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中國對印度有什麼貢獻

中國對印度有什麼貢獻

發布時間:2022-09-26 10:24:11

⑴ 中國為何非要幫助印度抗疫

中國幫助印度,其實是有著多重原因的:

一、自疫情以來,竭盡所能幫助其他國家,是我國常做的事。在他國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國總會不計前嫌對其進行醫療物資、疫苗等各項供給。

對於我國來說,國與國之間互相幫助,共同應對解決問題,才能更長遠。此次若是其他國家的處境和印度一樣,中國也會主動地對其進行援助。因此哪怕是此前中印之間有摩擦,中印關系十分微妙,中國也會放下恩怨。畢竟,百姓的性命比恩怨更重要。

二、盡管中印兩國之間隔著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印度疫情失控對我國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疫情失控,作為印度鄰國的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等諸多國家都會因此承擔很大的風險,受到很大的影響

若是印度的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日復一日地惡化下去,那麼毫無疑問巴基斯坦這些國家也會受到牽連。

中國和巴基斯坦等國關系普遍較為友好,此前這些國家抗疫中國就有莫大的功勞,再加上這些國家與我國距離較近,因此若是這些國家在印度的控制下再次淪陷,那麼我國不僅會因此再次被迫出手相助,還會面臨著危機。顯然,無論是為了保護印度的周邊國家,還是為了保全我們自身,咱們國家都必須出手。

三、一直以來,在有關於抗擊疫情這一問題上,我國秉持的都是全球共同合作應對的理念。我國出於大國擔當,在全球抗疫過程中多次出手幫助其他國家,也因此獲得了不少贊賞和肯定。對於我國而言,我們講究的是「化敵為友」,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要好。

印度新一輪疫情兇猛

在國外,近期的新冠傳播形勢變得嚴峻起來。印度突然爆發的新一波疫情更是牽動了全世界的神經。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印度的局勢簡直令人心碎,世衛組織正在盡我們所能提供關鍵的設備和供應品。

根據印度衛生部公布的數據,印度4月29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79257例以及新增死亡病例3645例,這兩個數字均創疫情以來新高。據報道,印度目前的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1830萬。

⑵ 中國與印度的關系

中印關系(Sino-Indianrelations),現代意義上指位於東亞中華民國及其繼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位於南亞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系,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相鄰國家,其關系伴隨著沖突與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由於二國近2000公里的漫長邊界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領土糾紛,最終導致1962年的邊境戰爭,之後關系冷淡;接著就是中、蘇對抗和印、蘇結盟。1976年二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

(2)中國對印度有什麼貢獻擴展閱讀

印中貿易自2000年以後才獲得較快增長。雙邊貿易額從1991年僅有的2.65億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億美元。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期間,二國簽署<全面經貿合作五年規劃>,制定雙邊貿易額到2008年達到200億美元或更高的目標,到2006年雙邊貿易達到248.6億美元,提前實現預期目標。

印度成為中國第15大貿易夥伴(按照經濟體排序),中國對印度出口145.8億美元,主要出口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

自印度進口102.8億美元,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目前雙方投資規模較小,僅限於部分領域,印在華投資256個項目實際投資1.72億美元,中國對印投資(非金融類)僅為1700萬美元。

中印貿易增長迅速。2007年雙邊貿易額386.5億美元,同比增長55.5%。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印度是中國第十大貿易夥伴。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商品有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⑶ 中國在亞東的軍備對印度的影響有多大

從局部看,在接近印度、不丹、錫金邦的交界處的亞東已經建立了永久的後勤補給基地,作為最靠近前線的軍事進攻基地更加可靠!

從全局看,中國修建的五條戰略公路、四座機場,修通了青藏鐵路入藏,200多萬西藏人民並不需要如此規模的運輸力;成都軍區所屬王牌山地師是干什麼的?

