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用什麼武器對抗中國
近日,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非法越界進入中國境內,嚴重破壞了邊境地區的和平安寧。更有印度媒體報道,近年來,印度正在逐步往中印邊境增加軍力部署,針對中國的意圖十分明顯。印度究竟都往中印邊境部署了哪些新型武器?憑借著這些武器印度就能對付中國了嗎?我們不妨來看看印度在中國周邊部署了哪些武器,其中最近印度將它的蘇30MKI戰斗機,放在了中國邊境附近地區。
印度想要一個新的輕型坦克,大約22噸左右。這也意味著新德里未來的坦克應該足夠輕到可以印度空軍的Il-76MD、C-17和C-130J運輸機來運輸。但是用降落傘來空投有可能仍然過重了。
印度陸軍也想要讓自己的新型坦克能夠在海拔3,000以上的地區運作,通過主炮和反坦克導彈能夠打擊2,000米之外的目標。
⑵ 俄羅斯T90坦克的詳細資料.
前蘇聯的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是T-90。這是一種先進的高級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裝備自動裝彈機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僅需3人操作的主戰坦克。最明顯的標志是右側碩大的紅外探照燈,之後的所有俄式坦克全部繼承了這一結構。它主要為對付當時北約的威脅而研製,幾乎全部都部署在與北約靠近的戰區,一直作為蘇聯本土的防禦性武器使用,近幾年才出口到印度。
T一90坦克採用的是與T一80y坦克相同的2A46M-1 125mm滑膛炮。據稱,與早先的2A46型火炮相比,這種新型2A46M—l火炮的射擊精度提高了20%一25%。此外,還有一種新型2A46M—2型滑膛炮,該炮裝有1個可更換的鉻制炮膛內管,試圖提高俄羅斯坦克炮炮管助壽命。
這種新型火炮最重要的改進之處是,它能發射新一代125mm彈。現役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為3VBM17彈,該彈有3BM42碳化鎢彈頭,其穿甲深度為:在1000m射距上,著角60度時,穿甲深250mm以上。目前生產的制式空心裝葯破甲彈為裝有3BK18M彈頭的3VBK16彈,該彈採用常規的銅制葯型罩,其破甲深度為26Omm。現在有兩種新型空心裝葯破甲彈:一種是3VBK17彈(以3BK21B為彈頭),該彈採用一種貧鈾葯型罩;另一種是有三重裝葯的3BK39彈頭,該彈頭採用少量首層裝葯,用以除掉任何反應裝甲。據稱,3BK29彈頭能在擊毀任何反應裝甲之後再擊穿厚度350mm以上的主裝甲。現在部隊廣泛使用的最新型的殺傷榴彈為3VOF36彈,裝有3OF26彈頭。
T一90坦克的火控系統許可使用9K119「映射」(Reflelcs)導彈。該導彈要與9S515導彈控制系統(該系統是T一90坦克的lA45T火控系統的組成部分)結合起來使用。
T一90坦克的導彈使用的彈葯稱為3UBK14,它是由9MI19導彈和9Kh949減裝葯發射葯筒組成,外裝一隔離栓塞(Spacerplug),以便導彈正確地裝入坦克炮內。
3UBK14彈葯如同別的任何125mm彈葯一樣,也適用於坦克上的標準的自動裝彈機。該彈葯發射後,兩組尾翼旋即張開,一組尾翼用於保持穩定,另一組尾翼用於控制飛行方向。9M119導彈的彈體內裝有重4.2kg的先進的成型裝葯戰斗部,其破甲厚度與彈徑之比約為7:1,據稱,其破甲厚度為650mm一700mm。據稱,「映射」導彈一直在不斷地改進之中。
「映射」導彈發射後,其尾部上方的一個小蓋(用於保護後部瞄準光窗)脫落。T一90坦克的火控系統的激光發射器產生一個「漏斗」狀激光束,導彈在激光束中心飛行。
