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puglia義大利語怎麼念

puglia義大利語怎麼念

發布時間:2025-10-17 20:15:33

A. 歐洲有幾大半島

歐洲三大半島——義大利半島(亞平寧山脈)

義大利半島 Italian Peninsula

南歐三大半島之一。從波河地區向南伸展960公里(600哩)左右,最寬處240公里(150哩

)。東為亞得里亞海,南臨愛奧尼亞海(即伊奧尼亞海),西瀕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和利

古里亞(Ligurian)海。亞平寧山脈自北到南縱貫整個半島,多火山地震。沿海多低地。有

義大利、聖馬利諾共和國和梵諦岡城。

亞平寧山脈 Apennine Range
亦作The Apennines,義大利語作Appennino。
周圍有狹窄濱海地帶環繞的山脈,它是義大利半島的自然骨幹,對義大利人類地理學

有很大的影響。亞平寧山脈呈巨弧形,從西北部靠近濱海阿爾卑斯山脈的卡迪波納山口(C

adibona Pass)起,一直延伸遠至西西里島西邊埃加迪群島(Egadi Islands),總長約1,40

0公里(870哩),寬度為40∼200公里(25∼125哩)。義大利半島之上山脈本身的

最高點為科爾諾山(Mount Corno),高2,912公尺(9,554呎)。山脈遠至義大利南端的卡拉布

里亞(Calabria),總的走向為西北-東南;然後從卡拉布里亞起,區域性走向改為先向南、

後向西。
亞平寧山脈為阿爾卑斯山系較年輕的山脈之一,就地質而論,它與北非阿特拉斯山脈

的一些沿海小山脈有關聯。它與穿過西巴爾干各國和希臘的第拿里阿爾卑斯山脈也有相似

之處。

自然特徵
(1)地質。亞平寧山脈的地質單位大多是沉積在特提斯海南部邊緣上的海洋沉積岩構成

的。特提斯海是古歐洲板塊和古非洲板塊在中生代(約2.45億∼6,600萬年前)相互分

開期間,伸展在兩板塊之間的大海洋。上述岩石大部分是頁岩、沙岩和石灰岩,而火成岩

(如較古老的洋底殼的殘遺物、亞平寧山脈北部的輝綠岩)則很稀少。
亞平寧造山運動經歷了幾個地殼構造期——大多是在新生代期間,即自6,600萬年前之

後——而在中新世和上新世(2,370萬∼160萬年前)達到最高潮。在過去這100萬年間

曾沿亞平寧山脈西側發生過許多大的斷層;這或許與1,000萬年前開始而導致形成新海——

第勒尼安海——的地殼變薄有關。這些斷層大多還引發了強烈的火山活動,沿著這些斷層

形成一條從托斯卡納阿米亞塔山(Mount Amiata)到西西里島埃特納山的火山鏈;這些火山

中,多數——如阿米亞塔山、奇米諾山(Mount Cimino)、羅馬附近的阿爾巴諾丘陵(Alban

Hills)和蓬札群島——都是死火山,但是南邊的維蘇威火山、埃奧利群島(Eolie Island

s)和埃特納山卻仍然是活火山。沿著整個火山鏈(包括西西里島)常有地震活動,自公元10

00年以來,有記錄的地震就有40,000餘起。地震大多很淺(4.8∼31公里〔3∼1

9哩〕深),地震的發生可能與火山鏈在非、歐構造板塊之間復雜的交相作用中產生沉隔有

關聯。

由於亞平寧山脈地質年代不長而岩石的型式又多種多樣,因而今日的山脈表面突兀崎

嶇。在北部的利古里亞(Liguria)有沙岩、泥灰岩和綠岩,這些岩石易碎,常有山崩;在托

斯卡納、艾米利亞(Emilia)、馬爾凱(Marche)和翁布里亞(Umbria)常有黏土、沙子和石灰

岩;在拉齊奧(Lazio)、坎佩尼亞、普利亞(Puglia)、卡拉布里亞和西西里島北部和東部,

有一些大片鈣質岩露頭,露頭與露頭之間隔有頁岩和沙岩的低地;在莫利塞(Molise)、巴

西利卡塔(Basilicata)和西西里有大片的泥質岩。這些地方的地貌是乾旱缺水和荒蕪不毛

,常帶有劣地式的嚴重侵蝕。

(2)自然地理。自北部開始,亞平寧山脈主要可畫分為∶托斯卡納-艾米利亞亞平寧山

脈,最高峰奇莫內山(Mount Cimone),海拔2,165公尺(7,103呎);翁布里亞-馬奇吉亞亞平

寧山脈(Umbrian-Marchigian Apennines),最高峰韋托雷山(Mount Vettore),海拔2,478

公尺(8,130呎);阿布魯齊亞平寧山脈(Abruzzi Apennines),最高峰科爾諾山,海拔2,91

2公尺(9,554呎);坎佩尼亞亞平寧山脈,梅塔山(Mount Meta)高2,241公尺(7,352呎);路

加尼亞亞平寧山脈(Lucanian Apennines),波利諾山(Mount Pollino)高2,267公尺(7,438

呎);卡拉布里亞亞平寧山脈,阿爾托山(Mount Alto)高1,955公尺(6,414呎);最後是西西

里山脈,埃特納山高3,323公尺(10,902呎)。在普利亞和西西里島東南部的一些小山脈,由

低矮而水平的石灰岩高原所形成,這些高原過去一直受亞平寧造山運動影響較少。

亞平寧山脈的河流都很短,有兩條主要的河流∶台伯河,長405公里(252哩),沿翁布

里亞-馬奇吉亞亞平寧山脈西麓向南流出,再流經羅馬而抵達第勒尼安海;阿爾諾河,長2

49公里(155哩),從托斯卡納-艾米利亞亞平寧山脈起向西流經佛羅倫斯到達利古里亞海。

由於各個區域岩石的性質及其對水力作用的抵抗力不同,而自然地理的性質也各不相同,

然而總的地形凹凸(起伏)情況卻呈現出侵蝕周期早期(或年幼)階段的特性。在石灰岩地區

,多呈喀斯特侵蝕現像,地表裂隙由水力沖刷磨損。在亞平寧山脈一些最高處,現在還有

最後一次冰川期的冰川侵蝕作用的痕跡;不過與阿爾卑斯山脈不同的是,亞平寧山脈已沒

有當代的冰川。
(3)氣候。亞平寧山脈的最高部分是大陸性氣候(與歐洲內地氣候相同),但受地中海氣

候調節而有所改善。經常降雪,冬季寒冷而夏季炎熱(7月平均氣溫為24∼35℃〔75&

#8764;95℉〕)。年平均降雨量為1,000∼2,000公釐(40∼80吋)之間,靠第勒尼

安海一側(西山坡)的降雨量較靠亞得里亞海一側(東山坡)為高。

(4)動植物。亞平寧山脈的植物屬地中海類型,但隨緯度和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所差異。

