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觀義大利 > 義大利人在二戰中干什麼

義大利人在二戰中干什麼

發布時間:2025-07-05 03:26:06

Ⅰ 誰告訴我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究竟干什麼了

總體上在不停地給德國人添堵
法國大勢已去的時候,向法國宣戰,可惜還是被6個法國師堵住了

接著想在非洲重現羅馬帝國的風采,結果在北非被打得屁滾尿流,就連經營多年的東非也被英國人端了

好歹德國人出頭幫忙,穩住了北非局勢,又想到希臘插一腳,結果被希臘人一口氣打回了阿爾巴尼亞,只好再請德國人幫忙,結果是李斯特的部隊,十幾天掃平希臘

最後跟著德國人去蘇聯,還是拖後腿

最後不用多說,北非戰敗,西西里完蛋,墨索里尼下台,退出戰爭

Ⅱ 二戰中義大利干過什麼蠢事

義大利在2戰裡面沒有多大用處 唯一能提的就是出兵北非 但是讓英軍在北非的部隊打的落花流水 尅不成軍 最後跑的德國去求希特勒

希特勒為了維護地中海的穩定和燃油供應(那是德國主要的燃油都是從俄進口的)

希特勒開始沒有太看重北非 指派了很少的部隊去 但是這裡面有個插曲 第5輕型坦克師長普魯士貴族 馮 馮克 少校 非洲軍團第一任指揮官 去了趟北非 但是這位少校去北非後被英軍下傻了 以至於回來 希特勒不得不換人

最後希特勒選個一位年輕軍官 在西線出盡風頭 在德國家喻戶曉 的傳奇人物 這個人就是當過魔鬼師長的 沙漠之狐 隆美爾

Ⅲ 二戰的軸心國義大利 都在干什麼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始入侵波蘭,墨索里尼於9月24日公開宣布義大利有權選擇進入戰爭或保持中立,這將導致國家失去其國家的尊嚴。墨索里尼告訴他的女婿,他嫉妒希特勒的成就,並希望希特勒的實力將會減慢盟軍反攻。在制定戰爭計劃,墨索里尼和義大利法西斯政權決定吞並大部分非洲和中東,以納入其殖民地,但軍隊司令曾警告說,義大利缺乏進行長期戰爭所需的坦克、裝甲車和飛機,並警告墨索里尼「這是自殺」。最終墨索里尼採納了建議,等德國入侵法國後才決定參與戰爭。由於德國以閃電戰打敗法國,義大利對法國宣戰,法國投降後佔領了邊境地區和科西嘉島,1942年義大利進一步佔領了法國整個東南部。1940年英國皇家海軍突然向義大利發動空襲,擊沉了義大利的數艘戰艦,但對義大利沒有造成嚴重損害。1941年4月,義大利參與南斯拉夫戰役,德國肢解南斯拉夫後,義大利獲得了斯洛維尼亞首都,亞得里亞海沿岸、黑山和科索沃地區,而在希臘戰役後,義大利佔領了希臘大部分地區。1941年12月義大利潛水員放置了炸彈並擊沉兩列英國戰艦。1942年義大利海軍打擊英國護航編隊的行動,令英國海軍多艘船隻沉沒。隨著盟軍登陸北非、義大利的殖民地突尼西亞和利比亞失守,義大利失去優勢。
到了1943年,盟軍已登陸義大利,攻佔了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部,此時墨索里尼已經失去義大利政府及民眾的支持,義大利法西斯黨員對墨索里尼提出不信任動議,他們歸咎於義大利失敗之因是因為墨索里尼無能和軍隊缺乏訓練,格蘭迪決議後墨索里尼被國家法西斯黨罷免,墨索里尼被國王奪去權力,法西斯成員投票以廢除墨索里尼作為黨的領袖。幾天後即1943年7月26日,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正式取消墨索里尼總理職位,墨索里尼被立即逮捕,9月義大利投降,德國進駐了義大利在南歐、巴爾乾和法國的所有佔領地,然後與同盟國共同對抗納粹德國。

Ⅳ 有人說義大利在二戰的作用就是搞笑,這是為何

義大利是二戰中主要的參戰國之中,但是對於義大利在二戰中的表現讓人忍俊不禁。之所以說義大利在二戰中的作用就是搞笑,原因其實非常簡單,首先就是義大利軍隊戰績非常糟糕,而且缺乏鬥志。其次就是義大利人並不熱衷於戰爭,只想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好自己的日子。最後就是義大利的參戰從一定意義上,加速了德國的戰敗。

最後就是義大利支持德國,從客觀上加速了德國的失敗。筆者這樣說,多少有一些黑義大利的感覺。但是義大利在二戰之中的糟糕戰績是所有人都可以查詢的到的,所以根本不需要任何個案為其平反。在二戰中這樣奇葩的國家,自然會被所有人說,義大利在二戰中的任務就是搞笑的。

