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如何選官

中國如何選官

發布時間:2023-02-04 07:02:18

『壹』 中國古代的選官制是怎樣的

1.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創立,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得以完善。
2.隋唐科舉制度的創新又是對中央集權官僚機構完善的重要補充.通過科舉選官,有利於寒門出生的優秀人才參與政權,從而使封建官員素質有一定的提高.這樣在一定程度有利於封建國家官僚機構的政治清明,同時也保證了官僚機構能夠較高效率地運轉
3. 府兵制的創立和完善適應了隋唐均田制度的需要.但是,伴隨著封建地主階級土地兼並日益嚴重,均田制逐漸瓦解.這樣建立在均田制基礎上的府兵制也就崩潰了.募兵製取代府兵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兼並嚴重、農民逃亡增加和封建庄園經濟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反映了封建國家增強軍事實力的需要。
4.在均田制基礎上,隋唐創立了租庸調制.它是封建國家賦役徵收的重要來源.隨著封建經濟的發展,土地兼並之風日盛,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或依附農民.同時封建私人庄園經濟迅速發展.租庸調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而逐漸瓦解,封建國家賦役銳減.為了增加政府收入,封建國家針對土地集中的特點,改革了原有的賦役制度,創建了兩稅法.兩稅法是我國封建社會賦役制的一次重要改革. 科舉制通的創立, 科舉制通過考試選拔官吏,從而使有才乾的人為官,這樣有利於官吏素質提高和吏治清明.同時也有利於打破士族門閥控制政權的壟斷局面,因而有利於社會進步.科舉制把薦官制發展到考官制,這無疑是我國選官制度的重大進步,這一制度為以後歷朝沿用,乃至對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形成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貳』 中國的選官制度是什麼

選官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權制度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主要包括奴隸社會的王位世襲制、兩漢的察舉制、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舉制。

1. 王位世襲制
從禹的兒子啟開始,禪讓制的慣例被破壞,從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王位世襲制的確立,是一次重大的歷史變革,它標志著原始社會的「天下為公」為奴隸社會的「家天下」所取代。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它是歷史的進步,其根源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2. 察舉制
秦朝以後,封建的選官制度有了發展。漢武帝時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官制度用來選拔人才,其內容包括地方察舉和皇帝徵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是兩漢選官的最主要途徑之一。各方面人才的涌現是漢武帝時期出現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東漢時期繼續實行察舉制,但前後有所變化。初期主要依據人才在地方上的聲望,稱為「鄉舉里選」。中期以後,豪強地主勢力開始惡性膨脹,門第族望成為選舉的主要依據。在選官制度日趨腐朽的情況下,出現了一批世代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權的豪門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並發展起來。後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權,選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現「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選官制度。三國時開始實行,隋唐時被廢除。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打破了原有的統治秩序,使漢代的察舉制度無法繼續實行下去。曹操為發展自己的勢力,採用「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曹丕當政時創立了九品中正制。具體做法是:中央選擇「賢有識鑒」的官員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訪士人,評列九品,作為官吏除授的依據;中正評定士人,家世、才能並重。曹魏後期,尤其到了晉朝,九品中正制發生了變化,不再是選拔人才的途徑。由於中正官一職為世家大族所壟斷,選官任人唯看門第家世,出現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等級森嚴的局面。九品中正制是東漢以來世家大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它加速了魏晉以來士族制度的形成和發展。

4. 科舉制

第一,隋唐科舉制的創立和完善。<1>隋朝興起: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使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2>唐朝完善:唐太宗時,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大量增加科舉取士人數,還首創了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

科舉制與九品中正制的明顯區別是選拔官吏不再以家族名望而是以考試成績為依據,選官的權力不在地方而是收歸中央。科舉制的創立是封建選官制的一大進步:它抑制了門閥世族勢力,擴大了官吏來源,實質上反映了隋唐時期階級關系的變化;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有利於政治的清明;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需要指出的是,科舉制雖然擴大了官吏的來源,但它仍然是地主階級的選官制度,是為地主階級服務的。

