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6 05:01:09

① 印度人為什麼不吃牛肉

印度全民尊牛不吃牛肉,為何成為世界牛肉出口第一大國?

關於印度,有幾個印象:

國王們迷戀美人的泰姬陵,粉紅色城堡的齋浦爾,臭氣熏天的恆河,一座難求的公廁,怪異的臭味和不安全的社會秩序等等。

這里不僅名勝古跡林立,而且風情獨特。它還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融合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形成了一個神秘的印度。同時,在人們眼中,印度又臟又亂。多少人被印度的風景,古跡和文化所折服,卻因為它的現狀,讓人們對印度望而卻步。

因此,印度是一個非常糾結和矛盾的國家。

印度的矛盾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它培養的軟體工程師是一流的,但這個國家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是文盲。其軍工在世界各國中的地位都不錯,但總給人貧窮落後的印象。甚至人們對它的印象也是矛盾的,要麼深愛它,視之為世外桃源,要麼痛恨它,終生不願踏上它。

有些方面的矛盾甚至讓人看不懂。例如,印度是一個全民尊重牛的國家,人們不吃牛肉,但印度卻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難道印度人尊重牛,不吃牛隻是為了賣到外國給別人吃嗎?這似乎有些道理。

印度的牛很多,甚至有人說印度的牛數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由於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教規禁止屠宰牛和吃牛肉,牛在印度教徒中也被當作神靈來崇拜。

印度人有多愛惜奶牛?

印度有大量歌頌牛的神話傳說。有很多小說,詩歌,繪畫等都以牛為題材。即使在節日或集市上,人們也要給牛打扮一番,冬天還要給牛披上麻布。在街道上,可以看到許多汽車靜靜地排著隊,等待奶牛悠閑地穿過街道,這在其他國家是很少見的。

這說明印度人也是真的愛牛。既然他們這么愛這些牛,怎麼忍心殺了它們出口牛肉呢?

印度種姓制度深入人心。很多人因為姓氏被困在底層,一輩子沒有翻身的機會。其實,印度的種姓制度不僅體現在人身上,也體現在牛身上。雖然印度所有的人都尊重牛,但並不是所有的牛都能被尊重,只有腫瘤牛才能被尊重,而其他的牛地位都不高,可以殺了賣。

甚至有人說,普通的水牛等牛都配不上牛,因此,在他們眼裡殺了這些牛並不影響他們尊重牛的習俗。殺了這些牛也不等於殺了牛。不得不說,這些牛真的很不容易。他們都是母牛。只是因為品種不同,它們所遭受的待遇每天都不一樣。這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印度人尊重奶牛,出口牛肉。而且,印度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國,也是因為印度奶牛的特殊數量。

因此,筆者一直認為,印度是一個復雜而矛盾的國家。不知道你覺得怎麼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② 印度為什麼不能吃雞肉

在印度教的觀念里就是不能吃雞肉,認為雞肉是不潔的,吃肉會污染身體,會受到神的厭惡,吃肉就是下等人。

最高貴的是婆羅門即僧侶,從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活動;其次是剎帝利即武士,從事行政管理和打仗;第三是吠舍即平民、地主和商人;第四是首陀羅即達塞人,從事耕種和各種手工業勞動。

(2)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擴展閱讀: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

印度咖喱

印度人做菜喜歡用調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薑、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還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黃和茴香等20多種香料調制而成的一種香辣調料,呈黃色粉末狀。

印度人對咖喱粉可謂情有獨鍾,幾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雞、咖喱魚、咖喱土豆、咖喱菜花、咖喱飯、咖喱湯……每個餐館都飄著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飯和一種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餅,還有一種油炸的薄餅。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圓白菜、西紅柿、黃瓜、豆角、土豆、洋蔥、冬瓜等,全部都是製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 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③ 印度人不吃什麼肉

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

(3)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擴展閱讀

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度把人們分為四個種姓。

最高一級是婆羅門。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第二級為剎帝利,《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第二級為剎帝利,《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在四個種姓外,還有達利特,即賤民,多由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及其後裔組成。

