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玻璃纖維腳蹼怎麼樣
游泳不是潛水,不需要戴腳蹼。
腳蹼是潛水時用的,潛水又分三種:浮潛(這個也不需要載),裸潛,專業潛水。
想以游泳來是最不可能的,因為游泳是大體力運動,游完上岸之後,肚子很餓的。雖然不能但是可以強身,能夠保證你不會再長胖,只是會長得很壯而已。
② 目前人體在沒有任何潛水裝備的情況下可以潛到多深
一。〖自由潛水的定義〗
何謂自由潛水?自由潛水就是不攜帶氣瓶而盡可能深地潛入海中,像魚一樣。對許多人來說,「AIDA」(阿伊達)是威爾第的一部歌劇,有一個肺活量驚人的女歌手的表演,而對另一些人來說,「AIDA」是一個組織(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e Developpement de l'Apnee),自由潛水者的組織。發現沉船
二。〖自由潛水的特點〗
攀岩、蹦極等極限運動都不如自由潛水富有挑戰性和危險性,事實上,這項運動有古老的歷史,很早以前,就有人潛入海底去尋找食物和寶貝。義大利潛水員馬貝托·皮利茲里說:「自由潛水是進入另一個世界,沒有重力,沒有顏色,沒有聲音,是一次進入靈魂的跳遠。」
〖皮利茲里的潛水經歷〗
1999年10月,皮利茲里下潛至150米深,下潛並返回全憑一口氣,他把同胞喬納尼保持的紀錄延伸了12米。2000年1月,古巴人弗朗西斯科·費里拉在墨西哥灣創下了162米的新紀錄,耗時3分12秒。他潛水那一天是他38歲生日。
皮利茲里現年34歲,小時候他怕水,淋浴都不願意。但他現在可以在水中屏住呼吸達7分2秒之久(法國人安迪·勒·索斯的紀錄是7分35秒),盡管這表明他的肺異於常人,可皮利茲里說:「更重要的是你的耳朵能否承受深水的壓力,你的肌肉和你的心理准備。你的肌肉纖維應該細而長,這樣耗氧少,你還要排除掉害怕和憂慮。」
〖自由潛水的記錄〗
自由潛水中最純粹的一種叫「恆定重量」潛水,指潛水者下潛與浮上來時保持自身所受重力不變,與之相對應的稱為「無限制潛水」,潛水員下潛時藉助重力裝置,浮上來時藉助浮力裝置。當然,這兩種潛水都需要有背著氣瓶的向導。皮利茲里「恆定重量」潛水的紀錄是80米,世界紀錄是由一名夏威夷居民貝瑞特·雷馬斯特保持的81米。
〖堂亞·斯圖特〗
堂亞·斯圖特,世界上最好的女自由潛水者,她也住在夏威夷。她保持著女子「恆定重量」潛水紀錄67米,「無限」潛水成績達113米,是世界男子自由潛水的一流水平。在「自由沉浸」這種玩法里,她是世界冠軍,成績是55米,比男子世界最佳成績還要深3米,這種玩法要求潛水者只許用胳膊的力量,而不能藉助腳蹼。
斯圖特認為,在生理方面,女人沒有什麼理由不能和男人下潛得一樣深,但女人的痛感更強烈,感受到自己的極限更快。她希望能把自己「無限潛水」的紀錄提高到122米,完成這樣一次潛水需要費用約35,000美元,包括船隻、訓練、裁判、安全向導和裝備。所有自由潛水者都需要對耳朵加以特別保護以抵抗水壓,在潛水過程中,他們的心跳會降至每分鍾10次,他們的肺縮小到平常的1/6。
③ 在深海潛水是什麼樣的感受
當深潛到十米左右的地方,你的耳朵可能會有感覺,彷彿有什麼聲音在叫;再往下潛的時候,耳朵因為壓力開始痛得厲害。此時記得按著培訓的方法,捏緊鼻子憋氣,很快你就適應了周圍的壓力,可以繼續在深海中盡情享受做魚的快樂!在教練的指引下,你欣賞著各種各樣的魚,各種各樣的珊瑚,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物事。看,那珊瑚礁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真是漂亮!用手指稍稍一碰,那活色生香的珊瑚,「唰」地一下就收攏了起來,很是好玩。東瞧瞧,西望望,你深深地被海底世界那廣袤而瑰麗的魅力所折服!
