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伊朗和伊拉克的對比
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的軍事裝備相對落後,與擁有半機械化部隊的伊拉克進行大規模戰役時,伊朗主要依靠人海戰術。在某些戰斗中,伊朗每4個人中只有3支槍,士兵們還被發放了象徵性的小鑰匙(被譽為開啟天堂大門的鑰匙),後方准備了大量的棺材,犧牲5萬人才能消滅伊拉克的8000人。然而,得益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對死亡的無所畏懼,伊朗在戰爭中並未被擊垮。
近年來,伊朗從俄羅斯、中國等國家引進了大量先進武器,其軍隊裝備水平有了顯著提升,已不再適合與伊拉克進行簡單比較。伊朗是一個擁有7000萬人口的地區性大國,擁有超過50萬的正規軍,加上預備役和准軍事部隊,能夠動員出100萬大軍。伊朗地理環境多樣,不僅有沙漠,還有山地和河沼地帶,這些地形都不利於美軍機械化部隊的地面進攻,且伊朗有較大的戰略縱深。
目前,伊朗的現役軍人約為54萬。伊朗陸軍是武裝力量的主體,擁有約35萬兵力,其中包括約1500輛主戰坦克,如T-72型和"酋長"式坦克。伊朗陸軍地面部隊的機械化程度較高,除坦克外,還擁有裝甲偵察車、裝甲運兵車、牽引火炮、自行火炮和火箭炮等大量裝備。陸軍航空兵則擁有約200架直升機和運輸機。
伊朗海軍現有約1.8萬兵力,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護衛艦、輕型護衛艦、導彈快艇、海岸巡邏艇、掃雷艦艇、登陸艦艇和其他支援艦只。海軍航空兵擁有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70多架。
伊朗空軍現有約5.2萬兵力,擁有900餘架各型飛機,包括F-14、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以及各式導彈。
除了正規軍,伊朗還擁有35萬的預備役力量,其中包括約20萬的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在兩伊戰爭中,這些准軍事部隊發揮了重要作用。
伊朗的軍事戰略越來越依賴中遠程導彈。伊朗已建立起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導彈庫,包括"流星-3"導彈和"法塔赫-110"導彈。伊朗還擁有約300多枚"飛毛腿"B型導彈和6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以及新型中短程導彈"征服者"。
伊拉克軍隊在戰爭中的實力包括:陸軍35至40萬人,其中包括6個共和國衛隊師和17個常規師;約2200輛主戰坦克,包括500輛T-72型坦克;約1000輛裝甲偵察車輛;約800輛輕型坦克/步兵戰車;約2000輛裝甲輸送車;約200門自行火炮,1500門牽引式火炮;約200-300架截擊機和攻擊機,包括米格-21、米格-23、幻影F1和蘇-22;約100架戰斗直升機;約400部地空導彈發射架,包括薩姆-2、薩姆-3、薩姆-6;約1000件攜帶型地空導彈,例如薩姆-7;約6000門高射炮;以及約2至20部飛毛腿導彈發射架和導彈。
Ⅱ 1988年美國擊落伊朗客機,為什麼沒人受到懲罰
兩伊戰爭爆發後,伊朗和伊拉克都開始對進出霍爾木茲海峽的中立國船隻進行攻擊。美國出動艦隊,以武力護送進出海峽的盟國及中立國船隻。在這期間,美國和伊朗多次發生交火,因此在1988年7月3日慘劇發生前,海峽里彌漫著濃濃的火葯味。事發當日上午10時17分(伊朗時間),伊朗航空公司655號航班客機從阿巴斯港國際機場升空,預計在28分鍾後抵達迪拜。這次飛行任務非常簡單:爬升到4300米的高空,飛行很短一段距離,然後在海峽對面的迪拜著陸。只不過這次飛行有一些特殊——由於一名乘客遲到,客機比預計時間晚了27分鍾。就在655號航班飛越霍爾木茲海峽之際,美國海軍導彈巡洋艦「文森斯」號也進入霍爾木茲海峽。當時從「文森斯」號上起飛的一架直升機在霍爾木茲海峽上空遭到伊朗巡邏艇攻擊,「文森斯」號緊急趕到事發海域支援。這時,「文森斯」號的雷達屏幕上出現一架從阿巴斯港起飛的飛機,而且正迅速向「文森斯」號接近。「文森斯」號的美軍官兵立刻綳緊神經——阿巴斯港的機場屬於軍民兩用,從該機場起飛的飛機很可能是伊朗空軍派來對「文森斯」號採取作戰行動的軍用飛機。從雷達訊號判斷,這架飛機可能是當初美國在伊斯蘭革命爆發前出售給伊朗的F-14戰斗機,也有可能是一架民用客機。「文森斯」號官兵翻開海灣民航班次時刻表查閱後發現,「那段時間不應該有民航客機越過霍爾木茲海峽」。基於這個判斷,「文森斯」號負責觀測雷達的安德森上士判斷雷達屏幕上顯示的是一架伊朗F-14戰斗機。當655號航班距離「文森斯」號約11海里時,艦長羅傑斯按下發射防空導彈的指示按鈕。兩枚防空導彈相繼向目標射去。30秒鍾以後,第一枚導彈擊中目標,飛機凌空爆炸。「文森斯號」巡洋艦上的美軍官兵一片歡呼,慶祝自己精確命中目標。但附近美軍「蒙哥馬利」號護衛艦的水兵卻目瞪口呆,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什麼F-14戰斗機,而是民航機龐大機翼掉進了海里。不久,「文森斯」號的官兵也發現大事不妙,但一切為時已晚。遇難人員包括238名伊朗乘客、13名阿聯酋乘客、10名印度乘客、6名巴基斯坦乘客、6名南斯拉夫乘客、1名義大利乘客和16名伊朗籍機組人員。美國政府在空難發生後發出照會,對機上有乘客遇難表示遺憾,但拒絕認錯,拒絕負責,也拒絕道歉。伊朗於1989年提交訴狀,將美國告上國際法院。這場官司一直打到1996年2月22日,美國答應支付伊朗6180萬美元作為賠償,從而與伊朗達成庭外和解。但美國明確表明這筆賠償為「特惠金」,不肯承認要對事件負責或負有法律責任。看完這報道, 你認為誰該受到懲罰...?
Ⅲ 怎麼看,伊朗革命衛隊收到了110艘新軍艦呢
據《阿拉伯新聞報》(Arab News)5月28日報道,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當天接受了110艘新的艦艇,並警告美國不要在海灣地區部署海軍作戰力量。
《阿拉伯新聞報》援引伊朗國家電視台的報道稱,這些新交付的艦艇包括Ashura級快艇、Zolfaghar級海岸巡邏艇和Taregh級輕型潛艇。從現場畫面看,還有一架小型的地效飛行器。
▲伊朗進行快艇打航母演習,其實就是看著唬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