在北方,林地以櫟、山毛櫸、栗和松為主;在南方,冬青槲、月桂、乳香黃連木、香桃木

和夾竹桃(一種觀賞的常綠灌木)很多。普遍種植的作物有橄欖樹、柑橘和葡萄。橄欖樹多

種植在海拔約396公尺(1,300呎)的高地上;柑橘廣泛種植在卡拉布里亞和西西里島;托斯

卡納、拉齊奧和普利亞盛產葡萄。在高山地區,放牧仍然是利用土地的主要形式。

除了典型的地中海動物之外,許多當地的亞平寧動物品種現在被保護在兩所自然保護

區——阿布魯佐國家公園(Abruzzo National Park)和錫拉公園(Sila Park)——和幾所區

域性公園之內;這些動物有一些是亞平寧山區特有的,如某些昆蟲、「馬爾西卡諾」(mar

sicano)棕熊、岩羚羊、狼和野豬。

居民和經濟
自史前期以來,亞平寧山脈就一直是義大利各民族的生息地。今天,在高出海平面1,

372∼1,524公尺(4,500∼5,000呎)的高處(耕地的最高極限)可找到最高的鄉村

居民點。在沖積土耕地眾多的寬闊的河谷中(如利古里亞的盧尼賈納〔Lunigiana〕河谷、

托斯卡納的加爾法尼亞納〔Garfagnana〕河谷以及阿爾諾河和台伯河上游的河谷),有人口

稠密的地區。內陸各盆地如福利尼奧(Foligno)、特爾尼(Terni)、列蒂(Rieti)、拉奎拉(

l'Aquila)、蘇爾莫納(Sulmona)、阿韋札諾(Avezzano)等也是人口眾多。

製造業在亞平寧山脈的山麓已很普遍;而採掘工業常與天然氣的重要發現有關,也已

在鄰近的沿海平原發展起來。礦產如汞、硫、硼、鉀鹽等很重要;大理石採石場——尤其

是卡拉拉(Carrara)附近的大理石採石場——幾個世紀以來皆已著名。
亞平寧山脈有幾條鐵路縱橫交錯。雖有崎嶇不平的台地作梗,通達山區的道路卻不可

勝數。許多公路利用修建一系列氣勢磅礴的隧道和路堤,克服了地勢起伏不平的障礙;其

中「太陽高速公路」是義大利半島的主動脈,也是歐洲的觀光大道之一。

歐洲三大半島——伊比利半島(西班牙 葡萄牙)

Fri Dec 10 13:29:05 2004

Iberian Peninsula 亦譯伊比利亞半島。

歐洲西南部半島,屬於西班牙和葡萄牙二國。東北的庇里牛斯山脈形成與歐洲其它部

分的天然分界。南端以直布羅陀海峽與北非隔開。西岸和北岸接大西洋,東臨地中海。葡

萄牙的羅卡角(Cape da Roca)是歐洲大陸的最西點。

羅卡角 Roca,Cape
葡萄牙的一處海角。位於歐洲大陸最西端,在里斯本區大西洋海岸,里斯本市西北西

。是144公尺高度狹窄懸崖,為辛特拉山地西端。

直布羅陀海峽 Gibraltar, Strait of
拉丁語作Fretum Herculeum。
直布羅陀岩 Hans Huber
溝通地中海與大西洋的海峽。位於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間,長58公里(36哩)

;最窄處在西班牙的馬羅基(Marroqui)角和摩洛哥的西雷斯(Cires)角之間,寬僅13公里(

8哩)。海峽西端,在北部的特拉法加爾(Trafalgar)角與南部的斯帕特爾(Spartel)角之間

,寬43公里(27哩);海峽東端,在北部的直布羅陀岩赫丘利斯柱與南部的休達(西班牙在摩

洛哥的飛地)正東的阿科(Acho)山之間,寬23公里(14哩)。海峽是北非阿特拉斯山與西班牙

高原之間所形成的弧狀構造帶的一個缺口,平均深度365公尺(1,200呎)。海峽風向多為東

風或西風,從北方進入西地中海的淺冷氣團,往往成為低層高速東風穿過,當地稱為累凡

特(levanter)風。從大西洋有流速為2節的表面洋流向東經過海峽流入地中海,其流量大於

在深約122公尺(400呎)向西流動的較重、較冷的較鹹的洋流,因此海峽的存在使地中海避

免成為一個萎縮的鹽湖。赫丘利斯柱是古代世界西端的象徵。由於海峽具有重大的戰略和

經濟價值,早期為大西洋航海家所利用,至今仍然是經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

要航路。

西班牙 Spain
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之一,位於歐洲西南角的伊比利半島上。東北與法國(和安道爾)為界

,東和東南臨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西鄰葡萄牙和大西洋(西南有加的斯灣,北和西北