激光束的頻率在所投射的「漏斗」狀激光束周圍的不同扇面上可調制,以便當導彈偏離波束中心時,導彈上的制導系統可發現這個信號,修正飛行,使導彈返回到波束中心。
制導系統採用一定時器,以便周期性地改變「漏斗」狀激光束的直徑。因此,對導彈來說,激光束的直徑幾乎是保持不變的。據稱,「映射」導彈在5000m距離上的命中精度達80%。因為每枚導彈的價格為4萬美元,所以每輛坦克平均只配裝4校導彈。
採用「映射」導彈一事表明俄羅斯在火控設計方法上與眾不同,選擇的火控系統和穩定系統足以滿足常規彈葯在2000m距離上的使用要求,但價格較為便宜,技術的先進性較差,再輔以為數很少的精確制導彈葯,以對付4000m距離以外的目標。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目前一代的大多數美國和歐洲的火控系統的設計,在4000m射程以內,可達到極高的命中精度。俄羅斯的做法其部分原因是,在大批生產能在4000m距離內作戰使用的熱成象瞄準鏡方面,還存在諸多難題。
最新型的「映射」系統是3UBK20彈,採用改進型9Ml19M導彈。該導彈裝有串聯式成型裝葯,用以對付爆炸反應裝甲。目前在服役的至少有兩種新型125mm導彈:一種是9M124"阿戈納"(Agona),另一種是9M128。
T一90坦克與T一72BM坦克外在的另一個差別是,T一90坦克上使用的是一種經改進的T一80坦克的指揮塔。T一90坦克的指揮塔與標準的T一72B坦克的指揮塔有兩個明顯的差別。首先,前者使用的是NSVT Utes12.7mm遙控機槍和PZU—7瞄準鏡、lEtS29穩定火控系統,而後者使用的是l挺普通的人工瞄準機槍。其次,T一90坦克的新型指揮塔裝有經重大改進的觀察系統,該系統可能包括有TKN—4S(Agat—S)晝夜合一瞄準鏡。
⑶ 印軍使用了什麼方式,竟能把15噸物質一天內運上高原
眾所周知,印度共有三千三百三十三億天神,這只是印度神話一個宇宙的平均數,印度神話有無數個平行宇宙,羅摩的一個細胞都是三千個宇宙,這才區區15噸物資,還不跟玩兒似的。開個玩笑而已,下面認真回答。 印度在邊境問題上出爾反爾,不斷給我國演雙簧,但是增兵的現實問題就擺在那兒,20萬人的後勤壓力太大,但是不是很多人說的,印軍在拉達克部署了20萬大軍,准確的說法應該是:印軍在整個中印邊境的東、中、西段,部署了20多萬人。以印度的後勤保障能力,要為這20萬人在嚴寒的季節提供過冬的15萬噸物資,顯然是困難重重。
其次就是印度媒體一直在不遺餘力宣傳的印軍的空運能力,現在的印軍所需要的各種物資,包括作戰裝備,營地建設,建築器械,油料,食品等都急等空運,印軍的C-17大型軍用運輸機要將後勤物資空運到斯利那加和列城一帶,然後再把後勤物資用CH-47中型運輸直升機和安-32雙發中短程運輸機空運,送到拉達克的前沿哨所。至於印軍每天能夠空運多少物資,又有多少能運到前沿,就再沒有消息了。印軍還是有一定的運輸能力,但是能不能把15萬噸的物資在很短的時間就運送到位,那就只有印度的大神知道了。
⑷ 請問T90坦克的所有型號是什麼
T-90/「188工程」主戰坦.克為首批量產型主戰坦.克,量產時間為1992年11月。
T-90K坦.克是指揮坦.克。主要改進是增配了R-163-SOK超短波無線電台、TNA-4-3導航系統和AB-1-P28自供電設備。
T-90S坦.克為出口型坦.克,採用了焊接式炮塔,沒有安裝「窗簾」-1光電干擾系統(按用戶要求)。外銷型T-90S坦.克的配套設備是依據用戶的需要選擇安裝,所以提.供給不同用戶的車輛有某些差別。
T-90SK坦.克為T-90S坦.克的指揮型坦.克,與T-90S坦.克相比,主要是增加了通訊設備和導航設備,能夠保證3個信道同時通訊(通訊距離從50千米到250千米)和不間斷處理和指示坐標。導航設備是以光纖陀螺為基礎的新型縱橫坐標聯.系和導航的「伽馬」-2導航裝置。該導航裝置與全球定位系統和/或「導航星」定位系統的收信指示裝置配合使用。「伽馬」-2導航裝置的組成包括坦.克速度感測器、衛星導航系統和顯示必要信息的導航保.障裝置等。
