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作品有什麼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作品有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27 01:49:34

『壹』 被譽為歌劇之王的作家是誰他的代表作有,茶花女

被譽為歌劇之王的作家是威爾第,他的代表作代表作有《茶花女》。

威爾第一般指朱塞佩·威爾第。朱塞佩·威爾第(Giuseppe Verdi,1813年—1901年),義大利作曲家。主要代表作品有歌劇:《納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詩人》、《奧賽羅》、《阿伊達》等。

註: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貳』 威爾第的歌劇都有什麼/\

威爾第——
浪漫主義義大利歌劇作曲家,一生的創作代表了義大利19世紀下半葉歌劇發展的歷史。26部歌劇中,兩部喜歌劇,其餘為正歌劇。他不進行改革,而是通過創造來發展義大利歌劇。早期創作代表作有《倫巴第人》、《歐那尼》、《麥克白》。威爾第所採用的歌劇素材,寄寓了人民要求拜託奧地利統治的願望。他的歌劇包涵4幕,採用分曲歌劇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題材轉向現實生活,對於人物性格內心描繪更加細致,大歌劇《阿伊達》是他頂峰之作,華麗壯觀,氣勢宏偉,創作以」場「為主,插進」分曲「結構。晚期代表作有《奧塞羅》、《法爾斯塔夫》,前者每幕音樂連續發展,劇中人聲與管弦樂達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後者是義大利喜歌劇的頂峰,也為這一體裁劃上了句號。

『叄』 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作品有哪些

居塞比·威爾第 (Giuseppe Verdi,1813-1901),義大利偉大的歌劇作曲家。曾投考米蘭音樂院,未被錄取,後隨拉維尼亞學習音樂。1842年,因歌劇《那布科》的成功,一躍而成義大利第一流作曲家。當時義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厄爾南尼》、《阿爾濟拉》、《列尼亞諾戰役》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斗爭,有「義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五十年代是他創作的高峰時期,寫了《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假面舞會》等七部歌劇,奠定了歌劇大師的地位。後應埃及總督之請,為蘇伊士運河通航典禮創作了《阿伊達》。

晚年又根據莎士比亞的劇本創作了《奧賽羅》及《法爾斯塔夫》。一生創作了26部歌劇,善用義大利民間音調,管弦樂的效果也很豐富,尤其能繪聲繪色地刻劃劇中人的慾望、性格、內心世界,因之具有強烈的感人力量,使他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作曲家之一。

『肆』 威爾第凱旋進行曲:有什麼經典的鋼琴曲,請告訴我它們

這首《凱旋進行曲》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所作,是四幕歌劇《阿伊達》第二幕第二場達拉斯凱旋歸來時的音樂。後來,被後人改編成管弦樂曲和管樂合奏曲,稱為《大進行曲》或《阿伊達進行曲》。全曲由兩個主題組成,第一主題表現凱旋而歸的將士們在行進時的矯健英姿,第二主題表現的是人們熱烈而歡快的情緒,是一首很值得收藏的作品!相信有太多的人熟悉這首氣勢雄壯的曲子! ? G(F(? wq}!D `8; S[#F{W HHE2Ngkw 四幕歌劇《阿伊達》 iQBADY\CIH 4rZ#F2n 阿伊達(四幕歌劇)是埃及總督帕哈為慶祝1869年峻工的蘇伊士運河工程約請威爾第創作。原著貝伊,由基斯蘭佐尼據羅科爾的法文本譯成義大利韻文。 A!u'K K)' dS%ngSh})N 劇情: :z j.iB0 ~ G]aFde<0 在埃及法老時期,埃及軍統帥、青年勇士拉達米斯奉命率軍迎擊衣索比亞軍入侵。他的戀人阿伊達原是衣索比亞國王阿莫納斯羅的女兒,因戰敗被俘,隱瞞身份,在埃及公主安涅利斯身邊當一名女奴。拉達米斯的出征,使她處於極度矛盾中。公主也愛著拉達米斯,看到他和阿伊達之間的愛情,妒火中燒,千方百計折磨阿伊達。拉達米斯凱旋歸來,並將阿伊達之父俘獲。為嘉獎他的戰功,埃及王把公主許配給他。但拉達米斯只愛阿伊達,阿莫納斯羅利用這一點,用計從他口中探得重要軍事情報後逃走了。拉達米斯被判為叛國罪而等待處死,阿伊達在地下石窟中等著他。最後,這對情人之死完成了歌劇的悲劇使命。 _grvcFe;2 wuK3]Qg6 該劇一開始的拉達米斯浪漫曲,前段是宣敘調,雄壯果敢,間以銅管輝煌嘹亮的伴奏,顯示這位青年統帥的英武挺拔;後段是詠嘆調,旋律熱情奔放,抒發他對阿伊達熾熱的愛情。 d ?SIDp -=N Uztq 第一幕終曲祭司們的誦經合唱,運用增二度音程的特殊進行,充滿奇異而迷人的東方色彩。 =ka`iJXyO hh,]:lT* 第二幕中公主與阿伊達的二重唱,把公主的妒忌、傲慢和機靈詭譎,以及阿伊達純潔、真摯和忍辱負重的性格特徵刻劃得栩栩如生 <jN7bSn Y\u}-tEO@a 第三幕阿伊達的浪漫曲,樂隊先後奏出阿伊達的主題和帶有異國情調的樂句,勾起她對故國的懷念。 SLI> b ~sE.P" 第四幕公主與拉達米斯的二重唱,把公主對拉達米斯由恨而愛,轉而祈求、悔恨的內心轉變過程極為成功地描繪出來,是所有歌劇中由次女高音演唱的最有名的唱段。 Qt`#ynw| .]1-.? F!1K'{r# a 威爾第和《阿伊達》