有比斯開灣)。西班牙東海岸外的巴利阿里群島(Balearic Islands)和北非海岸外的加那利

群島(Canary Islands)亦屬西班牙,摩洛哥北部的休達(Ceuta)和梅利利亞(Melilla)城幾

百年來一直屬於西班牙。國土南北延伸約870公里(540哩),東西寬約1,050公里(650哩)。

面積504,783平方公里(194,898平方哩)。

地形
西班牙占伊比利亞半島面積5/6,這個大致呈四邊形的半島構成歐洲西南端,將地中海與大

西洋分隔開來。西班牙大部由中央高地組成,被西、西南朝東、東北走向的中央山脈分割

。高原的邊緣與幾座山脈毗連∶北部有坎塔布連山脈(Cordillera Cantabrica),東北部和

東部有伊比利亞山脈(Sistema Iberico),南部有莫雷納山(Sierra Morena),西北部有位

於葡萄牙邊境和西班牙加利西亞的丘陵地區。庇里牛斯山脈橫跨半島的頸狀地帶,形成西

班牙與法國的邊界。有東北部的厄波羅河谷和西南部的瓜達幾維河谷兩大谷地。東南部佩

尼貝蒂科山脈(Sistema Penibetico)沿著海岸綿延伸展,與伊比利亞山系連成一片。地中

海近海被海水淹沒的佩尼貝蒂科山脈凸出海面的一部分組成巴利阿里群島。大西洋上的加

那利群島由火山作用而形成,這里有西班牙境內最高峰∶位於特內里費(Tenerife)島的泰

德峰(Teide Peak,高3,718公尺〔12,198呎〕)。
庇里牛斯山脈是歐洲阿爾卑斯山脈一部分,呈塊狀山脈,從地中海綿延至比斯開灣,

長約430公里(270哩)。最高峰多在中庇里牛斯山(阿內托峰(Aneto Peak)高達3,404公尺〔

11,168呎〕),西部山峰也不低(阿尼峰(Anie Peak)高達2,503公尺〔8,213呎〕)。山脈北

側陡峭,南側則呈緩坡傾斜至厄波羅河(Ebro River)槽。

水系
伊比利亞半島水網密布,有三條屬歐洲最長的河流∶太加斯河(Tagus,長1,008公里〔

626哩〕),厄波羅河(910公里〔565哩〕)和斗羅河(Duero,895公里〔556哩〕)。瓜地亞納

河(Guadiana)和瓜達幾維河(Guadalquivir)分別長778公里(483哩)和657公里(408哩)。太

加斯河、斗羅河和瓜地亞納河均在葡萄牙境內入大西洋。除厄波羅河外,西班牙所有的主

要河流都流入大西洋。伊比利亞半島上幾乎所有的河流都流量小且不規律,多深谷甚至峽

谷,時有洪水泛濫的危險。漫長的或者說極其漫長的夏季低水位期成為西班牙最顯著的江

河特徵。只有來自巍峨的庇里牛斯山脈的融雪和降雨的厄波羅河,水流相對穩定充足(在托

爾托薩流量達每秒615立方公尺〔21,720立方呎〕)。相對之下,斗羅河流量僅為每秒143立

方公尺(5,050立方呎)。灌溉等用水人為地減小了半島上許多河流的流量。

葡萄牙 Portugal
歐洲西南部伊比利半島大西洋沿岸國家。東、北與西班牙為界,西、南臨大西洋。大西洋

中的亞速群島(Azores)和馬德拉群島在行政上也屬葡萄牙。面積92,389平方公里(35,672平

方哩)。

土地
葡萄牙位於伊比利半島西部(大西洋岸),占該半島面積的1/6.葡萄牙北部與西班牙的

加利西亞(Galicia)接壤處為多山的麥西達(Meseta)高原(是構成伊比利半島核心的古岩石

地帶),葡萄牙南部也包含廣闊的石灰岩區域和其它沉積岩層區域,大多是高原和平原。其

它地理特徵為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共有∶主要河流(斗羅河、太加斯河和瓜地亞納河)都起源

於麥西達高原中部然後向西流向大西洋(或向南流,如瓜地亞納河)。由於靠近麥西達高原

,葡萄牙北部內陸的氣候和該地區的植被具有大陸性特徵。而葡萄牙南部的氣候和植被則

具有典型的地中海特徵。

地形
葡萄牙只有11.6%的陸地在海拔700公尺(2,300呎)以上。大部分山脈位於太加斯河(特

茹河〔Rio Tejo〕)以北。太加斯河從東北流向西南,將葡萄牙一分為二。太加斯河以北9

0%以上的土地海拔超過400公尺(1,300呎),而以南只有一條山脈海拔達975公尺(3,200呎

)以上。

馬德拉群島
馬德拉群島由大西洋中8個火山島組成,位於大陸西南966公里(600哩)處,其中只有馬

德拉島(795平方公里〔307平方哩〕)和聖港(Porto Santo)島上有居民。馬德拉島在大洋中

部形成一個近似對稱的巨大山丘,山丘中心地高達1,862公尺(6,109呎),北部則突兀地下

降。庫拉爾-達斯弗雷拉斯火山口(Curral das Freiras)深約690公尺(2,265呎)。保爾-達

塞拉山(Paul da Serra)是一片光禿禿的高地,海拔較高。聖港島地勢低窪而平坦。馬德拉

島的東端與無人居住的德塞塔(Desertas)群島一樣為沙礫所覆蓋。

亞速群島
亞速群島由9個島嶼組成,它們分三組分布在大西洋中部,延伸超過644公里(400哩)。

最東邊的聖瑪麗亞島距葡萄牙大陸1,408公里(875哩)。最西邊的弗洛里斯(Flores)島距加

拿大紐芬蘭的開普雷斯(Cape Race)1,983公里(1,232哩)。這些島嶼都是火山島,偶而有火

山活動。它們的景物各異,有火山口形成的湖泊,不同海拔的台地,巨大的斷層,平坦的

山谷和崎嶇的海岸線。

巴爾干半島

Balkan Peninsula南歐最大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西臨亞得里亞海,東濱黑海,東南隔黑海海峽與亞洲相望,北以多瑙河、薩瓦河至里雅斯特一線為界與中歐相連,南瀕愛琴海和伊奧尼亞海。面積約50.5萬平方公里。有希臘、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馬其頓、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聯盟、羅馬尼亞及土耳其部分領土。半島地處歐、亞、非三大陸之間,是聯系歐亞的陸橋,東南有黑海海峽扼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地形多山,「巴爾干」土耳其語意為多山,主要山脈有西部的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品都斯山,東部的巴爾干、羅多彼山脈。平原低地少且分布零散,主要在北部及東部的河谷地帶。半島西部和南部屬地中海式氣候,冬季溫和濕潤,夏季炎熱乾燥;其他地區為溫和大陸性氣候。除多瑙河、薩瓦河外,河流多短小流急,水量資源豐富。南部為地中海景觀,生長著由地中海型櫟、杉等組成的硬葉常綠林及常綠灌叢;北部及內部山區為溫帶闊葉林。有森林資源及煤、銅、石油等礦產資源。

B. rosso+puglia紅酒多少錢一瓶

Rosso是義大利語紅色的意思,puglia是義大利的一個葡萄酒產區,位於義大利靴子根那個地方,最著名的葡萄品種是仙粉黛,義大利叫做普米蒂沃。有rosso這個詞兒就說明這個酒不會級別很高,所以價格也不會很高。零售價格一百元左右吧

C. 有沒有人了解一些義大利的風情呢

義大利是一個南歐國家,國土大部在歐洲伸入地中海的亞平寧半島上,西北—東南走同,形狀狹長,西部的是撒丁王國的舊地撒丁島,南部的西西里島是意國另一個大的島嶼,把這個島和義大利本土一塊看,恰象一個腳在踢球.
意國最北部是橫亘著的阿爾卑斯山脈的一部分,它把義大利和法國、瑞士、前南斯拉夫分隔開來,法、意邊境上有歐洲的最高峰——勃朗峰。
接著下來的是波河平原,這個平原介於北部的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之間。發源於阿爾卑斯山脈的冰雪溶水的波河自西北向東南流入地中海,把兩岸的泥沙沖積成了現在窄三角狀、西北高東南低的波河平原。
義大利的河流不多,最大的水系是波河水系。最長的河是波河,長652公里。其他較大的河流,北部有阿迪傑河和皮牙偉河,中部有阿爾諾河(流經佛羅倫薩)和台伯河(流經羅馬)。義大利的河流由於流量有限,很少用於航運。
再下來就是亞平寧山脈,南北縱貫於義大利,它把義大利導向地中海。
由於處於歐亞大陸、非洲大陸板塊擠壓帶上,使義大利多山、多丘陵,約占其境的80%,而且多活火山,著名的火山有維蘇威火山、埃特納火山。

