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芝與印度靠邊界是西方嗎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這道問題,關於您的問題,是這樣的,林芝市察隅縣位於中國西南邊陲,南面是緬甸及印度。
『貳』 西藏離印度多遠的距離
西藏與印度是交界的,所以不存在距離一說,以西藏典角村為例,距印度碉堡僅600米。
在典角村西北方600米,隔著獅泉河支流——典角曲,是印度非法佔領我國領土後所建的村莊巴里加斯。巴里加斯背靠的那座山包,山坡上都是印軍修建的碉堡,槍口赫然對著典角村。
(2)西藏林芝市的鄉鎮哪個離印度最近擴展閱讀:
西藏與印度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二者相鄰,達賴喇嘛於1959年逃亡印度,更使得西藏成為印度一直關注的焦點。
歷史遺留問題印度對西藏的政策多是受英政府的影響。英國政策主要側重於強調中國對西藏有「宗主權」,西藏有權實行自治,堅持西藏是有效保護印度的緩沖區。
『叄』 西藏林芝米林縣離印度有多遠
綠松石一般要幾塊到幾十塊一克,但是你不用管他,直接給他說多少錢一顆,一般是20至50一顆。天珠,店裡賣的都是假的,但個別老珠子還是比較不錯,他會告訴你天珠只能請不能賣,也不要理他,一般質量比較好的老珠子只要100塊左右。天珠的老珠子一般不會拿出來的,你要去問他。還有紅珊瑚,等等,都直接還個價就行了。吃的東西基本上不對胃口,勸你別花那冤枉錢去嘗。唐卡比較貴點,牛皮畫相對便宜。還有藏葯,靈芝比較多,20塊左右一斤。紅景天,抗缺氧,抗疲勞效果不錯,8塊一斤,蟲草價格比較貴。八廓街是拉薩古老而神聖的轉經街,也是拉薩最著名的小商品街。西藏的地毯、藏刀、卡墊、圍裙、民族服裝、民族鞋帽、金銀首飾及各種傳統手工藝品,均為傳統手工製作,工藝精湛,造型優美,具有很濃厚的地方風格和民族特色。不少遊客都喜歡購買藏葯,因為西藏的葯材聞名天下,最出名的有藏紅花、蟲草、雪蓮等,另外還有藏醫以秘方配製、加工、炮製的各式神奇藏葯,如著名的「珍珠七十」等在八廓街購物,一定要學會和攤主侃價,最好的買東西的時間是清晨或是傍晚,因為藏民習慣於給第一位主顧和最後一位主顧比較優惠的價格。在拉薩要價最離譜的東西一般就是天珠,買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不過,真的天珠數量相當稀少,八廓街上可以說很難買到真品。貝母生長在海拔4000-5000米的高山灌木叢和高山草地上。每年八、九月份採挖。貝母性微寒、味甘苦、清熱潤肺,化痰止咳,可同其它食物配合進補身體,屬名貴中葯材。七十味珍珠一種名貴的藏葯,是由珍珠、藏紅花、牛黃、麝香、瑪瑙、珊瑚、黃金等70味珍貴葯物炮製的。具有安神、調血壓、補身等功能,對癱瘓、血壓不調、癲癇、腦震盪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被藏族譽為起死回生的葯,曾榮獲國家銀牌獎。高原靈芝草多生長於雅魯藏布江中下游的米林縣境內,這里雨量適宜、氣候溫曖。自古以為,靈芝就作為珍貴葯材而聞名,具有滋補、強壯、益氣寧神、健脾活胃、養肝解毒等作用,對神經衰弱、失眠慢性氣管炎、冠心病、慢性肝炎、腎炎等多種慢性病均有一定的療效。青稞青稞屬於禾本科大麥屬作物。由於它的籽實沒有外殼,所以又稱為裸大麥、米大麥。青稞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糧食作物,栽培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佔西藏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56%-60%,有的地區多達80%以上。青稞籽實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達15%左右。將它炒熟磨成糌粑是藏族人民最喜愛的主要食品,攜帶方便。用它釀制的青稞酒又是藏族人民的最好飲料。其稈質地柔軟,是牲畜的良飼料。西藏是青稞的發源地,品種資源十分豐富。如按種子顏色分,有白、藍、紫、黑、褐等多種;按芒分有長芒、短芒、鉤芒、無芒;按生育期類型分有早熟、中熟、晚熟等。昌都醉梨醉梨出產在西藏昌都地區的八宿縣、左貢縣及怒江兩岸上林卡與下林卡區。醉梨醇香,食之不覺酒味,,食後不久宛然如醉。醉梨果實卵圓形,果皮黃色,上有麻點密布。果肉黃白色,肉質鬆脆、稍粗,汁多味甜,果心稍大、食之有渣,重400—500克。傳說天神為了歡迎文成公主入藏一行,以醉梨代酒為其洗塵。珠峰聖茶出產自易貢,為高原生長的無污染條品。西藏太陽農業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生產,國內外均有銷售。碎蛇西藏墨脫縣墨脫村的山坡上,向一種隱藏在地下生活的動物,名叫細蛇絨。每到五六月間人們翻地時常常會發現它,由十它容易斷,所以當地人叫它碎蛇。用碎蛇浸泡的酒,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和風濕性關節炎效果良好。
『肆』 中國與印度邊界的城市有哪些
中國與印度接壤的城市有西藏自治區的山南地區、日喀則地區、林芝地區、拉薩市。新疆自治區的和田地區。
目前與中國在陸地邊界上存有爭端的國家只剩印度。中印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一般被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是印控克什米爾與中國的邊界;中段為尼泊爾和印控克什米爾之間的兩國邊界;東段為不丹以東的兩國邊界。
中印兩國在邊界走向上存在著廣泛分歧。西段,中方主張邊界在喀喇昆侖山,印方則主張在北面的昆侖山,涉及領土2萬多平方公里;中段,兩國都認為邊界應沿喜馬拉雅山山脊,但對很多地區存爭議,涉及領土2000平方公里;
在東段,中國主張邊界在喜馬拉雅山南麓,印度認為應在沿喜馬拉雅山山脊的「麥克馬洪線」,涉及爭議領土達9萬平方公里。
(4)西藏林芝市的鄉鎮哪個離印度最近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主要是西藏地區的邊界。東段邊界問題源自英治印度時期。清末民初之際,英國乘中國內亂之際,劃「麥克馬洪線」,私自侵佔西藏南部的疆域。這個地域,中國稱之為藏南。
在印度獨立之後,中印雙方就這個地區的主權誰屬未能達到共識。於1960年代初期更爆發中印戰爭。有關地區在1972年被編為印度的「東北邊境特區」,後來又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
