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奧運會獎牌為什麼那麼少

印度奧運會獎牌為什麼那麼少

發布時間:2022-09-27 22:19:27

㈠ 印度的人口比較多,為什麼在體育項目上獲得的獎牌數量那麼少

印度的人口比較多,為什麼在體育項目上獲得的獎牌數量那麼少?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擁有技術專業、科學合理、系統軟體的鍛煉計劃,及其專業的練習機器設備,再再加上選手們的天資和艱辛練習,才最後取得了一枚金牌。人口總數多,並不一定會得到金牌,只有一個綜合國力強勁,可以有充足的資產塑造選手,及其認真完成體育運動項目的國家,才能得到較多的金牌。

㈡ 為什麼印度在奧運會上很少獲得金牌

原因

印度之所以在奧運會上名次靠後,主要是貧富懸殊,有錢人家不會讓孩子當運動員(當運動員太辛苦),沒錢人家又交不起巨額的訓練費用。

印度不像中國,中國運動員有一個訓練梯隊,從地方到國家,只要真正素質好的,國家會負責一切費用。很多西方國國家的運動員訓練都是要自掏腰包的。倒是選美在印度很盛行,很多印度人都爭著將女兒送去選美。

獎牌

到目前為止,印度在奧運會上一共只獲得了9枚金牌。這9枚金牌中有8枚是曲棍球比賽獲得的。真正的個人獲得金牌的只有一枚。這枚金牌是在2008年奧運會上十米氣步槍上獲得的。之後印度再也沒有獲得個人金牌。

㈢ 十億人口的印度為何奧運獎牌如此之少

印度是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人口數量到達世界六分之一。但從1920年參與奧運會競賽以來,開掛的印度的至今為止只得了9塊金牌,而且其中的8塊還不被認可,與我國的二百三十多塊金牌比起來,幾乎就是體育界的「學渣」,那麼如此多人口的印度為何取得的奧運金牌如此少?難道印度人體育就這么差?

所以諸多方面限制了印度的體育開展,我們看到這些,印度成為體育界的「學渣」似乎也就順理成章了。

㈣ 為什麼印度在奧運會上很少獲得金牌

印度很少獲得金牌,有可能是印度人對體育很重視,也還有印度的經濟實力,並不是很強,另外這一年印度的疫情會影響很大。

㈤ 13.66億人口的印度為什麼在東京奧運會只獲得一銀二銅

第32屆夏季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行,隨著聖火的緩緩熄滅,曾經落下了帷幕。清點這屆奧運會各參賽國所取得金牌及獎牌數,美國第一,中國排在第二位,稍有遺憾,也是常理,中國體育健兒們在強手如林的頂級賽事上勇於拼搏,不畏強手,奪得第二位實屬不易。而地處南亞的人口大國印度時辰幻想入常,僅取得1金1銀4銅,共6枚獎牌。排在以色列和卡達之後,僅僅是第41位。

印度這個國家,外表現象也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其實國內矛盾撲朔迷離並也非常鋒利。民族矛盾、種性文化,貧富差距,還有宗教信仰等等,各方政治權力相互應用又相互斗爭。使得社會底層百姓生活貧窮,又迫不得已。奧運會上印度人的表現能夠窺見一斑。

㈥ 張謙和、施蘭茶:為什麼「大國」印度總是很難拿到奧運金牌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張謙和、施蘭茶】

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印度代表團最終以1金2銀4銅的成績收官。

盡管獎牌數沒有如願達到兩位數,但來自田徑、拳擊、舉重、摔跤、曲棍球和羽毛球的7枚獎牌已超過倫敦奧運會的6枚,創下印度百年奧運史以來的最好成績。

其中,尼拉吉·喬普拉(Neeraj Chopra)在倒數第二個比賽日男子標槍比賽中以87.58米的成績斬獲金牌。這不僅是印度有史以來第一枚奧運會田徑金牌,也是印度奧運史上第二枚個人項目金牌,其 歷史 意義和現實意義不言而喻,一些人甚至將其視作為印度大國崛起獻禮。

喬普拉奪金之後,總理莫迪、印青年事務和 體育 部部長阿努拉格·塔庫爾(Anurag Thakur)都發推祝賀,盛贊喬普拉書寫 歷史 新篇章。

《印度快報》對喬普拉獲得男子標槍金牌的報道

印度尷尬的大國奧運之旅

一枚金牌能有這么大排面?

