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德國在二戰時為什麼會突襲蘇聯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戰勝國的主持下,18世紀末被普魯士和俄國瓜分而亡國的波蘭重新復國。波羅的海之濱,原本連成一片的德國東部領土被波蘭隔斷,頂端的東普魯士孤懸在外。波蘭被德國圈定為第一個軍事打擊目標。
為避免波蘭東部鄰國蘇聯的警覺和過激反應,1938年8月23日,在希特勒的建議下,蘇德兩國代表在莫斯科簽訂了相互友好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有效期十年。
注意!是避免蘇聯警覺才簽的條約,並不是不想打蘇聯。德國為了避免東西兩面作戰,才不打蘇聯的。
一個星期後的1939年9月1日,德國突然襲擊波蘭。德國空軍、海軍、坦克部隊、炮兵、空降兵、機械化陸軍協同作戰,以軍事史上從未有過的作戰方式和推進速度讓全世界大驚失色。作為波蘭的同盟國,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崇尚騎兵的波蘭陸軍,頂著德國的空中打擊,揮舞馬刀,一波又一波的向德國坦克裝甲集團發動的反攻全部無濟於事。一個星期後,波蘭35個主力師全部覆滅,德軍合圍首都華沙。宣戰後的英法兩國背信棄義,按兵不動,坐視不救,而蘇聯方面則趁火打劫。9月17日,蘇聯紅軍60萬人,突然開進波蘭,圍堵了東逃的波蘭軍警及政府官員25萬人。蘇聯紅軍和德國納粹軍隊在波蘭布勒斯特、力托夫斯特勝利會師,簽訂 「蘇德友好和邊界條約」,在波蘭領土上劃定兩國新的邊境線,一起將波蘭肢解。重新復國僅20年的波蘭又被德國和蘇聯兩家吞並。
蘇聯被安定之後,1940年4月9日開始,德國軍隊的西線戰事順利進行。丹麥、挪威、希臘、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先後投降,放棄抵抗。整個西歐,只剩下英國憑借海峽的天然屏障(Ping Zhang)在孤立作戰。
1941年初夏,德國軍隊調頭東進,向蘇聯邊境秘密集結460萬軍隊,加上芬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和義大利等國的軍隊90萬人,共計550萬兵力,3700輛坦克、5000架飛機、47000千門火炮。1941年6月22日凌晨時分,德軍向渾然不知的蘇聯發動猛烈打擊。在北起波羅的海、南至黑海的1800多公里的漫長戰線上,德軍分為北方、中央、南方3個集團軍群,攻勢如排山倒海。駐守西部的蘇軍部隊,103個步兵師、40個坦克師、29個機步師、7個騎兵師和4個旅,共計290萬兵力和所有裝備,頃刻間全部被席捲和吞沒。9月底,德軍中央集團軍群180萬人兵臨莫斯科城下。狂奔的洪水終於撞上了堤壩。125萬守城蘇軍浴血奮戰,把德軍堵在莫斯科城外。
看見沒,等到把西面戰線的法國荷蘭比利時統統擺平了之後。德國就不會再放過蘇聯這塊兒肥肉了~~!!!!!!
Ⅱ 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麼在2006年放棄黃金定價權
2004年的4月14號,羅斯柴爾德家族宣布退出了黃金的定價體系,而在這之前,200多年的歷史當中,這個家族一直是牢牢掌握著世界黃金的定價權,這是一個放棄。羅斯柴爾德家族為什麼退出黃金定價權呢?
那個決定就是戴維爵士親自做出來的,首先,這有歷史的原因,就是黃金的價格在歷史上來說是固定的,在以往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倫敦的銀行固定了黃金的價格。那麼所以當時所有的投機的活動、投資的活動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辦公室所操縱的。羅斯柴爾德家族在黃金這個行業市場上,因為已經運籌帷幄多年了,所以羅斯柴爾德家族有那種黃金定價權、控制權。——羅斯柴爾德家族本身也做黃金的買賣,買進、賣出。從戴維的堂兄弟那裡戴維爵士把這個黃金的業務接手過來,他當時卻發現,其實要在黃金行業做成功,必須要做大,要花很多的錢去投資,如果你是黃金市場上一個小的交易者的話,沒有辦法找到人來幫你做代理,人家不願意來做,因為你的交易量太小,當時,戴維爵士就決定要放棄黃金的定價權,一個重要的解釋的原因,就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即使放棄了也沒什麼關系,不錯,羅斯柴爾德家族以前是黃金定價權的把持者,這似乎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家族的榮耀,但就當時來說,黃金已經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家族一個很小的一部分了,所以放棄了也沒關系。
第三個放棄,就是當全世界都看到金融衍生品蓬勃發展的時候,所有的投行可能在此之前都發了大財,但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卻從來不碰這個業務。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為什麼當別人都覺得是機遇的時候,反而看不到他們的身影?
