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最窮的義大利,人口卻還在負增長!文化症結是什麼
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中心,義大利是第一個脫離宗教牢籠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掀起嬰兒潮的國家,義大利以其不受約束的民族性格和開放的文化特點,曾擔心「孩子太多」,但現在卻恰恰相反,它處於一種生育困境許多人評估生育率,這與經濟水平直接相關,我總是懷疑。
讓我們談談義大利和德國的鄰國。德國越富裕,就越沒有孩子;義大利越窮,就越沒有孩子。義大利的經濟衰退始於20世紀70年代,生育率下降始於70年代。1996年,義大利的總生育率低至1.2%。一般來說,只有當總生育率達到2.1時,才能勉強維持總人口,此後,義大利經濟每況愈下。它受到了次貸危機和難民危機的沖擊。義大利的生育率沒有提高。即使從2005年開始,義大利實施了一系列提高生育率的措施,人口狀況也沒有改善義大利這個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口仍然出現負增長!
2011年以來,15-24歲男女失業率一直在30%以上,2017年男性失業率為38.88%,女性失業率為35.43%失業者帶薪產假的含義是什麼義大利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人口仍在負增長!從兒童較少的文化症結來看,經濟基礎似乎決定上層建築,但西歐人口狀況卻帶來了一個難題:是經濟最不發達的核心原因,義大利在西歐的經濟地位最低,而作為西歐經濟火車頭的德國都處於生育的兩難境地,而經濟形勢下滑的法國卻沒有生育的危險可見,經濟可能不是制約生育率的根本因素。
在我看來,文化心理和社會意識是生育率的主要敵人,過度的自由主義歸根結底會把人限制在「個人」的籠子里,把生育當成負擔,把孩子當成負擔。在這樣的文化環境下,無論經濟形勢好壞,都難逃生育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