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越南資訊 > 1978中國為什麼援助越南

1978中國為什麼援助越南

發布時間:2022-05-20 22:50:27

⑴ 中國1979年為什麼會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

主要最大的原因是為了保衛祖國的南疆和人民!從1978年到1979年年初,越軍在邊境開槍開炮,挑釁中國,打死打傷中國軍民三百餘人,毀房屋無數,其中死去的還有嬰兒和兒童,受傷的群眾,士兵都致殘。越南和前蘇聯已計劃好,1979年3月將進攻廣西,並要求1980年過春節前佔領南寧市,當時這個計劃在越軍已成宣戰的口號。中國政府忍無可忍,一再三警告,越南不聽,仍然在邊境開槍開炮,並佔領了廣西的蒲念嶺。所以中國1979年2月17日發動教訓越南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⑵ 80年代中越戰爭,中國和越南為什麼會發生沖突

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1975年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 。

撕毀1958年越南政府承認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屬於中國的聲明,侵佔中國南沙群島96%以上的島嶼在東南亞,越南則走上了擴張的道路,打敗美國,並有蘇聯支持,裝備有蘇式美式裝備的越南開始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

越南共產黨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共產黨,在1951年印支共產黨二大上,越南、寮國和柬埔寨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但是這時,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統三國。在寮國革命成功,政府親越的情況下,1978年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向柬埔寨發動了入侵,並迅速佔領了整個柬埔寨。

對中國來說,越南在北方蠶食中越邊境,在南方侵略中國盟友柬埔寨,是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嚴重威脅。此時的中國,主要壓力還是在東南台海一線和北方中蘇邊境。對越南越來越反華的背信棄義的行徑,廣大邊民和邊防部隊氣憤不已。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使越南陷入兩線作戰的環境,並且為了維護邊界安全。中央軍委於1978年12月7日召開會議,並於8日下達了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的決定和命令。

(2)1978中國為什麼援助越南擴展閱讀:

當時的世界局勢,一是美蘇冷戰爭斗此漲彼消,標志性的事件就是美國退出中南半島及蘇軍入侵阿富汗,蘇修上升的勢頭咄咄逼人;二是中國這個砝碼轉向美國,美國也投中國所好,在台灣問題上明確態度,並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同時中蘇關系越發緊張,兩國基本斷絕往來,蘇聯還在中蘇邊境線陳兵百萬,造成緊張局勢。

具體到印度支那問題上,美蘇中三國的態度非常明確。

蘇聯:支持越南建立印度支那聯邦,一是從南面制衡中國,二是以中南半島為永久立腳點,拓展全球爭霸事業。

美國:不得已退出中南半島,但絕對不希望蘇聯填補這個力量真空,寧願中國介入以制衡蘇聯擴張勢力。實際上美國一直在為此作準備,1974年1月西沙海戰後,中國能夠控制西沙,沒有美國的默許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絕對不希望自己的身邊出現另外一個強敵,無論如何必須將這個「印度支那聯邦」扼殺在搖籃狀態。

⑶ 為什麼中國對越南發動戰爭

從我們國家對這場戰爭的名稱定義我們就能看出個大概《對越自衛反擊戰》

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蘇聯老大哥一直是中越兩國所仰仗的對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間,中國則也是越南仰仗的對象。隨著中蘇交惡,越南在對華對蘇關繫上逐漸開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觸也讓尚未結束抗美斗爭的越南感到不安。對於奉行實用主義的越南,在國家尚未統一之時,和中國、蘇聯的關系面子上都要維持。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開始決定與蘇聯發展更為親密的外交關系——因為蘇聯比中國強大。越南黨中央親華派如長征、武元甲逐漸靠邊站,不再重用,黨章里的毛澤東思想也被取消。在國內開始瘋狂排華,打壓華僑的正常生活,導致大量越南華僑返回中國。在中越邊境則挑起武裝沖突,派遣武裝人員越界進行侵擾,打傷邊民,推倒界碑,蠶食邊境,製造了浦念嶺、庭毫山等事件。隨著中國與美國恢復外交接觸,中越兩國的關系則開始變得嚴峻了。
對於本次戰爭的起因,中國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稱:「越南政權三番四次挑起邊界事端,嚴重地騷擾了中國邊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方一再發出警告,越方卻置若罔聞,一意孤行,中國政府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發動邊界自衛反擊戰,對越南實行懲罰。」 而越南的河內之聲廣播電台,則指責「北京擴張主義集團」,表示:「北寇(指位於越南北方的中國)妄圖侵佔鄰邦的領土,以遂其稱霸亞洲的狂妄野心,(越南共產黨)黨中央和政府號召全體軍民再次奮起反抗外族侵略。