義大利境內有數千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其中最著名有北部的馬焦雷湖,科莫湖,卡爾達湖。
義大利境內還有兩個主權袖珍國:梵帝岡教皇國和聖馬利諾。

氣候

義大利雖處在溫帶,但由於地形狹長,境內多山和位於地中海之中,各地的氣候差異很大。北方地區冬季寒冷,一月份波河平原的平均氣溫為零度,而阿爾卑斯山區氣溫可降到零下20度,有些山峰甚至終年積雪。南方地區,除內陸山區外,一月的平均氣溫可達到零上10度。夏季整個義大利,除較海拔較高的山區外,平均氣溫在24-25度。
人口

據1981年10月的人口普查,義大利人口5655萬多人,估計現略有減少,約等於我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男性佔48.6%,女性佔51.4%。工業人口佔28.6%,服務業52.5%,92年的失業率10.2%。人口密度190/平方公里,是歐洲人口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然而,義大利人口的實際分部很不平衡:64%的人居住在只佔1/3領土的平原地區,沿海地帶,大中小城市的市區及周圍。

歷史上義大利人口遷移嚴重,曾有上千萬義大利遷移到美洲,非洲和歐洲其他國家。50和60年帶由於北部工業發展對勞力的需求,南方又向北方遷移,同時也有部分國外移民迴流。70年代後迴流的移民已超過向國外的移民。
議會

義大利憲法規定,義大利的立法機構是議會,包括參眾兩院。參議院議席325人,按地區選舉,任期五年,其中十位由前任總統和現任總統從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士中挑選;眾議院630席,按人口比例分區選舉,任期五年。
總統

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產生,任期7年,代表國家的政治統一,履行憲法賦予的權力,如批准政府的提案,要求選舉和公民投票,通過與兩院議長協商命令解散議會,提名總理並在政治危機時負責於各政黨協商重組政府,等等。
總理及政府

政府是持行機構,由總理負責。總理決定政府總的政策,並有權決定涉及各部門職責的事務。
行政區劃分

義大利分為二十個行政區(regione, 相當於我國的省), 稱區或大區, 其中五個為自自治區。區又分若干省, 全國共有95個省。省又分若干市鎮, 全國有8088個市鎮。市有市議會(consiglio comunale),市政府(giunta comunale),市長(sindaco).
義大利行政劃分簡單: 國家>大區>省>市鎮, 沒有其他. 如此以來就有像羅馬米蘭擁有幾百萬人口的市鎮, 也有隻幾千人口的小市鎮。
宗教信仰

大多數義大利人信仰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曾是義大利的國教, 1927年政教分開後, 天主教的影響在年清人中逐漸減弱。除天主教外, 還有基督教,猶太教等。
經濟地理

由於歷史的原因,義大利北方經濟發達, 南方落後。 習慣上把義大利分為北部,中部和南部(包括西西里和撤丁島)。
北部有八個區: Valle D'Aosta; Piemonte; Liguria; Lombardia; Trentino-Alto Adige; Veneto; Friuli-Venezie Giulia; Emilia-Romagna.

Valle d'Aosta (瓦萊達奧斯塔)

位於西北邊界, 是1948年建立的講法語的特別行政區, 義大利語和法語通用, 首府Aosta。這是一多山的地區, 有些山峰終年積雪。居民集中居住在Aosta谷地。氣候為典型的阿爾卑斯山地氣候, 冬寒夏涼, 是夏季避暑, 冬季滑雪的勝地。 Courmayeur,Cogne,Cervinia都是出名的滑雪地, 設施良好。旅遊業是瓦萊達奧斯塔的重要經濟來源。 Casino'Saint Vicent是義大利三大合法賭場之一。勃朗峰隧道是通往法國的火車與汽車必經之路, 大聖伯納德山口隧道通往瑞士。

Piemonte (皮耶蒙特)

位於西北部, 北西南三面環山, 波河流經全境, 兩岸是肥沃的平原。冬寒夏熱, 屬大陸型氣候。首府都靈Torino。有汽車製造(FIAT),電腦Olivetti(現有轉變成投資公司的趨勢), 紡織, 服裝。農業有水稻(Vercelli),葡萄酒(Asti)。有許多自然保護區, 如著名的大天堂山自然保護區。皮耶蒙特也是著名的旅遊區, 這兒有許多的古羅馬建築, 從自然景觀上來講, Maggiore湖是最誘人的旅遊勝地。

Liguria (利古里亞)

瀕臨熱那亞灣,首府熱那亞Genova。它北部是山,南臨海,山巒重疊,海岸險峻,幾乎沒有平原,但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出產油橄欖和葡萄。海運和造船業發達,集中在熱那亞。熱那亞是地中海最大的貨運碼頭, 我國的遠洋運輸公司在這里有辦事處。這兒海岸陡峭,風景優美,利古里亞海岸是義大利的旅遊勝地。還有一年一度的San Remo聖雷莫義大利歌唱節FestivalBar,也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遊客。

Lombardia (倫巴底)

位於北方波河平原,首府米蘭Milano。倫巴底是義大利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工業部門齊全, 機械化工,服裝紡織,食品,出版,印刷,建材,傢具等都很發達。主要集中在米蘭,Como,Varese三角地帶。為義大利的金融中心,是世界的流行,設計,時尚中心之一, 每年的服裝展和傢具展都各可吸引20萬以上的參觀者。義大利各大服裝品牌的總部幾乎都在這里,市中心一帶名牌服飾店林立, 世界各國來此shopping的人士多如牛毛。中國銀行在此有分行。

Trentino-Alto Adige(特蘭迪諾-上阿迪傑)

位於義大利最北邊,居民由日爾曼人(66.6%),義大利人(29。4%)和講拉丁語的少數民族(4.2%)。1948年建自治區,官方語言為德語和義大利語,首府在Trento。這是個大山區,氣候寒冷,森林面積佔全區面積的44%以上。重多山峰常年積雪,是旅遊滑雪勝地。這里水力發電也被充分利用。義大利第二條大河Adige阿迪傑河,全長410公里,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整個地區,河谷兩岸形成了富饒的農夜區,主要生產水果,蔬菜和麥子,蘋果產量全國第一。葡萄種植也很普遍,盛產優質葡萄酒。這兒雖是山區但交通十分方便,有鐵路和公路與奧地利相通。

Veneto(威尼托)

