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新新冠增确诊连续18天超30万例,未来疫情的形势是怎么发展的
1、印度的疫情很有可能还没到达巅峰期。
从4月份印度疫情开始爆发到5月份开始,每天几十万确诊病例,有的专家声称印度疫情很有可能还没达到巅峰期,而巅峰期的时间大约在7月份左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估计印度公布数据的确诊病例比实际中要低得多,真正确诊的病例比现实中要高出20倍到30倍,换句话说,印度现在大约有5~6亿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已经连续18天确诊超过30万例,印度现在每天的检测数据是200万,世界卫生组织说每天检测200万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采用更多的核酸检测。
总的来说,印度疫情的爆发将会加速全世界疫情的蔓延,很多国家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复苏也将会无限延长。
目前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决定向印度提供援助之手,中国已经向印度捐赠氧气设备和一些医疗物资,另外世界卫生组织向印度援助医疗资源时,却被印度拒绝,因为印度的政府人员说他们自己有能力应对国内的疫情,但疫情到底什么时候结束还很难说。
2. 印度变异病毒输入,中国现在打的疫苗管用吗
一:印度的新冠疫情印度变异病毒输入,中国现在打的疫苗仍有作用。
根据印度公布的5月12日数据显示,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8万余例,已经连续21天的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超过30万例,印度的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已突破2334万例;新增死亡病例数为4205例,刷新了印度单日新增死亡病例数的纪录,印度的累计死亡病例数也超过25.4万例。印度的新冠病毒疫情持续恶化,造成印度多家医院人满为患,已经没有能力接收更多的感染患者,同时印度的医疗物资也出现严重短缺的问题,已发生了多起新冠感染者因缺氧死亡的事件。
3. 美国宣布限制印度旅客入境,原因是什么
由于印度新冠疫情恶化 美国政府将对印度实行旅行限制措施 印度卫生部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86452例,累计确诊18762976例;新增死亡病例3498例,累计死亡208330例。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9天超过30万例。
4. 印度新冠肺炎如此严峻,单日新增超过中国总数,真的可以形成全民免疫吗
印度疫情已经完全失控了,印度当局对于各地区的管理实在是太糜烂了,从头到尾都没有感觉到他们在执行什么强有力的计划,一开始想抄中国作业但没抄好,没有因地制宜做相应的调整,也没有为人民的利益考虑过,现在印度已经失去了对疫情的控制,他们不想全民免疫也得全民免疫了。
01、印度疫情发展的时间线。先简单说一下印度疫情发展的时间线,在一开始印度一起还没有大规模爆发的时候,他们对此事漠不关心,甚至没有一点准备,甚至为了迎合欧美国家,他们也加入了对中国疫情的污蔑和对中国抗议成果的否定。
但当疫情爆发的时候,他们却没有选择欧美国家的全民免疫,而是选择了被他们诬蔑过的中国的计划,他们想抄中国的作业。可惜由于他们之前的忽视,他们没有深刻了解到中国抗议成功的真正秘密并不是封城,除了封城以外更重要的是我们中国人可以团结一心,耐得住寂寞,愿意自我牺牲。
秋冬将至,一波大规模的疫情潮即将在世界各地爆发,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希望印度可以撑得过这一波疫情,如果撑住了还是有机会在局势彻底无法挽回之前形成全民免疫,不然等到病毒变种就不好说了。
5. 印度或将遭遇第3轮疫情,印度的疫情现在是不是最严重的
