。尤其是在仲夏之夜,他常常伴著滿天的星斗坐到天明。這個孤獨的青年詩人有著十分驚人的記憶力。一天晚上,有個陌生人徑直向但丁走去,躬下身說道:「久仰您的詩名,知道您是翡冷翠的驕傲。在下承諾回答一個問題,但苦於自己學識淺薄,無法解答,特請先生襄助。我要回答的問題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是什麼?「雞蛋。」但丁脫口而出說。那人點點頭走了。幾年之後的某一天,但丁仍然坐在那個廣場上仰望星空,還是那個陌生人走上前去,繼續數年前的對話:「那麼,如何烹調呢?」但丁看了來人一眼,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放一點鹽。」[1]
著名作品
愛情詩歌《新生》 哲學詩歌《宴會》 抒情詩《詩句集》 長詩《神曲》 拉丁文文章《俗語論》 政論文《王國論》 拉丁文詩歌《牧歌》 但丁的被收集的《書信集》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以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作的,對形成現代義大利語言以托斯卡納方言為基礎起了相當大的作用,因為除了拉丁語作品外,古代義大利作品只有但丁是最早使用活的語言寫作,他的作品對義大利文學語言的形成起了相當大作用,所以也是對文藝復興運動起了先行者的作用。
編輯本段彼特拉克
佩特拉克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義大利文:Francesco Petrarch,1304年7月20日 - 1374年7月19日)是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詩人、學者,人文主義的奠基者,早期資產階級的藝術和道德觀的建立與他是分不開的。
生平
1304年7月20日生於阿雷佐城,1374年7月19日卒於阿爾誇。父親是佛羅倫薩的望族、律師。他自幼隨父親流亡法國,後攻讀法學。父親逝世後專心從事文學活動,並周遊歐洲各國。他還當過神甫,有機會出入教會、宮廷,觀察生活,追求知識,提出以」人的思想」代替」神的思想」,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彼特拉克的父親原是佛羅倫薩的一個律師,因與黑黨領袖不和,於1302年被逐出城,遷居到阿雷佐。1304年7月20日,彼特拉克就在這里出生。以後又經過幾次搬遷,在1312年他們家遷到法國南部的阿維農,當時的教廷就在那裡。因此彼特拉克與教皇等上層分子都有密切聯系。這種情況既關繫到他的成長,也有助於他以後的人文主義活動。 彼特拉克少年時就喜愛文學、修辭,對古典作品尤其感興趣,古羅馬維吉爾的詩歌、西塞羅的講演都強烈地吸引著他。但他父親卻要他成為一個法學家。因此,從1316年起,他先後在法國的蒙得玻利和義大利的波倫亞學習法律。1320年父親去世,他便放棄了法學,自由地發展自己的愛好。同年他回到阿維農,擔任一個次要的教職。1330—1347年,他一直在紅衣主教萬尼·科倫那手下任職。 在教會里的工作並不忙,這就使他一面參與教廷的一些政治、外交活動,一面不倦地學習文學、創作詩歌。作為詩人,彼特拉克的名聲很快傳開。1340年,巴黎和羅馬爭相邀請他去接受桂冠。結果他決定去羅馬。1341年4月8日,他在羅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詩人」的稱號。 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個叫阿克瓦的小村裡去世。當人們發現他的遺體時,他的頭還埋在維吉爾的手稿中。
作品
彼特拉克是文藝復興時期用人文主義觀點研究古典文化的最早代表。他廣泛搜集希臘、羅馬的古籍抄本,並且敢於突破中世紀的神學觀念,用新時代的眼光,把人和現實生活放在中心位置,詮釋古典著作。他對古典文化的研究,對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和本人的創作,都發生了影響。 彼特拉克用拉丁語寫了許多詩歌、散文。這些作品歌頌人的高貴和智慧,宣傳人可以追求塵世幸福,享受榮譽的權利,並向中世紀宣揚的神權說和禁慾主義提出挑戰。他還認為,人的高貴並不決定於出身,而是決定於人的行為。著名的敘事詩《阿非利加》(寫作始於1338年或1339年,但未完成)描寫古羅馬統帥西皮奧戰勝漢尼拔的英雄事跡,歌頌羅馬的偉大,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這部作品使他在1341年4月8日獲得桂冠詩人的稱號。 《秘密》 借聖奧古斯丁同詩人的對話,宣傳人文主義,詩人熱烈為愛情和榮譽辯護,認為愛情同熱愛上帝,追求人間的幸福同追求永恆的幸福,是一致的。 代表作《歌集》相傳為詩人於1327年見到美麗少女蘿拉後陸續寫下300多首十四行詩和1347年蘿拉死後為表達哀思的一些抒情詩的結集,用義大利語寫成,主要是愛情詩。