Ⅳ 二戰義大利投降後做了什麼

二戰時義大利接連在北非、地中海等地失利,墨索里尼政府面臨崩潰,1943年國內大罷工和反戰浪潮猛烈,開始有一些人主張與盟國媾和,而墨索里尼堅持法西斯戰爭,於是義大利貴族把一切後果歸罪於墨索里尼,7月義大利國王埃馬努埃萊三世宣布解除墨索里尼職務,並囚禁起來,巴多格里奧元帥上台。
但是埃馬努埃萊三世也怕法西斯德國報復,所以一邊明面上繼續參戰,一邊暗地裡與盟國密談,沒多久消息走漏,9月希特勒向義大利增兵並救出了墨索里尼,逃往薩羅的墨索里尼成立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成為德國的傀儡政權。
墨索里尼成立共和國傀儡政權時,義大利王室埃馬努埃萊三世傳位兒子翁貝托二世,和巴多格里奧內閣逃往南部城市那不勒斯,並發布停戰宣言,倒向盟國,不久宣布對德宣戰,同時英、美、法等盟國承認巴多格里奧政府,所以義大利王室在投降盟國後,幸運逃出了德軍圍追,並沒有受到盟軍的懲罰。
1944年初在義大利南部登陸成功的盟軍向北推進,5月份突破古斯塔夫防線,6月佔領羅馬城,8月份突破哥特防線,10月份盟軍抽調部隊前往希臘救火,到了1945年3月義大利基本解放,墨索里尼逃往德國,共和國傀儡政權垮台。
二戰結束後翁貝托二世想恢復君主制,但不到一個月就被趕下台,隨後翁貝托二世帶著父親埃馬努埃萊三世等王室成員流亡海外,1946年義大利在美國支持下舉行公投,隨後成立義大利共和國,直到今天。

Ⅵ 二戰時期的義大利在干嗎

近代戰爭歷史上,如果沒有了義大利,那麼充滿的只會是血腥和殺戮——而義大利的存在,則給近代戰爭抹上了一些喜劇色彩。

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為,二戰中正是由於義大利拖後腿,才加速了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政權的滅亡。

因此,完全可以說:感謝上帝,二戰時讓義大利加入了軸心國,否則納粹鐵十字說不定真的會遍布全球。

其實戰爭一開始義大利也風光過一陣子,因為綏靖政策的緣故,義大利就曾經用現代化的飛機坦克大炮,甚至毒氣軍隊「勝利」佔領了衣索比亞這么一個貧困落後的北非國家(囧)。

但是英美法介入戰爭以後,義大利就真是義大利了。

二戰時,義大利是與德、日三國組成的法西斯同盟,號稱「軸心國」,德國對義大利的參戰是抱著一種矛盾的心態的,這種心態反映的就是德國軍事愛好者給予義大利的評語的一個笑話——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就相當於我軍增加10個師的力量;如果義大利與法西斯作對的話,就相當於我軍增加20個師的力量;但義大利要加入軸心國,我軍就必須耗費50個師的力量去保護他!!(義大利,說你什麼好……)

還有更多的史實來證明。在歷史上的二戰時期義大利的呆已經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境地,給後來的歷史學家研究留下了不少笑話:

第一,關於吃

1*有什麼辦法能在戰場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嗎?在這一信念之下,當其他國家都在忙著開發新型武器時,義大利因為想要吃好吃的軍食而發明了冷凍乾燥的保存食物法……讓聯合國大為震驚。

2*在離補給站10公里的戰場上因為肚子餓,全軍煮義大利面吃,然後全軍被敵人輕松俘虜…

3*午餐時間戰斗會停止,PASTA吃完了就會失落地躲到戰線後方……

4*義大利的軍服是紳士裝,並且從全世界購入了3000萬噸紅茶。義大利某著名紅酒的包裝上有「喝醉了便不會畏懼戰鬥了」這樣的宣傳語。在被敵軍繳獲的物資中,紅酒比彈葯的數量還多

5*義大利抓到的俘虜每天都能吃豪華套餐……一個英軍飛行員被義大利抓獲,投入了俘虜集中營。當天晚上,他在監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從前菜開始到通心粉和肉食,連最後的水果和紅酒都配備齊全,豪華到不自然的料理。
「這就是所謂最後的晚餐嗎……」
第二天早上,一個看起來階級很高的將校出現在他面前:「昨天我們犯了一點小小的錯誤,給身為將校的閣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這絕對不是有意虐待俘虜,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諒那位出錯的看守嗎?」

6*某俘虜營的義大利越獄了,因為沒有PASTA吃,他們跑到了另一個有PASTA的俘虜營,後來,之前的俘虜營向他們保證會提供PASTA,於是他們又回去了……

7*德軍在沙漠中接收到義大利的救援請求,派出了一個中隊的兵力前往救援。當他們與義大利會合的時候,發現對方正用寶貴的水煮通心粉……

第二,關於軍備:
1*跟同盟國宣戰了之後才開始想作戰計劃……

2*義大利有一次找不到適合放置炸葯的倉庫,便心想教堂不會遭到敵軍的空襲而將100噸以上的炸葯堆到了城市中間的聖納扎羅教堂。結果教會尖塔被雷劈中……城市因大爆炸而瞬間炸飛了五分之一…

3*在機場調查燃料不足的原因才發現沒有燃料管理部門……

4*某種戰斗機在設計時曾經採用過密閉機艙的先進設計,然而由於有飛行員抱怨說「感覺不到風的氣息」而恢復了開放式的設計。因此,直到二戰最後義大利也沒有開發出高速戰斗機……

5*槍枝設計師為了保持戰場清潔,而發明了可以把彈殼塞回彈鼓的機槍……(義大利搖白旗:我愛環保!!)