第二,宋朝科舉制的發展。宋代科舉制比唐代有了進一步發展,而且具有自己的特色,這主要表現在殿試成為定製和「糊名法」的實行,採取的名額也比唐朝大大增加了。科舉制的發展為地主階級各階層進入仕途開辟了道路,也進一步擴大了北宋的統治基礎,還起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作用。

第三,明清時期科舉制度的變化。明清時期實行八股取士,以四書五經的文句命題,解釋以朱熹的集注為依據,文章格式為八股文,不能隨意發揮。八股取士的實質是一種文化專制制度,它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嚴重地阻礙了文化科學的發展,是造成近代中國科學技術落後於西方的重要原因。清末戊戌變法曾改革科舉制,廢八股,改試策論。科舉制在中國古代選官史上存在了近一千三百年,直到1905年才被廢除。

『叄』 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是怎樣選拔人才的

1、先秦:從夏朝到春秋,選官主要按爵位;戰國時期,商鞅變法等地主階級改革才重視按軍功授爵。(標准從爵位到軍功)

2、西漢:
西漢武帝時開始實行察舉制,分察舉和皇帝徵召等。
察舉制:漢武帝令郡國每年舉薦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選拔制度。孝廉成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徑。
徵辟制度: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制度,皇帝徵聘和府、州郡辟除兩方面。前者多為名望高、品學兼優的社會名流,被徵召者多為以要職。

3、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評品級決定官員獎懲,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壟斷地位。(標准為門第)

4、隋唐:隨著士族門閥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興起,產生了科舉制。隋文帝時分科考試,隋煬帝時設進士科,唐太宗時以進士明經為主,武則天時設武舉和殿試,唐玄宗時任用高官主持考試。

5、宋元:北宋科舉制進一步發展,分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實行糊名法,錄取名額大增;王安石變法改革科舉,不考詩賦,考經義和時務策,設明法科,考試成績好的可直接授官。(特點:更嚴密;人數增;更實用)

6、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嚴格限制,為君主專制培養了忠順奴才,但嚴重製約了中國科技、思想的發展。

『肆』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方式、標准、影響是什麼

一、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方式

1.夏、商、周時代:「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

2.秦國:按軍功授爵,打破了奴隸主貴族世襲爵位的制度,有利於新興地主階級勢力的增強。

3.兩漢:漢朝建立了一整套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有察舉制和徵辟制。

4.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出身。

5.科舉制:隋煬帝以後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時期是科舉制的鼎盛時期)。

二、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標准

1、世卿世祿制:

它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擔任官員的大小貴族必須經國學教育,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2、察舉制和徵辟制:

察舉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徵辟是漢代選拔官吏制度的一種形式。是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職。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級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屬吏,再向朝廷推薦。

3、九品中正制:

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4、科舉制:

科舉考試的內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測試的內容是經義,《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里選擇一定的題目來進行寫作。題目和寫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三、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影響

在總結並吸取我國古代科舉選官制度的重要經驗的基礎上,才使資產階級革命後的西方國家,得以克服其官吏任用制度方面的種種弊端,逐漸建立起適應資本主義發展需要的、較其過去先進得多的近現代文官制度。

(4)中國如何選官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變化規律

古代選官和用人是否得當,直接關繫到社會興衰。因此,選官制度是保證和鞏固統治者統治的重要舉措;歷代選官制度在執行初期都主要起到鞏固統治的積極作用,但這些制度在執行的後期,逐漸影響和阻礙社會的發展。

選官制度的主要標准由家世、財產、門第逐漸發展到才學,選拔方式漸趨嚴密科學,標准逐步趨向公開、公平、客觀;影響我國時間最長的選官制度是科舉制度,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選官方式。

明朝之前的科舉制度推動了我國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積極性佔主導地位;但明朝之後的科舉制度消極作用占據主導地位,成為一項愚民政策,阻礙了社會進步和文化事業的發展

『伍』 古代的選官制度

中國古代的選官制度具體如下:

1、世卿世祿制

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它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擔任官員的大小貴族必須經國學教育,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

2、察舉制

察舉制是漢朝建立的選官制度,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察舉制,初期以「鄉舉里選」 為依據,注重鄉里輿論對某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後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權,選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現「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的腐朽局面。