彼特拉克跳出舊抒情詩的框框,以豐富多彩的色調,細致入微的筆觸,描繪蘿拉的形體之美,刻畫自己復雜的思想感情和內心活動。這些詩篇大膽歌頌愛情,表達對幸福的渴望,反映出人文主義者蔑視中世紀道德,熱愛生活的世界觀。彼特拉克的詩音韻優美,結構周密,常常藉助自然景物來歌頌蘿拉,傳達細微的感情。他使十四行詩這一新詩體藝術上臻於完美。他的抒情詩,特別是十四行詩,為歐洲抒情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後人為此把他尊稱為詩聖。《歌集》中的長詩《我的義大利》,是一首政治抒情詩。詩人譴責義大利的君主們利用外族僱傭軍進行內戰,讓「豺狼與綿羊同居」,善良的人民蒙受災難。他的其他政治抒情詩還對教會進行猛烈的抨擊。彼特拉克的一些詩篇,也反映了他內心的矛盾,反映了文藝復興初期的人文主義者的矛盾。 彼特拉克用拉丁文寫過一部歷史著作《名人列傳》。 彼特拉克的詩很豐富,其中《歌集》、《阿非利加》、《義大利頌》和《名人列傳》著稱於世。
十四行
彼特拉克通過長期的創作實踐,把十四行詩推到一個完美的境地,發展成為一種新詩體,即「彼特拉克詩體」。這種詩體被後來的喬叟、莎士比亞等著名文學家和詩人所模仿,為歐洲詩歌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為「詩聖」。 《歌集》中還有少量的愛國主義詩篇和政治諷刺詩,其中《我的義大利》最有代表性。當時的義大利由於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敵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國相互混戰,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目睹這種現實,詩人寫道: 看吧, 我的祖國, 你所喜愛的我的故鄉, 正在為無名原因引起的戰爭 和那不能抑制的糾紛, 受著多麼殘酷的 折磨和煎熬! 這血和淚凝成的詩句,飽含著詩人憂國憂民的深情,寄託著渴望祖國統一的強烈願望。[2]
編輯本段薄伽丘
喬萬尼 · 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1313年-1375年),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家、詩人,以故事集《十日談 喬萬尼·薄伽丘
》留名後世。一譯卜伽丘,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傑出代表,人文主義者。代表作《十日談》批判宗教守舊思想,主張「幸福在人間」,被視為文藝復興的宣言。其與但丁、佩特拉克合稱「文學三傑」。
生平
薄伽丘是佛羅倫薩商人凱利諾・薄伽丘和一個法國女人的私生子。關於他的誕生地,缺少確切的資料予以論斷。據說他生於佛羅倫薩附近的契塔爾多,一說生於巴黎。幼年時生母去世,隨父親來到佛羅倫薩。不久,父親再婚,他在嚴父和後母的冷酷中度過了童年。 後來,他被父親送到那波利,在父親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願地學習經商,毫無收獲。父親又讓他改學法律和宗教法規,但無論是商業還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興趣。他自幼喜愛文學,便開始自學詩學,閱讀經典作家的作品。這段生活使他親身體驗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後寫成的《十日談》中。 在那波利生活期間,薄伽丘有機會出入安傑奧的羅伯特國王的宮廷。在這里,他被壓抑的個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許多人文主義詩人、學者、神學家、法學家廣泛交遊,並接觸到貴族騎士的生活。這豐富了他的生活閱歷,擴大了文化藝術視野,進一步煥發了他對古典文化和文學的興趣。他在宮廷里又認識了羅伯特的私生女瑪麗婭,對她產生了愛情。這一段富於浪漫情調的經歷,也在他的文學創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後在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見出瑪麗婭的影子。 1340年冬,薄伽丘父親的商業活動受到挫折,經濟狀況惡化,一蹶不振。薄伽丘無法維持原先悠閑自在的生活,便回到佛羅倫薩。在佛羅倫薩尖銳激烈的政治斗爭中,他始終堅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邊,反對封建貴族勢力。他參加了行會,曾擔任管理財務的職務,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託,作為特使去義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執行外交使命。 