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戰時的義大利並不弱,為何表現的那麼差勁呢
二戰時期德義大利說算不上弱小,但也絕不是個強國。畢竟,德軍中還流傳著這么句話:“如果義大利人保持中立,我們花10個師就能震懾他們;如果義大利人在敵對面,我們花5個師就能滅了他們;但如果他們是我們的盟軍,我們要用20個師來保護他們。
然而,與德國其他盟友,像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維尼亞、這些國家比,義大利還算是比較體面;但是和英美對抗,還是差著一大截子。
下圖,笑對人生的義大利士兵,對比高冷嚴肅的德軍盟友,看錶情都不像是一個世界的。
然而,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除了國力不支持以外,主要還是因為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大國沙文主義“在義大利民眾之間,沒啥號召力。
客觀來講,義大利的法西斯侵略擴張政策,跟納粹德國“一條路走到黑”的想法,只是墨索里尼為首的一小撮人的想法。
⑵ 義大利曾被稱為二戰中最不靠譜的盟友,它們真實的實力真的如此不堪嗎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軍隊並沒有傳聞中的那麼不堪,他們的實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只是部隊沒有戰斗慾望,只是為了執行命令,不得不參戰。
在二戰時期,有一個奇葩的法西斯同盟國義大利,它給我人們的印象就是吃得比誰都好,打起仗來,投降得比誰都快。甚至有人說義大利是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卧底,如果沒有義大利給德國磨洋工,那麼德國也不可能會這么快就慘敗,二戰能夠這么快結束,全靠義大利幫忙。既然義大利軍隊有這么強的實力,為什麼卻是二戰中的一朵奇葩。因為義大利軍隊沒有戰斗的慾望,也沒有那麼大的野心,他們作戰完全是為了執行當時義大利領導人墨索里尼的命令。義大利軍隊認為,只要有能夠偷懶的機會,就不能放過,能少干仗就少干,完全就是嫌麻煩的心態,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副沒有實力的不靠譜模樣。
⑶ 為什麼在二戰期間的義大利,會變成一個笑話
因為義大利在二戰中,他們的戰術確實很爛,比自己弱小的國家都打不過。由於不受人們的重視,所以人們對義大利的關注度不高,只知道義大利早早的就投降了,其實義大利還是打了一些仗,只是結局不太好而已。
後來,希臘軍隊抵擋住了義大利的進攻,同時還把義大利趕了回去。這場戰役只打了幾天,義大利軍隊就灰溜溜地返回了,這也被外界所恥笑。義大利休息幾日後,選擇再次進攻,可是希臘已經集結了非常強力的部隊,義大利又灰溜溜的回去了。
⑷ 為什麼二戰時,義大利的戰績會那麼差
一、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
二、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
四、北非戰爭前期,一個義大利要塞在英軍打了幾梭子子彈後就打了白旗,意軍指揮官一本正經地對英軍指揮官說:「我們已經打完了最後一發子彈。」這時要塞里他的身邊堆滿了義大利製造的ammo。 '
五、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 '
六、北非戰役,英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數量不多,沖鋒開始的時候,義大利人開炮還擊,剛射擊了兩三分鍾,突然停止抵抗,舉了白旗,當英國人問及原因,義大利人理直氣壯地說道:「因為我們的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所以我們被迫投降。」 '