6*手榴彈品質極差,丟出去不知道會不會爆炸也不知道何時會爆炸,但就在放鬆警惕的時候也許就爆了……

7*飛機上不裝無線電。

8*義大利海軍為了創設潛水部隊,委託精密機械開發工廠製作防水手錶。結果,製造出的成品連讓指針回轉的空間都沒有留下,而且笨重到可笑。這一發明的唯一作用是給其他的廠商提供了防水手錶的靈感。

第三,關於戰鬥力:

1*因為國家意識太薄弱,人少的驅逐艦跟潛水艇比戰艦還活躍。

2*用大炮機關槍打不過用弓箭的土著人,能用鋼鐵船打輸木船的也只有義大利了。

3*對上義大利軍,敵軍的士氣就會上升;義大利負責的戰線就會被突破;連續打贏義大利兩次的將軍會被人嘲笑 。

4*快輸給衣索比亞就准備放毒氣……偷襲投降前的法國還被打回來的事跡也是家喻戶曉…

5*美軍登陸義大利,與義大利對峙的時候,美軍感覺到義大利人毫無戰爭意志,因此刻意減弱了攻擊力度。一次德軍偵察機飛過戰場偵查,義大利軍指揮官心想面子太掛不住而下令裝作正在作戰的樣子攻擊,美軍也毫無干勁地反擊。這場戰斗被德軍偵察機發現,感慨地說:「厲害!義大利人制止了美軍的攻勢!」(神啊)
之後德國的增援部隊到達,開始了一場真正的激戰。

6*義大利夜間曾經有過「我們睡著了的話對方一定也睡了,因此不會被攻擊的」這樣的說法,最後遭到了英軍的奇襲。

7*連打兩場敗仗是「打仗多無聊我們回去泡妞吧」的暗號。

8*以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命名的潛水艇在與英國一艘武裝漁船的對決中失敗,並被對方捕獲。開始時「伽利略」號對對方發起攻擊,卻被連照明瞄準器都沒有配備的漁船(注意:是漁船!)連續命中,最終因艦長受傷而投降。

9*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在托卜魯克上空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義大利人為了掩飾這一杯具,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
用高射炮誤射自家元帥,使他成為被誤傷的二戰軍人中軍銜最高的人……

10*1943年盟軍在義大利登陸,有一個戰場,盟軍激戰一早晨,無一傷亡。惟一的損失是自己的飛機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當成了灘頭)。

11*二戰時義大利進攻希臘,義大利士兵卻一致地說我們沒法進攻, 因為希臘境內有芬蘭部隊(芬蘭軍人在蘇芬的冬季戰爭中把蘇聯人打的非常慘)。墨索里尼於是要求芬蘭從希臘撤軍,芬蘭調查後發現只有三名芬蘭士兵和三名軍官在希臘當志願兵, 於是回復墨索里尼說, 所謂的部隊只有六個志願者. 墨索里尼十分生氣, 發電報給芬蘭: 我指的正是這些人!

12*薩拉落登陸戰中,盟軍在灘頭沒有遇到抵抗,隨軍記者報道,盟軍在灘頭遭遇的最強的抵抗來自於當地動物園因為轟炸流落出來的一隻美洲豹,咬傷了兩名美軍士兵。

13*拓撲路克之圍時,隆美爾一大早巡視陣地,發現一個精銳的義大利火槍點擊營的防區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地雞毛。

14*義大利被希臘打的時候,法國人在意法邊境豎了路牌:希臘人,止步,這里已經是法國。

15*隆美爾訪問北非戰線義大利戰壕的時候,遭到了盟軍的炮擊。義大利們馬上趴在地上,口中祈禱著「哦哦,瑪麗亞大人!」
隆美爾對義大利的指揮官說了這樣的話:「讓他們停止祈禱,開始反擊。我想說的就只有這個。」

第四,關於投降:

1*北非一場戰役中,為數不多的英國軍坦克向義大利的反坦克炮陣地沖鋒,剛開始時,義大利還開炮還擊,但過了兩三分鍾就突然停止,搖白旗投降……事後英國人問其原因,義大利人理直氣壯的回答:彈葯箱沒有撬棍打開……

2*美軍轟炸撒丁島前面兩個小島,上面駐扎了一萬多義大利人,但是最後盟軍轟炸總共炸死了40多義大利人,義大利就接受了美軍飛行員的勸降。

3*5000人的義大利軍遇到一個連的英軍設下的路障後就地繳械。

4*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擊隊俘虜的德軍軍官十分驚訝地問:「你們哪來的反坦克炮啊?」當游擊隊員告訴他是從他們的盟軍--義大利人手裡繳獲的後,他感慨不已:「唉!這些可愛的義大利人。

5*丘吉爾打電話詢問英軍司令奧金萊克俘虜多少義大利的時候,奧金萊克得意洋洋的說:「數不清,大概五畝地的軍官,200畝地的士兵。」

6*北非戰場上,英軍有在一戰率領25人與10000意軍作戰,並俘虜8000人以上的戰績。

7*西西里戰役,美軍投放「炮彈傳單」,傳單說,這些傳單可作為「投降證」,帶上它門就可以到盟軍的後方領取食物並獲得安全。
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義大利人跑了過來,每個人的手中都拿著傳單,有的人還忐忑不安地問:「這是投降用的憑證嗎?」在得到肯定的答復後,他門全都高興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開始是數十名一批,後來則是成百人拿著傳單跑過來。有一次,兩個義大利士兵帶著傳單投降後,告訴美軍說,他們連隊還有60 多人想來投降但是又不敢過來,因為他門手中沒有「投降證」,於是,美軍馬上派人帶上「投降證」將這些人全部帶來。還有一次,一名義大利士兵專程過來要求在給他一份傳單,以便讓他的弟弟也能來投降。

8*北非,英軍接受一群持槍的義大利士兵投降。英軍由於忙著收拾戰利品而來不及管理義大利俘虜,便向他們怒吼道:「別吵鬧!到那邊去!」,然後繼續到處搜集戰利品。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俘虜們為了尋找英軍,只好把槍舉在頭上四處走動起來。還有,由於戰俘太多,英軍來不及造戰俘營了,只要讓軍需官發給義大利戰俘原材料,讓他們自己搭個戰俘營把自己關起來。

9*二戰末期,奧地利的集中營中關押著德意日三國的俘虜。德國人組織起來嘗試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組織起來剖腹自盡,而義大利人即使在集中營大門沒有關上的時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著,偶爾會出去騷擾可愛的女孩子。

