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戰和二戰,為什麼義大利都是戰勝國
首先准確來說,一戰二戰義大利都不算戰勝國也不算戰敗國。
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一戰二戰義大利都參戰了,且前期都是同盟國陣營,打到一半不是退出就是投降,典型的“牆頭草”。
先來看看一戰時期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1918年),主要發生在歐洲大陸,最後波及到全世界。戰爭的主要參戰國是以德、意、奧(奧匈帝國)為主的同盟國陣營,和以英、法、俄為主的協約國陣營。但是等到戰爭爆發後,義大利先是保持中立,然後倒戈到協約國陣營,最後混成了“戰勝國”。那義大利為什麼臨陣倒戈呢?
新的義大利政府在1943年9月3日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投靠了同盟國一方。投靠了同盟國就意味著對德宣戰,而戰爭結束後,義大利反而從納粹的幫凶,一躍成為二戰的“准戰勝國”,不但沒有像德國那樣分裂,而且沒有損失任何領土,只是受到了部分的管制。
綜上所述,義大利可謂是“精明遠見”,看到哪一方好處大,就倒戈向哪一方。義大利本是兩次世界大戰挑起戰火的核心成員之一,最後關鍵時刻總是反敗為勝。可謂是真正的“牆頭草”,選擇這樣的盟友,失敗是註定的。但是一戰二戰結束後,義大利都沒有撈到實際好處,二戰後更是被聯軍部分管制。所以說義大利兩次世界大戰既不是戰敗國,也不算戰勝國。
2. 二戰中義大利發動過或者參加過哪些著名戰役印象中,意
二戰中義大利軍隊參加過許多重大戰役,有名的有:阿拉曼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義大利派出30萬部隊參加了侵蘇戰爭)、突尼西亞戰役(德意聯軍在非洲的最後一戰),不過意軍參加的沒有一場是勝利的戰役,成為德軍的拖後腿部隊。
3. 兩次世界大戰義大利分別發動過什麼戰爭
在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國內經濟困難,軍事准備不足,
擔心參戰後會招致號稱「歐洲第一軍事強國」法國的打擊,因此,義大利採取了
中立的立場,宣布自己是非交戰國。後來在希特勒的煽動下 先是首戰法國,然後是希臘 ,再死非洲 ,無一不以失敗而告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也是一直是隨風倒的國家。【如需詳細可以追問 ,拒絕ctrlc+v 包您滿意!】
4.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義大利都做了哪些事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戲份,有的是主角,有的是配角,有的只是跑龍套。義大利是一個奇怪的角色。按照戲份,它是德國重要盟友,實力也能在歐洲列強中排一個名分。但在後來人們對它的評價中,義大利在二戰的表現並不算多好。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義大利都做了哪些事情呢?
<img p=""
其實在二戰爆發的最初階段,義大利並不願意跟著德國投入到戰爭當中。原因很簡單。在二戰爆發以前,義大利就已經是在連年的戰爭中度過。從攻打非洲衣索比亞後,義大利又投身參加了西班牙內戰。結果西班牙內戰還沒休息幾個月,義大利又投入到入侵阿爾巴尼亞的戰爭當中,頻繁的戰爭,讓義大利覺得自己的體力快跟不上了。所以,當德國拉著義大利,准備一起參加二戰的時候,義大利一開始是拒絕的。
不過,義大利跟德國之間的關系,實在是太過特殊。這兩個國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同盟國。當年希特勒創建納粹黨,很大程度上,就是模肢山弊仿了義大利的墨索里尼。也正是這個原因,墨索里尼跟希特勒講話,經常是一副導師的口吻。
<img p=""
現在德國要發動戰爭,義大利自然不能只扶腰不出力。可義大利實在是沒辦法,雙方談歷族來談去。最後,希特勒就提出,希望義大利能在國內輿論上支持德國,在國際上牽制英國跟法國。更重要的一點是,還得為德國提供一些勞動力。幫助德國搞工業跟農業。也就是說,德國軍隊出征後,由義大利人幫忙照顧的內務。對於這個提議,義大利倒沒有拒絕。因為他們既支援了德國,又不用參加二戰。
可隨著德國軍隊在歐洲的接連取勝,義大利又坐不住了。因為他們覺得,如果只靠德國軍隊取得戰爭的勝利,將來年終分紅的時候,肯定沒有自己的那一份。所以,義大利唯塌也跟著插了一腿。他們對當時處於敗勢的法國發動了戰爭,然後被擊敗。對希臘發動戰爭,結果被英國擊沉了5艘艦船。希臘戰爭的失敗,對於納粹德國為首的軸心國集團,還是有不小的打擊。因為在那以前,軸心國的戰績,還算不錯。
除了在進攻英國本土的不列顛之戰沒能取得太大進展。像進攻法國,突破馬奇諾防線這些戰役,都打得非常漂亮。現在義大利的這場敗仗,讓那些原本打算跟著軸心國的國家,現在都暫停了腳步。而隨著義大利的失敗,英國也名正言順的在希臘建起了基地。順帶拉攏了一幫小兄弟,一起投入到英國陣營,共同反對德國。
不只是歐洲戰場上,義大利吃了大虧。在北非戰場上,義大利原本是有絕對優勢的。前面講到,在二戰之前,義大利出兵佔領了衣索比亞跟阿爾巴尼亞。在北非,義大利不止有50萬大軍,更有大片的根據地。可這種局面,依舊沒能讓義大利取得很好的成績。在義大利軍隊的打擊下,占據兵力與地盤優勢的義大利,居然很快就吃不消了。最後的北非戰場,也是以義大利的失敗告終。等到北非戰場結束後,二戰也接近尾聲,義大利也退出了德國的軸心國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