『伍』 威爾第的歌劇有哪些

1,《茶花女》

三幕歌劇《茶花女》作於1853年。由皮亞韋根據小仲馬的戲劇《茶花女》撰腳本。其劇情描述巴黎名妓薇奧萊塔被青年阿芒的愛情所感動,甘願離開巴黎社交生活,與阿芒去鄉間同居,靠變賣首飾過純潔的生活。

但阿芒父親堅決反對兒子與微奧萊塔的結合,在他的請求下,薇奧萊塔為顧全阿芒的家庭聲譽,決定犧牲自己的幸福,返回巴黎。

2,《阿伊達》

四幕歌劇《阿伊達》作於1870年。腳本作者是吉斯蘭佐尼。根據法國的埃及學家奧古斯特·馬里埃特·貝伊提供的情節寫成。劇情描述衣索比亞公主阿伊達與父王阿莫納斯羅同被埃及軍隊俘獲。埃及青年統帥拉達美斯愛慕阿伊達。阿莫納斯羅指使阿伊達趁機刺探軍事情報。

3,《弄臣》

三幕歌劇《弄臣》作於1856-1857年。由皮阿維根據法國作家雨果的劇本《國王取樂》撰腳本。劇情為:16世紀時,義大利的曼圖阿城有位年輕的公爵縱情於女色,公爵喜愛的駝背丑角(即弄臣)里哥萊托為他出謀劃策,專門讓他勾引大臣們的妻女。大臣們因此對里哥萊托恨之入骨,共謀對他實行報復。

4,《唐·卡洛斯》

五幕歌劇《唐·卡洛斯》作於1866年。原腳本是法文,由梅里和迪·羅科爾根據德國作家席勒的同名劇作編寫,1867年在巴黎首演。1882-1883年,威爾第曾對此作進行修改,刪去第一幕(「楓丹白露」場景),成為四幕修改本。

5,《假面舞會》

三幕歌劇《假面舞會》作於1857-1858年。由索馬根據斯克裡布為奧柏的《古斯塔夫三世》(或稱《假面舞會》)所撰腳本改編。內容取自18世紀末,瑞典古斯塔夫三世遭暗殺的真實事件。

『陸』 居塞比·威爾第有哪些著名作品

居塞比·威爾第(1813~1901),義大利偉大的歌劇作家。《茶花女》是威爾第的「通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其餘兩部是《弄臣》及《游吟詩人》),它受義大利人的歡迎程度不亞於《游吟詩人》。