憑借強大的運輸能力,肯定是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考慮到西南邊境的現實,戰時支援亞東、打擊印度才是關鍵所在。不敢說現在駐守亞東的就是山地師,完全可以說,亞東絕對是山地師戰時最好的集結地、出國打戰的第一站。

一旦戰事需求,我強大的陸軍可以繼續發揮優良傳統,兵分多路分割打擊印度!充分利用亞東的優勢,首先拿印度的細脖子開刀,打蛇打七寸嘛。從而迅速切斷印度的翅膀(侵佔我國的藏南谷地),讓藏南谷地重新回到祖國的版圖中。

⑷ 中國對印度的軍事上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劣勢

優勢:我國的武器國產化(國產化不一定就是本國設計,如果你能購進生產線,專利等就算國產了)程度比較高,後勤保障就要效率多了,並且我國自行研製的飛機、坦克已經達到主流水平了,不要小看自行研製,國防現代化,最終還是要自行研製!
我過自行研製的陸軍裝備有些甚至達到一流水平,例如出口到科威特的自行火炮,相當牛B!
劣勢:印度通過購買、租借,軍隊的裝備明顯優於我國,特別是海軍,他們擁有航HM母!

從兵種上看:
核威懾能力要優於他們,他們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是通過租借俄羅斯核潛艇來實現的,而中國的則是自行研製的,並且洲際導彈方面就更不在一個檔次了!他們不能覆蓋我國全境,而我國卻快要覆蓋全球了!
陸軍,我國陸軍單兵能力絕對優於他們,裝備也不落後!
空軍,裝備兩國不相上下,但是他們飛機型號比較雜,維護困難!
海軍,的確不如他們,但是我們的差距很快會被趕上,十年內!
航天,他們就差遠了!

⑸ 中國是如何在戰略上對印度不戰而勝的

中國和印度自1962年以及後來的幾次邊境戰爭都是以印度的慘敗收場,這是印度長期揮之不去的惡夢。印度處處都要跟中國比,就怕中國超過了,這也有點驚弓之鳥的味道,因為被中國打怕了。通過修改其GDP的計算方法,最近兩年他的GDP增長率終於超過了中國。印度的小數精英(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極其嚴格的國度,大體上印度社會分成4個等級)就好比打了雞血一樣叫嚷著印度再過多少年就可以超越中國了。但現實卻是70%的民眾沒有廁所,絕對貧困人口數量超過了非洲總人口12億,絕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大約10萬人的手中。印度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國內民族矛盾激烈,各邦要求獨立此起彼伏,跟巴基斯坦也是世仇。為此,中國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達到對印度不戰而勝的目的。

1、適當吹捧,讓印度把政的小數精英飄飄然,讓印度人覺得我不做南亞老大,甚至是亞洲老大,誰來做的心理。

2、印度本國的軍工和工業製造極其糟糕,以前能引以為傲的軟體實力也是日落西山,自家生產的光輝戰斗機的軟體都是請法國編寫。而其糟糕的軍人素質(40年來導致1000多架戰斗機墜毀,潛艇在港內爆炸)更是雪上加霜。

3、繼續加大西藏,雲南等中印邊境的基礎建設印度就不得不駐扎大量的部隊在這些高原地區(因為他基礎建設不到位,戰爭的時候無法像中國這樣快速補充兵力和物質),人員的吃喝等開支,你懂的

4、中國時不時在邊境地區搞點軍事演習,曝光一點先進武器裝備,以印度的做法又不得不進口他認為能抗衡中國的先進裝備

5、繼續扶持巴基斯坦的武器研發,讓巴基斯坦能自力更生,在西線繼續分散印度的軍力。

6、中國加大的印度洋的軍事存在,時不時在印度洋來一次軍事演習,以印度疑神疑鬼的性格,他又要陷入恐慌,又要大量進口軍火了。

從以上的幾點,中國只要在軍事上對印度保持優勢就能迫使印度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資金,因此印度最終會由於自身的經濟綜合實力錯失戰略機遇,導致在西藏問題的全面潰敗。

⑹ 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這對兩國有何好處

現在這個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國家特色以及宗教信仰,不同的國家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外交方式。兩個國家可能會因為之間的利益發生沖突,也有可能會因為某個雙贏的項目而變成合作夥伴,所以並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要雙方的利益達到了,不管之前的關系有多惡劣,都會變得像親兄弟一樣,只有利益才能使國家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經濟共同發展才是所有國家的追求。

國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這對於兩個國家都有著重大意義,不僅帶動了印度貧瘠地區的經濟發展,同時拓寬了我國的經濟交流道路,使更多國家看到我國經濟實力強橫的一面,得到更多的合作資源。

