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義大利國家德比不是AC米蘭和尤文呢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國家德比,它一般都是這個國家最強的兩支足球隊伍進行的較量,前提必須是兩支隊伍,必須要勢均力敵,國際米蘭和尤文圖斯之間的德比叫做義大利國家德比,而最受世人矚目的德比是皇家馬德里和巴塞羅那之間的西班牙德比,有很多人就會疑問,為什麼義大利的國家德比也不是AC米蘭和尤文圖斯之間的較量呢?
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發現義大利的國內聯賽質量沒有以前那麼好了,但是其中也不乏一些足球巨星,比如說C羅,我們也希望義大利的聯賽能夠辦得越來越好,重回曾經的輝煌 ,希望他們能夠回到曾經讓許多年輕人熱血澎湃的那個時代 。
Ⅱ 義大利為什麼被淘汰
衛冕冠軍義大利慘遭淘汰,義大利慘遭淘汰成就了斯洛伐克的黑馬本色,斯洛伐克3-1戰勝義大利,也把自己推入了16強。衛冕冠軍義大利慘遭淘汰,專家稱是義大利的足球風格有問題。
世界足球的中心在歐美。在歐美一流強隊中,義大利隊向來是受質疑最多的球隊。彷彿義大利人每一次的勝利,都勝之不武,每一座冠軍的獎杯,金子的成色不足,甚至有人會覺得義大利人每一座冠軍的獎杯上,總有一些揮之不去的污點。他們奪冠,總會招致許多無謂的爭議。
為什麼強大的義大利隊會陷入這樣一種尷尬境地?這與義大利足球的風格不無關系。
足球是戰爭,要麼進攻,要麼防守;足球是藝術,要麼是技術,要麼是力量。美洲足球曾經是技術的代表,歐洲足球相對傾向於力量。而當今,歐美足球相互融合,歐洲足球吸取了美洲球隊精湛的技術,而美洲足球也融合了歐洲足球的元素,兩者已很難有明顯的區分。如果說今天講足球還有什麼區分,那麼,巴西、阿根廷、英格蘭、荷蘭等國家的足球傾向於進攻型風格,而義大利至今仍固守著典型的防守風格。進攻,固然酣暢淋漓,使人痛快,而防守,卻讓人感覺風雨飄搖,顯得被動或羸弱。作為觀者,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態,雙方的爭斗越激烈越火爆,內心就越會獲得一種滿足感。英格蘭、阿根廷、巴西、荷蘭等隊伍,他們擁有世界上最銳利的前鋒,進攻的熱浪洶涌澎湃,總會使愛他們的球迷寄予厚望。
足球確實因他們而精彩。
但足球是戰爭也是藝術,只進攻不防守,或是重進攻輕防守,其結果是致命的;當然,只防守不進攻也是無出路的。義大利人對足球的理解是深邃的,他們充分突現了他們的長處,那就是:防守反擊。
防守反擊在任何時代都不落伍,94年的巴西如果沒有堅強的防守,絕難進決賽;04年的希臘也正是憑借頑強的意式防守才最終折桂。球迷應該知道,早期的義大利其實是以技術和進攻見長的,尤其1934和1938連奪兩屆世界盃,風頭一時無兩。只是因為隨後的二戰失利和都靈空難使得義大利足球一蹶不振,缺少了一代精英的義大利人,無奈之下,只能採取更加實惠的防守反擊的戰術。就是這樣,他們也睿智的發明了鎖鏈式防守和清道夫。這應該看作義大利人對世界足球的一大貢獻。而他們的俱樂部和國家隊都受益匪淺。國際米蘭憑藉此拿到了歐洲冠軍杯,藍衣軍團也出現了像詹蒂萊和巴雷西這樣的鋼鐵後衛。
義大利的防守無疑是世界上最好的防守。在決賽中,沒有哪一支銳利的球隊能在90分鍾里撕開這道堅固的盾牌。巴西的前鋒是世界上最好的前鋒,但這些犀利矛對此也只能感嘆奈何。義大利在防守時,中場,後衛,守門員築起了立體的三道城牆,此刻,他們個個是最有效率的破壞機器,最有威力的「火災」滅火器。這才是義大利,他們用自己的風格告訴人們,足球,並不是只靠最出色的前鋒,靠幾個看相體面的殺手,而需要依賴整體的配合。這,讓那些熱愛攻勢足球的球迷恨得牙根發癢,然而又無可奈何。
這才是足球,只有最好的防守,進攻才獲得真正的價值。這也是足球的魅力之所在,一味進攻,進球多,丟球多,也算不上英雄。所有的球隊都知道這一點,他們都曾經從義大利人那裡吸取經驗,但沒有一支隊伍能夠像義大利那樣把防守發揮到極致。
義大利人能夠等待,他們對天機有著敏銳的嗅覺,一旦發現戰機,閃電出擊,在極短的時間里可以完成絕殺,建立功業。而當他們出擊,個個都有可能是出色的前鋒,令對手不寒而慄。
義大利注重防守,一流的守門員,一流的後防,中場創造力不足,都是循規蹈矩,喜歡用中鋒,進攻套路固定,迅速通過中場,找前鋒。總之打法不好看 。這也是他們這次失敗的原因。
Ⅲ 義大利和西班牙打法很相似,那麼到底誰能更勝一籌,殺入決賽
義大利、西班牙打法很相似,那麼到底誰能更勝一籌,殺入決賽?