現在世界上流行通用,並在中國獲得國家唯一認可的潛水員證書是由總部設在義大利的世界潛水活動聯合會(C.M.A.S.)頒發的星級潛水員證書。根據C.M.A.S.的要求,初級潛水培訓都必須在泳池中進行;各等級潛水員的培訓,必須由持有CMAS潛水教練證書,並經C.M.A.S.授權的資深潛水教練進行潛水培訓、考核後發證。潛水執照是由世界潛聯(CMAS)統一製作頒發,全世界通用。擁有CMAS證書可以為您的潛水活動提供很多便利。
潛水是一項極其強調團體精神的運動。無論潛水員甚至潛水教練的水平有多高,都必須嚴格遵循潛水規范中的潛伴制度,不能單獨潛水,在潛伴發生危險時要及時救助,堅持團結互助的高尚品德;在潛水活動中要服從教練的指導,要有很高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遵守潛水的各項技術規范,在操作中要有條理性,認真細致,遇事沉著冷靜;在潛水時,注意保護生態環境,不亂丟廢棄物,不亂捕亂采水下生物等等。
④ 除了那些被模仿發明了什麽的動物以外,還有哪些動物可以讓我們受到啟發,發明了什麽
1 蒼蠅,是細菌的傳播者,誰都討厭它。可是蒼蠅的楫翅(又叫平衡棒)是「天然導航儀」,人們模仿它製成了「振動陀螺儀」。這種儀器目前已經應用在火箭和高速飛機上,實現了自動駕駛。蒼蠅的眼睛是一種「復眼」,由30O0多隻小眼組成,人們模仿它製成了「蠅眼透鏡」。「蠅眼透鏡」是用幾百或者幾千塊小透鏡整齊排列組合而成的,用它作鏡頭可以製成「蠅眼照相機」,一次就能照出千百張相同的相片。這種照相機已經用於印刷製版和大量復制電子計算機的微小電路,大大提高了工效和質量。「蠅眼透鏡」是一種新型光學元件,它的用途很多。
2 魚兒在水中有自由來去的本領,人們就模仿魚類的形體造船,以木槳仿鰭。相傳早在大禹時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觀察魚在水中用尾巴的搖擺而游動、轉彎,他們就在船尾上架置木槳。通過反復的觀察、模仿和實踐,逐漸改成櫓和舵,增加了船的動力,掌握了使船轉彎的手段。這樣,即使在波濤滾滾的江河中,人們也能讓船隻航行自如。
3 鳥兒展翅可在空中自由飛翔。據《韓非子》記載魯班用竹木作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然而人們更希望仿製鳥兒的雙翅使自己也飛翔在空中。早在四百多年前,義大利人利奧那多·達·芬奇和他的助手對鳥類進行仔細的解剖,研究鳥的身體結構並認真觀察鳥類的飛行。設計和製造了一架撲翼機,這是世界上第一架人造飛行器。
4
生物在漫長的年代裡就是生活在被聲音包圍的自然界中,它們利用聲音尋食,逃避敵害和求偶繁殖。因此,聲音是生物賴以生存的一種重要信息。義大利人斯帕蘭贊尼很早以前就發現蝙蝠能在完全黑暗中任意飛行,既能躲避障礙物也能捕食在飛行中的昆蟲,但是堵塞蝙蝠的雙耳後,它們在黑暗中就寸步難行了。面對這些事實,帕蘭贊尼提出了一個使人們難以接受的結論:蝙蝠能用耳朵「看東西」。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0年哈台認為蝙蝠發出聲音信號的頻率超出人耳的聽覺范圍。並提出蝙蝠對目標的定位方法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郎之萬發明的用超聲波回波定位的方法相同。遺憾的是,哈台的提示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而工程師們對於蝙蝠具有「回聲定位」的技術是難以相信的。直到1983年採用了電子測量器,才完完全全證實蝙蝠就是以發出超聲波來定位的。但是這對於早期雷達和聲納的發明已經不能有所幫助了。