是的!因為印度奧運「祖上」實在太窮了。從參加1900年第二屆現代奧運會算起,印度時至今日總共僅獲得10枚金牌和35枚獎牌。

其中,男子曲棍球是印度奧運史上最輝煌的項目,曾在1928年至1956年達成六連冠偉業,共貢獻了8枚團體金牌,不過之後起起伏伏,逐漸喪失統治力。而在其他奧運項目上,印度競爭力更是乏善可陳。

在1980年男子曲棍球隊奪得第8塊金牌後,印度連續28年金牌都顆粒無收,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運動員阿比納夫·賓德拉(Abhinav Bindra)在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中奪魁,這才使印度在獲得奧運會首枚個人項目金牌的同時,打破了印度幾十年奧運無冠的尷尬局面。

賓德拉的金牌似乎只是曇花一現,並沒有翻開印度奧運的新篇章,在2012年的英國倫敦和2016年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印度代表團金牌數繼續掛零。

以里約奧運會為例,擁有13億人口、經濟總量排名全球前列的「大國」印度,僅收獲一銀一銅兩枚獎牌——不僅被塔吉克、衣索比亞等人均GDP未過1000美元的窮國甩在後面,還被巴林、斐濟這樣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小國超過。印度在這屆奧運會上的表現,只能說讓人大失所望。

事實正是如此,幾乎每四年都會有中外媒體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大國」印度總是很難拿到奧運金牌?

印度奧運成績不佳究竟是什麼原因?

盡管市面上存在各種各樣的說法,但缺乏投入可能是印度在奧運會長期表現不佳的最直接原因。

據2016年向印議會兩院分別提交的報告顯示,印中央政府和各邦用於 體育 運動的投入,每人每天僅為0.03盧比,而美國和英國政府每人每日相關投入分別達到22盧比和0.5盧比,甚至加勒比島國牙買加每日人均 體育 投入也是印度的六倍多,達0.19盧比。

同時,印度政府的資助嚴重向已取得優異成績或有望贏得奧運獎牌的運動員傾斜。

例如,賓德拉在拿下奧運金牌後,不僅得到了近40萬美元的現金獎勵,其所在射擊隊也被視為奧運重要奪牌點,經費隨之傾斜過來。而大量尚未取得成績的運動員則很難取得政府的資助,很多選手在成名之前不得不自籌賽訓費用。賓德拉在2000年悉尼奧運前參與的所有國際賽事就都是自掏腰包。

阿比納夫·賓德拉(資料圖/印媒)

因此,只有極少數家境優渥的運動員才能夠克服物質條件的限制,專注訓練。

賓德拉的父親是印度知名實業家,其本人則是一家 科技 公司的CEO。為創造最好的訓練環境,老賓德拉甚至在自家後院修建了國際標准射擊場,以及用於水療的游泳池,並聘請專業教練團隊指導賓德拉訓練。因此,賓德拉的成功除了自身天賦和勤奮努力外,更離不開令人艷羨的「鈔能力」,可以說是和古印度自備干糧、武器、馬匹為國出征的剎帝利武士如出一轍。

賓德拉只是孤例,對更多印度運動員而言,解決經費一定程度上比如何提高競技水平更為關鍵。

雪橇亞洲紀錄保持者、三屆冬奧會旗手希瓦·凱沙瓦(Shiva Keshavan)被視為印度最偉大的冬季項目運動員。然而,由於經費耗盡,凱沙瓦2006年都靈冬奧會後近兩年時間被迫中斷參賽,其2014年參加索契冬奧會的費用來自 社會 眾籌,而非印度政府撥款。

