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為什麼不武力驅趕越境的印度軍人
中國之所以現在不把印度入侵的軍人趕出去,原因是中國是禮儀之邦,首先要展現和平的姿態。如果印度執迷不悟,很可能會發生讓印度後悔的事情。
2. 如何評價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事件
小沖突而已,沒有必要升級到兩國全面開戰的成都
中印兩國人口加起來26億多,這打起來,全面戰爭打個兩三年,四五年,不死個三四千萬人估計分不出勝負來,最郁悶的是兩國死了三四千萬人後,戰爭還沒有結果,又回到了原來的邊境線,也就是老樣子。
所以,兵者,國之大事也。不是那麼輕易就打起來的,但是有些原則,我們是要堅持的,等我們充分暴露了印度的丑惡嘴臉後,改到了清場的時候,必然會對越境的那些人清場的,當然清場也會嚴格控制,盡量不造成死亡,受傷估計難免了。當然印度這次也沒有帶任何武器進來,本來就是有備而來吧。
中國也在外交上給印度花了線,沒有越線沒事的,越線的話,我們當然也不客氣。想想1962年,當時印度比現在囂張得多,中國也是抗議再抗議,然後呢,突然解放軍一個邊防師就把印度最精銳的三個主力旅給包了餃子,基本全殲,三個旅長一個被擊斃,一個被俘,一個重傷。
中國也在等著印度表演呢,那天也給他來一下子,他就老實了。62年那時候中國國內自然災害,吃飽肚子都是問題,而且西藏沒有公路也沒有鐵路更沒有航運,後勤都是靠人背的。中國一個邊防師面對印度全面動員起來的一百多萬軍隊,糧食都很難保證,更不要說彈葯了,所以只能後退。今天再打起來,我們有青藏鐵路,有新藏,青藏,川藏三條公路,有大量機場。那後勤不怕了,可是佔多少收多少了。
3. 印度越境19天中國軍隊在做什麼
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並與中方邊防部隊發生相持。
據印度媒體報道稱,「印中陷入1962年以來時間最長的對峙」,雙方都已增兵,印軍士兵「槍口朝下,進入非戰斗模式」,而中國開始在邊境地區測試戰斗坦克。
甚至有印度媒體援引印度陸軍參謀長的話號稱,印度在為「2.5線戰爭」做准備,並聲稱「2017年的印度已經和1962年不一樣了」。
印度提出的「2.5線戰爭」,提法來源於1960年代冷戰時期的美國。當時美國擔心蘇聯和中國在歐亞的威脅,提出要「在歐洲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同時在亞洲應對一場大規模戰爭,在世界其他地區應對一場小規模地區沖突」(1+1+0.5)。印度陸軍參謀長所說的「2.5線戰爭」,意思是印度隨時准備應對同時與中國和巴基斯坦兩國的戰爭,以及印度國內的安全威脅。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兩線,國內是0.5線。
至於1962,那一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印度的結局是「慘敗」。
4. 印度國內有分裂勢力嗎
印度國內有分裂勢力。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印度東北部地區那加蘭邦、米佐拉姆邦、阿薩姆邦分別爆發了分離主義暴亂。
印度東北部地區同中國、尼泊爾、不丹、緬甸、孟加拉國接壤,居住著加洛族、米佐族、梅泰族、米基爾族、卡西族以及阿薩姆族等少數民族和部落居民。
由於地理上遠離中央政府,經濟上發展緩慢,在錯綜復雜的民族、宗教等矛盾的催化下,東北部地區不斷爆發各種騷亂和恐怖流血事件。
據印度媒體不完全統計,至少有50個大大小小的叛軍組織活躍在印度東北部地區。
有的只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與打家劫舍的「山大王」無異。他們時常聯手襲擊當地軍警和政府,成為印度中央政府的「心腹之患」。
更讓印度不安的是,由於邊境管理不嚴,周邊鄰國成了這些叛軍的避風港。他們走私槍支和彈葯,在國外建立起大量武裝訓練營地。
每當印度政府軍進行大規模清剿時,他們就躲進國外的訓練營。政府軍撤走後,他們又回到印度進行各種恐怖活動。
(4)印度越境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印度打擊分裂勢力不手軟
為遏制搞分裂、鬧獨立的勢頭,穩定當地社會局勢,印度政府在東北部地區長期駐扎有幾十萬軍警。時至今日,外國人前往東北部地區旅遊觀光,還必須向印度內政部申請通行許可證。
1983年1月,印度中央政府出動20萬軍隊鎮壓阿薩姆邦的動亂。
1990年11月,印度中央政府再次調動8個陸軍旅圍剿「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抓獲2800名嫌疑犯。
1991年9月,印度中央政府又調集4.3萬正規軍,發起了為期3個月的「犀牛行動」,共逮捕了630名該組織骨幹成員,其領導核心的11人中有5人被擊斃或逮捕,3000名武裝分子繳槍投降。
但該組織主戰派流竄到不丹、緬甸等鄰國,與當地的恐怖分子勾結,不斷越境對印度進行襲擊。
5. 加勒萬河谷沖突的現場視頻公開,這些華人面孔都來自哪裡
加勒萬河谷沖突的現場視頻公開,在畫面中,印軍一方出現了有華人面孔的士兵,在印度軍中,這類面孔的人不算少。
第一種是當初叛逃到印度的上層貴族們,他們的農奴被解放了,上層貴族就帶著忠於他們自己的人逃到印度,問題是印度也不讓他們白吃白喝,他們有不少在印度軍中服役。
這些流亡後裔在加入印度地方武裝後,在中印邊境給印度軍隊做前線越境偵查,情報搜集,特種作戰的很多,是印度每次騷擾,都是馬前卒。從歸屬上,他們隸屬於「印度調查分析局」,為情報收集機構下屬特種兵。
第二種,印度東北六邦土著(傣族近親)長相都接近華人,包括曼邦,阿薩姆的薩姆=撣(緬甸)=暹(泰國)。另外印控拉達克土著,是藏族。長相和華人接近。
第三種,印度曼尼普爾邦,長相也接近華人,他們倒是普遍不太喜歡印度政府,不過也有不少在印度軍隊服役。
(5)印度越境有多少人擴展閱讀
4名解放軍官兵在中印邊境犧牲: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後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斗至生命最後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