事件時間表:

1969年3月中蘇爆發珍寶島戰爭,進入七十年代,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持續處於敵對狀態,蘇聯在中國北方陳兵近百萬達44個師,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

1971年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揭開中美關系新的篇章。中美兩國從此開始醞釀關系正常化。這對當時仍與中國友好而與美軍交戰的越南來說,卻無疑是個壞消息,因為這將意味著中國將有可能減少甚至終止對越南的支持與援助。越南心中不滿,轉而全面投向蘇聯。

1978年9月29日,越南加入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COMECON)。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

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島的擴張。

1979年中美建交,鄧小平隨後立即訪美,被問及對越政策時,胸有成竹地說:「小朋友不聽話,該打打屁股了!」其實大軍早就嚴陣以待,只等一聲令下了。其實早在1978年12月底,已有22.5萬解放軍集結在中越邊境。

具體的這里寫多了你看著也難受,你點下面網站,一次看個夠。。

⑷ 我國建國初期為什麼大量援助越南、阿爾巴尼亞等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華民族以獨立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已經形成社會主義同帝國主義兩大陣營對抗的局面,美國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執行的是從扶蔣反共、助蔣內戰到敵視新中國政權的政策,所以中國共產黨確定,新中國在對外關繫上要實行「一邊倒」,即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的政策。首先是聯合蘇聯、各人民民主國家和各被壓迫民族,站在國際和平民主陣營方面,共同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使新中國很快就得到了世界人民民主國家的承認。10月2日,蘇聯首先與新中國建交。中蘇兩大國建交,帶動了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阿爾巴尼亞、越南等10個東歐和亞洲的人民民主國家與中國建交。此外,印度、瑞典、丹麥、緬甸、瑞士、印度尼西亞等國也相繼與中國建交。

「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也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爭取到所需資金和技術。1949年12月,毛澤東率中國黨政代表團訪問蘇聯。1950年2月14日,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條約規定,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國之侵襲而處於戰爭狀態時,另一方即盡其全力給予軍事及其他援助;雙方根據鞏固和平與普遍安全的利益,對有關中蘇兩國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國家問題,均將進行彼此協商。還規定:「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及不幹涉內政的原則,發展和鞏固中蘇兩國之間的經濟與文化關系。」按照這一原則,兩國又簽訂了處理中蘇遺留問題的協定,包括歸還大連、旅順及中國長春鐵路,以及蘇聯援助中國3億美元貸款等協定。在此以後,中國從東歐國家也爭取到約7.3億美元的貸款。這對亟待恢復國民經濟的新中國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新中國外交的另一重要政策是「另起爐灶」。就是說,新中國不承認原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鑒於當時一些國家仍支持國民黨集團或企圖製造「兩個中國」,因此,中國政府堅持建交前必須進行談判,對方必須同國民黨集團斷絕外交關系,在聯合國支持中國恢復自己的席位,並將各該國管轄地區內屬於中國的財產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此相聯系的還有「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的政策,就是不急於得到帝國主義國家承認新中國,先把帝國主義在華殘余勢力清除一下,把屋子打掃干凈了,再請客人進來。