缺乏經費使不少印度運動員無力投入全職賽訓,轉而選擇進入鐵路、警察、軍隊等「鐵飯碗」部門半工半練。

這是因為,一方面政府公職收入水平較高且穩定,可以有效減輕他們的資金負擔。另一方面,印度公職部門「摸魚崗」眾多,這意味著工作壓力較小,可以讓他們兼顧訓練,如果在國際國內賽事中取得好成績,他們還能因此獲得升職加薪。

然而,這種模式畢竟是「委曲求全」,運動員們很難全身心投入訓練備戰,有時甚至不得不中斷訓練,其競技水平自然缺乏保證。

值得注意的是,本屆金牌得主喬普拉早在2016年獲得世界青年田徑比賽冠軍後,就以准尉軍銜加入第四拉吉普特納步槍團,而本屆銀牌得主舉重運動員米拉拜·查努則在獲獎後被曼尼普爾邦政府任命加入邦警察隊伍。

喬普拉在比賽現場

除了運動員缺乏專門資助,印度在運動配套設施建設上同樣遠遠落後。

蒂帕·卡瑪卡(Dipa Karmakar)在里約奧運會體操跳馬項目中奪得第四名的好成績。然而,在訓練過程中,卡瑪卡甚至因為沒有專業的跳馬台,而不得不將防摔墊壘到1米多高作為替代。同樣,由於缺乏專業訓練設備和場地,凱沙瓦也不得不在雪橇上裝上輪子,在公路上練習。

運動員們在如此環境下備賽,如果能夠取得好成績,簡直可謂「巧婦完成無米之炊」。

印度 體育 主管部門的腐敗、低效、不專業,同樣嚴重製約著印度 體育 的發展。

例如,曾經戰績輝煌的印度曲棍球聯合會,2008年因其秘書長受賄違規挑選運動員進入國家隊而被取消認證。

再如,印度2010年舉辦英聯邦運動會,官方預算從2003年2.3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6億美元,這還不計入與賽事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堪稱史上最昂貴的英聯邦運動會。然而,這起嚴重腐敗案中的涉事官員仍被選入印度奧委會,這甚至導致國際奧委會於2012年以政府介入奧委會選舉為名,取消印度奧委會成員資格。

此外,印度各大 體育 協會極不專業且缺乏長期規劃。

據《印度 體育 治理:2016》統計:全印27個 體育 協會中,僅有印度田徑聯合會主席由前運動員擔任,僅有9家 體育 協會領導層中有前運動員,另有12家 體育 協會並未披露會長或協會成員相關信息;在未來規劃方面,僅有2家 體育 協會有長遠計劃,大部分協會既未制定工作計劃,也沒設置活動預算。

事實上,大部分印度 體育 協會由官僚或政客擔任,攫取政治利益、積累政治資本是其任內的主要職責,而推廣相關 體育 事業並非其工作重點。這樣莫名其妙的機構設置就難免產生一系列荒誕不經的「騷操作」。

例如,2016年裡約奧運會,印度 體育 管理局一度拒絕派遣卡瑪卡的理療師前往裡約,聲稱理療師隨行是「浪費,並無必要」,直到卡瑪卡進入決賽後,才迫於壓力在最後一刻改變主意。

同樣,在里約奧運會女子馬拉松比賽上,由於印度代表團工作人員玩忽職守,忘記在指定地點為其運動員提供飲用水和運動飲料,致使印度女子馬拉松紀錄保持者加莎·奧查特里(O.P.Jaisha)居然因缺水而暈倒在賽場上。

Asianet News 報道截圖

此外,里約奧運會印度代表團首席醫療官帕萬迪普·辛格 (Pawandeep Singh)是名放射科醫生,並無 體育 醫療相關經驗。而他的父親,是印度奧委會副主席——這位辛格醫生如何當選上首席醫療官,答案已不言而喻。

