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歷史上外來引進的農作物有哪些
歷史上傳入中國的農作物計有玉米、番薯、豆薯、馬鈴薯、木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菜豆、利馬豆、西洋蘋果、菠蘿、番荔枝、番石榴、油梨、腰果、可可、西洋參、番木瓜、陸地棉、煙草等近30種。
B. 我國歷史上引進外來的農作物有哪些
歷史上,中國引進了多種外來的農作物,豐富了本土的農業品種。以下是部分外來農作物的簡介:
1. 玉米:原產於美洲的墨西哥和秘魯,明代傳入中國,被稱為「玉麥」或「苞米」,逐漸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
2. 番薯:旋花科甘薯屬栽培種,原產中、南美洲,主要用作糧食和蔬菜。宋元時期已有記載,但現時的甘薯是明代從美洲引入的。
3. 馬鈴薯:原產南美洲秘魯和玻利維亞,16世紀末傳入西班牙,17世紀傳入英格蘭,約1650年左右傳入中國,別稱「土豆」或「荷蘭薯」。
4. 南瓜:原產中、南美洲,元末明初已見於賈銘的《飲食須知》,明代傳入中國。
5. 花生:原產美洲,我國稱長生果、落花生等,分小粒型和大粒型兩種,小粒型最早見於元末明初的賈銘《飲食須知》,大粒型是清代引進的。
6. 辣椒:原產中南美熱帶地區,1493年傳到歐洲,1593~1598年傳至日本,傳入中國有兩條途徑。中國關於辣椒的記載始見於明末的《遵生八箋》。
7. 番茄:原產南美洲安第斯山地帶,我國最早記載見於明末的王象晉《群芳譜》,別稱「番柿」或「西紅柿」。
8. 菜豆:豆科菜豆屬栽培種,原產中美洲,16世紀初傳入歐洲。中國自明後期曾多次引種,李時珍《本草綱目》和清代《三農記》都有記載。
9. 筍瓜:葫蘆科南瓜屬栽培種,別名印度南瓜、玉瓜等,原產南美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地,19世紀中葉安徽、河南等省方誌有記載。
10. 番木瓜:原產墨西哥和中美洲,18世紀傳入歐洲,19世紀傳入亞洲,中國在17世紀初由葡萄牙人將菠蘿苗帶入澳門,後經廣東傳入福建和台灣。
以上外來農作物的引入,不僅增加了中國的農作物種類,也對中國的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