第五,關於同盟國:

1*1943年盟軍攻到義大利家時,迎戰的是德軍……

2*才加入軸心國,軸心國就哭著向他們道歉。

3*最慘的應該是德國……還是在北非,隆美爾發現了一個關押義大利戰俘的英國戰俘營,就本著同志友愛來進行救援,結果,槍聲一響,義大利人就跟著英國人跑……

4*義大利一個整編師被287個美國人包圍了,德國出動了3輛坦克進行救援,戰勝了冒進的美國人。但在義大利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軍跑掉了274個人……

5*德國人對理想戰爭的定義是:用德國的武器, 蘇聯出冬季裝備, 英國出夏季裝備, 美國負責伙食, 法國提供娛樂, 由芬蘭人掩護側翼, 而當面的敵人的是義大利人。

6*沒發現義大利已經參戰的同盟國也不少。

7*義大利對德國最有貢獻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國之後——義大利的裝備被德國洗劫導致德國當年軍工生產達到頂峰。

8*西方諺語:「我們這邊的義大利人」——二戰名言。二戰時義大利是軸心國之一,但總是打敗仗,拖後腿,在北非戰場上,義大利的部隊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後來美軍剛剛參與北非的戰凈,也是打了不少敗仗,當時英國人就戲稱美軍為:「我們這邊的義大利人」。後來這句諺語就在西方流傳開來。

9*《解放》裡面,墨索里尼對希特勒說的一句話:「你不了解義大利人,他們不喜歡打仗。」希特勒曾經說過:「整個義大利只有領袖是古羅馬人。」也曾有人說過「義大利是由10%認真的國民支撐起來的國家」。

10*為了外貿的資金來源,義大利會將連自己空軍都沒有配備的先進裝置賣給外國甚至敵國……

第六:關於戰役

1*先說跟中國有關的八國聯軍。其中義大利也有份,但是義大利童鞋慘到了什麼程度呢——他曾打算效仿德國派軍隊來華搶占勢力范圍,結果兩艘現代化的鋼鐵軍艦沒等靠岸就被清朝甲午後重建的弱小海軍(木頭船)給「震懾」跑了……陸軍也僅僅派出了80人——其中大部分還不是作戰部隊。比起侵略,我更願意相信是在湊熱鬧。

2*1922年——1935年,衣索比亞(北非戰場)
其實,整個二戰中非洲好像真不是主要戰場,但是義大利同學主動提出進攻北非(附加一句題外話,義大利童鞋曾在十九世紀攻打過北非,慘敗。當時德國首相俾斯麥曾經嘲笑義大利人「帶著滿嘴蛀牙而又有一幅極好的胃口,來到非洲大陸」)。義大利投入了坦克和飛機部隊,卻從開戰便一直慘敗,面對追擊而來的埃軍,毒氣發揮了救世主的作用。從此以後,毒氣隨著義大利軍的腳步散布到了整個衣索比亞。這可以算是義大利乾的為數不多的成功的事情了。順便一提,當時衣索比亞的軍隊裝備的只是小型槍械、舊式火槍,甚至還有隻使用長槍的部隊。

3*1937年3月 西班牙
從古爾達拉哈拉向馬德里進軍的4個義大利師團遭遇敵人攻擊,由於義大利出現大量投降者,最終從古爾達拉哈拉敗退。

4*1940年6月 英國-法國
義大利向英法宣戰的理由僅僅是出於對德意志取得的戰果的嫉妒(當年的德意志啊,不知道說啥好了)。由於宣戰這種宣戰毫無計劃,而且未有必要的物資准備,義大利籍的船隻仍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在開戰後立刻被敵對國繳獲。因為沒有考慮過任何作戰計劃,在宣戰後10天內沒有作出任何軍事行動。雖然此後攻擊法國領土,但卻被僅僅兩個師團的兵力反擊逃回了國內。

5*1940年6月,在希特勒攻打法國的時候,義大利趁法國被德軍蹂躪到幾乎投降的境地時跟著湊熱鬧,結果被法國佔領了許多領土。

6*1940年10月入侵希臘時,義大利21個師團「百萬軍隊」被希臘13個師團反擊到阿爾巴尼亞邊境,並且要渡亞得里亞海進攻義大利本土……最囧的事情是——在此之前,希臘政府因為與德國關系良好而保持中立呢……(義大利,乃看準了再打啊……)此戰後,希臘跑到了同盟國陣營。(對德意志深表同情。)

7*1940年10月 英國

英國海軍的舊式雙葉戰斗機攻擊了塔蘭托灣的義大利艦隊,結果義大利艦隊一艘戰艦沉沒,兩艘戰艦中度受損。而英軍完全沒有遭到任何損失。

8*1940年12月 埃及-英國

義大利攻擊埃及的7個師團遭遇英軍兩個師團的反擊而敗退,13萬人被俘,並丟失了基勒內卡。為了救援義大利,德國不得不推遲一個月進行「巴巴羅薩計劃」,派遣部隊救援,並使用了計劃外的約7000台卡車(東線總共只投入過14000台卡車)。這對東線的戰況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尤為值得一提的事兒是,英軍以不到30台坦克的軍隊,摧毀了400多量坦克的義大利軍隊,三萬英軍士兵面對四十萬義大利士兵時,英軍俘虜了「大概五畝地的軍官,200畝地的士兵」……

