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義大利經濟發展的特點
同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相比,義大利存在著資源貧乏、工業起步較晚的劣勢。但義大利注意適時調整經濟政策,重視研究和引進新技術,促進經濟發展。礦產資源僅有水力、地熱、天然氣、大理石、汞、硫磺等資源,還有少量鉛、鋁、鋅和鋁礬土等。工業主要以加工工業為主,所需能源和原料依賴外國進口,工業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國家參與制企業比較發達,義大利的原油年加工能力為1億噸左右,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產量居歐洲第二;塑料工業、拖拉機製造業、電力工業等也位居世界前列。伊利、埃尼和埃菲姆三大國營財團掌握著經濟命脈,在全國工業產值中約佔1/3,經營范圍涉及鋼鐵、造船、機械、石油、化工、軍火等部門。中小企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因此被世人稱為「中小企業王國」。在製革、製鞋、紡織、傢俱、首飾、釀酒、機械、大理石開采及電子工業等部門均占優勢,具有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勞動力安排富於伸縮性和產品出口的比例大等優點。以家庭式微型企業為主的「地下經濟」十分繁榮,產值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農業可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0%。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濕潤,風景秀麗,文物古跡很多,有良好的海灘和山區,公路四通入達,旅館多為中小型。主要旅遊城市是羅馬、佛羅倫薩和威尼斯。
旅遊業發達,旅遊收入是彌補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來源。旅遊業營業額達150萬億里拉(約合714億多美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凈收入約53萬億里拉(約合252億多美元)。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主要支柱,外貿連年順差,是繼日本、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大貿易順差國。進口主要以石油、原料和食品等為主,出口以機械設備、化工產品、家用電器、紡織、服裝、皮鞋、金銀首飾等輕工產品為主。國外市場主要在歐洲,進出口主要對象為歐盟和美國。
❷ 義大利經濟發展的特點
1. 義大利雖然礦產資源有限,但通過調整經濟政策和引進新技術,成功促進了經濟發展。
2. 義大利工業以加工為主,依賴進口能源和原料,但出口工業產品占其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3. 國家控制的企業如埃尼和伊利在關鍵產業占據主導地位,而中小企業貢獻了國內生產總值的大部分,被譽為「中小企業王國」。
4. 義大利的製革、製鞋、紡織等行業在全球占據優勢,中小企業具有高專業化程度和強大的適應能力。
5. 國內「地下經濟」活躍,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而農業耕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10%。
6. 義大利旅遊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擁有眾多文物古跡和美麗的海灘,旅遊業是國家收支逆差的重要補償來源。
7. 旅遊業和對外貿易是義大利經濟的兩大支柱,外貿順差顯著,主要貿易夥伴為歐盟和美國。
❸ 義大利經濟發展的特點
義大利經濟發展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資源貧乏但經濟政策靈活:
加工工業發達,出口導向:
國家參與制企業與中小企業並重:
專業化程度高,適應能力強:
旅遊業繁榮:
對外貿易順差:
「地下經濟」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