⑸ 二戰義大利真的很沒用嗎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義大利,大多數軍迷對其的印象就是豬隊友,而且還伴隨著各種層出不窮的諷刺段子,甚至有人還稱義大利為意呆利。總的來說,義大利軍隊在二戰中的表現確實平平,但背後一定有它必然或者深層次的原因。那麼,真實的義大利軍隊是怎樣的呢?下面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939年5月,義大利與納粹德國締結《鋼鐵盟約》,宣布結盟;1940年6月10日,義大利對法、英宣戰;1940年9月27日,日本與德意結盟,軸心國集團正式形成。但實際上,此時的義大利完全沒做好戰爭准備,所有的軍事准備工作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
墨索里尼之所以這么匆忙的參戰,主要是看到德軍在戰場上勢如破竹,為了使義大利以勝利者的身份坐在談判桌前,我不惜犧牲幾千條生命。所以,墨索里尼力排眾議,不顧一切的將義大利綁上了納粹戰車。
義大利是個紙老虎
義大利參戰時,紙面上的戰鬥力簡直爆表:陸軍擁有74個師,空軍擁有3296架飛機,海軍擁有151艘水面艦艇,包括6艘戰列艦,另有115艘潛艇。瞧瞧這數據,一般人還真不敢招惹,然而這一切,都只是虛張聲勢而已。
第一,義大利的陸軍師都是兩團制,其他國家普遍是三團制,這就意味著74個師的兵力,跟其他國家50個師的兵力差不多。步兵師擁有的機動車輛鳳毛麟角,行軍打仗只能靠驢馬,炮兵的數量和質量更遠不如對手。如此一來,義大利一個軍的戰鬥力,勉強抵得上盟軍一個整裝師。
至於義大利的裝甲部隊,那就更弱了。主力部隊裝備的都是L3型超輕型坦克,全重只有3.4噸,在歐洲戰場上屬於迷你坦克。而且這種坦克上面只有2挺機槍,沒有炮塔,故障率也很高。我國在抗戰早期,曾向義大利購買過這種坦克,因為其裝甲太薄,傷亡很重。
第二,義大利的空軍飛機數量不少,但只有2/3的數量可以使用,而且大部分都是過時的雙翼機。符合現代戰機標準的只有166架,比如MC-200和菲亞特G50戰機。要命的是,這些現代戰機也存在著速度慢、火力弱,沒有無線電等諸多缺陷,根本不是盟軍飛機的對手。義大利空軍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只有SM79型轟炸機。(下圖:MC-200戰斗機)
第三,戰列艦是二戰時期的海戰利器,義大利雖然有6艘,但大部分都是舊艦改造,戰鬥力大打折扣。清澈透明的地中海,不利於義大利潛艇的隱蔽;缺乏航母和雷達,更是義大利海軍的命門所在。
第四,海軍、空軍矛盾重重。墨索里尼將義大利軍隊的所有飛機,包括艦載飛機,都劃歸給了空軍,引起海軍的極大不滿,同時造成了指揮復雜化。如此一來,海軍、空軍協同作戰就成了一紙空文,甚至頻繁發生誤擊事件。義大利空軍元帥伊塔諾·巴爾博,就是被自家海軍高炮擊落喪命的,這大概是義大利海軍在二戰中最輝煌的戰績了。(下圖:伊塔諾·巴爾博)
貧窮帝國主義,遇上不靠譜的墨索里尼
軍事實力差距的背後,實際上整體國力的差距。義大利是個資源進口國,煤、石油、橡膠、戰略金屬等物資都需要進口,經濟實力和工業能力都比不上其他主要參戰國。所以,列寧曾嘲諷義大利是貧窮帝國主義。
墨索里尼上台之後,義大利的軍事實力雖然大增,一度接近法國的水平。但是在衣索比亞和西班牙的戰爭中,義大利浪費了大量財力物力,嚴重遲滯了意軍的裝備更新和戰爭准備。
最致命的是,這兩場戰爭的勝利,讓墨索里尼高估了軍隊的實力,並做出錯誤的推斷。比如,通過這兩場戰爭,義大利軍隊固執的認為,雙翼機的機動性要強於單翼機,因此加大研發雙翼機的力度,既浪費了時間,又浪費了資源。當義大利空軍與盟軍作戰後,他們才發現菲亞特CR42型雙翼機,根本不是噴火式戰斗機的對手。
義大利的軍隊高層貪腐盛行,許多高級將領與軍工企業勾結,以次從好從中牟利。軍事指揮官守舊呆板,作戰思想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塹壕戰,寧肯要步兵和驢子,也不肯要坦克。
更諷刺的是,義大利的主要作戰對手是英國,但它的作戰計劃都是針對法國、南斯拉夫甚至德國的,壓根沒有針對英國的作戰計劃。而義大利的海軍,更是以英國皇家海軍為模板建立的,很多技術和戰術都來自於英國。可以說,義大利海軍上下,實際上都不願與英軍作戰。
義大利真的是豬隊友?