④ 印度人飲食

印度人因宗教關系氣候原因,食素者多,食葷者少。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以食羊肉為主,絕不吃牛肉,但允許吃雞蛋、黃油、牛奶,也可以吃雞、鴨、魚肉。有許多印度教徒從不吃肉,甚至連雞蛋也不吃一個,因為在他們看來,雞蛋也屬於有生命的東西。特別是中上層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會地位高的人葷食者越少,他們認為只有社會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
因此,在印度,有許多素食飯店和旅館是不供應肉食的。伊斯蘭教徒以食牛肉為主,絕不吃豬肉。其他教團,如拜火教、基督教等對肉類無所禁忌。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麥為主食。菜餚多採用燉、燒、煮、烤等烹飪法;調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黃油,不喜食油膩。喜食菜類有:西紅柿、洋蔥、土豆、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特別愛吃土豆,認為是菜中佳品。不吃菌類、筍類及木耳。
印度人吃飯,與許多國家不同,他們既不像西方人那樣用刀叉,也不像中國人一樣使用碗筷,他們大多使用盆子,用右手抓取。吃抓飯是印度人的習俗,他們用右手抓飯、接食物。在抓飯時,一般只用三個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拌勻,隨後再一把把抓著吃。他們的三個手指不但能吃米飯,甚至還能把菜湯同米飯一起攪拌,然後一一送進嘴裡,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入口中。
印度人的雙手分工明確,除上廁所外,一般都用右手。在朋友相聚或參加招待會、聚餐會時,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在這種場合下,通常是站著進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客人用左手拿盤子,右手抓食物。印度的食具別具風格,無論是盆、壺、罐,還是盤、碟,不少是銅製品,富貴人家還有不少銀器。廚房的各種大小炊具一般也都是銅製品。
印度人一般不喝酒,認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所以在宴請印度客人時,如對方不願喝酒,不要勉強勸酒。錫克教徒絕對禁酒。印度人大多喜愛喝紅茶。他們把茶葉放人銅制或鋁制的壺里煮沸,再加入適量牛奶和白糖,所以印度茶不帶苦味,香甜可口而且富有營養。印度的茶水呈稀粥狀,不像中國的茶水那樣清淡,兩者的味道也不大相同。有些印度人寧可不吃早點,也要喝上一兩杯奶茶。除飲紅茶外,印度人也比較普遍飲用咖啡、牛奶、涼水等。

⑤ 印度人為什麼不吃豬肉和牛肉

印度人大多數是印度教徒,印度教奉牛為神,其教徒嚴禁吃牛肉,一部分印度人信奉伊斯蘭教,遵照教規,嚴忌吃豬肉,所以出現了印度人不吃豬肉和牛肉的現象。

印度的每個宗教在次大陸都有它的信徒。整個印度次大陸遍布無數美麗的廟宇、雄偉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廟、猶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

印度西部商業特大都市孟買可以說是印度宗教、民族、語言多樣性的一個縮影。市內除了以上各教的廟、堂外,還有著名的亞美尼亞教堂、神道教廟和大同教廟等。

(5)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擴展閱讀

印度教禁忌:

1、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牛是濕婆神的坐騎,所以禁止食用牛肉或牛皮製品。

2、在印度,應避免以左手遞物給當地人,因為左手被視為視不潔的。

3、在印度,不要撫摸小孩頭部,因為印度人認為頭部視神聖的。

4、在印度,進入宗教寺廟和古跡都必須拖鞋,最好入境隨俗。

5、參觀印度寺廟時,最好不要穿著短褲和短裙。

6、在印度,看到特殊宗教儀式舉行時,千萬不克鄙視或加以批評,免得招惹是非。

伊斯蘭教禁忌:

根據伊斯蘭教的規定,伊斯蘭教徒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不抽煙、不飲酒。

⑥ 印度的飲食習慣和見面禮節,日本的飲食習慣和見面禮節,德國的飲食習慣和見面禮節

印度,握手問候、 美國,握手問候, 日本,握手問候 德國,握手問候, 美國吃三明治等東西

⑦ 印度人不吃雞肉嗎印度為什麼不能在廚房做雞肉

虔誠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義者,不沾葷腥。所以不吃雞肉是為了不殺生。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飲食習慣也不同。印度教徒絕對不吃牛肉,因為他們把牛奉為神牛。穆斯林不吃豬肉,但大啖牛肉。

因此,殺牛和吃牛肉常成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沖突的導火索。

耆那教徒更是嚴格食素,連雞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黃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約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價格便宜,質量也很好,男婦老幼,都喝牛奶。奶製品如冰淇淋、乳酪、酸奶、蛋糕等,質量也屬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幾十個盧比。