9*1941年3月 英國

義大利和英國艦隊在馬踏板海峽戰斗,義大利損失三隻重巡洋艦,英國無損失。

10*1942年 英國

義大利25萬兵力與英軍3萬5千人戰斗,不久後投降。

11*1942年12月 蘇聯

義大利在頓河河畔遭到蘇軍攻擊,立刻放棄了所有裝備撤退。而在11月時遭受同樣攻擊且裝備落後的羅馬尼亞軍隊則堅持戰鬥了數天。
並且,10月時羅馬尼亞軍曾提出過趁蘇軍攻勢停頓時主動出擊的提案,但因為補給上的問題最終沒有實行。而義大利軍從來沒有提出過如此具有建設性的提議。

7*義大利戰場

1943年7月,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奧組成的新政府開始與美英秘密談判投降事宜,同時,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後的次日便迅速集結了8個師,由隆美爾元帥任司令,8月初,越過邊境進入義大利北部(義大利,為毛盟軍打到你家,迎戰的是德意志啊……德意志,乃真厚道!)。9月13日,救出來遭囚禁的墨索里尼。義大利戰場的戰爭打到1945年4月27日,游擊隊(竟然是游擊隊?!)抓住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4月29日,德無條件投降書,並於5月2日生效。至此義大利戰役全部結束。

(義大利:果然和平才是最好的啊……義大利,乃真的不要去打仗了……乃沒這個天分啊……德意志,自從你收了義大利這天然白小受後,乃成了世界上最值得同情的小攻……掬一把辛酸淚……)

第七,義大利人在沒有戰爭時很強

1*墨索里尼下台後,羅馬被德軍佔領。由於發生過幾次男子乘坐自行車用小刀襲擊德軍的事件,德軍發布了禁止使用自行車的公告。不久,羅馬的自行車商店以驚人的速度將所有的自行車改造成了三輪車,從此開始德軍面前長期有大量的三輪車滾來滾去。

2*德軍為了補充運輸能力上的缺陷而徵用了義大利市民的汽車,一個被徵用了車的女演員安娜為了表示不滿,推著農用大八車走上街道,對著德軍怒吼「走開!走開!」然後在眾目睽睽之下通過德軍陣地離開。

3*在北非戰場上,德軍和義大利一起搜捕英軍。由於英軍士兵隱藏在土著居民的村莊中,因此很難尋找。德軍來回搜索村莊,也沒有取得很大的成效。
義大利見此狀況,對當地的土著居民說:「如果告訴我們英國人在哪的話,就給你們5袋砂糖和小麥粉!」結果第二天,英國士兵全部被抓獲。

Ⅶ 二戰時義大利做了什麼

義大利一直以來被人們叫做「窮漢帝國主義」,義大利人全部的熱情似乎全部被用來進行歌劇、足球等活動,打仗不是他們的強項。引用當時一位德國軍官的話: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敵人,那麼德國只需10個師就可打敗他;
如果義大利保持中立的話,那麼德國需要派20個師來防備他;
如果義大利是德國的盟友,那麼德國還要派30個師來保衛他。
在我的印象中,在二戰戰場上義大利軍隊從來沒有過不依靠德軍單獨取得勝利的戰例。

義大利雖然是軸心國成員,也簽署了《鋼鐵盟約》,但它開始時沒有遵守條約與德國一起開戰,結束時也沒有遵守條約,而是推出了軸心國。戰爭爆發前,墨索里尼就被告知即使全義大利的軍工廠得到了全部原料,並且日夜開工,也要到1943年才能完成戰爭准備,因此義大利沒有在德國閃擊波蘭時就卷進戰爭,只是派遣了勞工去德國,而在德國進展順利,彷彿馬上就要全面勝利的時候才倉促對英法宣戰,趕鴨子上架,豈有不敗之理。
宣戰書還沒有讀完,就在地上被法國扁,在海里被英國揍,還無還手之力;《上尉的曼陀鈴》中希臘人有句很經典的話「我們寧可向德國上尉的狗投降,也不向義大利人投降」,誰願意向一個被自己打得稀里嘩啦的對手投降呢;在德國人介入北非之前,邱吉爾甚至打算從北非抽出一些部隊去支援其他戰場,其原話是 「考慮到義大利在北非的大潰敗,抽調這些兵力應無問題」……義大利投降後,意軍又被德軍隨意虐殺,毫無還手之力,即使是被鐵托改編成加里波地師的義大利軍隊也只是在抗擊德軍的戰斗中做出了重要「犧牲」。

在一次北非的戰斗中,一萬多人的部隊打都沒打就像幾千的盟軍投降,理由是開啟彈葯箱的起子找不著了。

面對衣索比亞的時候,一個只有二百挺機槍,四千支步槍連皇家衛隊都有部分只裝備長予的國家居然拖住意軍半年之久,並逼得對方不得不用化學武器才能取勝,並最終付出了13萬人傷亡的代價。甚至於他們的盟友德國人都看不起他們,當年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德軍還未進入,而意軍卻有五十萬人,英軍組織了五萬印軍和由英國人駕駛的幾百輛坦克對意軍發動突襲,其結果是令人震驚的,五十萬意軍被五萬英印兵所敗,丟失重鎮托卜魯克,被俘十多萬人,隆美爾剛到北非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副義大利人慌亂逃跑的鏡頭,隆帥將他的德軍官兵分散到一些意軍中擔任指揮官,這些士兵很快就成了意軍的主心骨,在反攻時取得了勝利,(德軍戰鬥力確實駭人,最基層的士兵到意軍中都能成為出色的軍官,同時也可看出意軍低下的戰鬥力),隆帥對意軍評價一向很低,他說:「義大利人打仗,該他們沖鋒的時候,全都趴在地上畏縮不前,而該隱蔽的時候卻又都勇往直前,結果有敵軍掃射死傷枕籍 」。有一次,因為地中海上的馬爾他島對非洲軍補給線構成強大威脅(該島力量強大時2/3的軸心國運輸船被送入海底,而弱小時95\%以上船隻都能安全通過),在大家討論如何對付的時候有義大利軍官表示可派意空降兵卻搶占該島。隆帥當場反駁道:「憑意軍一向表現這可能嗎?」。

