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到底犯了什麼大忌,值得美國窮追猛打
美國之所以一直對美國窮住猛打,主要原因有三點:首先,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一直堅持反美的立場,成為美國稱霸中東的最大障礙;其次,伊朗不僅反美,而且堅持反以色列的立場;最後,伊朗石油儲量排行世界第四,美國為了維持“石油美元”體系,也要一直對伊朗進行窮追猛打。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伊朗最終會向美國服軟嗎?
B. 伊朗這個國家到底觸犯了美國什麼神經為何一直慘被美國窮追猛打
因為它損害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利益,所以才會引得美國如此敵視它。其實這兩個國家的關系並不是一開始就這么緊張,伊朗曾經一度還是美國極力扶植的一個國家。這段淵源要追溯到上個世紀伊朗尚且處於巴列維王朝統治的那個時期,當時的美國就十分覬覦中東地區的石油以及其他利益,於是便把巴列維王朝定為扶植對象,為它的發展提供諸多幫助。
因為伊朗強硬的反美態度,美國秉著「我不好,你也別想好」的原則對伊朗實施了制裁,直到現在制裁依舊沒有解除。雖然美國的制裁給伊朗的發展帶來了不小的阻礙,但是這個國家的國內局勢卻始終保持穩定。所以美國想要借制裁這個手段來逼迫伊朗服軟,顯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C. 美國凍結14位人在美資產清單
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理由是「涉及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言人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並將對插手香港事務的美方人員實施對等制裁。
那麼,個人被美國制裁後,都有啥影響啊?
很顯然,如果在美國有財產,基本是拿不到了,想去美國也是不可能的了——首先,該個人或實體所擁有的位於美國、來自美國或者由美國個人(包括綠卡持有人)與實體控制的財產都將被凍結。
除了凍結個人財產,被制裁者個人和近親屬都無法進入美國,已經進入的則會被驅逐。比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兒子,在她被美國制裁後就離開了美國的哈佛大學,無法繼續博士學業。
比如,美國還制裁了委內瑞拉獨裁者查韋斯的親屬,凍結了查韋斯的大量資產,把查韋斯居住在美國的母親給驅逐出了美國。
不過,你或許會說:美國也就那麼回事,我沒資產在美國,它不讓去就不去唄,你邀請我我還不想去呢!
然而,制裁不僅僅於此!被美國制裁的人,最大的麻煩是日常生活,而最為麻煩的就是日常花錢!
事實是:個人被美國制裁後,不能再使用任何美國商家提供的技術和服務。你不能使用谷歌,微軟開發的軟體,windows都不能用。因為這些都是美國公司開發的,這意味著你基本上和網路絕緣了。
被制裁者也無法使用美國金融系統和其他美國中間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就連非美國銀行也不敢冒險,因為,世界上的任何銀行,都離不開美元結算系統,不敢冒著被踢出國際貨幣結算系統的風險來為你服務。
這就是為什麼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被美國制裁後,只能用現金買東西,沒有銀行敢為她開戶,中資銀行也不例外。
別說使用先進的移動支付了,連最基本的金融服務也沒法用了。這就是美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下,美國制裁的巨大影響力。
也許有人說,可以用親戚朋友的卡和手機支付嗎。但美國的制裁,狠就狠在連坐。任何個人和企業,為被制裁者做中間商提供服務,也會一並被制裁。可謂霸道的很。
我們知道的是,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羈押,就是美國從中作梗,認為華為違反了美國制裁伊朗的禁令,把有美國系統的器件悄悄賣給伊朗。這件事至今沒有結果。
在本次被美國制裁的14位中國官員中,其中有一位是公眾比較熟悉的大佬——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他同時也擔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
這事看起來真的很搞笑,因為中國國內自己事務的一次立法,美國卻制裁中國14位人大的副委員長,這種行為誰看了不覺得瘋癲和窮凶極惡?
但美國拳頭硬,你也真沒辦法。
美國的行為模式是,對弱者窮追猛打,對強者平等對待,中國越強,美國會表現得越理性。中美較量,需要的只是一個拐點,中美實力逆轉的拐點!這個拐點,現在剩下的僅是時間而已。
所以,還是自強吧。
D. 為什麼說美國要對伊朗開戰,必須要看俄羅斯的臉色呢
有網友認為,按理說伊朗現在軍力應該比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要強,但是又能抵抗多久呢?其實真正論實力,現在的伊朗不如海灣戰爭時期的薩達姆,要知道,在兩伊戰爭,薩達姆殺傷了伊朗100萬軍隊,海灣戰爭時期的薩達姆軍隊是很強的。
美國主要的全球政策之一就是石油美元,通過石油定價鎖定美元價值。伊朗是美國全球石油政策的攪屎棍。美國操作石油價格,一旦拉高價格,伊朗就乘機大量出貨。一旦,美國拉低石油價格,伊朗就在霍爾木茲海峽找事,刺激石油價格。
E. 美國為什麼不直接滅了阿富汗
美國重點打擊目標又不是阿富汗塔利班而是本拉登,,是把本拉登看作首要位置把塔利班當作次要的了,然後分析了一些因素後,把本拉登打擊掉後再打擊塔利班才是上策,可不是一意孤行,他們都考慮到各種問題了的。
三,塔利班成員都是當地人,熟悉山區地形,山地又有利於機動,隱避,小股的游擊戰,對美軍機械化的大部隊進剿不利。
四,自給自足的農村經濟能夠生存,同樣的宗教有利於發展壯大隊伍,和周邊國家有同樣的民族,同樣的信仰,能得到外援。
五,也要考慮成本核算,一枚導彈去打一個茅草屋肯定是不劃算的,奧馬爾被打死了,新的首領又產生了,這樣下去何時能有個頭。如今的塔利班早以從恐怖主義名單上被刪除,在未來不久的時間里,美國一定會撤兵的,只要假以時日,阿富汗人自己治理國家的時代一定會到來
F. 現在世界都有哪些國家在打仗
戰爭常見地,在韓劇中經常出現的烏克蘭、中東。
【烏克蘭】
近年來,烏克蘭為了加入北約,甘願成為北約對抗俄羅斯的「急先鋒」,甚至不考慮對方的軍事實力,直接向俄出兵,導致俄烏關系急劇惡化。更讓外界想不到的是,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下,烏克蘭甚至將核武器銷毀,但美國承諾的經濟援助與相應賠償沒了下文,至此,烏克蘭失去翻身的機會,一度淪為三流國家,對於烏克蘭的落魄,外界認為,該國拿著一手好牌,最後卻打得稀爛。
其實,供應情況並不令人滿意,某些最嚴重的困難——例如,紡織品的供應——在1944年晚秋發生了。然而,已經作出的決定是要採取許多取消管制的措施。屬於共同儲備體制的大多數食物以及其他某些異常大宗的商品和「為數不多」的——其實是為數可觀的——幾種供應非常短缺的貨物仍由中東補給中心直接管制。至於其他商品中東補給中心一律取消管制,聽憑中東各政府根據它們的願望去決定保留進口許可制度中的哪些部分——事實上,大多數政府都把這些許可權原封不動地保留了下來,它們都把這些許可權看作是實行經濟管制的無上法寶。
財政問題的重要性現在開始居於關鍵性的地位。戰爭期間,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都已積累起大宗的,有些甚至是巨額的英鎊結余,而美元收入則根據協定都被英鎊區美元總庫吸收。現在它們堅決要求,將這些結余予以解凍並分配大量美元定額。而英國財政部卻連這些要求的十分之一都無力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