由於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義者,為了補充蛋白質,豆類就成了他們每餐必吃的東西,並永遠作為他們的一道主菜呈現給你。 印度的豆子種類繁多,有大如蠶豆的紅豆,還有黃豆、豌豆等,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鹽,用來做湯。

(7)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擴展閱讀: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總人口約13億,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國。

其餘分別為: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

印度人宗教信仰,世界各大總宗教在印度都有信徒 ,信仰印度教的人數為總人口的80.5%,穆斯林佔13.4%,基督教2.3%,錫克教佔1.9%,其它教派佔1.8%,情況不明的為0.1%。

⑧ 印度人禁忌什麼

印度飲食禁忌
印度人飲食口味的基本特點是淡而清滑。他們喜吃的主食是印度烙餅和咖喱米飯;喜食的肉類是雞鴨和魚蝦;喜愛的蔬菜是番茄、洋蔥、土豆、白菜、菠菜、茄子、菜花,尤其愛吃洋山芋,認為洋山芋是菜之佳品;所喜歡的飲料是紅茶、咖啡、冷開水等。無論做飯或做菜,印度人絕不用醬油或醬類調料,而總是離不開咖喱。常用的咖喱粉可達二十餘種。除此之外,他們做豆湯、素菜或雞鴨魚蝦時,也往往要使用金色的鬱金花等類調料,有時也拌用香辣料。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最注重的是烹調多用調料。做咖喱雞要用17種調料,燉菜所用的調料最多。
飲食禁忌
印度人多為印度教徒。印度教奉牛為神,其教徒嚴禁吃牛肉,同時也嚴忌眾人在同一食盤內取食。一般而言,富貴人家忌諱多吃葷食。
少數印度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遵照教規,嚴忌吃豬肉。一般來說,所有印度人幾乎都忌吃豬肉,認為吃豬肉是下賤行為。
極少數印度人信奉錫克教,他們嚴戒飲酒。
戒酒幾乎是全體印度人的共同習俗,有的邦是戒酒邦,也有的邦規定每周有"戒酒日"。
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忌吃蘑菇、木耳和筍類蔬菜,同時也忌諱用左手或雙手遞食或敬茶。
舔茶:絕大多數印度人信奉印度教,他們大多不吃牛肉,不喝酒,不吸煙,但有喝茶的習慣。他們喝茶的方式是"舔飲",即把茶水盛在盤子中,伸出舌頭舔茶水而飲。

⑨ 印度的就餐禮儀

食物,可以了解一個國家。那麼關於印度大家了解多少呢?印度有什麼就餐的禮儀呢?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學習印度的就餐禮儀。

印度就餐禮儀一

雖說印度菜在菜式創造和就餐禮儀上,都已經開始變得國際化了,但是其中仍有一些不容忽視的細節需要外國食客們注意,否則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被人貽笑大方。

1、用餐時需要掌握好時間。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兩頓飯,第一餐是在上午8點以後,第二餐基本在晚上8點以後。

但是習慣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開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開胃菜、湯、主菜和甜點,根據個人食量點菜,也可以不要開胃菜。

2、用餐時吃飯速度與對方相同。

印度菜用餐時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而且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開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盡量保持和對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

甜點和茶一定要等到飯後再端上餐桌,否則也是對客人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3、印度人實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殘留下剩菜。

4、印度人“手抓飯”其中的樂趣和忌諱。

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准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

正是因為印度人的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

特別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的手抓飯在用手上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

用餐結束,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印度就餐禮儀二

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

在印度做客就餐,也有很多禮儀需要注意,雖然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做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人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但是他們喜歡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喜歡中國的粵菜、蘇菜。

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印度就餐禮儀三

羊肉的“巨無霸”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對飲食有著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聖。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盪,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裡只有羊肉的。外國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請印度人吃飯,先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則會很尷尬。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有一次,我們請印度朋友來家吃飯,大家落座後,突然發現一位朋友閉上了眼睛,嘴裡好像還在默念著什麼,片刻之後,才睜開眼睛開吃。

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場,還能買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來有很濃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別喜歡吃甜食,印度餐最傳統的甜食也是用兩種乳酪和糖製成的。