更可笑的是,1940年6月30日,義大利駐利比亞總督巴爾博元帥的座機在東北部港口圖卜魯格上空竟被義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擊落,元帥當場喪生。意軍為了掩飾這一嚴重的事件,便宣布元帥是在同英國人進行空戰中遇難的。可憐巴爾博成了二戰中被誤傷的最高軍銜指揮者。1941年2月16日,德國非洲軍團司令隆美爾奉希特勒之命抵達北非救援。此時,意軍早已是潰不成軍、倉皇逃竄。一個上校向隆美爾報告說,意軍士兵把武器和彈葯都扔在沙漠里,軍官們正在打點行裝,希望能盡快返回義大利。

1940年5月,德國軍隊迅速攻入法國並逼近巴黎。6月10日,墨索里尼認為時機已到,命令西方集團軍群司令翁貝托親王指揮32.5萬軍隊駐扎在意法邊界待命。17日,新組成的法國貝當政府要求停戰,希特勒邀請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會晤。墨索里尼很順利地得到法國部分割讓土地。有趣的是,墨索里尼覺得這樣的勝利有失尊嚴,又突然決定在停戰協議正式簽訂前的21日和22日向法軍發動閃電戰。結果,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意軍的閃電進攻非但沒有讓勢單力薄的6個法國師後退一步,反而遭到法軍迎頭痛擊,損失慘重,631人被打死,5206人受傷,626人失蹤,翁貝托親王被迫宣布停戰。義大利國家法西斯黨前任總書記斯特拉塞不無感慨地說,停戰前兩天還打,讓那麼多人白白去送死,真是令人痛心呀。

為了改變自己在法西斯軸心國當中的配角地位,1940年10月28日,墨索里尼動用8.7萬兵力、163輛坦克、686門火炮和380架飛機,向希臘發起了全面進攻。可是,意軍未能達到墨索里尼的預期。11月4日,希臘政府僅集結了15個師,花了一周時間就把意軍趕出邊境。21日,墨索里尼臨時換指揮,增派 14個師,發動新的一輪總攻。希軍巧妙地利用地形,頑強抗擊,意軍始終沒有扭轉敗局。墨索里尼心急如焚,一面把慘敗的責任歸罪於總參謀部,進而更換總參謀長,一面又通過希特勒要求希臘停戰。可是為時已晚,希臘軍隊已全線發動進攻,意軍死傷慘重,王牌師全部被殲,5名將軍被俘,1名將軍被打死。義大利人全都被打蒙了,他們不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墨索里尼急切地跑到德國,像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惴惴不安地坐在希特勒面前,請求救兵。希特勒同意出兵,並用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向墨索里尼傳授戰略戰術。有意思的是,墨索里尼回國後,仍然希望搶在德國之前靠本國的力量打敗希臘,挽回面子。他下令急征新兵,組建一支50萬人的增援部隊。1941年3 月2日,他以最高統帥的身份親自督戰,但還是以失敗告終。墨索里尼怎麼也想不通,人數和武器都占優勢的義大利軍隊為什麼攻不破希臘的防線。希臘一戰進一步暴露義大利法西斯政權的虛弱和無能,也使義大利淪為軸心國集團中的二流國家,只能作「配角」隨德軍進行從屬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希特勒本想「單干」。墨索里尼認為德軍必勝,如協同作戰還可以分到戰利品,於是,苦苦哀求希特勒答應意軍參加對蘇作戰。結果,派往蘇聯的 22萬義大利精銳部隊同樣不堪一擊,一半士兵被打死打傷或被俘,另一半則早早就逃回義大利,各種武器損失大都達80%以上。

Ⅷ 義大利在2戰 起了什麼作用 都做了什麼

◆ 海上大屠殺

「轟」,驚慌失措的義大利人看到英艦上騰起一排火焰,聽到了震耳欲聾的聲音。「戰列艦!」有經驗的人叫喊著,卡塔尼奧少將的希望徹底破滅—他本來以為攻擊他們的可能是英國的驅逐艦隊。一剎那,義大利海軍官兵的意志崩潰了。還沒等清醒過來的人尋找藏身
之所,英國人的第一排炮彈就呼嘯著落在了「阜姆」號艦身上。因為是2900碼的近距平射,「厭戰」號第一次齊射的6顆15英寸被帽穿甲彈中有5顆命中!接著,便是一連串的爆炸,一座後炮塔的塔身被整個掀翻,壓在船身的一側。30秒鍾後,「厭戰」號的第二次齊射炮彈緊跟著落下,這次8門主炮全部開火,再度有數發命中。其間,「勇士」前部4門主炮的第一次齊射也針對「阜姆」號。挨了這些炮彈的「阜姆」號在短短2、3分鍾內就變成一團大火球,艦體嚴重向右傾斜,迅速喪失了動力,緩緩脫離了隊列。僅僅45分鍾後,這艘幾乎沒有還手的軍艦就消失在海面上,只留下無數救生筏和掙扎的人群。

幾乎和「阜姆」號同時遭到攻擊的是「阿爾菲耶里」號驅逐艦,射擊他的是「巴勒姆」號戰列艦。「巴勒姆」號戰列艦本來打算射擊發射紅色信號彈的「波拉」號,正要開火時接到改變航向命令,就在轉向時,槍炮軍官看見了探照燈餘光中的「阿爾菲耶里」號驅逐艦輪廓。因為火炮已經准備就緒,又剛好指向這個方向,於是他下令立即開火。「阿爾菲耶里」號這樣的驅逐艦如何能經受得住15英寸大炮在3100碼距離上的直射呢?4發穿甲彈至少有2發直接命中,整個艦體象擋車的螳螂一般,在一串爆炸中迸發出強光,火焰竄起老高,接著濃煙滾滾,也脫離了隊列。