戴維爵士認為金融衍生品是個非常復雜的行當,——如果你有很大的交易量,有非常昂貴的IT的設備,然後有非常的成熟的控制能力,那麼你是可以成功的。但是不久前大家知道很多投資銀行在衍生業務上面虧了很多,所以那些大的金融機構他才做得起衍生品的,但是對一個家族來說,你也去做金融衍生品的話,就太蠢了。
"當然我承認在過去二十年,這些金融衍生品創造了大的財富,但是很多人卻不講過去二十年當中也有很多人做金融衍生品是虧了的。"也許戴維爵士很冷靜,但是遍布全球的這些分支機構,是要靠自己的業績來說話的,所以如果他們內心也有這樣的沖動,作為掌門人怎麼來控制好他們?
其實,這應該是兩方面,戴維講。說服羅斯柴爾德家族內部的員工這很容易,從選材開始——這些來羅斯柴爾德家族公司的這些人,他們都要經過面試,他們都了解羅斯柴爾德家族公司的業務模式,而且知道羅斯柴爾德家族所堅持的一些信念,所以進來以後,他們應該知道羅斯柴爾德家族投資取向。那麼如何去說服其他人呢,其實很少去給其他的客戶或者對外提供顧問,以前沒有其他外部的客戶來問該不該從事金融衍生品投資,因為每一次羅斯柴爾德家族提供的這些咨詢都特別是針對某一種,比如說特別大型的銀行,對於其它的銀行,小的客戶來說,金融衍生品對他們來說不代表任何意義。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Ⅲ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為什麼要打蘇聯
德軍當時在英國空中作戰不順利,空軍損失不小,戰果不大。英國平民被炸死不少,英國軍隊士氣沒怎麼變,這么一來制空權沒掌握,橫渡海峽進攻大不列顛是很不理智的,德國理所當然的希望擊潰蘇聯,切斷英國與外部聯系,來加倍孤立英國,逼迫其就範。
(3)義大利在二戰前吞沒了哪個國家擴展閱讀
蘇聯當時本身也在行動了,在1940年前後,蘇聯紅軍的偵察機在羅馬尼亞等國上空加強了活動力度。最近的資料又顯示在20世紀20、30年代斯大林還准備用數萬輛裝甲洪流吞沒整個歐洲,進以孤立美國,與之決戰。總之,納粹進攻蘇聯是其必然。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條約》),夥同同盟國義大利和仆從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芬蘭以事先擬訂好的一份代號為「巴巴羅薩」的計劃。
出動190個師550萬人、4900架飛機、3700輛坦克、47000門大炮、190艘軍艦,劃分為三個集團軍群,從北方、中央、南方三個方向以閃擊戰的方式對蘇聯發動突然襲擊,蘇德戰爭全面爆發。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一直都恪守門羅主義,堅持不對歐洲爆發的戰爭進行直接的干預。但是在英國與德國爆發戰爭後,大英帝國風雨飄搖,美國不能容忍第三帝國佔領全歐洲。
因此,美國一直在給予英國軍事援助。在蘇德戰爭爆發後,美國也開始借道英國給予蘇聯軍事援助。可以說,英美給予蘇聯的軍事援助是蘇軍能夠擊敗德軍的一個重大的原因。
Ⅳ 二戰期間的法西斯義大利,為何沒將梵蒂岡給吞並
二戰的時候義大利沒有直接的吞並了梵蒂岡呢?原因是,留著梵蒂岡的作用比多一點領土的價值要大很多啊。要知道教皇從古至今都是全世界天主教徒的最高信仰,在天主教徒的心中有著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為了區區彈丸之地,義大利出兵征伐梵蒂岡,那就是與全世界的天主教徒為敵,四面樹敵,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結果也是得不償失。而簽訂了條約後,雙方從敵對關系轉為友好,要知道,多個朋友怎麼也比多個敵人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