位於義大利東北邊,西北部是山區,東南部是平原,波河與阿迪傑河流經全區,首府威尼斯。這里風景優美,除水上名城威尼斯之外,西部的多洛米蒂山區也是義大利的滑雪勝地。總之旅遊業在本區佔有重要地位。與旅遊業相關的特色手工藝品的生產,主要集中在威尼斯附近的小島上, 如Murano的水晶玻璃製品,Burano的手工綉花。此區著名企業有世界成衣之王Benetton。

Friuli-Venezia Giulia(費留利-威尼斯 朱利亞)

位於義大利東北邊有鐵路與巴爾乾和中歐各國相通,是義大利的東大門。該區南部是平原,北部是山區,大陸性氣候,首府在Trieste。主要居民是義大利人,也有少數斯洛維尼亞人和日爾曼人。由於歷史原因該區1963年起也成了自治區。Udine附近是世界上重要的椅子生產地, 每年產量佔世界一半以上, 出口世界各地。Trieste的Illy咖啡更是馳名全球。

Emilia Romagna(艾米尼亞 羅馬涅)

位於義大利中部靠北處,南部是丘陵,北部為平原,氣候屬大陸性氣候,首府Bologna波羅尼亞。Parma地區產的火腿和乳酪聞名遐爾,Modena地區的Balsamico黑葡萄醋也很有名。屬Modena地區的Maranello是法拉利汽車產地。Modena地區的Sassuolo更是世界瓷磚界的領導者。波羅尼亞每年初秋舉行的瓷磚展是世界第一大展。義大利的國中國之一聖馬利諾共和國在本區境內。波羅尼亞是義大利南北鐵路樞紐。

中部有六個區: Toscana, Umbria, Marche, Lazio, Abruzzi, Molise

Toscana(托斯卡納)

位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山脈的西邊,北部為山區,東部和南部為丘陵,西部沿海和阿諾河流域是平原。屬地中海氣候。 首府佛羅倫薩。古羅馬人統一義大利半島前,這里是艾特魯斯克人居住的地方,文明程度比其他地方高,加上它又是文藝復興的搖籃,一直是國內外遊客嚮往的地方,如佛羅倫薩的古跡和藝術珍品,Siena錫耶那的哥德式建築,比薩斜塔。這兒丘陵地大量種植葡萄和橄欖,盛產優異的葡萄酒和橄欖油。Cararra地區的白色大理石舉世聞名,更是雕刻家們的喜愛珍品。Prato普拉托的紡織業在世界佔有重要地位, 因此也迎來了重多的中國移居從事服裝加工,因拍《美麗人身》出名的貝尼尼就是普拉託人。Arezzo的金銀首飾業非常發達。本站長公司位於普拉托市。

Umbria(翁布里亞)

位於義大利中部,東部是大山區,佔29%,西部是丘陵地帶,佔71%,僅在台伯河上游有少數平地。氣候屬地中海氣候。首府Perugia貝魯加。本區有許多艾特魯斯克文化和古羅馬時期的遺跡,也有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和藝術品,如貝魯加,阿西西Assisi幾乎完整保存了中世紀的古城面貌,是義大利重要的旅遊點。貝魯加是著名巧克力Perugina(Baci)的生產地。貝魯加外國人大學是外國人來意學習的必然之路。

Marche(馬爾科)

位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山脈的東邊,東臨亞得里亞海,主要是山區和丘陵。首府Ancona安科那。這兒海灘平緩多沙,海水污染少,是義大利最好的海濱浴場,夏季人滿為患。本區Pesaro一帶是義大利製鞋中心區。

Lazio(拉齊奧)

位於義大利中部,臨西海岸。該區是丘陵地,沿海和台伯河沿岸為平原。首府羅馬。二戰後以羅馬為中心發展了比較期全的工業。本區旅遊業發達,服務行業在這里的經濟生活中佔有很大比重。

Abruzzi(阿布魯棄)

位於義大利中部亞平寧山脈的東邊,Marche南部,Lazio東部,中西部以畜牧業為主,也種植蔬菜水果。沿海地區以漁業為主。首府L'Aquila拉跪拉。海岸也是優良的浴場,夏季有許多本國和外國遊客光顧這里。Teramo有中部唯一的滑雪場。還有許多帶古代風貌的,景色別致的小城。

Molise(莫利澀)

原屬阿布魯棄,1963年獨立出來,位於其南部,地貌和氣候與其相同。除義大利人外,還有不少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首府在Campobasso。這地區以農業為主。 也有清潔的海灘,優美的山莊,但旅遊業沒有很好開發。所以這里是義大利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南部有六個區: Campagnia, Puglia, Basilicata, Calabria, 包括Sicilia, Sardegna

Campagnia(坎帕尼亞)

位於義大利南部亞平寧山脈的南面,南臨第樂尼安海。氣候宜人,冬暖夏涼。首府那不勒斯。這地區農業十分重要,工業雖比不上北方,但在南方是手屈一指。交通方便,那不勒斯港是義大利重要的港口。這兒自然風光優美, 加上有龐貝古城,旅遊業也成了一重要經濟來源。

其他大區基本上都是以農業為主, 工業也都是中小企業。旅遊資源都很豐富。
城市介紹

佛羅倫薩

佛羅倫薩位於義大利中部,現為托斯卡那(Toscana)大區首府,人口近50萬。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文化和藝術古城,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遊客。

文藝復興時期,許多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如號稱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拉菲爾,米開郎基羅,都在佛羅倫薩留下了許多不朽的作品。現本市烏菲茲畫廊,彼蒂宮,學院畫廊,國家博物館珍藏著許多藝術珍品。

該市同南京已節為友好城市。

熱那亞

位於義大利北部熱那亞灣的熱那亞市,是Liguria大區的首府人口77萬,港口水域面積達45平方公里,是義大利最大的港口。該市的經濟緊緊圍饒著港口業務而發展,運輸和保險業業發達。

這兒也有許多歷史古跡,其中大教堂,聖瑪利亞教堂,聖僑治宮,市政廳,羅索宮和斯皮那諾宮等,還有大航海家哥倫布故居和博物館, 及義大利最大的海洋生物公園。

我遠洋運輸公司在此設有辦事處。

米蘭

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人口250萬,面積1800多平方公里。該市是義大利最重要的工業,商業和金融中心,亦是全國的鐵路,公路和空運樞紐。

米蘭歷史悠久,始建於公元前400年,從公元292年起,成為西羅馬帝國皇帝的居住地,歷史上,米蘭曾多次先後被西班牙,奧地利,法蘭西統治過,1860年擺脫奧地利的統治並入義大利。