只能用右手吃飯

印度人吃飯的方式還保留著某些傳統的習慣。雖然在較正式的場合,人們吃飯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更來得痛快: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後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裡。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製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保。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在餐館或印度人家裡吃飯,當快吃完的時候,主人往往會給每人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這水可千萬不能喝,它是用來洗手的。飯後,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異味。

印度就餐禮儀四

印度交際應酬禮節繁多:合十禮、擁抱禮、貼面禮、摸腳禮、舉手禮等。也流行握手禮。印度人迎接嘉賓往往要向對方敬獻用鮮花 編織 而成的花環。印度人以往對等級、地位、身份極其關注。印度所特有的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其一,“婆羅門”,即僧侶;其二,是“剎帝利”,即名門、貴族;其三,是“吠舍”,即平民;其四,是“首陀羅”,即賤民。此外,還有 “不可接觸的賤民”,叫作“哈里真”。傳統的種姓制度廣遭非議,但影響猶在。

印度人主食有大米及麵食,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印度食素者特別多,而且社會地位越高的人越忌葷食。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

印度的就餐禮儀相關 文章 :

1. 關於印度餐桌上的禮儀

2. 印度餐桌禮儀

3.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須知

4. 印度人的社交禮儀

5. 接待印度客戶的禮儀

⑩ 印度奇葩的宗教飲食觀:下等人吃肉、上等人吃素

人類在進入文明社會後,階層開始產生,不同階層的人享有不同種類的食物成了當時的慣例,決定他們食譜的並不完全是收入水平,更主要的的是社會地位。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征服了印度次大陸的雅利安人,他們把印度變成了種姓社會,制定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規則,其中肉食和素食的差別就是一個重要標准。印度種姓中地位最高的婆羅門階層認為食素是高尚品德的標志,因此在印度,曹劌的那句「肉食者鄙」倒是至理名言。印度的第二個階層剎帝利階層倒是可以吃肉,他們可以食用符合他們種姓特點的鹿肉等食物。在印度能夠公開大快朵頤食用肉類的種姓,是排行在後的吠舍和首陀羅,他們為痛快吃肉付出的代價是形象受損。幾乎所有的印度民間故事中都有一個貪財蠢笨的首陀羅財主土豪,他們在故事中註定是被智慧貧窮的婆羅門捉弄和劫富濟貧的對象。

▲世界上最嚴格的素食者耆那教信徒

在喬達摩·悉達多時代,最狂熱的素食者是佛教的競爭對手——耆那教信徒,他們的祖師大雄認為奶製品和蛋類也是肉食,身為修行者也要慈悲為懷避免食用。後世的耆那教信徒更是發展為「只要是有葉子的植物也有靈性,吃它們等於吃肉」的理論。耆那教教徒的食譜上甚至禁止食用胡蘿卜和大頭菜,他們認為不少小動物也靠這些植物根莖生存,所以不能和小動物搶吃的。

耆那教信徒對物質的要求最低,他們在飲食上如此,在衣物需要上也奉行極簡主義。在今天的印度、尼泊爾看到的僅有抹布大小衣服遮羞的修行者大多是他們的信徒。由於衣食上的極端主義,耆那教徒基本上淡出了印度文化的圈子。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的飲食禁忌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坐火車去越南要帶多少錢 瀏覽:828
中國首個新冠疫苗什麼時候上市 瀏覽:946
越南退役軍人有哪些 瀏覽:789
阿拉伯河在伊朗叫什麼 瀏覽:695
美國和伊朗有什麼條約 瀏覽:623
歡迎你來中國用印尼語怎麼說 瀏覽:379
現在回越南要多少錢 瀏覽:854
伊莉莎為什麼來中國 瀏覽:914
中國國寶文物有哪些 瀏覽:275
印度電視劇婆媳一家親哪裡看 瀏覽:57
伊朗外陰白斑膏多少錢 瀏覽:193
印尼巴士車包怎麼用 瀏覽:853
英國超市什麼東西好吃 瀏覽:343
越南徐工市場在哪裡 瀏覽:432
他在印度尼西亞工作用英文怎麼說 瀏覽:298
伊朗方面升起紅旗代表什麼 瀏覽:533
中國麻將多少印尼盾一副 瀏覽:932
耐克印尼鞋標怎麼辨別 瀏覽:972
印尼語蒼蠅怎麼說 瀏覽:931
今年義大利田徑為什麼這么強 瀏覽: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