⑺ 「古代中國」對「印度」的影響有多大

印度東北部的黃種人諸邦多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淵源。

印度人的主食,水稻,是從南中國傳過去的。

印度的最重要經濟作物茶葉,是英國人從中國偷過去的。

唐代有中國人曾經在北印度建立過據點。

總起來說中國文化對印度影響甚微,畢竟隔著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傳播困難,而印度佛教因為在早期成功傳播到中亞,因此對中國產生了較大影響。

⑻ 為什麼中國要幫助印度

其實佔便宜的是印度,當時印度受到蘇美兩大國的頂力支持,中國由於不接受蘇聯在中國建立聯合長波電台等侵犯中國主權的無理要求,蘇聯關系惡化。美國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奉行圍堵中國的政策。中國在中印戰爭上從處的國際環境對自己極為不利,孤立被困與無助。國內經濟發展也遭到挫折。還有在戰場上,情況對中國也極為不利,看看地圖就知道了:中國通向戰場的交通很是困難,中國沒有一條通向西藏的鐵路,通向西藏的也就兩條主要的公路線,而且中國通向戰場的路都極其難走,中國運送戰場的物資就靠肩扛畜駝。再看看印度通向戰場的交通,分布密集的鐵路、公路網直通戰場前線,另外還有機場。印度通向戰場的路都是平原,而中國通向戰場的路是崇山峻嶺。

⑼ 中國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哪些巨大的貢獻

2017年07月11日07:53 來源:紅旗文稿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的關系日趨緊密,中國的資源、勞動、產品甚至是工業化進程都不斷地給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輸送了強勁的增長動力。實踐證明,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高度積極的,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保持世界經濟穩定和繁榮的核心力量。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為世界經濟有效擺脫困境並實現再平衡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中國經濟拖累全球復甦」等荒謬的言論是毫無依據、不符合客觀事實的。

一、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

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經濟增長的成就有目共睹。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計算,1980—2015年間,中國實際GDP年均增長速度達到9.70%,而同期世界經濟增速僅為2.78%,約為中國的1/4,中國對世界GDP增長的累積貢獻率超過1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15)的測算結果,2015年,中國GDP佔世界經濟比重達到15.5%,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5%的水平,已超過其他任何國家。而截至2016年,中國為全球經濟增速貢獻了1.2個百分點,同期美國只貢獻0.3個百分點,歐洲貢獻0.2個百分點。這意味著,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發達國家之和,在全球首屈一指,對世界經濟的增長起到了顯著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近年來,國內外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導致中國經濟增速進入「換擋」期,盡管如此,2009—2015年,中國GDP年均增長率仍達到8.41%,而同期世界經濟增長率的均值僅為2.07%,不足中國的1/4。2016年,中國的GDP同比增長6.7%,遠超世界經濟3%的增速,而同期以美國(經濟增速1.6%)、日本(經濟增速0.9%)和歐元區(經濟增速1.7%)為代表的發達經濟體其平均經濟增速僅為1.6%,發展中經濟體總體增速水平也僅為4%左右。另一方面,作為製造業大國,盡管受全球金融匯率市場紊亂、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國際貿易整體萎縮以及全球需求不足等衍生性危機的劇烈影響,中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製造業發展態勢,工業產值逐年攀升,至2014年,中國製造業的產值約佔世界製造業產值的25%,全球實體經濟財富超過1/4由中國創造,中國為後危機時代推進人類工業文明的持續進步、維系全球經濟結構性平衡以及保障人類實體經濟財富的積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迅速上升,對帶動世界經濟走向復甦發揮了重要作用。根據有關預測結果顯示,至2020年中國經濟仍可能繼續保持6.5左右的增速,相比長期以來增速屢屢不及預期的世界經濟,中國經濟的貢獻不僅在於讓全球經濟指標表現層面免於深陷危機,更體現在有效地消除了全球不確定性風險,從而穩定了世界經濟復甦的信心等動力層面。中國已成為世界各國公認的「世界經濟穩定之源」。

二、中國的經濟增長為消除世界貧困作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的經濟發展對全世界的減貧事業做出了無可替代的貢獻,據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報告(2015年)》顯示,1990-2015年,全球貧困人口從19億減少到8.36億,中國貢獻率超過了70%。而根據世界銀行的另一項統計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極端貧困人口共計7.02億,佔世界人口的比例為9.6%,而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中國,2015年極端貧困人口僅佔全國人口的4%,約為5575萬,而這一數字相對於1978年的7億7千多萬則縮減了93%,年均降低2.2%,遠超世界平均水平,其中,農村極端貧困人口僅2015年一年就削減1442萬人。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和全球性風險持續加劇的國際背景下,中國在減貧工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為實現全人類共同發展目標提供了堅實保障。