1986年,印度議會兩院通過立法將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升格為邦。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魯納恰爾邦。
在西段地區,中國實際控制克什米爾東部的阿克塞欽地區(屬新疆和闐縣)。新藏公路從這一地區經過,所以這一地區對中國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中印戰爭的起因之一就是印方發現中國在這一地區鋪設公路。另外1963年根據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邊境協議,巴方將一部分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喀喇昆侖地區)的主權移交給中國。印度對這兩片中國控制的地區聲稱擁有主權。
此外,西藏與尼泊爾的多處交界山口,中華人民共和國盡屬劃屬尼泊爾。聖母峰改由與尼泊爾共享。將西藏邊境(今不丹東南角)讓與不丹。原亞東以南的狹長地區也已放棄。
『伍』 西藏與印度交界在哪兒
西藏與印度的交界主要在山南地區和林芝地區。林芝的墨脫、察隅都是與印度相交的區域,有部隊把守。
『陸』 中國那兒離印度最近
西藏離印度最近。
西藏北鄰新疆,東接四川,東北緊靠青海,東南連接雲南;周邊與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克什米爾等國家及地區接壤,陸地國界線4000多公里,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西藏自治區(藏文:བོད་རང་སྐྱོང་ལྗོངས།,藏語拼音:Poi Ranggyong Jong,威利:Bod rang skyong ljongs),簡稱「藏」,通稱西藏,位於中國西南邊陲,首府拉薩,是中國五個少數民族自治區之一。
西藏自治區位於青藏高原西南部,地處北緯26°50′至36°53′,東經78°25′至99°06′之間,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全區面積120.223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8,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僅次於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約317.55萬人。
『柒』 中國離印度最近的是哪個城市
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到最近的印度邊境(錫金),直線距離約132公里,是中國離印度最近的地級市。
日喀則和平機場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方江當鄉境內東部,318國道旁,距離日喀則市桑珠孜區城區43公里,於2010年10月30日上午9時50分正式通航。
日喀則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的第二大城市,是後藏曾經的政·教中心,也是歷代班·禪的駐錫之地,境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
日喀則市地處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西南部,南與尼泊爾、不丹、印度三國接壤,西銜阿里地區,北靠那曲市,東鄰拉薩市與山南市。地理位置介於北緯27°13′—31°49′,東經82°1分—90°20′。全市國土面積18.2萬平方公里,東西長800公里,南北寬220公里。
為打破制約青藏高原社會經發展的交通「瓶頸」,自1984年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通車至今,中國在「世界屋脊」修建鐵路的步伐就從未停止。2010年9月,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正式開工建設,意味著青藏鐵路走出向外延伸的第一步。第二條延伸線拉薩至林芝的鐵路將於年內動工。
西藏自治區鐵路辦公室副主任楊育林說,繼拉日鐵路之後,「十三五」期間日喀則至吉隆口岸的鐵路、日喀則到亞東口岸的鐵路也有望開工。根據國家規劃,拉日鐵路將會北接青藏鐵路,南連日喀則至聶拉木、日喀則至吉隆、日喀則至亞東口岸的鐵路,通往尼泊爾和印度的國際鐵路大通道也將會在此基礎上形成。
『捌』 西藏林芝地區有哪些縣
截至2015年3月,林芝市轄原林芝地區的工布江達縣、米林縣、墨脫縣、波密縣、察隅縣、朗縣和新設立的巴宜區。具體介紹以下幾個縣:
1、工布江達縣
工布江達縣隸屬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林芝市西北部。縣域總面積11650平方千米,縣人民政府駐工布江達鎮果林卡。
2、米林縣
米林縣地處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林芝市西南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東南部與墨脫縣相連,西部與朗縣相接,北部與林芝縣、西北部與工布江達縣毗鄰,南部與隆子縣相連。
3、墨脫縣
墨脫縣隸屬為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林芝市下轄縣。位於西藏東南部,地處雅魯藏布江下游,喜馬拉雅東段與崗日嘎布山脈的南坡,東鄰察隅縣,南與印度交界(部分區域在藏南地區),西接米林縣、隆子縣、錯那縣,北連波密縣、巴宜區。
4、波密縣
波密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是西藏商品糧基地縣之一,是出口菌類松茸、羊肚菌的重要產地之一,境內海洋型冰川發育極好,有著名的卡欽、則普、若果、古鄉等冰川。
5、察隅縣
察隅縣,藏南三隅之一(另為門隅和珞隅),隸屬西藏林芝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東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昌都市左貢縣,西鄰墨脫縣(珞隅),北連昌都市,南接緬甸和印度。
6、朗縣
朗縣,隸屬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位於朗縣位於林芝市西南部,地域面積約4106平方公里,中印邊境線長100公里。境內民族以藏族為主,此外還有漢族、門巴族、蒙古族等民族和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