『柒』 居塞比·威爾第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有什麼作品

1813年10月10日,威爾第出生於義大利北部一個小城鎮「布塞托」的近郊。他的父親是農民,經營了一個小客店,家境比較窮困。

童年時代的威爾第性格安靜內向,他經常幾個小時地站在教堂里傾聽風琴的演奏。後來,他參加了布賽托市的樂隊。樂隊指揮普拉維希很快就發現他具有非凡的音樂才能,於是盡全力培養他,向他傳授各種有關的知識。威爾第進步很快,不久就可以代替普拉維希來指導樂隊的排練了。為使他的天才能得以真正的發揮,布賽托愛樂社社長巴萊齊和樂隊指揮普拉維希兩人共同為威爾第奔走活動,籌集到兩年的助學金,送他去米蘭音樂學院學習深造。被米蘭音樂學院拒之門外,他向斯卡拉大劇院的指揮拉威尼阿登門求教,拉威尼阿收他作了私人學生。他夜以繼日、頑強刻苦地學習,吮吸著知識的甘乳。

一次,威爾第跟隨老師拉威尼阿一起去劇院觀看海頓的清唱劇《創世紀》(TheCreation)的排練。樂隊演奏員已全部到齊,可樂隊指導兼鋼琴伴奏卻因故缺席。劇院經理莫列里非常焦急,於是,拉威尼阿推薦他的學生試一試。一個年僅20歲的小夥子來主持聲名赫赫的斯卡拉大劇院的排練,這立即引起全體演職人員的議論紛紛,場面之熱鬧,猶如開了鍋的沸水一般!只見威爾第不慌不忙地走到鋼琴前,一隻手彈奏主旋律,另一隻手揮舞指揮樂隊,一切都進行得准確無誤、無懈可擊。人們漸漸開始從懷疑到驚訝,從暗自贊嘆到肅然起敬。

威爾第的才華不僅使莫列里當場任命他為劇院的正式指揮,而且委託他寫一部歌劇《波尼費丘伯爵奧貝爾托》(Oberto,ContediSanBonifacio)。

年輕的音樂家榮歸故里,他愛上了恩師巴萊齊的女兒瑪格麗塔。盡管威爾第身無分文,慧眼識真的巴萊齊卻十分愉快地促成了自己女兒與這位得意門生的婚事。當時,威爾第23歲,瑪格麗塔年僅16歲。

3年後,作曲家攜妻子與兩個幼小的孩子重返米蘭。他的處女作《奧貝爾托》(Obeno)在斯卡拉大劇院首場公演,取得了不大不小的成功。莫列里很高興,立即向威爾第提出再寫3部歌劇的預約。

正當年輕的小鷹准備展翅高飛之際,無情的命運之神卻開始故意與他為難,一場恐怖的瘟疫在很短的時間內便相繼奪去了他兩個孩子與妻子的性命。他強忍著巨大的痛苦去寫一部滑稽喜歌劇《一日國王》(UnGiornodiRegno)。《一日國王》遭到了理所當然的失敗,幾個月過去了,心神不定的威爾第依然恍恍惚惚。一天晚上,他碰見了莫列里。這位劇院經理顯然具備「伯樂」的膽識,他並不因《一日國王》的失敗而拋開一個年輕的天才。經理把一個新劇本《納布科》(Nabuceo)交給威爾第,可作曲家拒絕接受,這位劇院主持人把劇本硬塞進威爾第的大衣兜兒里,然後抓住他的肩膀,將他推上回家的道路。

威爾第氣鼓鼓地回到家裡,隨手把劇本摔在桌上,劇本攤開了,作曲家一動不動地站在桌前發愣。驀然,一行詩句映入他的眼簾:「……飛吧,思想,乘著那金色的翅膀!」剎那間,一股熱血湧上心頭。《納布科》在他的頭腦中起勁地折騰,他終於翻身躍起,發狂般地投入了創作。

威爾第所處的時代,正是義大利歷史上最為動盪的時期。國家四分五裂,奧地利統治者主宰一切。威爾第具有強烈的正義感,他聲明自己首先是一個義大利人,然後才是一個音樂家。《納布科》恰恰體現出這一點,這部歌劇影射了奧地利對義大利的殘暴統治,作品充滿了愛國主義精神。

《納布科》的首演獲得了轟動性的巨大成功。觀眾群情激昂,全場起立,歡呼喝彩!尤其是劇中猶太人的合唱《飛吧,思想,乘著那金色的翅膀!》倍受歡迎。從《納布科》(1842年)起,歌劇家開始踏上輝煌的歷程。劇中猶太人的合唱當真長上了金色的翅膀,它飛遍整個義大利,成為廣大愛國志士的戰斗歌曲。