進一步與發達國家相對比,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的貧困率和貧困人口多年來並無顯著降低,2013年美國貧困率為14.5%,2014年這一數字為14.8%,貧困人口總數為4670萬人;日本貧困人口數量在2010年就已經達到16%,此後貧困問題一直困擾著日本經濟;作為歐元區經濟核心動力的德國,2014年的貧困人口比例已高達15.4%,貧困問題也不容樂觀。總體而言,近年來發達國家人均收入與貧困狀況均無顯著改善,加上受全球經濟危機的持續影響以及地緣政治因素的不斷沖擊,發達國家在全球減貧事業中的貢獻份額不斷下降,而其自身也深受由貧困所導致的大量社會問題的嚴重困擾,這都給全球發展目標增添了不確定性因素。而與此同時,非洲國家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問題也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辦法,仍是世界性難題。世界貧困問題的解決,不僅高度依賴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更不能忽視中國經驗的總結與推廣。

2016年3月,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所發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進一步提出「十三五」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戰略目標,中國將「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成果將更加全面地惠及全體人民,這無疑將進一步有效削減貧困,並為全球共同發展目標提供借鑒經驗和行動範式。

三、中國經濟有力地帶動了世界經濟的增長

中國經濟發展的歷程,伴隨著與世界經濟貿易體系的聯系日趨密切,以及與國際貿易往來和資金流動的蓬勃發展。截止2015年,中國商品貿易總額連續三年居世界第一,服務貿易總額位列世界第二,「中國製造"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穩定的標桿和主要支撐。

在世界經濟疲軟的現狀下,中國2015年的對外貿易仍然保持穩定的發展態勢,盡管受大宗商品價格重挫和全球貿易顯著萎縮影響,中國對外貿易額出現下降,但對外貿易降幅遠低於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中國國際貿易總額超過24萬億元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份額超過13%,對全球貿易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中國的外貿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對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保障了後危機時代世界經貿體系的穩定和繁榮。

從資源配置角度的視角看,2015年,中國主要的工業原材料和資源的進口總量持續增長,原油、鐵礦石和精礦、礦物肥料和化肥、天然和合成橡膠進口量分別增長8.8%、2.2%、16.6%、15.3%,進口量的增長促進了相關貿易國的就業水平和經濟增長。從進口總額來看,2015年,中國貨物進口總額達到16820.7億美元,創造全球直接新增就業人口超過2000萬人,間接就業人口超過6000萬人。另一方面,中國2015年商品出口總額達到22765.7億美元,主要產品出口量持續保持增長,其中機電產品出口增長0.1%,手機、船舶、燈具等出口分別增長8.5%、13.3%、15%。在國際需求疲軟的狀態下,中國主要工業產品的出口保持了相對的高位增長態勢,中國出口產品的穩定增長間接帶動全球經濟與就業的復甦與發展,有效保障了世界各國居民基本消費需求的滿足。

從國際資本流動的視角看,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全球投資者提供了豐厚的回報,除工業產品和勞務輸出外,中國也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優良的投資環境和穩定的資本收益。2010年外國直接投資(FDI)跳躍式增長及其後呈現的持續穩定增長態勢表明,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正向預期和樂觀判斷。而另一方面,中國近年來對外直接投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這不僅為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直接的資金助力,更對保持國際資本流動性並防範資金和匯率風險提供了重要保障。預計「十三五」期間,中國外直接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進口將超過10萬億美元,中國經濟將繼續成為拉動全球經濟進一步復甦和實現穩定增長的引擎,並為解決世界范圍內嚴重的失業與貧困問題提供重要助力。