印度的 體育 事業發展,還受到其 社會 文化的制約。

大部分印度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接受正規教育實現階級跨越,而運動由於前面提到的投入不足、基礎設施配套不佳、體制積弊等問題並不被視為改變命運的有效方式。

同時,受種姓制度和 社會 分化影響,高種姓人群將體力勞動視為身份低位的象徵,因而不願投入 體育 事業中;而占人口大多數的低種姓人群由於貧困,面臨營養不良、缺乏設施、缺乏選拔的挑戰。這也就意味著印度雖然有巨大的人口優勢,但真正能參與 體育 運動的人口嚴重不足,尤其難以轉化為參加國際 體育 賽事的競爭力。

此外,印度 社會 最為流行的運動項目如板球(cricket)、卡巴迪(Kabaddi)均不屬於奧運項目,而其它運動項目在印度普及程度相對較低。相應地,由於缺乏關注度,不少運動項目在印度商業化程度不高,這導致參與資金不足,無法帶動形成人才培養、設施建設、後勤保障等環環相扣、良性循環的 體育 產業生態。

印度 體育 仍不斷進步,潛力不容小覷

客觀而言,遭遇 2016年裡約奧運會滑鐵盧之後,莫迪政府對奧運會及整個 體育 事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印度前任青年事務與 體育 部部長里吉朱(Kiren Rijiju)2020年也曾表示,希望將印度打造為 體育 「超級大國」。近年來,印度政府也採取了諸多改革措施,努力解決長期困擾印度 體育 發展的積弊。

例如,印度2014年發起「奧運領獎台計劃」(Target Olympics Podium Scheme),該計劃為印度最頂尖的運動員提供資助、訓練設施支持以及後勤保障團隊。比如今年在東京奧運會奪冠的標槍選手喬普拉就得到「奧運領獎台計劃」的支持。

再如,印度2018年發起「競技印度」(Khelo India)計劃,旨在通過發掘 體育 人才、完善 體育 賽事和基礎設施,從草根層面建立 體育 文化。每年,該計劃都會為1000名印度青少年提供長達8年每年7000美元的獎學金,幫助其接受 體育 訓練,從而解決長期以來印度家庭不願讓孩子進入 體育 事業的困境。

此外,印度還改善了潘迪特·德雅爾·烏帕德海耶國家福利基金(Pandit Deendayal Upadhyay National Welfare Fund),該基金旨在資助昔日優秀運動員,幫助其在退役後能維持相對體面的生活。作為補充,諸如「奧運金牌求索」(Olympic Gold Quest)和「JWS 體育 」等越來越多的非政府組織,開始為印度運動員提供資金支持。

或許,「一金難求」的日子離我們已經非常遙遠,以至於我們很難理解印度再次獲得奧運金牌後的舉國歡騰;亦或許,我們會對印度網民「即使沒有金牌印度仍是 體育 強國」的樂觀精神付之一笑,但我們仍應注意到印度正努力扭轉其奧運糟糕表現。

盡管印度離奧運獎牌榜前列仍有一段距離,但未來,我們也許能看到更多優秀的印度運動員在國際賽場上展現自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㈦ 32年只有兩枚金牌,13億人口的印度,體育為什麼這么菜

東京奧運會已經結束了。

美國39金第一,中國38金第二,日本27金第三,其他的大國俄羅斯、英國、澳大利亞、德國、法國都榜上有名。

自稱世界第三的印度卻熄火了,只有1枚標槍金牌,總共就7枚獎牌。要知道印度可是可是13億,這么一比,菜的沒邊了。

連人口只有3萬的聖馬利諾,只派了5個人參賽,還拿到了3枚奧運獎牌。

一向勇猛的印度,怎麼這個時候萎了呢,其實吧,印度 體育 不行是老毛病了。

01

1944年,尼赫魯被英國關進監獄,在獄中寫了一本書《印度的發現》,思考印度獨立後定位,尼赫魯是這么說的:

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不得不說,在奧運會上,印度確實做到了銷聲匿跡。印度有13.24億等同於中國的人口,能在奧運會被完全忽略,也是挺厲害的。

印度最近幾十年瘋狂找找存在感,稱霸南亞、控制印度洋、主導全球供應鏈、超越中國、加入聯合國,成為世界第三強國。

有夢想是好的,但天沒黑就做夢純粹是想入非非。

看看一百來年的奧運會總獎牌數,排在前面的哪個不是有頭有臉的國家,中國、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

印度呢,排在50名開外,連朝鮮和衣索比亞都比不過。

體育 強盛和國家的發展是完全離不開的, 體育 強就代表人們生活水平高,畢竟吃不飽飯誰去搞 體育 。

所以奧運會的獎牌數,是非常好的一個側面,能反映國家的水平,印度連前50都進不去,還敢號稱世界強國,真是大言不慚。

我們來看看 體育 差等生印度,到底有多差。

雖然菜,但是印度身殘志堅,1920年到現在,每一屆夏季奧運會都按時到場。

但獎牌數量嘛,一言難盡,24屆夏季奧運會,100年時間,只拿到28枚獎牌,金牌僅僅只有8枚。(東京奧運會召開之前數據)

中國最近32年裡,光是金牌就201枚,是印度的201倍,獎牌總數471枚,是印度的16倍。這里咱們主要說的是夏季奧運會,冬季奧會印度更慘。

最近32年,印度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他金牌大多數都是在遠古時代拿到的,而且都是曲棍球團體項目。

2008年北京奧運會,印度射擊選手賓德拉終於在十米氣槍拿到個人項目金牌。

這個成績,成為了印度最轟動的一次,回國後受到了英雄版的待遇,引發的效果相當於是許海峰+劉翔+姚明+蘇炳添。

印度各電視台中斷正常節目,爭先報道賓德拉,印度總統帕蒂爾在德拉奪冠一個小時內,就親自發去賀電慰問,稱贊賓德拉是印度的驕傲。

印度奧委會主席卡爾馬迪說: 賓德拉的勝利是一個 歷史 性的偉大時刻,也是印度 體育 即將走向輝煌的開始。

鐵路部直接把賓德拉升級為VIP,可以終身免費乘坐鐵路局一等冷氣客車。此外各聯邦,紛紛發放獎金以示慰問。

總計43.92萬美元,摺合人民幣307萬。以2008年的物價水平,可以在深圳買兩套120平米的房子,但是賓德拉並不缺房子,因為他有一個五星級酒店。

射擊取得冠軍,給了印度極大的信心,今年的東京奧運會,印度派出120名運動員參加,參數人員是有史以來最多。

賽前印度表示:射擊做好了迎戰中國隊的准備,基本可以確保獲得2枚獎牌,然後……中國隊楊倩就拿到了射擊首金。

印度本次奧運會的第一枚獎牌是26歲的女選手米拉拜查努,在49公斤級的女子舉重比賽獲得的銀牌,這是印度在該屆奧運會上獲得的第一枚獎牌,印度人們舉國歡慶。

在采訪中查努表示自己想要吃披薩,達美樂披薩立即宣布為查努終身提供免費披薩。

目前人口過億的發展中國家有11個,除了中國、俄羅斯、巴西,其他的像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奈及利亞、孟加拉國、墨西哥、衣索比亞、菲律賓一個比一個菜,其中最菜的就是印度,真的是菜到摳腳。

就連只有6萬人口的百慕大島,今年只派了2個人參加,就拿到了1塊金牌。人口只有180萬人的科索沃,派了11人參加,也拿到了2塊金牌。

印度13億的人口,乾的是幾萬人的成績。

夏季奧運會都成這樣了,冬奧會熱帶的印度可怎麼辦啊,更是想都別想了。

02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以人口來衡量,不是人多就厲害,競技 體育 畢竟不是人海戰術。