T-90A坦.克(1999年)為T-90坦.克的繼續發展,也是T-90A坦.克的原型樣車,主要改進是採用新型履帶、焊接炮塔、V-9252發動機、熱像儀、深水涉渡設備等。
T-90S「比濕摩」(Bhishma)坦.克是為印軍生產的T-90S坦.克的改進型,安裝了功率為735千瓦的V-9252發動機,沒有安裝「窗簾」光電對抗系統,安裝了附加爆.炸反應裝甲。
T-90A「弗拉基米爾」坦.克(2004年)為T-90坦.克的現代化改進型(批量生產),主要改進是採用V-92S發動機、ESSA潛望式夜間射擊瞄準鏡、更加完善的自動裝彈機、增大了車內容積(增加了0.1立方米)、增強型燃油箱等。。
T-90SA坦.克(2005年)是在T-90A坦.克基礎上改進的出口型坦.克,出口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印度等國。該型坦.克配置有夜視儀冷卻系統,並增裝了激光輻射探測系統。同時還配置空調系統。2005年5月開始批量生戶。
T-90AK指揮坦.克是在T-90A坦.克基礎上改進而成。車上配備有融入戰術指控系統的一體化戰場信息管理系統。該系統配置有戰術狀況適時反應設備。
T-90SAK是在T-90SA坦.克基礎上研製的指揮型坦.克,主要改進是根據用戶的要求增裝了通訊設備和導航設備。
T-90M坦.克是T-90A坦.克的批量改進與發展型。車上採用了新結構炮塔、改進型火控系統、新型自動裝彈機和改進型坦.克炮、V-99新型發動機、鑲嵌式「化石」爆.炸反應裝甲,並對其它系統進行了完善。有媒體稱該型坦.克從2010年開始批量生產。
T-90AM主戰坦.克,對T-90坦.克的改進包括根據相應要求改裝了傳動箱、發動機(功率增加130馬力),還有全景視野、炮管和全新的、防護性能較好的機.槍裝置。在新設計方案中還有完善型程序技術系統和先進的自動裝彈器。T-90AM設計方案中把彈.葯基數轉移出了戰斗艙和指揮艙,使用了能夠保護成員不受彈.葯爆.炸危害的新型裝彈機制,另外還有消除了新坦.克爆.炸起火的危險。該坦.克在防護性能和生存能力方面,已經超越了其他國.家。無論是主動防護系統,還是嵌入式反應裝甲。暫時的缺陷是指揮控.製程度不高,必須要實現指揮設備能夠快速有效分配目標,靈活下達任務,消滅敵方火力設備。
T-90AM主戰坦.克作為T-90主戰坦.克系列的新型號,在2011年11月的下塔吉爾國際裝備展覽會上公開展示。該坦.克整車重量增加到48噸甚至更重,但是發動機功率還是趕不上其他國.家。而且T-90AM採用的是電控機械自動變速箱,雖然它比此前蘇聯/俄羅斯坦.克的雙側桿操縱系統優越得多,但還是嚴重影響整車的轉向靈活性和總體機動性。盡管更換了新型主炮,但是俄羅斯的彈.葯已經完全無法應付包括中.國99式坦.克在內的三代先進坦.克。由於缺乏真正而全面的信息化技術,T-90AM只在部分性能上基本達到西方20世紀90年代末的水準。受限於整體設計和動力系統的拖累,T-90AM坦.克已經將現有平台的潛力完全用盡,無力繼續發展。
T-90MS坦.克是俄羅斯T-90系列主戰坦.克的最新型號,比原T-90有許多改進,在2011首次披露。2017年俄羅斯簽署了一項合同,將大量T-90MS坦.克出.售運往一個未透露身份的國.家(疑為科威特)。
T-90坦.克底盤上研製的改型變型車有:
IMR-2MA清障工程車(1996年);
BMR-3M裝甲掃雷車(1997年);
BMPT坦.克支援戰車(2005年);
MTU-90坦.克架橋車以及E300通用履帶式平台(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