「阜姆」號剛被打殘,接下來就輪到了旗艦「扎拉」號了。「勇士」號和「巴勒姆」號幾乎同時向它開火,「厭戰」號也迅速加入了戰斗。前兩艘各打了5次齊射,後者打了4次齊射。「扎拉」號所有重要部位——指揮塔、炮塔、主機房、鍋爐房等等都被15英寸穿甲彈直接命中,爆炸一次疊著一次。那些零星抵抗的8英寸炮全部被打啞,炮管扭曲,指向四方。而主機已經停轉,一台鍋爐引起的爆炸將艦體從當中劈裂。甚至於有一座前炮塔被氣浪炸離炮座,象玩具一般滾過布滿烈焰的甲板,掉入了大海。此時,指揮塔內也是死傷累累。卡塔尼奧少將見大勢已去,整理了一下軍服,從容地穿越人間煉獄般的甲板,走到艦尾,下令棄艦,並指揮安置緩性炸葯,准備將旗艦炸沉。

飽嘗了一邊倒戰斗的樂趣後,英國戰列艦停止開火,並於22時38分撤離了混亂的戰場,2分鍾後,英國驅逐艦開始打掃戰場。22時59分,燃燒中的「扎拉」號和「阿爾菲耶里」號被英國驅逐艦「斯圖亞特」號「"哈沃克」號發現了,「斯圖亞特」號發射了魚雷,沒有命中。23時05分,「扎拉」號上緩性炸葯被引爆,火焰更加猛烈,可是似乎上帝有意折磨「扎拉」號,他仍然沒有沉沒。23時15分,「阿爾菲耶里」號突然鷂子大翻身,一下子沉入了大海。2分鍾後,「扎拉」又挨了「斯圖亞特」號上4.7英寸炮的2次齊射,除了幾聲爆炸,沒有任何效果。23時30分,在戰場遊走了一圈,目睹了「扎拉」號、「阜姆」號和「阿爾菲耶里」號3艘船慘相的「哈沃克」號又向義大利人發射了4條魚雷,結果卻無一中的。

直到2時,麥克分艦隊趕到了戰場,他們不顧水中掙扎的義大利人,徑直朝有火光的地方殺來。此時的「扎拉」號大約能燒掉的都燒的差不多了,只剩上甲板還有幾處火頭——這已經足夠。「扎拉」號挨了「賈維斯」號驅逐艦的3條魚雷,巨大的爆炸之後水柱沖起幾十英尺高,大火再度燃起,照亮了數海里范圍內的海面——現在那裡遍布著軍艦殘骸、漂浮的屍體、救生筏和無奈的水兵。2時40分,「扎拉」號終於如釋重負地翻轉了龐大的身軀,帶著卡塔尼奧少將——沒人知道他那時是死是活,逐漸沉入大海。

◆ 最後的一幕

英國人的炮擊開始後,其他義大利驅逐艦發現情況不對,紛紛轉舵離隊逃跑。「奧里亞尼」號被「厭戰」號的6英寸副炮擊傷了前引擎室,「焦貝蒂」號被「厭戰」的15英寸大炮打得起火,但是他們都藉助航速、夜色掩護和戰場的混亂逃跑了。只有「卡爾杜奇」號在23時08分挨了「哈沃克」的炮彈,又在7分鍾後挨了對方的魚雷,於23時30分葬身大海。

而這會兒的「波拉」號幾乎可以說是旁觀者了,它在海面上一動不動地漂浮著,遭到攻擊時電力設備的損壞使得艦上的火炮指向東倒西歪,也讓整個艦體漆黑一片。雖然它曾經被英艦「巴勒姆」號發現,可是突然出現的來救援他的卡塔尼奧分艦隊分散了英國人的注意力,因此它並沒有挨到英國戰列艦的炮彈。直到24時,它再次被「哈沃克」號的探照燈發現。也許「哈沃克」號相對「波拉」號龐大的艦體實在太小,於是它被「哈沃克」號艦長沃特金斯認為是「維內托」號。半小時後,追擊「維內托」號的麥克分艦隊趕了過來。雖然後來修正了報告,但已經來不及了,麥克將錯就錯加入了戰斗。

1時40分,探照燈再度照準「波拉」號,這次是「獵狗」號和「格里芬」號驅逐艦,麋集在上甲板的狼狽不堪的人不得不掩住眼睛。然而英國人並沒有立刻攻擊,他們在等麥克的分艦隊。3時25分,擊沉了「扎拉」號的「賈維斯」號接近了它,「波拉」號上一些人等不及靠近就跳入水中。之後,英國人不斷朝水中的義大利人高喊:「接住這個!可憐蟲!」他們把纜繩紛紛扔了過去,義大利人藉助纜繩登上了「賈維斯」號。包括從水裡救起的,一共有257人。在救援落水的義大利人的同時,英國人也組織了一批槍炮人員一窩蜂怪叫著沖上了「波拉」號,拆下了他們缺乏的小型槍炮,又從另一塊跳板回到自己的軍艦。15分鍾後,纜繩解開,「賈維斯」號對「波拉」號發射了1枚魚雷——沒有爆炸,旁邊的「努比亞」號驅逐艦補了1枚。4時03分「波拉」號爆炸沉沒。至此,義大利第1巡洋艦分隊全軍覆沒,只剩下在海面徒然掙扎的水兵。最後,坎寧安上將很有紳士風度地發了封電報給義大利海軍部,讓他們去救援還在海上掙扎的同胞。