它是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同時也蘊藏著大量的文化藝術遺產和著名古跡。最為著名的是位於市中心的『多噢莫』大教堂。該教堂始建於1386年,直到1858年才竣工,前後經歷了五個世紀。這是一座白色大理石的哥德式建築,教堂頂上有135個塔樓,刻工精巧,最高的塔頂上有聖母瑪利亞的鍍金雕像。整個教堂面積11700平方米,可容納35000人,是世界第二大教堂。靠近『多噢莫』廣場還有餓馬努艾樂二世長廊。這是一座頂部呈半圓型用彩色玻璃裝飾的長廊,長196米,寬105米,高47米,兩邊布滿了各種裝飾考究,價格昂貴的各種商店。

米蘭還有世界著名的斯卡拉歌劇院,斯福爾澤斯科誠堡,聖瑪利亞得拉格拉奇教堂,其毗鄰的修道院內珍藏有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

米蘭工業發達, 經濟實力雄厚,與都靈,熱內亞構成義大利的工業三角洲,其產值占義大利工業總產值一半以上。許多大公司的總部都設在這里。米蘭展覽館舉行的各種展覽更是吸引重多世界各地的商家。

米蘭同上海為友好城市。

那不勒斯

位於義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海灣的那不勒斯市,是義大利第三大城市,人口120萬,是Campagna大區首府, 重要的港口和南方工業中心。著名的旅遊勝地卡不里島,伊斯基亞島和維蘇威火山,君距該市不遠。附加還有龐貝,埃爾科拉諾等古城廢墟。

那不勒斯港闊水深,能停巨輪,是義大利的天然良港,其客運全國第一,貨運量僅次於熱那亞港,占第二位。

羅馬

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是義大利的首都,拉齊奧大區的首府,面積1500平方公里,人口280萬,是義大利最大的城市。

羅馬始建於公元前735年, 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古羅馬的發源地。傳說:特洛伊王子戰敗後逃到義大利,他的女兒叫西爾維婭。王叔阿穆里烏斯為奪王位迫使侄女出家。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生下一對孿生兄弟羅莫洛和雷莫。阿穆里烏斯將他們放入木盆里順台伯飄流而下,到今羅馬一帶擱淺,由一狼和啄木鳥哺養,後又為一牧民收養。兄弟兩人長大後成了當地的領袖,後殺死阿穆里烏斯奪回王位。羅莫洛和雷莫劃地為界,自己要建座城市,不許弟弟進入;雷莫不聽其言,跨入羅莫洛的地盤,被哥哥殺死。羅莫洛在那裡建了一座城市,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叫羅馬。所以羅馬的城徽為一狼育二嬰。

羅馬是以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搖籃,穿行在羅馬的街頭,彷彿走進一座古建築藝術的陳列館。遍布全城的教堂,廣場,雕塑,噴泉,使羅馬成為公認的永恆之城。羅馬有許多具考古,文化和藝術價值的名勝古跡,如號稱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斗獸場,古羅馬廢墟,萬神殿,天使古堡,等等。

羅馬全城有各式噴泉1300多個,據說大多是在文藝復興時期,為慶祝修復一些供水管道而建造的。其中最著名的是位於市中心的「特雷維噴泉」(又稱少女噴泉),還有西班牙廣場上的「古舫噴泉」,巴爾巴里尼廣場的「海神噴泉」和「蜜蜂噴泉」,以及納沃那廣場上的「四河噴泉」。

羅馬的廣場中最著名的是聖彼得廣場和威尼斯廣場。聖彼得廣場是建築師貝爾尼尼設計督造,廣場上有兩條以具大石柱構成的長廊, 兩條長廊共有284根圓柱,柱頂豎有142尊神態各異的聖人塑像。廣場氣勢宏偉,堪稱建築史上的一絕。威尼斯廣場是羅馬最大的廣場,長130米,寬75米,羅馬的一切大型慶典都在這舉行,如總統就職,外國元首獻花圈。

羅馬有教堂和修道院610座,其中最著名的是「城中之國」梵蒂岡境內的聖彼得大教堂,為米開郎基羅等設計。教堂內外輝煌;長960英尺,拱頂高144英尺,可容納6萬人,是世界最大的教堂。此外,羅馬還有聖媽利亞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

本世紀三十年代末,政府有計劃地在羅馬古城的南郊建築大片現代建築群,稱新羅馬。現為許多政府部門,社會團體和大公司的總部所在。羅馬旅遊業發達,大約有2/3以上的人從事第三產業。

都靈

位於義大利西北部波河流域的都靈市,是Piemonte大區的首府,人口117萬,是義大利重要的工業,商業和文化中心。

它是一座歷史名城,曾是倫巴底國首都,撒丁王國首都,直到1865年仍為義大利王國的首都,因此這座城市擁有大量的古跡,最著名的有中世紀的馬達馬宮。在巴洛可時期,許多的建築師們又為這座城市設計督造了許多精美的建築,如王宮,瓦冷迪諾城堡,斯多畢尼王家別墅,蘇佩爾加市政廳,聖母大教堂,聖卡洛廣場等。19世紀建造的安東內利木質尖塔,至今還是這座城市的象徵。

都靈工業發達, 義大利著名的私營企業菲亞特公司就在都靈, 整個城市在它的帶動下不斷發展。每年舉行的汽車展是世界上重要的展覽之一。

威尼斯

位於義大利北部亞得里亞海濱的威尼斯市,是Veneto大區的首府,世界聞名的水城。該市座落在威尼斯瀉湖的118個小島上,401座大小橋梁把這些島嶼連成一片,177條運河縱橫交錯,構成了城市的主要交通線。

作為著名的旅遊勝地,它每年接待上千萬的遊客,主要名勝古跡有:聖馬可廣場和教堂,督治宮,聖瑪利亞教堂,聖僑治大教堂等。乘上當地特色『貢多拉』小舟在水中穿梭,邊欣賞屹立於水邊的歌德-威尼斯式建築,邊凝聽藝人高歌『Santa Lucia』,別有一番情趣。

威尼斯的經濟以旅遊業和服務業為主,每年春天的嘉年華會更是吸引著重多的遊客,真正到了水瀉不通的地步, 還會出現交通警指揮行人交通的奇觀。 威尼斯穆拉諾的水晶玻璃製作也是非常聞名的傳統行業。

威尼斯的賭場是義大利三大合法賭場之一。
歷史概況

1.古羅馬時期

義大利是個文明古國,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文明史。大約在公元前一千年的鐵器時代,義大利半島上從南到北居住著利古里亞人,威尼脫託人,埃特魯斯克人,翁布里亞人,拉丁人,薩比尼人,姆薩尼特人,義大利人等。
羅馬建都