但印度可能並不這樣認為,印度這么菜又這么自信,完全是高估了自己的發展水平。不可否認印度經濟發展確實小有成就,但能不能落在每一個印度人民身上,還是問題。

其實大家都知道,印度的繁榮是虛高,打腫臉充胖子而已,實際上 社會 發展問題很多,極度的不平衡,老百姓都吃不起飯了。

就兒童營養率來說,印度有超過90萬,6個月至6歲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2020年全球飢餓指數,印度在107個國家中排名94位,14%的人口營養不良,兒童發育遲緩率高達37.4%,屬於嚴重的吃不飽飯。

印度的達哈維貧民窟是世界上第二大、亞洲最大的貧民窟,僅有1.75平方公里,但居住著數百萬人口。

疫情導致印度有7800萬貧困人口每天收入低於兩美元,佔全球貧困人口增量總數的60%。

全球飢餓指數正向排名中國排第一,中國1億農村貧困人口已經全部脫貧,中國百姓豐衣足食,這才是真正的強國,印度只是虛假的強國。

印度前1%的富人在過去25年中賺的錢比印度底層50%的人賺的錢多。

印度農村貧困人口,不吃不喝,800年才能掙到公司高管一年的錢。

體育 行業又是一個吃飽了才能乾的行業,老百姓吃了上頓沒下頓,營養不足,哪有精神搞 體育 鍛煉,更別提晉級 體育 的所需的食物、器材、裝備……

不過,印度還是有一部分不僅能吃飽,還吃得好的人,2020年印度億萬富翁有140人,百萬富翁21.9萬人。

疫情之前印度中產群體有9900萬人,疫情之後還有6700萬中產階級。

他們有錢有時間,如果10%的人去去搞 體育 ,印度都不至於這么拉胯,抵一個歐洲國家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呢,高貴的印度三哥們,完全不屑於 體育 運動。

對於他們來說,坐在沙發上收錢,挺好的,拚死拼活搞 體育 幹嘛,再說體力勞動是下層人的,不符合婆羅門高貴的身份。

印度教把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個等級,種姓制度有三千多年 歷史 ,至今依然根深蒂固。

身材瘦小、膚色較黑的都是首陀羅和賤民,只能從事低等的體力勞動,在目前的印度約有1.6億賤民。

印度把食物分為三類,分別是水果、熟食、生食,印度教徒只能吃同級或高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生食,或者吃低於自己種姓的人做的熟食,而首陀羅和賤民做的任何食物,其他種姓的人都不能吃。

印度高種姓的人占總人口不到1/10,婆羅門不及人口的4%,卻佔有七成的司法權及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婆羅門、剎帝利出生的人歧視體力勞動,大老爺怎麼會下地幹活呢,他們不缺錢,不用幹活,又鄙視體力勞動,那干什麼呢?

搞精神修行唄,各種宗教,瑜伽到處都是。

2019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帶著4.5萬人一起做瑜伽,全國上下從邊防哨所到航空母艦上,都在做瑜伽。

