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國怎樣對別國的個人實施制裁
針對他國個人與企業,美國的制裁措施包括:
1、除非美國國務院另行決定,任何美國政府部門不得向被制裁的外國人員采購任何服務、產品、技術或與這些人員訂立任何服務、產品、技術采購合同;
2、除非美國國務院另行決定,任何美國政府部門不得向被制裁人員提供任何協助,這些人員也不能參與由美國政府提供協助的任何活動;
3、任何美國政府不得向被制裁人員銷售任何軍品清單上的物品,並終止向這些人員銷售任何美國《武器出口管製法》管控的國防物品、國防服務或設計和施工服務;
4、不得就任何受EAA或EAR管控物品的出口向被制裁人員頒布新的個別許可,並暫停授予這些人員現有的任何許可。
(1)美國對中國官員的制裁有哪些擴展閱讀
美國國務院和財政部2020年8月7日以所謂破壞香港自治為由宣布制裁11名中國中央政府部門和香港特區官員。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日表示,美方有關行徑公然插手香港事務,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准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強烈譴責。
針對美方錯誤行徑,中方決定即日起對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的美聯邦參議員盧比奧、克魯茲、霍利、科頓、圖米,聯邦眾議員史密斯,以及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總裁格什曼、美國國際事務民主協會總裁米德偉、美國國際共和研究所總裁特溫寧、「人權觀察」執行主席羅斯、「自由之家」總裁阿布拉莫維茨實施制裁。
Ⅱ 林鄭月娥承認銀行卡受限,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於被美國列為制裁名單這件事,林鄭月娥坦言道,對生活卻是有所不便,但是感到很光榮,在這個香港的特殊時期受到中央政府的信任,和大家一起在香港推行國安法。還表明自己在使用一些金融服務,不知道這些服務公司是不是和美國有業務往來,在使用信用卡的時候是有所不便,還做出了明確的表態說自己被點名也不害怕,說自己在美國沒有任何的資產,說對美國沒有嚮往。希望國安法能夠安穩的實行,希望香港能夠安定。
Ⅲ 美國凍結14位人在美資產清單
當地時間12月7日,美國財政部宣布對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實施制裁,理由是「涉及取消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一事」。
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言人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並將對插手香港事務的美方人員實施對等制裁。
那麼,個人被美國制裁後,都有啥影響啊?
很顯然,如果在美國有財產,基本是拿不到了,想去美國也是不可能的了——首先,該個人或實體所擁有的位於美國、來自美國或者由美國個人(包括綠卡持有人)與實體控制的財產都將被凍結。
除了凍結個人財產,被制裁者個人和近親屬都無法進入美國,已經進入的則會被驅逐。比如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兒子,在她被美國制裁後就離開了美國的哈佛大學,無法繼續博士學業。
比如,美國還制裁了委內瑞拉獨裁者查韋斯的親屬,凍結了查韋斯的大量資產,把查韋斯居住在美國的母親給驅逐出了美國。
不過,你或許會說:美國也就那麼回事,我沒資產在美國,它不讓去就不去唄,你邀請我我還不想去呢!
然而,制裁不僅僅於此!被美國制裁的人,最大的麻煩是日常生活,而最為麻煩的就是日常花錢!
事實是:個人被美國制裁後,不能再使用任何美國商家提供的技術和服務。你不能使用谷歌,微軟開發的軟體,windows都不能用。因為這些都是美國公司開發的,這意味著你基本上和網路絕緣了。
被制裁者也無法使用美國金融系統和其他美國中間服務商提供的服務,就連非美國銀行也不敢冒險,因為,世界上的任何銀行,都離不開美元結算系統,不敢冒著被踢出國際貨幣結算系統的風險來為你服務。
這就是為什麼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被美國制裁後,只能用現金買東西,沒有銀行敢為她開戶,中資銀行也不例外。
別說使用先進的移動支付了,連最基本的金融服務也沒法用了。這就是美國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美元作為國際貨幣下,美國制裁的巨大影響力。
也許有人說,可以用親戚朋友的卡和手機支付嗎。但美國的制裁,狠就狠在連坐。任何個人和企業,為被制裁者做中間商提供服務,也會一並被制裁。可謂霸道的很。
我們知道的是,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羈押,就是美國從中作梗,認為華為違反了美國制裁伊朗的禁令,把有美國系統的器件悄悄賣給伊朗。這件事至今沒有結果。
在本次被美國制裁的14位中國官員中,其中有一位是公眾比較熟悉的大佬——中國科學院院士丁仲禮,他同時也擔任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
這事看起來真的很搞笑,因為中國國內自己事務的一次立法,美國卻制裁中國14位人大的副委員長,這種行為誰看了不覺得瘋癲和窮凶極惡?
但美國拳頭硬,你也真沒辦法。
美國的行為模式是,對弱者窮追猛打,對強者平等對待,中國越強,美國會表現得越理性。中美較量,需要的只是一個拐點,中美實力逆轉的拐點!這個拐點,現在剩下的僅是時間而已。
所以,還是自強吧。
Ⅳ 歷史美國對中國做過的壞事情有哪些
歷史上美國對中國做過諸多壞事,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