扎拉級重型巡洋艦

同型艦4艘,分別為「扎拉」號、「阜姆」號、「葛拉齊亞」號、「波拉」號。

「扎拉」號 1929年6月4日開工,1930年4月27日下水,1931年10月20日完工。

「阜姆」號 1929年4月29日開工,1930年4月27日下水,1931年11月23日完工。

「葛拉齊亞」號 1930年5月17日開工,1930年10月28日下水,1931年12月23日完工。

「波拉」號 1931年5月17日開工,1931年12月5日下水,1932年12月5日完工。

尺寸:全長182.89米,水線長176.5米,寬20.6米,吃水(標准排水/滿載排水)5.9/7.2米。

排水量:11870噸,標准14530噸(滿載)。

動力:2軸齒輪傳動汽輪機,輸出功率95000馬力。設計航速32節(實際達到29節)。

燃料:2116噸。

續航力:5230海里/16節。

定員:810人。

主炮:4座雙聯裝1927年型53倍徑203毫米炮,重27.216噸,最大射程31566米。

副炮:8座雙聯裝100毫米1924年型47倍徑高平兩用炮。

防空火炮:6門40毫米「奧托·布萊達」70倍徑炮8門37毫米54倍徑高射炮,8挺13.2毫米高射機槍。

魚雷武器:8具魚雷發射管。

裝甲厚度:司令塔150毫米,主炮塔150毫米,主舷側裝甲帶150毫米,甲板70毫米。

卡洛·卡塔尼奧海軍少將(CARLO CATTANEO)簡歷:

卡洛·卡塔尼奧於1883年生於那不勒斯的聖·阿納斯塔西亞(S. Anastasia),在那不勒斯的軍事學院畢業後,1902年進入里窩那的海軍學院,1906年獲海軍少尉。1908年在戰列艦「聖·邦」(Saint Bon)號上服役時,對遭受地震的西西里和卡拉布里亞的居民進行人道主義援助。在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中,曾指揮一連兵力登陸參與佔領利比亞的的黎波里,並由此獲得一枚軍事勇氣銀質勛章(Medaglia d'Argento al Valore Militare)。1913年獲提升至海軍中尉,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卡塔尼奧先在一艘魚雷艇上任艇長,在下亞得里亞海執行了許多使命,並獲一枚軍事勇氣銅質勛章(Medaglia di Bronzo al Valore Militare),隨後又在驅逐艦上服役。1920年1月擔任駐君士坦丁堡的海軍武官,同年升為海軍少校。1929年在海軍部任職,提升為中校後,先後出任駐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海軍武官。1932年升為海軍上校,1937年升為海軍准將(Contrammiraglio),1938年3月獲晉升海軍少將(Ammiraglio di Divisione)。二戰爆發時,卡塔尼奧任第3海軍分隊(3a Divisione Navale)指揮,並率部參加斯蒂洛角(Punta Stilo)海戰。1940年8月起指揮第4海軍分隊,同年12月起指揮第1巡洋艦分隊(1a Divisione Incrociatori),並以「扎拉」號(Zara)為旗艦,1941年3月28-29日晚,在馬塔潘角海戰中與艦俱沉。被追授軍事勇氣金質勛章。

獲得的軍功:

軍事勇氣金質勛章(馬塔潘角,1940年3月28日)

軍事勇氣銀質勛章(的黎波里,1911年10月)

軍事勇氣銀質勛章(杜拉佐,1919年10月2日)

軍事勇氣銀質勛章(斯蒂洛角,1940年7月9日)

軍事勇氣銅質勛章(亞得里亞海,1915年7月18日)

在授勛詞中寫到:

「作為一個海軍分隊的指揮官,他以高度的才智指揮,訓練,塑造這支部隊,並賦以愛的耐心和恆心。在斯蒂洛角海戰中,作為編隊的先鋒,他以機智主動和大膽的進攻精神面對敵人的巡洋艦並以出色的操縱使敵魚雷機的無數次攻擊無果。3月28日晚,在敵人的猛烈攻擊下,(我方)一艘巡洋艦中雷,在試圖援救時,在未覺察的情況下突遭到優勢之敵攻擊,他以無畏的鎮靜和勇氣面對之。短暫而激烈的戰斗處處表現出他的心和智的天資,當他的座艦(旗艦)被擊毀起火,既無進攻可能,也無逃生希望時,他召集倖存者至艦尾在沉入海中時以忠誠之信念高呼「義大利萬歲!吾王萬歲!」

閱讀全文

與義大利人在二戰中干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突破上限 瀏覽:980
越南對新型病毒怎麼樣 瀏覽:643
中國大陸如何下載 瀏覽:17
印尼有什麼中國企業招聘的 瀏覽:883
國足與伊朗和日本哪個能贏 瀏覽:24
印尼一瓶可樂多少錢 瀏覽:276
中國到底捐贈義大利多少口罩 瀏覽:79
18000印尼錢合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387
在中國的城市英文怎麼寫 瀏覽:142
在國際上有哪些有影響力的中國 瀏覽:477
伊朗外交官什麼級別 瀏覽:162
中國銀行的紙白銀怎麼購買 瀏覽:847
印尼特色植物是什麼 瀏覽:542
英國向世衛捐贈了多少 瀏覽:806
越南黃金男項鏈多少錢一克 瀏覽:120
義大利小學生學期怎麼算 瀏覽:756
新加坡中國人感染新冠肺炎怎麼辦 瀏覽:509
中國舞四級考級舞蹈有哪些 瀏覽:759
龍邦怎麼去越南 瀏覽:21
印尼旅遊業什麼時候能恢復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