在軸心國集團中,義大利的戰績確實不如德國、日本那麼亮眼,但也絕非網路流傳的那麼不堪。
在東非戰役中,義大利雖有規模龐大的軍隊,可大多數都是招募來的土著軍隊,能打的只有2個正規師。更重要的是,義大利的軍隊被英法殖民地三麵包圍,另一面就是印度洋。處在包圍之中的義大利軍隊,在無法獲得補給的情況下,仍舊給英軍造成巨大殺傷,讓英軍感嘆他們的頑強甚至超過了德國傘兵。
我們簡單舉幾個例子,義大利空軍王牌馬里奧·維森蒂尼,駕駛著雙翼戰機擊落了17架敵機,成為二戰頭號雙翼機王牌;吉列特率領騎兵與英軍打起游擊戰,並多次上演騎兵擊毀坦克的場景;托里切利號潛艇在負傷的情況下以一敵四,竟然擊沉一艘、重創一艘英國軍艦,最後選擇自沉。雖然義大利在東非以失敗告終,但從他們的表現來看,絕對稱得上是頑強英勇,而非不堪一擊的豬隊友。
至於義大利海軍,更是讓英國頭痛的存在,除了隔絕英國海上交通線之外,義大利海軍不僅保衛著本土與北非、巴爾干之間的運輸線,還守衛著德國的燃油運輸線。在大西洋上,義大利每艘潛艇平均擊沉2.8萬噸盟軍商船,德軍潛艇僅為1.64萬噸。(CR42雙機編隊,馬里奧·維森蒂尼的座機)
隆美爾手下盡責的龍套
在北非戰場上,最有名的將領當屬隆美爾,他的裝甲師讓盟軍吃足了苦頭。但是要注意一點,隆美爾手中能用的兵力最多一個軍,他在進行機動作戰時,必須有人負責佯攻吸引注意,側翼同樣需要掩護;追擊敵人時,必須有人肅清戰場殘敵,撤退時又需要有人殿後;補給線和運輸線,更加需要有足夠的兵力進行保護。
隆美爾手下兵力不足,而且來無影去無蹤,根本幹不了這些活。所以,臟活、累活都成了義大利軍隊的任務。在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中,面對壓倒性優勢的英軍,義大利軍隊進行了史詩般的戰斗,阿利埃特、里特瑞奧裝甲師,以及特利埃斯特摩托化師戰斗至最後一人,最終為隆美爾逃脫贏得了時間。
在北非戰場上,無論進攻還是防守,義大利軍隊始終盡責的當一名龍套,掌聲與喝彩全給了隆美爾。但義大利軍隊的表現,證明了他們依然是值得尊敬的敵人。之所以現在聲名狼藉,是源於盟國為了鼓舞士氣而進行的誇張宣傳,後來以訛傳訛,網路段子也層出不窮,義大利也就徹底洗不清了。
但是,義大利在二戰結束前來了個神操作,對軸心國反戈一擊,站到了同盟國這一邊。這不僅讓義大利避免了戰後被軍事佔領,還成了北約創始國之一。總之還是那句話,義大利雖然戰績不咋地,但戰鬥力絕非那麼菜!
⑹ 二戰中,義大利軍隊為什麼表現那麼差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軍隊的表現,可以說是所有參戰國家中最差的,簡直就是不堪一擊,這到底是為什麼?