1350年,薄伽丘和詩人彼特拉克相識。翌年,他受委託去邀請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羅倫薩主持學術討論。從此,這兩位卓越的人文主義者建立了親密無間的友誼。 薄伽丘潛心研究古典文學,成為博學的人文主義者。他翻譯了荷馬的作品,在搜集、翻譯和注釋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貢獻。晚年,他致力於《神曲》的詮釋和講解,曾主持佛羅倫薩大學《神曲》討論。 1373年10月23日,薄伽丘抱病在佛羅倫薩大學《神曲》討論會上作了最後一次演講。第二年,契友彼特拉克的逝世,給他精神上很大的打擊。1375年12月21日,薄伽丘在契塔爾多逝世。
作品
薄伽丘是位才華橫溢,勤勉多產的作家。他既以短篇小說、傳奇小說蜚聲文壇,又擅長寫作敘事詩、牧歌、十四行詩,在學術著述上也成就卓著。 傳奇小說《菲洛柯洛》是薄伽丘的第一部作品,大約寫於1336年左右。它以西班牙宮廷為背景,從中世紀傳說中汲取素材,敘述一個信仰基督教的少婦和一個青年異教徒的愛情故事。他們沖破種種阻撓,有情人終成眷屬。《十日談》中有兩則故事就取材於這部作品。《菲洛柯洛》是歐洲較早出現的長篇小說。 敘事長詩《菲洛斯特拉托》(約1338年)和《苔塞伊達》(1340—1341),分別從《特洛伊傳奇》和維吉爾的《埃涅阿斯紀》中擷取題材,它們贊頌純潔的愛情、高尚的友誼,展示人世間生活的美和友情的歡樂,在古典的題材中注入了現代的情感。這兩部作品開了8行體詩的先河。 牧歌式傳奇《亞美托的女神們》(又稱《佛羅倫薩女神們的喜劇》,約1341),在形式上仿效但丁的《新生》,用散文連綴三韻句詩歌。薄伽丘借用神話題材,抒寫亞美托在愛情的陶冶下,由一個粗野的牧羊青年轉變為品格高尚的人,其間穿插了7位女神向亞美托講述自己的愛情經歷。 長詩《愛情的幻影》(1342—1343)受到但丁《神曲》的影響,用三韻句寫成,具有隱喻詩的特點。薄伽丘敘述自己一次寓意性的旅行,把歌頌德行和贊美純潔的愛情結合起來。 《菲埃索拉的女神》(1343—1354)是又一部8行體長詩,寫女神和牧羊人相愛,得罪了黛安娜女神,遭到懲罰,一對戀人化作兩條河流,但最後雙雙流入阿諾河,又匯集到一起。《菲洛美塔的哀歌》,是僅次於《十日談》的一部重要作品。它寫於薄伽丘從那波利返回佛羅倫薩之後的1343至1344年間。這部傳奇小說描寫被戀人拋棄的女子菲婭美塔的遭遇,細致地抒寫她的愛和怨、希望和痛苦,翹首盼望戀人歸來的心理,堪稱歐洲最早的心理小說。 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都是以愛情為主題,借鑒古希臘古羅馬詩歌、神話、傳奇,顯示了中世紀傳統和騎士文學的痕跡,但又擺脫了俗套,充滿對人世生活和對幸福的追求,譴責禁慾主義。晚年,薄伽丘一心鑽研古典文化,埋頭著述《異教諸神譜系》(1350—1375)和《但丁傳》是兩部最重要的作品。前者以豐富的史料敘述神和英雄的起源,展示神話的基礎,後者則是義大利研究但丁的最早學術著作之一。薄伽丘在他的理論著述中,批判教會對詩歌的詆毀,提出「詩歌即神學」的觀點;他闡述詩歌應當模仿自然,反映生活,強調文學的啟迪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要求詩人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中汲取營養,並講求虛構、想像。薄伽丘雖然還沒有完全擺脫中世紀神學的觀念,但他的文藝理論為文藝復興時期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閱讀全文

與緋紅之王用義大利語怎麼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哪裡可以買越南鞋 瀏覽:73
英國高鐵造價多少 瀏覽:584
英國在緬甸有多少倉庫 瀏覽:517
英國國教是怎麼成為國教的 瀏覽:925
澳白和越南哪個值得購買 瀏覽:238
移民到義大利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867
中國5g部署多久可以普及 瀏覽:144
日本覺得中國女星哪個長的最好看 瀏覽:972
中國聯通盒子怎麼連接有線 瀏覽:151
中國培訓雜志怎麼買 瀏覽:614
中國諾貝爾獎是什麼意思 瀏覽:196
100萬印尼盾換美金多少 瀏覽:729
中國足球什麼時候能這樣 瀏覽:438
印度護照怎麼過境 瀏覽:728
伊朗將軍為什麼伊拉克悼念 瀏覽:211
越南老爺車多少錢 瀏覽:212
越南女性離婚怎麼辦理 瀏覽:376
中國少先鋒隊全國大會怎麼開 瀏覽:151
越南人到中國有多少苗族人 瀏覽:693
中國哪個姓最多市 瀏覽: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