下面,我來講講我的觀點。
從歐洲杯小組賽,到進入四強,義大利和西班牙,分別和五支球隊較量過,西班牙總進球為12個,失球為5個,義大利共進球11個,失球2個,從這個數據看,義大利的進球能力和西班牙是差不多的,但是,防守能力,卻要遠遠強於西班牙。
義大利還有一個數據:就是到目前為止,還保持著連續32場球賽不敗的記錄,在這些比賽中有2:1擊敗比利時,3:0擊敗本屆黑馬瑞士,不得不說,這屆的義大利隊真的是很了不起。
我們來說說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打法:我們都知道,現在歐洲主流的踢法是傳控足球,現在歐洲強隊都在運用這一套打法,這套打法的有兩個特點:第一,就是要求球員要,多傳球,少自己帶球。第二,無球球員要多跑位,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好的機會都是跑出來的。那麼,有沒有什麼數據來說明呢?
有,這個數據就是球隊全隊的跑動距離。
歐洲杯決賽圈以來:西班牙,全隊總共跑動距離為:623公里(在24支參賽隊伍中排名第一);義大利,全隊跑動距離為586.96公里,(在24支參賽隊伍中排名第二),第三是瑞士,而現在四強的另外兩支球隊,丹麥則是排在第7位,英格蘭緊跟其後排在第八位。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西班牙和義大利是這套打法運用得最徹底的兩支球隊。
既然這兩支球隊都是在運用這一種打法,那麼,這兩支球隊在這種打法的運用上有什麼不同點嗎?有的,這里,我發現了一點區別。
首先,我們來做個假設:如果打法(戰術)就好比一個系統,那麼最終決定這個系統能不能產生更高的效率,就得看這個系統裡面的個體(球員)的配合和發揮了,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隊球員在本屆歐洲杯的表現來做為觀察的切入點。
我們都知道,足球比賽進球是最難的,那麼,我們就從進球這個維度來觀察兩隊球員有哪些不同點。
首先,西班牙的12個進球是由:費蘭.托雷斯等6名前鋒和中場球員打進的,其中有兩個球,是由後衛-阿斯皮利奎塔和後衛-拉波特打進的,而義大利的進球則是由伊莫比萊等6名前鋒、中場人員打進的,這里有一個不同點就是:義大利的進球,都是由前鋒和中場人員包辦,而西班牙卻是前、中、後三條線的球員都有進球,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很顯然,這說明,西班牙真的是做到了全攻全守的狀態;而義大利卻是在進攻的同時,也會兼顧到後場的安全,後場人員不敢太突前,真正地做到攻守兼備。
那麼你會問?
那究竟是哪一種更好呢?
我覺得這兩種方法,放在不同球隊身上都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但就目前本屆歐洲杯的西班牙和義大利這兩隊來看,我覺得義大利的這種攻守兼備更完美,我們可以從本屆這兩隊的表現結果看出來,西班牙進12個球,丟5個球,義大利進球11個,丟球2個球,其中的一個丟球是比利時的點球進的。
那麼,請問,在這種狀態下,選擇義大利,是不是可以讓人更加放心呢?
還有一點,從兩隊近10場比賽數據開盤的情況來看,近10場比賽以來都是西班牙讓義大利的,而7月7日凌晨3點的半決賽,卻是義大利讓西班牙並且是在義大利主力左後衛-斯皮納佐拉受傷不能參賽的情況下,義大利還是讓西班牙。
盤口的數據走向,往往是菠菜公司觀點和大眾智慧的觀點,所以在這種狀態下,本人更加願意相信義大利能更勝一籌,殺入決賽的。
Ⅳ 為什麼義大利隊可以成為歐洲杯小組賽3連勝且零封的球隊
首先防守一直就是義大利的傳統,另外就是義大利的三個小組對手實力不是很強,而義大利經歷了上屆世界盃缺席的低估之後,這幾年在曼奇尼的調教下對義大利隊進行了大換血,在曼奇尼執教之後,多名年輕球員進入了義大利國家隊,球隊也獲得了新生,在歐洲杯預選賽上,義大利的表現就非常強勢,他們以全勝的成績出線,而且包含多長大勝對手的表現,在保持而傳統優秀防守的同時,在控球方面也所提高,所以在小組賽中,義大利才會可以輕松的三戰全勝,而且零封了對手。
不過對於年輕的義大利來說,他們身上背負的包袱比較少,這讓他們在面對強隊的時候可能會有出色的發揮,而面對強隊也可以激發這些球員快速成長,這支義大利還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