圖4:義大利軍隊的裝備實在太差了
1940年,義大利1個陸軍師只下轄2個步兵團和1個炮兵團,編制12900人。裝備270挺輕機槍和80挺重機槍,還有30門81毫米迫擊炮,126門45毫米小迫擊炮,8門30毫米高射炮,8門47毫米反坦克炮,還有16門65毫米步兵炮,24門75毫米山炮和12門105毫米榴彈炮。
義大利的步兵師最突出的缺點,一個是步兵太少,損失了千把步兵,全師就差不多失去戰鬥力了。而且,義大利很多火炮,都是一戰時代的產物,有些還是奧匈帝國留下來的大炮,都是老古董了,性能自然很差。
說起來,義大利陸軍實力其實還不如抗戰時的中國,中國從1935年開始建立60個德械師,但是到1937年只完成了20個師,每個師為11000人,下轄三個步兵團,裝備336挺輕機槍,74挺重機槍,還有24門迫擊炮,以及36門各種火炮。
而1938年,得到蘇聯援助的20個師武器,又成立了18個蘇械師。到了戰爭後期,在美國援助下更是建立了39個美械師。論總兵力,中國陸軍也大大超過了義大利陸軍。
綜合這幾方面的原因,義大利軍隊在戰場上表現糟糕也就一點不奇怪了。
⑺ 不缺物質不缺裝備的義大利,為何二戰期間戰鬥力那麼弱
義大利雖然作為二戰法西斯軸心三國之一,但戰場表現實在讓人大跌眼鏡,主要由於希特勒率領的納粹德軍和軍國主義日本的強悍表現,對比之下使得義大利自慚形穢。義大利軍隊在二戰當中搞出了不少笑話,比如說自己的海軍艦艇居然把自己的空軍元帥打下來了,因為撬不開彈葯箱舉手投降,沙漠裡面煮通心粉等等。義大利在1943年11月份就投降了,是三大軸心國裡面最早投降的。所以給人們一種印象,義大利太慫了。
但如果戰爭威脅到了義大利士兵生命的話,他們也會爆發出強悍的生命力,最突出的表現是在斯大林格勒戰役當中。納粹軍隊已經被蘇軍打敗,准備後撤,蘇軍在頓口布下了口袋陣。基本上沒有軍隊可以從這個口袋陣突圍成功,而義大利一支軍隊硬生生憑借著拼刺刀撕開了一條口子,4千人突圍成功。又如在北非戰場,義大利軍隊把英國的第二十二裝甲師打得丟盔棄甲,也是可圈可點的。
⑻ 二戰時期,擁有地中海最強海軍的義大利,為何總拖德國後腿
說起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總是會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歡樂,他們彷彿是天生的幽默家喜劇人,雖擁有先進武器裝備但戰鬥力低下,總是鬧出讓人不可思議的笑話。比如「在沙漠里把戰略儲備的水資源用來煮通心粉吃;隨軍打仗時吃面條一定要配紅酒;跟同盟國宣戰了之後才開始想作戰計劃??」等等這些讓人慾罷不能,理解不了的奇葩行為。戰爭期間更是坑慘了德國,嚴重拖垮了德軍的實力,是實實在在的「豬隊友」。那麼二戰時期牢牢控制著地中海,並在歐洲擁有著僅次於英法海軍實力的義大利,為何會在自己家門口被英國一小時殲滅,又是為什麼屢次拖累德國,會被德國視為「豬隊友」?
其實,二戰時期的義大利無論從軍事實力,工業還是國力方面都位列世界前幾。義大利在二戰前期,海軍實力很強,是歐洲僅此於英法兩國的海軍強國。牢牢控制著地中海,始終將地中海視為自身內海。義大利更是擁有戰列艦八艘,並擁有近二十艘的巡洋艦,軍艦火力強大,噸位巨大,在軍艦自身設計上義大利也有獨到之處,是歐洲老牌的海軍強國。更是在地中海這樣狹小的海域,義大利竟然擁有多達百艘的潛艇,並擁有撒丁島和西西里島這樣如不沉的航空母艦的兩個海島。為義大利海軍在地中海占據了主動的優勢。
後來由於海軍實力要強於老大哥德國海軍,(當時強大的俾斯麥級戰列艦並未服役,德國海軍也只能靠著U?2潛艇撐撐門面)義大利就擔負著控制地中海,遏製法國海軍並堵截英軍出入地中海的出海口的重大任務。本來這對擁有強大海軍實力的義大利來說不算什麼難事,但就在希特勒橫掃歐洲大陸,滅亡法國,將英國趕回老家的時候,這時的義大利海軍卻在自己的塔蘭托基地被英國海上艦載機突然夜襲,一小時就消滅了一半的義大利海軍,自身也就僅僅損失了2架飛機。本具有天時地利的義大利海軍就這樣被英國海軍很輕松愉快的搞點了,創造了二戰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跡。