印度的宗教和文化里對性的崇拜長此以往,閑來無聊的上等人就發明出來了各種各樣奇特的性交姿勢,這些性交體操,就慢慢演變成了後來的瑜伽。

做著瑜伽,喝著咖啡就把錢掙了,誰去搞 體育 啊。

印度的宗教文化和上層階級的追求,與奧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強的精神截然相反。

底層吃不飽沒精力搞 體育 ,吃飽的上層跑去打坐修行,這樣的國家 體育 能搞起來就怪了。

印度上層人,忙著把孩子培養成醫生和工程師,每年大約有250萬幼兒准備參加醫學和工程考試。

體育 高付出,高風險,低回報的投資,完全不在考慮范圍內, 體育 被視為一種愛好,而不是一份好職業。

印度退役運動員連飯都吃不飽,1952 年第一位印度個人獎牌獲得者KDJadhav,最終因缺錢買葯而去世。

03

有人說,不是還出了一個射擊冠軍賓德拉嘛,但是呢,賓德拉獲獎後,他父親直接把20億盧布的五星級酒店送給了他。

對沒錯,賓德拉其實是印度的人上人,父母的公司每年收入5個億人民幣,關鍵公司還是做射擊器材的,明白了吧,印度的 體育 終究還是有錢人才玩得起的項目。

賓德拉在美國讀的MBA,在德國學習的射擊,跟印度完全沒什麼關系,如果不是他父親提供的機會和地位,賓德拉也許現在還在街頭賣咖喱炒飯,參加奧運會?想都別想。

雖然菜,但印度的舉辦奧運會的心,倒是沒停過。

自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後,印度加大發展 體育 事業,2014年開啟了 「目標奧運領獎台計劃」,之後6年時間,印度政府給運動員們發放了8.3億盧比獎學金。

但是,資源調配不透明,規劃一塌糊塗,加上官僚體系腐敗內斗,運動員的生活補助都不知道發到哪裡去了。

2024年、2028年奧運會舉辦權在巴黎和洛杉磯,2032年的奧運會被澳大利亞拿下,印度的申辦請求,國際奧委會直接拒絕。

中國有60萬個 體育 館,印度的 體育 館六千個都不到,而印度 體育 局直接訓練的運動員也只有13000人左右。

設施不足就算了,花錢可以彌補,但印度那個臟亂差的衛生形象,我不說,大家都有畫面了,新德里被被調侃「德里肚」,什麼牛尿、恆河水都往肚子裝......

國際奧委會想了想那個畫面,還是算了。

中國舉辦奧運會花了3000億元,超過了整個三峽工程開支。希臘花了150億美元,直接虧損到虧損破產 ,10年才緩過來。倫敦花費了100億英鎊,里約奧運會投資了200億,虧損了80億。