一:印度的新冠疫情印度或将遭遇第3轮疫情,印度的疫情现在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虽有下降趋势,但每天新增死亡病例仍居高不下。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5月25日印度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0.8万余例,累计确诊病例数已经突破2715万例,新增死亡病例4100余例,印度已经多天的单日新增死亡病例在4000例以上,累计死亡病例超过31万例,成为继美国、巴西后第三个累计死亡病例数超30万例的国家。印度全国的新冠肺炎平均死亡率是1.14%,但最为严重的首都新德里,其死亡率却高达2.5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另外印度的政府和专家普遍认为,印度可能将会遭遇第3轮的新冠疫情,而不能接种新冠疫苗的儿童,将可能成为新一轮疫情的主要感染对象。
6. 印度疫情4个月前就是世界第1,严重低报病毒数字,这对全国有怎样的影响
降低了人们的警惕性。严重低报病毒数字,人们就会放松,不会那么严格遵守国家安排,认识不到此次病毒的严重危害,使更多人死亡。
7. 印度游客扎堆旅游,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时事情况7月12日据《印度快报》报道称,7、8月正是印度往常的旅游旺季,自6月底印度各地政府陆续实施有条件解封之后,印度的民众纷纷的前往附近的山区避暑。这给山区当地的防疫、交通和住宿带来了巨大问题。由于游客人数众多,印度北部山区的北阿肯德邦和喜马偕尔邦的公路出现严重拥堵。 在一个叫做北阿坎德邦穆索里肯普提瀑布下进行洗澡、自拍,没有保持社交距离,也不戴口罩,景区人满为患。
但是,由于印度莫迪政府面临第二次大规模内阁调整,需要获得民众选票的支持。但是印度的经济状况已经达到近些年的最低值,早在疫情之前印度经济就显得疲软了,所以在疫情面前莫迪就显得无暇顾及了,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但是此时的印度政府如果不在客观上宣布疫情已经有所缓解,印度在经济上开始有了复苏和就业率开始逐渐降低。那么莫迪政府将受到印度人民的滔天怒意,于是随着官方更换了卫生部部长,让其为印度的第一轮和第二轮疫情治理无效负全责成为莫迪政府的替罪羊,用来缓解民怨。另一方面官方宣布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下降,印度许多邦政府也就开始放松疫情封锁限制。在某些防止疫情方面的政策,就开始出现了松懈。从而导致了大规模印度游客扎堆旅游。
8. 印度疫情崩盘,莫迪的困局,拜登的十字路口
印度疫情的崩盘为美印关系带来了更多变数,面对印度的危局,拜登必须做出选择,是储存更多的物资应对未知的风险,还是全力援助盟友,重塑美国的亚太同盟。
一、印度疫情崩盘
印度疫情毫不意外的崩盘了,4月22日,印度卫生部表示,在过去24小时内,印度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314835例,创下全球单日新增病例最高纪录。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截止4月22日,印度病例总数已达1590万例,仅次于美国的3190万例。
印度的数据低于美国,但更可能是被低估了。相比于医疗资源丰富的美国,印度无论是病床数、医护人员比例还是医药物资,均处于全面劣势,印度也没有美国大规模检测的能力。印度政府隐瞒了疫情的严重性,试图蒙混过关,最终付出了血的代价。
就印度病例迅猛的增速看,新冠病毒早已传播开,现在隔离为时已晚,新德里的实验室主席,微生物学家Navin Dang表示,他们的数据表明,在新德里,新冠病毒检测的阳性率为30%,而印度只有1.5%的人完整接种了新冠疫苗,印度已无力阻止新一波的疫情。
照目前的趋势,印度病例有可能破亿,等于十分之一的印度人都感染病毒。这样庞大的病患数目,远远超出了莫迪政府的应对能力。