「威爾第萬歲!」的呼聲響徹義大利全國各個劇院,我們的歌劇大師儼然已成為義大利的象徵。除了他那高尚的人格與精湛的藝術之外,說來也巧,他的名字「威爾第」(Verdi)本身正好是義大利歷史上第一位國王「維克多·埃曼紐艾爾」名字的縮寫,人民的呼喊,道出了他們渴望自由、獨立與實現民族尊嚴的心聲。

19世紀50年代,威爾第的創作進入成熟階段。他的三大名作《弄臣》(又譯《利歌萊托》Rigoletto)、《游吟詩人》(IlTrovatore)、《茶花女》(LaTraviata)相繼問世,繼而又陸續寫出一批很受歡迎的歌劇:《西西里晚禱》(LesVeresSiciliennes)、《西蒙·波卡涅格爾》(SimoneBoecanegra)、《假面舞會》(UnBalloinMaschera)、《命運的力量》(LaForzadelDestino)、《唐·卡洛斯》(DonCarlos)、《阿伊達》(Aida)。

《阿伊達》使歌劇大師的聲望登上他一生的頂峰。《阿伊達》之後,威爾第沉默了,整整16年沒再動筆。出乎意料的是,威爾第在1887年又推出一部偉大的悲劇《奧賽羅》(Otello)(取材於莎士比亞的同名劇作),這部作品被譽為300年來義大利抒情歌劇之代表。6年之後,威爾第以其80歲之高齡再次為人類奉獻出一部喜劇《福爾斯塔夫》(Falstaff)。人們評論說,威爾第的天才完全可以與莎士比亞相媲美!

威爾第是一位名副其實的人民藝術家。盡管他早已獲得了極高的聲譽,卻始終保持朴實無華的可貴本色。晚年的威爾第拿出一大筆積蓄在米蘭建造了一座宏偉的「音樂家之家」,專供那些貧困的音樂家生活居住。直至今日,這座高大的建築依然完好地矗立在那裡,巍峨挺拔,風姿猶存。1901年1月27日,威爾第在米蘭逝世。

『捌』 威爾第最著名的四大歌劇

威爾第——浪漫主義義大利歌劇作曲家,一生的創作代表了義大利 世紀下半葉歌劇發展的歷史。 部歌劇中,兩部喜歌劇,其餘為正歌劇。他不進行改革,而是通過創造來發展義大利歌劇。早期創作代表作有《倫巴第人》、《歐那尼》、《麥克白》。威爾第所採用的歌劇素材,寄寓了人民要求拜託奧地利統治的願望。他的歌劇包涵 幕,採用分曲歌劇的形式。中期代表作有《弄臣》、《游吟詩人》、《茶花女》,題材轉向現實生活,對於人物性格內心描繪更加細致,大歌劇《阿伊達》是他頂峰之作,華麗壯觀,氣勢宏偉,創作以」場「為主,插進」分曲「結構。晚期代表作有《奧塞羅》、《法爾斯塔夫》,前者每幕音樂連續發展,劇中人聲與管弦樂達到前所未有的融合,後者是義大利喜歌劇的頂峰,也為這一體裁劃上了句號。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作品有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著名戶外品牌有哪些 瀏覽:476
英國表演專業藝術留學需要多少錢 瀏覽:910
印度師級編制多少人 瀏覽:901
美國是英國的殖民地多少年 瀏覽:856
如何檢測印度疫情 瀏覽:799
為什麼伊朗北部人口那麼多 瀏覽:467
印度有哪些國寶級男角色 瀏覽:473
沒有qq微信怎麼玩和平精英國際服 瀏覽:526
英國硬幣先令價有多少高清圖片 瀏覽:128
越南被拉黑名單都怎麼解決的 瀏覽:945
伊朗的山為什麼不長樹 瀏覽:700
他在中國學舞蹈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398
伊朗河流特徵是什麼 瀏覽:790
hbo為什麼啟用英國演員 瀏覽:17
中國已經進貨得多少錢 瀏覽:827
做外貿怎麼收伊朗的貨款 瀏覽:585
英國確診病人多少 瀏覽:247
越南座機號怎麼撥打 瀏覽:180
義大利Ovo是什麼意思 瀏覽:745
印度人如何給駱駝過節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