從保障勞動就業的視角看,中國經濟的發展為帶動世界范圍的就業水平作出了巨大貢獻。首先,中國經濟發展導致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顯著地拉動了世界各國的就業水平,測算結果顯示,中國製造業進口對印度的就業情況改善效果最佳,製造業進口每增加10000美元,印度的就業崗位平均增加5.71個;其次是美國、歐盟和韓國,製造業進口每增加10000美元,美國、歐盟和韓國的就業崗位平均增加1.02個、0.84個和0.14個。從整體來看,中國的製造業進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圍內的就業崗位平均可增加22.84個。而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產品的出口也對全球范圍的勞動就業產生正向影響。測算結果表明,中國製造業出口間接帶動世界各國對於勞動力的需求。中國製造業出口每增加10000美元,印度的就業崗位平均增加2.60個,美國增加0.50個,歐盟增加0.40個,韓國增加0.07個。從整體來看,中國的製造業出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圍內的就業崗位平均可增加11.52個。數據表明,中國的對外貿易不僅促進了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世界各國提高就業水平提供了雙向支撐。

四、中國的經濟增長為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不但在經濟增長、貧困問題、就業問題等方面對世界經濟作出巨大的貢獻,同時,在維護全球經濟秩序、確保金融市場穩定、實現和平發展等方面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中國的持續穩定增長提升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對維系全球經濟穩定功不可沒。2008年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及各主要經濟體經濟復甦的進程艱難曲折,經濟增速屢屢不及預期。而在世界經濟再平衡的整體進程中,中國成為唯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且未發生系統性經濟風險的經濟體,為維護世界經濟貿易乃至社會政治格局的穩定承擔了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用,中國經濟是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劑強心劑,為全球各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經驗。

中國宏觀審慎的貨幣政策,保證了全球經濟的穩定性,維護了全球金融體系的良好秩序。眾所周知,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各主要央行為加速擺脫危機,普遍採用了量化或質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天量注入的流動性寬松加劇了全球經濟不確定性風險,特別是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QE)貨幣政策導致全球經濟刺激政策出現分化,世界經濟運行短期風險進一步積聚。中國宏觀貨幣政策的穩健性無疑顯著降低了全球金融風險,為世界經濟的再平衡和穩定復甦提供了重要支撐。

此外,包括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實施、亞投行的設立等在內的一系列發展方針,都標志著中國經濟將進一步為地區穩定、爭端解決及和平發展發揮作用,這將為世界經濟的加速復甦和健康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重要契機。特別是由我國所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的大力推進,將有力地幫助各國快速發展,縮小南北差距,實現合作共贏、完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和促進多元國際社會的和諧共處,最終必將對於世界歷史整體發展發揮巨大的促進作用。而且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能夠帶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貿易的發展,更能為沿線國家提供資本、技術和產品的輸入渠道,進一步促進沿線國家的經濟增長,並通過沿線國家的發展對整個世界的再平衡提供助力。

總而言之,中國經濟長期以來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主要推動力量,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繁榮發展,帶動了世界經濟復甦的步伐,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是巨大的。特別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已成為維繫世界經濟穩定的核心支撐及拉動世界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沒有中國經濟的增長,世界經濟很有可能會陷入整體衰退的泥潭。保持中國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的發展,不僅僅是符合中國人民的利益訴求,也是世界經濟繁榮穩定的客觀要求。中國穩定發展的歷程還表明,世界的和平發展並非是空中樓閣,中國經驗為全球經濟提供了在消除貧困、拉動就業、穩定增長上的示範作用。著眼未來,可以期待的是,中國將為世界經濟的穩定、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不可替代的貢獻。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閱讀全文

與中國對印度有什麼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自貿區有多少個 瀏覽:494
印度拜年有多少粒 瀏覽:900
馬來西亞和印尼的燕窩哪裡的好 瀏覽:328
印度尼西亞生活的叫什麼人 瀏覽:499
英國什麼手機最nb 瀏覽:176
印度有什麼治療乳腺癌的葯 瀏覽:905
如何參加中國護旗隊 瀏覽:944
義大利牧歌怎麼樣 瀏覽:547
中國經度最高的省是哪個省 瀏覽:340
2012北京奧運會中國有多少人參加 瀏覽:35
中國什麼艦隊去伊朗了 瀏覽:970
印度要如何改革才能成功 瀏覽:130
伊朗進口豬肉有什麼限制 瀏覽:438
義大利cd女鞋是什麼牌子 瀏覽:586
英國疫情影響如何應對疫情 瀏覽:416
泰國人多久可以回中國 瀏覽:325
月氏人如何入侵印度的 瀏覽:297
義大利餐酒有哪些地區 瀏覽:216
印度尼西亞橡膠多少錢 瀏覽:252
越南和寮國旅遊哪個好 瀏覽: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