羅馬始建於公元前735年, 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是古羅馬的發源地。傳說:特洛伊王子戰敗後逃到義大利,他的女兒叫西爾維婭。王叔阿穆里烏斯為奪王位迫使侄女出家。西爾維婭與戰神馬爾斯生下一對孿生兄弟羅莫洛和雷莫。阿穆里烏斯將他們放入木盆里順台伯飄流而下,到今羅馬一帶擱淺,由一狼和啄木鳥哺養,後又為一牧民收養。兄弟兩人長大後成了當地的領袖,後殺死阿穆里烏斯奪回王位。羅莫洛和雷莫劃地為界,自己要建座城市,不許弟弟進入;雷莫不聽其言,跨入羅莫洛的地盤,被哥哥殺死。羅莫洛在那裡建了一座城市,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叫羅馬。所以羅馬的城徽為一狼育二嬰。

當然這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但反映了古希臘對古羅馬的影響:羅馬人認為自已是希臘人的後裔,是神的後代。
王政時期(公元前735-前510年)

古羅馬的王政時期,先後經歷了七任國王。羅莫洛為第一位國王。另據傳說,王政初期羅馬有300個氏族,羅莫洛把每十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稱庫里亞,每十個胞族成一部落,三個這樣的部落就構成了「羅馬」。庫里亞會議是羅馬人民的政治組織形式,由它討論重大問題並做出決定,宣布戰爭與和平,選舉產生國王等。國王是軍事首領。由各氏族首領組成元老院,協助國王處理事物。
共和時期(公元前510-27年)
公元前六世紀初,羅馬人已佔據了現羅馬城以南台伯河入海口一帶約2000平方公里的地盤。由王國到共和國的轉變,不僅僅是制度上的轉變,還涉及到社會和法律的深刻變革。共和國在其鞏固和發展初期,羅馬人捲入了與鄰近國家和民族的沖突,首先征服了台伯河南北地區,鞏固了在拉齊奧的地位,然後向南侵入姆薩尼特人的地盤,最後與希臘人爭奪塔蘭托地區。至公元前三世紀初,羅馬人在義大利半島上已取得了絕對霸權,幾乎控制著包括比薩,佛羅倫薩,里米尼以南的整個義大利半島,領土達13萬平方公里。
布匿戰爭和領土擴張
公元前五世紀至二世紀中,新興的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系。因為羅馬人在本土與希臘人作戰,需要迦太基的支持,而後者也希望清除希臘人在西西里的勢力。但新興的羅馬共和國奉行擴張主義。公元前264年因爭奪西西里,羅馬與迦太基之間爆發了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果羅馬奪取了西西里島,撒丁島和科西嘉島的控制權。公元前218年爆發了第二次布匿戰爭,公元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羅馬取得了迦太基的一切海外領地,解散了迦太基的海軍並取得了大量的賠款。第二次布匿戰爭後,羅馬通過三次馬其頓戰爭(前215-前146)征服了希臘,又通過第三次布匿戰爭徹底摧毀了迦太基,完成了對東地中海的控制,成了地中海區域的強國。

帝國時期(公元前27-476年)
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共和國內部發生了多次內戰,結果行成了以凱撒(Cesare)和屋大維(Ottaviano)為首的軍人當政。公元前27年1月13日屋大維就任國家元首,正式宣布了共和時期的結束和帝國時期的開設。屋大維對外繼續擴張,基本確定了它的疆土:東起幼發拉底河,西至大西洋,北至英德國,南至北非。建國兩世紀是比較平靜的時期。公元401年西哥特人入侵羅馬帝國,並一度攻佔了羅馬城,455年汪達爾人從北非經西西里攻入義大利半島,洗劫了羅馬。476年最後一位皇帝被蠻族將領奧多阿克廢黜,西羅馬帝國滅亡
2.中世紀與文藝復興

3.義大利的統一運動

4.現代義大利

日常生活習俗

現國內人們的生活已達一定水準,日常媒體西方世界的報道,也詳盡且多面。因此有機會出國留學,旅遊或移民的同胞們對外面的世界少有「劉姥姥游大觀圓」之感,更談不上什麼文化震撼了。大多數在國外的同胞們,經過耳濡目染西方禮節,也多半滿腔自信,在外國人面前只要行為自然得宜,還不至於失態,失禮。然而,有些已根深蒂固,成為積習的小動作和小習慣,在國內或許人人為之,或許沒人介意,卻會在國外引人側目或被視為大忌,為此我們更應入鄉隨俗。而這些應注意的小節是[國際禮儀]書上找不到的,端看個人是否在生活中去體會觀察。

吃要閉嘴,吃喝不要出聲,吃面條要用叉子卷好送入口中,不可吸出聲音。餐間談話也等嘴中無食物再交談。否則是沒教養的表現。每一道菜吃完後,只要把刀叉並排放在盤內,就表示這菜已吃畢,有剩的話服務員也會撤了。

朋友間聚會一般上餐館一起吃飯,共同攤錢,除非對方申明請客。義大利人如請你上家裡吃飯, 那是當你為上賓了,客人可帶酒(一般葡萄酒),甜點或紀念品鮮花。義大利人排座位是一男一女叉開,一般還要把丈夫與妻子分開。客人帶的食物酒和甜點也馬上食用。禮物也當場打開。

餐桌上不要[撈過界]拿調味品,食物若非擺在面前,應請鄰座代拿。我們習慣是起身夾取較遠的餐點,而歐洲人則剛好相反:將遠處的整盤拿到面前,再取食物放入碗盤。

親吻是在比較親近的朋友間的禮節, 一般兩人的臉要靠兩三次,還要發出親吻的聲音。在義大利兩個男性好友間也行親吻禮,這在西方國家中是比較例外的, 其他國家只在男女或女性間才行親吻禮。普通朋友和禮節性的交往時就行握手禮。

在人前勿用手指挖鼻孔,在國內一般人不以為意,且是下意識的動作。在歐洲卻是社交場合的大忌。也注意不要在人前挖耳孔。在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

義大利(Italy)

義大利文化- 義大利旅遊- 義大利商業- 義大利歷史
製造「流行」的工廠。

義大利面積為30.13 萬平方千米,大約是我們國家的三十分之一。她的氣候總體來說,真的不錯。冬季溫和,夏季雖然炎熱,但是有大海在身邊,那麼,熱也就成了一種享受。

首都羅馬(Roma),人口約283萬,是古羅馬帝國的發源地。從8 世紀起,成為天主教中心。她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是米蘭(Milano),其他著名的城市有,威尼斯(Venezia),佛羅倫薩(Firenze),那不勒斯(Napoli),都靈(Torino),熱那亞(Genova),巴勒莫(Palermo)等等。

義大利的各項觀光服務都很完善,不論是團體出遊、個人自助行,都能在各地的觀光局(EMIT)、車站、旅館及林立的資訊站等地得到滿意的服務。

義大利有三多:熱情男女多、雕像遺跡多、天主教堂多;不管你身在繁榮現代化的都市或人煙稀疏的窮鄉僻野,都可以感受到這些特質。雖然義大利文是主要語言,但許多人仍略通英文,而且由於時常面對觀光客,即使語言不通,義大利人也頗能了解或猜測到你的需求。