這次海戰的失利讓義大利軍隊開始一蹶不振,於是在後來的戰斗中就出現了屢戰屢敗,大坑隊友的現象。這次義大利的失利也讓德國大為惱怒,本想著自己從陸地進攻,義大利能從海上發動攻擊,兩面合圍住整個歐洲從而掃盪整個歐洲大陸,也能有效的對英國本土圍堵阻截,讓英國腹背受敵,不戰而敗。自己也好整頓軍隊,大肆入侵蘇聯,掃清一切障礙。卻不成想到義大利海軍竟然在自己家門口被英國海軍航母上的艦載機給重創,更是還沒見到英國海軍軍艦,就這樣不可思議的被突襲消滅掉。義大利的失敗破壞了希特勒用間接路線孤立英國的計劃。使英國慘敗之後獲得重整士氣的機會,更占據了地中海的控制權。
這次戰斗讓德國人大跌眼鏡,也對義大利人無可奈何,而義大利在二戰期間就是一個豬一樣的隊友,到處捅婁子惹禍,還得靠德國給它擦屁股。身為古羅馬後裔的義大利人為何沒繼承祖先驍勇善戰的特點,而是屢次戰敗,拖累戰友,表現極差。原因還是因為義大利軍隊雖有先進武器,但本身就沒什麼戰鬥力。義大利人身上沒有普魯士人所擁有的那種強大的民族擴張力和進取的精神,其實力和野心的落差給人一個「准強國」的形象,軍人更是典型的消極怠工,功利保守;他們在戰略和戰術上,沒有太多的建樹,也沒有傑出的人才。
義大利人本身就是崇尚藝術,喜好浪漫,骨子裡就沒有打仗的狠勁。更重要的是義大利最大問題在於墨索里尼的愚蠢自大和無能,如果莫墨里尼不是那麼看重所謂的面子,而是與德國分工明細,優勢互補的話,也不至於產生那麼多失敗和笑話。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統帥的無能更加會誤國。
這正是應了中國一句老話,「不怕虎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正是由於義大利不斷給德國增添麻煩,不斷戰敗,德國卻要挽救義大利,為義大利承擔苦果,不得不面臨著在西拒英國、東攻蘇聯的背景下,開辟了北非戰場,陷入更為噩夢的「三線作戰」狀態,加速了德國的戰敗滅亡。
(↓↓↓新人求訂閱,不求贊賞,但求訂閱,各位看官老爺有啥不滿的盡管在評論區留言,您的每一個意見都是我進步的動力,謝謝!!!)
⑼ 說一說二戰期間義大利是怎麼坑害德國的
義大利作為一個負責賣萌的國家,裝備可以但是戰鬥力弱,還經常投降,德國就要負責給它擦屁股。
在1939年,義大利攻擊法國,所派遣的32個師被法國的6個師打得落花流水,只得向德國求救,德國出手打贏了法國,正因為義大利多次需要德國的救援,從而也導致了德國進攻蘇聯的日期推遲了一個多月,又恰逢那年的蘇聯提前一個月下雪,種種原因導致德國最終的失敗。
⑽ 二戰中義大利為什麼這么差勁
我來幫您回答吧,本人精通19世紀歐洲史,二戰史
義大利在二戰中表現差有如下原因
1,工業基礎在列強中相對薄弱,盡管義大利的設計師設計了一些列的飛機,又有杜黑這樣的理論家(制空權理論和戰略轟炸理論)
但是其製造業過於薄弱,武器設計很多無法真正生產出來
2,義大利的資源一向依賴國外----尤其是石油,煤炭和稀有金屬
所以戰前義大利需要花費大量的外匯在資源采購上
而且義大利的外交人員不像德國那麼靈活---德國在戰前通過大量的物物交易獲得了許多資源( 拿製成品換資源)
德國至少有一定的煤礦,義大利資源上的短板進一步限制了他的工業----對英國宣戰後,地中海的制海權在英國手中,義大利的資源補給就更困難了
3,義大利人是偽民粹主義
義大利人的思想和德國人有很大的不同.你問一個義大利人他是哪裡的人,他會先告訴你他是哪個村子的,然後哪個省的,最後才提及自己是義大利人(甚至乾脆就省了),而是說自己是倫巴第人,或者是威尼斯人等等
所以,軍民的鬥志很低,沒有什麼為國家戰斗的信念.而且,義大利南部和北部的經濟差異很大
早在19世紀義大利統一的時候,北方的許多富人就不打算和南部合並
所以南部普遍對代表中產階級的墨索里尼不感興趣,西西里的黑手黨為美軍登陸提供了許多幫助
後來盟軍也大量讓南方人擔任地方要職
以上均為本人手打,希望您能滿意
本人建了 以史為鏡 這一歷史知道團,希望您以後能多多支持我團,有歷史方面的疑問可以來咨詢(我團雖新建,高人卻不少)
另外,有數學,物理,天文學的問題均可向在下咨詢,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