上述這些外交政策,終於把舊中國的屈辱外交改造成為新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

⑸ 美越戰期間中國到底是怎樣援助越南的

越南和中國爭斗的原因有許多:

1。越南和中國在傳統上是宿敵,越南人曾經受到中國長達一千多年入侵和統治,而中國一直以來對東南亞的控制權都十分在意,所以中,越兩國在歷史上就有互不信任的傳統。

2。越南當時在審視中蘇關系分裂後對比兩國力量人為蘇聯更勝一籌,蘇聯在經濟和軍事上都對中國有優勢,而且越南在1975年獨立以後就一直受到蘇聯的援助,自然就權衡利弊決定幫助蘇聯來對付中國。

3。越南在相繼打敗法國和美國後,國力不斷增強,軍事經驗豐富,人民驍勇善戰,自然有點飄飄然的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特別是在消滅柬埔寨波爾布特政權後成為中南半島的地區性霸主。越南人為了擴大霸主優勢,與其跨海對付印尼菲律賓和向美國的盟國泰國進攻不如就近依靠蘇聯對付中國。

4。越南在解放以後以為中國會因為過去的同盟關系讓越南獨佔南海諸島的控制權,不想中國卻沒有象現在那樣可以容忍「共同開發」和其他現行的喪權辱國的外交策略,堅持南海諸島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遏制越南在南海地區的發展,越南惱羞成怒,決定一戰把中國從中南半島的勢力范圍中掃除而決定向中國開戰。

5。中國本身在北方受到蘇聯的威脅後已經無法承受南方又出現一個足以威脅中國安全的強國,在越南消滅柬埔寨以後逐漸感覺到如果任由越南作大可能威脅到中國的安全,所以必須先發制人,出兵越南,然後讓越南從柬埔寨撤兵再讓西哈努克親王回國建立親中政府來牽制越南。

⑹ 對越自衛反擊戰發動原因主要是國內原因還是國際原因

對越自衛反擊戰原因很簡單,就是越南四周的交界的國家中只有中國比他強大,所以中國方面自然的就成為了越南國防的重點。
在越南反擊美國時,中國確實給了越南很大的幫助但是比不上蘇聯給予的多。可以說在支援越南抗擊美國方面前蘇聯才是最大的支持者,中國只能排第二。中國也不是完全處於高尚的情懷去幫助越南的,也是處於實際的需要才去幫助越南的。因為越南一旦被美軍佔領,中國的日子自然不會好過。所以在越南抗擊美軍勝利後自然的把前蘇聯放在首位,把中國放在次要位置。
不久之後中國與前蘇聯關系惡化,越南自然的就是跟著老大哥走,也與中國交惡。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與美國進入蜜月期,中國自然就是幫著美國對付前蘇聯。前蘇聯國力強盛,不能直接進攻,但是越南可以進攻。於是越南成為了前蘇聯的擋箭牌,通過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把前蘇聯的國際影響和地位一下拉了下來,讓前蘇聯在世界的小弟面前抬不起頭,也為這場戰爭支付了高昂的費用。越戰之後前蘇聯在國際上的勢力開始全面收縮,美國緊跟著就出兵中東伊拉克,前蘇聯的國際勢力進一步縮減。美國也通過中國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完成了亞洲布局。在此之後美國與中國翻臉,此時中國才發現被美國耍了。所以到現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黑暗面,大家都盡量不去提這個事兒。

⑺ 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起因

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⑻ 越南獨立時,中國給了多少援助

當然別說是國家了,就算是人與人之間都不存在亘古不變的感情,很少有著完全純粹不講利益的關系,多的是算計與利用,辯證的去看待的話,就不會對越南的忘恩負義而感到不忿。

⑼ 中國當初為什麼要幫越南,又沒有什麼好處

當時越共主席是胡志明哦,他跟周總理毛主席不但志同道和而且私交甚好,在中國剛剛建立新中國的時候,美帝國主義在中國四周實施全面封鎖,為了打破這種被封鎖的局面同時也為了胡志明主席提出的強烈請求,我們國家決定無償援助越南,可以說當時的越南人命是非常感謝中國人民的,胡志明多次到北京回見毛主席表示感謝,只可惜後來胡志明去世,而蘇聯的霸權主義也日益猖獗,越南的領導人過分相信蘇共的一切號召,漸漸走上了親蘇反華的道路,。

