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越南領土還沒有我國一個省面積大,為何還有大量糧食出口呢
越南的領土面積只有我國的約3%,但是人口卻接近我國的8%,達到了9733萬多人,這樣來看,越南的土地負擔接近我們的三倍,越南的領土面積約是33萬平方公里不到。越南是大米的主產區,也是大米出口大國,2019年越南大米出口量為637萬噸,那麼越南是怎麼做到糧食除了自給自足,還能夠出口創匯呢?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㈡ 中國國土面積是越南的29.1倍,為什麼反而要從越南進口糧食
1. 國土面積與糧食產量並非直接相關。國家的糧食產量主要由耕地面積、氣候條件等因素決定,而不僅僅是國土面積。例如,越南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其耕地面積較大,氣候條件適宜,一年可種植三季作物,因此糧食產量豐富。
2. 耕地面積對糧食產量的影響至關重要。越南的耕地面積約為940萬公頃,換算為1.41億畝。盡管中國的國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是越南的29.1倍,但中國的耕地面積僅為20.25億畝,不到越南的14.36倍。這表明中國的許多地區不適合耕作。
3. 越南因其耕地條件優越,成為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越南的耕地一年可種植三季作物,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一年只能種植一季作物。因此,盡管中國的耕地面積較大,但養活人口仍面臨壓力,需要進口糧食。
4. 越南的食品加工業不發達,也是其糧食出口的一個原因。越南的糧食產出後,除了作為口糧消耗外,大部分可以出口,因為食品加工業不發達,無法消耗大量糧食。
5. 越南的糧食品種單一,主要是大米,這有利於其在短時間內產出大量糧食。而中國地型復雜,糧種繁雜,雨水旱澇不均,因此不可能只種植一種農作物。這使得中國在糧食生產上面臨更多挑戰。
總的來說,雖然中國的國土面積是越南的29.1倍,但由於耕地面積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越南的糧食產量並不少,甚至還有大量出口。而中國由於耕地分散、氣候多樣,糧食生產面臨較大壓力,需要進口部分糧食。
㈢ 越南是糧食出口國還是進口國
任何一個國家,糧食一般都是有進有出的。
自己國內富足的糧食進行出口,需要的糧食則是進行進口。
對越南來說,國家相對較為貧窮,在進口方面是要多於出口的,畢竟要滿足國內的需求嘛。
㈣ 越南人口近億,面積只有中國一個省大,為何還向中國出口大米
1. 越南人口近億,國土面積狹小,為何還能出口大米?
2. 盡管人多地少,越南卻沒有出現糧食短缺問題,反而向中國出口大米。
3. 越南是世界上第二大大米出口國,其大米不僅出口到中國,還出口到歐洲國家。
4. 越南之所以能生產大量大米,與地理環境和政府政策有關。
5. 中國的耕地面積雖多,但主要集中在河南和東北地區,這兩個地區的農業產出占據了全國的重要部分。
6. 河南省的小麥產量曾佔到全國的近三分之一,足以養活四億人,顯示出中國一個省的農業產出之強大。
7. 越南的占城稻米在宋代被引入中國,極大地提高了江南地區的糧食產量,促進了人口增長。
8. 占城稻米具有耐旱、適應性強、生長周期短等特點,使得它在中國廣受歡迎,並成為主食之一。
9. 從北宋到清朝,占城稻米通過運河運往北方各城市,滿足了大量人口的需求。
10. 越南因氣候和地理優勢,農作物種類繁多,特別是紅河和湄公河流域,這兩個地區土地肥沃,全年可種植,產量高。
11. 越南的兩個主要稻米產區——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其生產環境和畝產量並不遜色於中國的蘇州和湖州,足以養活1億人口。
12. 雖然雜交水稻對越南的糧食生產有很大貢獻,但在東南部和湄公河流域仍有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增加產量。
13. 越南是東南亞地區產值最高的國家之一,其大米口感佳,被用來製作各種誘人的越南小吃。
14. 對於想去越南的朋友來說,越南的美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亮點。
㈤ 越南人口9300萬,國土只有中國的三十分之一,為何還有大米出口
眾所周知,越南是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大米和咖啡出口國之一,每年都有數百萬噸的大米從越南出口,其主要出口市場包括中國、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等,但這樣一個小國家國土只有中國三十分之一,為什麼可以有這么多大米出口呢?
1、越南適合種植並將大米作為重要創匯商品
越南大米多主要是因為越南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於熱帶季風季候,常年炎熱多雨,日照充足,這里的水稻可以一年三熟。而且越南國土以平原為主,河流眾多,越南將近三分之一的地方都很適合種植。特別是紅河平原和九龍江平原地區,土壤肥沃,是種植水稻的絕佳區域,越南水稻的播種面積佔到了全部耕地的四分之三左右。
越南貨幣也很穩定,通貨膨脹率在3%左右,在去年新興貨幣受困於美元升值而大幅承壓的背景下,越南盾在2018年只貶值了2%。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越保持貿易上密切往來對中越雙方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目前中國還有眾多投資者前往越南進行投資,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落地越南,並為當地創造大量工作崗位,相信以後中越往來將會更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