3、徵辟制

徵辟制是兩漢選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之一,是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徵聘與公府、州郡辟除兩種方式。皇帝徵聘是採取特徵與聘召的方式,選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學兼優的人士,或備顧問,或委任政事。

4、九品中正制

中正官的設置,既保留了漢代鄉閭評議的傳統,又改變了漢末名士請議左右鄉議和地方大族操縱選舉的局面,把品評與選官的權力收歸中央。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護士族世襲政治特權的官僚選拔制度,因此當士族沒落以後,九品中正制也被徹底廢除了。

5、科舉制

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地位,後成定製;北宋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發展。

科舉制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

1、積極作用: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前期世族門閥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士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

讀書、考試、做官三者聯系,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

2、消極作用: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實際學問或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明清八股取士為封建統治者培養的忠實奴僕,嚴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長,是統治者加強專制主義皇權統治的重要手段。

『陸』 中國各朝代選官制度

1、夏、商、周時代:「世卿世祿制」,盛行於夏、商、周時代。原始社會末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禪讓制破壞後,出現了「大人世及以為禮」的世襲制。世襲制的特點是王權與族權統一。它通過家族血緣關系來確定政府各級官員的任命,依血緣親疏定等級尊卑和官爵高下。

擔任官員的大小貴族必須經國學教育,學習相關禮儀知識方可上任。即「三代以上出於學」。凡定爵位與官職者都世代享有采邑和封地。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它是歷史的進步,其根源在於生產力的發展。

2、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門第出身。

中正官的設置,既保留了漢代鄉閭評議的傳統,又改變了漢末名士請議左右鄉議和地方大族操縱選舉的局面,把品評與選官的權力收歸中央。這對杜絕朋黨,破除門閥起了一定的作用。

特別在實行初期,對加強曹魏政權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起初,這一制度是致力於解決朝廷選官和鄉里清議的統一問題,是對漢代選官傳統的延續,也是對曹操用人政策的繼承。

3、科舉制:隋煬帝以後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時期是科舉制的鼎盛時期)。

歷史沿革: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地位,後成定製。

北宋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發展: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嚴格科舉考試程序,舉人經禮部考試後須經殿試才算合格,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試成為定製;

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科目;實行糊名制,採取「彌封」「謄錄」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密封,防止考官舞弊;錄取名額比唐朝大大增加。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


(6)中國如何選官擴展閱讀

選舉意義重大

選官用人是國之大事,為了保證人才選拔,國家一方面大力發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斷探索和完善選官制度。 「中興以人才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賢者亡」之說。因此認真總結中國古代選官用人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選舉發展

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過「世卿世祿」制度產生。戰國時,「世卿世祿」制逐漸廢除,官吏的選舉發生了根本變化。秦在統一之前,「仕進之途,唯闢田與勝敵而已」,而勝敵是其主要途徑。秦統一後的官吏,也就多出於軍功。

到了漢代,朝廷為了適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徵召、公府與州郡辟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於一途,而且還可以交互使用。

以後,我國古代官吏選用又分別出現了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濫觴的科舉制。這些選官用人制度對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表現出各種弊端。

『柒』 中國歷史上的選官制度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統治階層改革舊有制度,更為了富國強兵,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而才幹出眾的人。
戰國時期出現「軍功爵制度」,又興起「養士」之風,招攬有才幹、善言辭的人才,不論出身,為國君、諸侯服務。
到秦代則以「闢田」和軍功為選官依據。但這些都不是完備的選官制度。
到了漢代,為了適應國家統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選拔官吏的制度,名為「察舉制」。察舉是自下而上推選人才的制度,也叫「選舉」。
考試是漢代察舉制度的重要環節。被舉者經考試後,由政府量才錄用,這樣既保證了選才標准能貫徹實行,選出真正的人才,還能保證競爭的相對公平,令下層人士有進入國家管理層的可能。
隨著考試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到隋唐以後更發展成「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實行了1300年之久,成為中國重要的選官制度。

『捌』 新中國實行什麼選官制度

中國歷代選官制度
1. 朝代 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官制度, 為曹丕採納陳群建議而設立。
2. 內容 九品中正制, 又稱「九品官人法」, 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 中正: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負責人, 也就
3. 影響 導致門閥士族制度的產生。 五、科舉制