開朗、樂觀、熱情是拉丁民族的特質,但不拘泥、懶散、工作效率低卻也是他們一致的特性。義大利的全年假期很多,而且經常以宗教理由放假。他們每日的工作時間不長,大致是上午9點到12點,下午4點到6點,而中午休息時間卻很長。也因此,不管你是參觀、購物、或辦事都要特別注意各地點的開放或營業時間,以免有所耽誤。

有人說義大利的人民很熱情、天氣有點熱、東西很好吃,文化歷史很悠久,環境同樣是亂中有序,這一點在你到義大利大約一天,大概就清楚我在說什麽了。

D. 義大利黑手黨的實力如何

義大利黑手黨的實力很強。

在義大利像黑手黨樣的組織已經存在了幾個世紀,它們區別於在不同的地區。直到20世紀50年代,義大利黑手黨還主要集中在田園鄉下,但自那以後便傳播到了城市且隨後變為集中了毒品、賣淫的更具國際性的組織。

義大利黑手黨以家庭為單位,主要以西西里為代表。在其他地區也有其他類似的組織,如那不勒斯的克莫拉等。

其他地區存有類似的組織:卡拉布里的Ndrangheta,阿普利亞的Sacra corona unita,那不勒斯的Camorra。

在義大利法西斯專政期間,巴勒莫的區長切薩雷·莫里利用種種特殊勢力抵制黑手黨的活動。許多黑手黨人在他的壓制之下鋃鐺入獄。

另有不少不得不越洋渡海,遠走他鄉。但是事實上,西西里黑手黨中的最關鍵的幾個黨魁都是法西斯組織MVSN中的成員。

(4)puglia義大利語怎麼念擴展閱讀:

2014年3月13日,義大利警方採取行動,分別在羅馬與意南部卡拉布里亞大區收繳了黑手黨組織光榮會大約4.2億歐元的資產。

這次行動中共查封了涉案的40名黑手黨組織光榮會成員的資產,其中包括房產、企業、旅遊景點資產、豪車和流動資金等。義大利警方對上述涉案人員跟蹤10多年。

發現其所申報的收入與所擁有資產增長極不對稱,立案查證其黑社會獲罪事實,最終將他們捉拿歸案。 光榮會老巢在卡拉布里亞大區,是義大利經濟實力最強的黑手黨組織。

E. 義大利的簡介,要簡介,速度

意 大 利 概 況

國名: 義大利 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Italy, la repubblica italiana)

獨立日:3月17日(1861年)

國慶日:6月2日(1946年)

全國解放日:4月25日(194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由三個平行相等的豎長方形相連構成,從左至右依次為綠、白、紅三色。義大利原來國旗的顏色與法國國旗相同,1796年才把藍色改為綠色。據記載,1796年拿破崙的的義大利軍團在征戰中曾使用由拿破崙本人設計的綠、白、紅三色旗。1946年義大利共和國建立,正式規定綠、白、紅三色旗為共和國國旗。

國徽:呈圓形。中心圖案是一個帶紅邊的五角星,象徵義大利共和國;五角星背後是一個大齒輪,象徵勞動者;齒輪周圍由橄欖枝葉和橡樹葉環繞,象徵和平與強盛。底部的紅色綬帶上用義大利文寫著「義大利共和國」。

國名由來:
義大利全稱「義大利共和國」,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寧半島及西西里,撒丁等島嶼。北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接壤,東西南三面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

義大利古時稱過「艾諾利亞」「艾斯佩利亞」「威大利亞」,後因語言變化「威」音變「意」,即稱「義大利亞」,意為「小牛生長的樂園」。又有人說,「義大利」名稱是由該國一個古代部落首領的名字演變而來的。義大利為羅馬帝國的發祥地。2至3世紀為古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版圖遍及整個地中海沿岸。14至15世紀文藝空前繁榮,成為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此後幾經分裂和外族入侵。1861年成立王國。1870年實現統一,建成義大利王國。1946年6月2日正式命名為「義大利共和國」。

國歌:《馬梅利之歌》

國花:雛菊

國石:珊瑚

自然地理:301318平方公里。位於歐洲南部,包括亞平寧半島以及西西里島、撒丁島等島嶼。北以阿爾卑斯山為屏障與法國、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接壤,東、西、南三面臨地中海的屬海亞德里亞海、愛奧尼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海岸線長約7200多公里。全境4/5為山丘地帶。有阿爾卑斯山脈和亞平寧山脈。意、法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居歐洲第二;有著名的維蘇威火山和歐洲最大的活火山——埃特納火山。最大河流是波河。較大湖泊有加爾達湖、馬焦雷湖等。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年平均氣溫1月2~10℃,7月23~26℃。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

人口:5788.82萬萬(2003年底)。94%的居民為義大利人,少數民族有法蘭西人、拉丁人、羅馬人、弗留里人等。講義大利語,個別地區講法語和德語。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都:羅馬 (rome / roma) ;人口:264.4萬(1999年底)。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0個行政區,共103個省,8088個市(鎮)。20個行政區是:皮埃蒙特、瓦萊達奧斯塔、倫巴第、特倫蒂諾上阿迪傑、威尼托、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亞、利古里亞、艾米利亞-羅馬涅、托斯卡納、翁布里亞、拉齊奧、馬爾凱、阿布魯齊、莫利塞、坎帕尼亞、普利亞、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亞、西西里島、撒丁島。

閱讀全文

與puglia義大利語怎麼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導彈有多少 瀏覽:583
英國病亡人數多少 瀏覽:1010
查伊朗人口一年平均收入多少 瀏覽:423
印尼1美元能買什麼 瀏覽:218
越南有什麼特殊市場 瀏覽:49
英國貴族怎麼消亡的 瀏覽:96
印度人怎麼犁地的 瀏覽:319
印度歷史背景是什麼 瀏覽:588
英國背景提升機構如何辦理 瀏覽:340
如何去印度治療牛皮癬 瀏覽:204
越南最多的廠在哪裡 瀏覽:989
怎麼買伊朗石化產品 瀏覽:939
美國和伊朗到底什麼時候打 瀏覽:776
送給越南女孩子什麼禮物 瀏覽:669
如何解決印度僱傭童工的問題 瀏覽:1008
番茄義大利面怎麼做最簡單還好吃 瀏覽:21
印尼石油公司叫什麼名字 瀏覽:371
印度沒有冰箱怎麼存放食物 瀏覽:349
義大利牧歌有哪些作曲大家 瀏覽:174
印尼地震了多少人 瀏覽: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