印度有這個經濟實力辦嘛?總不可能指著那些億萬富豪慷慨解囊吧。

所以,目前看來,印度的奧運夢,至少在目前的幾十年裡,沒啥可能了。

除非奧運會加入摩托車雜技和瑜伽,印度肯定妥妥的第一名。

但好巧不巧,今年奧運會閉幕式前一天,印度還真搞的一枚金牌,尼拉傑·喬普拉獲得了標槍金牌,還是德國名將發揮失常才讓喬普拉撿了便宜。

但這個消息傳回印度,不得了,印度人舉國歡慶,揚眉吐氣,喬普拉的待遇不比賓德拉差。

印度田徑聯合會把8月7日奪得奧運會金牌的這一天被定為「全國標槍日」,總理莫迪發推特祝賀,親自打電話慰問。

喬普拉回到新德里時,在機場被幾千名印度粉絲包圍。

獎金肯定也少不了,奧運會前夕印度就宣布,授予金牌獲得者750萬盧比,相當於人民幣65.3萬元,運動員所在地區的政府也紛紛加碼。

喬普拉的家鄉哈里亞納邦給出了6000萬盧比的獎金,以及半價土地折扣卡和一份政府工作,印度靛藍航空還提供1年免費乘機優惠,本土車企馬恆達直接送了一輛 汽車 。

算上曼尼普爾邦獎勵1000萬盧比,旁遮普邦2000萬盧比,印度板球委員會1000萬盧比,金奈超級國王板球公司1000萬盧比,目前累計獎金約873萬元。

喬普拉比賓德拉好一點,不是富二代,全家共17口人,父親是農民,母親是家庭主婦。

喬普拉除了是運動員,更是印度步槍團的准尉,之所以能夠參加奧運會,是因為浦那陸軍 體育 學校的MOW計劃,這個計劃的目的就為國家和國際比賽培養優秀運動員。

看來印度是想從軍人里找運動員啊,真是給逼的沒辦法了。

不過,一枚金牌代表不了什麼,印度 體育 弱的事實依然改變不了。

印度 體育 搞不起來的道理,很簡單,很明了。

但某些印吹和公知們,卻看不到。在他們眼裡: 印度是一個愛和平不尚武的國家, 體育 不強可以理解。

幾十年前,公知們就說: 中國人瘦小,不適合搞 體育 ,只有白人適合 體育 。

然後我們拚命把 體育 搞起來了,他們又說: 就知道花錢拿金牌,有什麼用,形式主義而已。

這種人典型的老雙標了,借口他們一找一個,但每次都被打臉,黃種人蘇炳添還不是照樣9秒83打破亞洲記錄,成為短跑決賽上唯一一個黃種人。

毛主席老人家,早就說了: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

精神想要文明,應該先把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健康 ,這才是創造文明、改變世界的前提。

世界強國一定是軟硬實力的結合,不只是拼人數而已。

印度,身體問題都沒解決,還想當世界大哥,豈不是痴人說夢。

最後說一句,公知們吃S去吧!

㈧ 印度擁有十億人口的大國,奧運獎牌數量為何還不如其他小國

印度人口多可是貧窮,沒多少人樂意訓煉體育運動項目去報名參加奧運會,所以才沒有多數金牌。並且印度公民長時間生活在宗教信仰環境下,欠缺拼搏進取的信念,更為的安於現狀,不追求改變自主創新。體育精神須要奮發進取、努力奮斗和堅持不懈,而這在印度極少能夠看見。運動明星不被公民認可,印度公民更為追捧電影明星。簡潔明了來說是文化氛圍營造了社會氛圍,讓運動項目沒有獲得更多的的重視。

因此印度至今只獲得了9枚奧運會金牌,可是其中8枚金牌不被全世界認可。2008年印度參賽選手在北京奧運會上獲得的「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金牌被覺得是印度88年以來獲得的第一枚奧運會金牌。

㈨ 14億人口的印度在奧運會中金牌寥寥無幾的地理原因

印度的基礎設施和體育基礎設施相對比較薄弱,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也不高,所以印度在奧運會當中獲得的金牌比較少。

㈩ 印度想在奧運賽場超過中國,為何一枚金牌都沒獲得

總而言之,印度的體育屬於十分落後,跟它的國際位置完整不契合。體育要上位,資金可撥款、設備可建立、人才可引進,但是印度人不改動對體育的輕視態度,再多地投入都沒有用。這次又讓我們見識到中印網民的槽點,三哥什麼事情都要跟中國人比個上下,但是我們卻不斷不屑跟他們比。

閱讀全文

與印度奧運會獎牌為什麼那麼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淘寶如何加入中國製造 瀏覽:11
中國發電站建在哪裡 瀏覽:132
伊朗兒童圖書為什麼 瀏覽:828
英國三星級酒店怎麼樣 瀏覽:805
現代伊朗文學是什麼意思 瀏覽:738
越南4g卡怎麼使用 瀏覽:535
印尼天氣溫度最底多少度 瀏覽:253
伊朗溫度怎麼樣 瀏覽:783
伊朗國內治安怎麼樣 瀏覽:983
中國移動volte是什麼 瀏覽:632
義大利是怎麼傳過去的 瀏覽:36
中國像雞哪個國家像大象 瀏覽:913
騎車去印度如何生活 瀏覽:899
印尼兩個人物代表什麼 瀏覽:659
印度家用電器公司有哪些 瀏覽:919
越南自助餐有什麼肉 瀏覽:961
印度姑娘結婚的彩禮多少 瀏覽:41
越南巴山在什麼地方 瀏覽:592
鄧麗君甜蜜蜜印尼語叫什麼 瀏覽:295
中國女排30義大利為什麼出局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