『玖』 古人是怎樣選官的

進入帝制時代以後,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即:漢魏六朝時期的察舉制和隋唐以後的科舉制.察舉制時代面臨的問題是有條件出任官員的人數有限,察舉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選拔人才.科舉制時代的問題正好相反,隨著門閥貴族的衰落、文化知識的普及,有條件有資格出仕任官的人越來越多,而能夠安排的員闕卻是有限的.所以,科舉制及各種配套的官員選任制度的目的是,除了選拔國家治理需要的人才外,還在於淘汰或黜退大量的有任官資格的人.因此,如何引入競爭機制就成為一個無可迴避的問題.
在唐代選官制度中舉和選分離,宋代以後,舉和選逐漸走向合一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的競爭機制,首先體現在考試選官的制度之中.考試選官的原則確立於隋唐時期.以往人們一般強調隋唐以後的科舉制在考試選官中的地位和作用,實際上,唐代的銓選更能夠體現通過考試選拔官員的精神和原則.因為在唐代選官制度中舉和選分離,舉指科舉,選指銓選.科舉只是獲得出身的考試,而獲得出身的途徑,除了科舉外,還有門蔭、流外入流、軍功授勛和其他雜色入流等.無論何種出身,要出仕任官,都必須經過吏部或兵部的銓選.即使是任滿待選的前資官,在重新出任職事官時,也同樣需要經過銓選考試.銓選是所有人進入官僚隊伍的必經之路;或者說,不論是通過何種渠道獲得出身,所有出仕任官的人都必須通過銓選來選拔.
宋代以後,舉和選逐漸走向合一,科舉及第者很大一部分可以直接出仕任官,考試選官的原則在科舉制度中就得以實現.考試選官的核心精神就是優勝劣汰,以公開考試、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為原則的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最基本的競爭途徑.盡管自科舉制誕生以來一直到科舉制的終結都存在著家庭背景、人際網路、權錢交易、個人喜好等因素對公平競爭原則的沖擊和干擾,但是,以考試成績定去留的基本准則是無可動搖的.科舉選官制度是中國帝制後期社會流動的根本途徑,也是保持社會活力或全體社會成員進取心的基本動力之一.
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員,解決的只是出身的問題,是在初次入仕任官的環節上設立的競爭機制,對於已經進入官僚體制的大量所謂「前資官」來說,在他們升遷過程中如何進行有效的競爭,既是保證選官公正有序的需要,也是選拔人才的需要.中國古代選官思想中強調「為官擇人」,就是選拔符合崗位需要的人擔任相應的官職,而不是「為人擇官」,不是為了安排人而選官.如《周禮》就說「官不必備,惟其人」;西晉劉毅在《九品八損疏》中提出,「凡官不同事,人不同能,得其能則成,失其能則敗」;唐太宗更是明確指出要「量才授職」、「用人如器」.如何才能做到「為官擇人」,如何在客觀上選拔出符合崗位需要的人才,在主觀上排除各種人為因素的干擾,就成為中國古代選官制度中的關鍵問題.

閱讀全文

與中國如何選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國土面積和人口有多少 瀏覽:415
印度什麼手機可以買 瀏覽:197
越南哪裡有賣淮山 瀏覽:621
越南花梨木傢具如何辨別 瀏覽:811
特朗普為什麼怪中國 瀏覽:567
印度的乳酪有哪些品牌 瀏覽:383
伊朗100元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737
義大利壁掛爐哪個品牌口啤好 瀏覽:231
多少度緯線橫穿印度 瀏覽:704
越南有哪些小眾景點 瀏覽:312
印尼幣一條等於多少 瀏覽:764
伊朗是什麼氣候為主 瀏覽:402
印度黃金最貴多少錢 瀏覽:605
中國越南邊貿點有哪些 瀏覽:319
中國人在泰國玩怎麼玩 瀏覽:591
去越南走哪個口岸不會被敲竹杠 瀏覽:429
伊朗人均耕地多少畝 瀏覽:872
如果在英國買的蘋果怎麼帶回中國 瀏覽:73
伊朗好玩么伊朗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瀏覽:384
印度產的什麼品牌轎車 瀏覽: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