《华尔街日报》描绘了印度的惨状,因为病例激增,印度资金不足的公立医院不堪重负,而私立医院更是一床难求, 许多人别无选择,只能在一家公立医院门外排队等候床位,或者在多家医院间往返,恳求能住进医院哪怕得到医生一分钟的看诊,很多家庭倾家荡产,夜以继日的寻找氧气和新冠治疗药物,但诸如瑞德西韦的药物在医院都是紧俏商品。
大量的印度人无法住进医院,他们只能任由亲人死去,然后在大街上将尸体焚烧,印度的街道浓烟滚滚,到处是尸体的残渣,来自远方不知情的旅人可能以为自己回到了中世纪,那时,绝望的欧洲人面对黑死病束手无策,只能默默流泪将亲人的遗体焚烧。
印度的噩梦还不止于此,印度已接连发现英国、南非和巴西的变种病毒,还有一个印度独有的变异毒株,实验数据显示,辉瑞疫苗对南非病毒的有效率大为下降,变异病毒的传播让印度的疫情雪上加霜。
印度大规模的传染也为病毒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病毒可以在传染中不断进化,产生更多的变种,让疫苗无效化,印度会成为病毒进化的基地,产生更多危险的变种。
病毒为了生存需要,进化的方向始终是高传染率,低死亡率,印度的变种病毒传染力大为增强,连续4天,印度的新增病例都在20-35万之间,有专家认为,印度的病例激增很可能和新的变种病毒有关。
挤兑的医院,急缺的医疗物资,新的变种病毒,都让印度的疫情变得不可遏制,面对危局,莫迪一筹莫展,他感到了莫大的恐惧,不得不大量删除印度网民的批判言论。
印度疫情的爆发,莫迪无疑负有责任。
(印度沦为地狱)
二、莫迪的困局
印度疫情崩盘,莫迪无疑是第一责任人,他提早放松了社交隔离限制,妄图蒙混过关,最终他为自己的愚昧付出了代价。但莫迪的无为也有无奈的成分,无论是印度的政治制度,印度的医疗资源,还是印度的物流体系都不支持莫迪采取中国式的社交隔离。
中国封城、社交隔离能够成功,离不开中国高度发达的基建、大数据互联网系统。封城期间,大量的外卖员、快递员往来其中,保证了社区的物资供应,正常的工作生活,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只有立足于这样的技术条件上,才能有效执行社交隔离和封城,而印度显然没有这个条件。
印度的政治制度并非松散的邦联制,而是较为集权的联邦制,印度中央政府的权力并不小,理论上也可以执行一定的封城和社交隔离,但印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资源。
印度的基础设施远不如中国,印度的物联网系统方兴未艾,印度根本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物资配送。印度的国民素质、财政资源、医疗资源也都远不如中国,即使富裕如中国,在武汉抗疫时也调集了全国的资源,这才迅速稳定了局势,印度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莫迪提早结束社交隔离,不是他愚蠢,而是他发现印度根本没有能力模仿中国,即使印度人听从他的命令自觉隔离在家,他也没有能力保证物资的供应,倘若真的实行,不少印度人会活活饿死。他的放松禁令颇有破罐破摔的意味。
但病毒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不会因为印度贫穷就放它一马,它在印度的贫民窟中迅速蔓延,穷人肮脏的居住环境成为病毒滋生的温床,病毒肆虐下,不怕死的印度穷人这次也怕死了。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穷人区沦陷了,富人区也不能幸免,新德里的富人区也被病毒攻陷,大量的富人被感染,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印度的举国灾难,无论穷富,皆深受其害。
这样的困局,远远超出了莫迪的应对能力,如果放任下去,莫迪将无缘下任总理,他将名声扫地,成为印度的罪人,他唯一能指望的只有美国。
如果美国、欧盟能倾尽全力援助印度,莫迪或有一线生机。
三、拜登的十字路口
对拜登来说,印度是他重塑亚太同盟必不可少的一环,拜登号称要团结盟友对抗中国,而印度是南亚最强大的力量,印度和中国也确实有难以化解的领土纠纷,印度是美国遏制中国最佳的棋子。
因此面对莫迪的求教,拜登很快作出了回应,他承诺美国会竭尽全力,支援印度疫苗、医药、疫苗生产原材料等物资,并称美国疫情严重时印度出手相助,如今美国不会坐视不管。