⑽ 中國在越南究競幹了什麼,競讓越南視為敵仇

中越戰爭是於1979年2月17日-1979年3月16日爆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之間的一場戰爭。中國方面稱之為對越自衛還擊戰。在短暫侵入越南北部之後,中國軍隊在一個月之內撤出了越南。中方和越方都宣布取得了戰勝的勝利。這場戰爭使中、越兩國關系惡化,並使大量華裔越南人逃亡。

起因:中-蘇分裂

在與法國開戰的越南戰爭初期,共產主義的中國也和越南有著很緊密的關系。雙方都對越南的統治者法國不信任。在戰爭期間,中國和蘇聯都為越南提供了援助,共同反對殖民主義敵人。

冷戰後期,中國與蘇聯關系依然緊張,而中美關系則開始正常化。蘇聯出於牽制中國的目的,1978年11月3日與越南簽訂了帶有軍事援助性質的《蘇越友好合作條約》,支持越南實施「地區霸權主義」,建立「印度支那聯邦」。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侵略了與中國的盟友之一柬埔寨,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同時在越南國內進行大規模的「排華」;對中國的領海、領土提出主權要求,宣布把屬於中國領海范圍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納入其版圖范圍,並出兵佔領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在中越邊境集結大量軍隊,製造邊境沖突,侵犯中國領土。中國當局稱「上述種種舉動威脅了中國的邊境安全和影響了東南亞的局勢穩定」,「為了捍衛主權,懲治侵略者」而發動了「自衛還擊戰」。但當時的國際上多數國家卻認為是中國入侵越南,當時的聯合國人權組織還對這場戰爭進行了指責。

戰爭過程

戰爭分別由中國的雲南省和廣西壯族自治區兩個作戰方向,分為三個階段進行。雲南省作戰由當時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壯族自治區作戰由當時的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總共動用了9個軍(分別為:11軍、13軍、14軍、41軍、42軍、43軍、50軍、54軍、55軍及20軍第58師)、2個炮兵師(炮1師、炮4師)、兩個高炮師(高炮65師、高炮70師),約20萬兵力的解放軍部隊,在約500公里的戰線上對越南發動了攻擊。戰爭中一度攻佔了越南約20多個城鎮和軍事據點。越軍以6個步兵師(第三、三一六A、三三七、三三八、三四五、三四六師),十六個地方團及四個炮兵團,總兵力約十五萬人應戰。由於當時的解放軍戰斗素質、武器裝備和戰術思想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與越軍相差甚遠。雖然基層指戰員驍勇善戰,但參戰部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才完成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第一階段:1979年2月17日-1979年2月26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擊退了入侵中國雲南、廣西兩省邊境的越南軍隊;殲滅了以越南境內的高平、老街兩地區為據點的越南侵略軍預備隊。

第二階段:1979年2月27日-1979年3月5日。中國政府稱:中國軍隊攻克了越南境內的軍事要塞諒山市;殲滅了沙巴地區的越南軍隊。

第三階段:1979年3月6日-1979年3月16日。中國政府稱:該階段中國軍隊以交替掩護,邊清剿邊撤退的方式,於1979年3月16日全部軍隊撤回中國境內。

據戰後中國軍方發表的統計:中國軍隊死6954人,傷14800多人;殲滅、擊潰越南人民軍的第3師、345師、356師,越軍死傷約52000人。越南官方沒有正式發表傷亡人數,只在官方的人民報上羅列了中國軍隊在撤退時對攻佔過的城鎮做出的大規模破壞項目。包括基建設施、廠礦等。而當時負責該項破壞任務的中國軍人透露,被中國軍方破壞的設施多數是中國在抗美援越期間為越南援助和修建的。

戰爭評述

這場戰爭表面上是一場國與國之間由於邊境糾紛而引發的局部戰爭。但從其發動背景來看,應該是一場中國對內凝聚民族向心力以鞏固其政權;對外展示軍事實力和政治決心的戰爭。

對內:當時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結束,新一屆領導集體開始執政。由於文化大革命對國內人民造成的對統治階層的信任危機,中國的領導人有必要發動一場「打擊侵略者」的戰爭,以重新凝聚其國民的民族向心力。

對外:由於當時還處在冷戰時期,中國在世界上代表第三世界弱小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觀點與美國、蘇聯兩超級大國在多個領域多有不同。同時美、蘇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支援形成了在戰略上合圍的態勢。為了顯示中國共產黨對國家的統治能力和對軍隊的指揮能力;中國不對外國勢力低頭的一貫強硬態度。當時越南的「後台老闆」蘇聯發動了入侵阿富汗戰爭,暫時無暇對中國施加壓力。而美國由於剛剛與中國改善緩和了關系,也樂於袖手旁觀讓中國教訓一下蘇聯的「小嘍羅」越南,以報其侵越戰爭被打敗的「一箭之仇」。中國抓住了這個時機發動了戰爭。

按照戰後綜合各方發布的戰爭評述:「中國軍隊在戰爭發動後僅用了不到兩小時,就將越軍逐回國內」來看。越南確實是占據了中國的部分領土,只不過占據是象徵性和少量的。不然以當時中國軍隊的作戰能力,沒可能在120分鍾後就能將越軍逐出國境。而且中國在「教訓越南」的目的達到後,在越南國內沒有「占據一寸土地,留下一兵一卒」,雙方都退回到實際控制線內,不存在「侵略佔領越南領土」的情形。但是該次戰爭並沒有使中越邊境恢復到和平態勢。中國軍隊在撤軍後,越南軍隊重新回到邊界線上,中越邊境的沖突一直延續到20世紀80年代後期。期間兩國還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邊境戰斗(如1984年4月28日的老山戰役)。戰後中國軍方總結了戰爭帶來的經驗教訓,開始了大規模的軍隊現代化建設。

這場戰爭為中國西南地區創造了比較穩定的周邊環境。

後果

戰爭的後果仍在持續,特別是在越南。今天越南仍然維持著世界上最大的陸軍之一,其中的一些原因就是出於對中國的恐懼。1980年代,在雙方的邊界上仍有小的沖突,並造成一千多人死亡。中越的雙方關系直到1990年代早期才得到改善。

這場戰爭還造成在越的華裔受到歧視並被迫移民。他們從新在一些唐人街定居,或移居到澳大利亞、歐洲或北美的其他亞裔社區。

閱讀全文

與1978中國為什麼援助越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語微信怎麼注冊 瀏覽:102
哪個國收到中國口罩了 瀏覽:842
印度人為什麼叫西天 瀏覽:678
男人去越南為什麼不想回來 瀏覽:536
去英國上大學要帶什麼東西 瀏覽:186
華友鈷業印尼前景怎麼樣 瀏覽:297
印尼螃蟹怎麼殺 瀏覽:151
伊朗錢叫什麼意思 瀏覽:580
越南哪裡可以免費玩 瀏覽:872
越南和義大利哪個大 瀏覽:374
英國保證金需要多少錢 瀏覽:819
越南開掛車多少工資 瀏覽:493
越南綠豆餅特產一個多少錢 瀏覽:890
印度半島南臨什麼海 瀏覽:580
英國二戰起了什麼作用 瀏覽:931
印尼寬頻中國聯通版什麼梗 瀏覽:361
晴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786
伊朗地名貓叫什麼 瀏覽:575
越南平原佔多少山區佔多少 瀏覽:585
中國電信寬頻網速怎麼樣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