拜登提到,会在以下六个方面给予莫迪帮助:
1.供给大量疫苗制造原材料,印度是牛津/阿斯利康疫苗的生产基地,获得原材料的印度可以提高疫苗生产速度。
2.供给大量医疗物资,如防护服,面罩等,保护印度的医护人员。
3.供给大量呼吸机,降低印度病患的死亡率。
4.扩大辉瑞疫苗在印度的生产基地,争取在2022年生产出一亿疫苗。
5.派出疾控中心专家,和印度合作抗疫。
6.号召国际力量帮助印度,和印度共渡难关。
拜登话说的很好,但执行到何种程度就不一定了,对拜登来说,他必须在未来的风险和盟友的需求间做出选择。
选择前者,就是对印度见死不救,将失去盟友的忠心,选择后者,则必须承担美国疫情复发的可能。
美国疫苗接种速度快,疫苗产能高,很多州储存了一年都打不完的疫苗,但美国储存疫苗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全球疫情并无好转,疫情仍存在反复的可能,美国必须为疫情复发做好准备。而且美国疫苗虽多,但印度人口更多,要想达到群体免疫,印度可能需要20亿支疫苗,即使按50%人口接种算,印度也至少需要13亿支疫苗。
目前的美国还没有能力帮助印度。
疫苗是控制疫情最快的方式,其他的诸如提供呼吸机、防护服、专家等,都是杯水车薪,对疫情已经失控的印度聊胜于无。
虽然拜登尽力也不能挽救印度,但美国的援助更多是态度,表明美国重视印度这个盟友,表明美国是具有信誉的大国,对莫迪和人民党来说,只要拜登尽力,就算结果不尽如人意,也是一份莫大的恩情。拜登的援助将起到马歇尔计划的效果。
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讲,帮助印度是必须的,但是,拜登要考虑的不仅是国家利益,还有选举利益。
如果说美国大举援助印度,美国疫情因为各种原因复发,没有足够的疫苗,那么公众一定会把怒气撒向拜登,那样不要说拜登的总统大选,民主党的中期选举也会满盘皆输,拜登如果选择国家利益,就必须承担可能出现的选举风险。
选举利益还是国家利益,是摆在拜登面前的十字路口。他必须在可能的风险和美国的信誉前做出抉择,拜登的抉择将是对他真实成分的考验,拜登,是一个虚伪至极,贪图私利的政客还是心怀大志的政治家,将在此刻集中体现,拜登是否愿意为美国的国家利益承担选举失败的风险。
印度疫情崩盘,既是莫迪的困境,也是拜登的十字路口,美印关系走向了新的阶段,拜登的处置将决定美国亚太战略的成败。
当然,我们还要预想一种最糟的情况,那就是拜登全力援助印度,美国疫情没有反复,莫迪感激不尽,并将中国作为转移矛盾的对象,通过宣传中国制造病毒来转移印度国民对他的声讨,那样,美国成为印度的救星,而我们则承担了莫迪的罪责,这种情况,无疑是最坏的结局。
9. 印度疫情预计5月到峰值,你觉得印度疫情会越来越严重吗
据印度媒体报道,近期印度国内的疫情处于了爆发的阶段,四月二十五日印度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将近三十五万,而这已经是印度确诊病例连续多日超过了三十万,而有学者表示印度这轮的设情爆发峰值还没有到来,预测峰值将会在五月中旬达到,届时印度疫情将成为全世界的震中地区,这也将使得印度国内的防疫形式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印度疫情急剧的恶化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的关注,我认为印度的疫情会发展的十分严重,因为印度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得并不是特别好,所以才会导致了疫情在印度发生反扑。
印度的现状再次表明了现有的防控措施是不能放松的,因为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被控制住,如果盲目的乐观就会导致疫情的卷土重来,所以在疫情消失或人类找到办法来防治疫情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防控措施和手段,尽量避免人员的聚集,这样才能切断疫情有人群中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