5 在利奧那多·達·芬奇研究鳥類飛行造出第一個飛行器400年之後,人們經過長期反復的實踐,終於在1903年發明了飛機,使人類實現了飛上天空的夢想。由於不斷改進,30年後人們的飛機不論在速度、高度和飛行距離上都超過了鳥類,顯示了人類的智慧和才能。但是在繼續研製飛行更快更高的飛機時,設計師又碰到了一個難題,就是氣體動力學中的顫振現象。當飛機飛行時,機翼發生有害的振動,飛行越快,機翼的顫振越強烈,甚至使機翼折斷,造成飛機墜落,許多試飛的飛行員因而喪生。飛機設計師們為此花費了巨大的精力研究消除有害的顫振現象,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才找到解決這一難題的方法。就在機翼前緣的遠端上安放一個加重裝置,這樣就把有害的振動消除了。可是,昆蟲早在三億年以前就飛翔在空中了,它們也毫不例外地受到顫振的危害,經過長期的進化,昆蟲早已成功地獲得防止顫振的方法。生物學家在研究蜻蜓翅膀時,發現在每個翅膀前緣的上方都有一塊深色的角質加厚區——翼眼或稱翅痣。如果把翼眼去掉,飛行就變得盪來盪去。實驗證明正是翼眼的角質組織使蜻蜓飛行的翅膀消除了顫振的危害,這與設計師高超的發明何等相似。假如設計師們先向昆蟲學習翼眼的功用,獲得有益於解決顫振的設計思想,就可似避免長期的探索和人員的犧牲了。面對蜻蜓翅膀的翼眼,飛機設計師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6 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自從人類發明了電燈,生活變得方便、豐富多了。但電燈只能將電能的很少一部分轉變成可見光,其餘大部分都以熱能的形式浪費掉了,而且電燈的熱射線有害於人眼。那麼,有沒有隻發光不發熱的光源呢? 人類又把目光投向了大自然。
在自然界中,有許多生物都能發光,如細菌、真菌、蠕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昆蟲和魚類等,而且這些動物發出的光都不產生熱,所以又被稱為「冷光」。
在眾多的發光動物中,螢火蟲是其中的一類。螢火蟲約有1 500種,它們發出的冷光的顏色有黃綠色、橙色,光的亮度也各不相同。螢火蟲發出冷光不僅具有很高的發光效率,而且發出的冷光一般都很柔和,很適合人類的眼睛,光的強度也比較高。因此,生物光是一種人類理想的光。
科學家研究發現,螢火蟲的發光器位於腹部。這個發光器由發光層、透明層和反射層三部分組成。發光層擁有幾千個發光細胞,它們都含有熒光素和熒光酶兩種物質。在熒光酶的作用下,熒光素在細胞內水分的參與下,與氧化合便發出熒光。螢火蟲的發光,實質上是把化學能轉變成光能的過程。
早在40年代,人們根據對螢火蟲的研究,創造了日光燈,使人類的照明光源發生了很大變化。近年來,科學家先是從螢火蟲的發光器中分離出了純熒光素,後來又分離出了熒光酶,接著,又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了熒光素。由熒光素、熒光酶、ATP(三磷酸腺苷)和水混合而成的生物光源,可在充滿爆炸性瓦斯的礦井中當閃光燈。由於這種光沒有電源,不會產生磁場,因而可以在生物光源的照明下,做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現在,人們已能用摻和某些化學物質的方法得到類似生物光的冷光,作為安全照明用。
⑤ 腳蹼TUO的怎麼樣wave的腳蹼好像更貴,質量哪個好哪個好用或者親們推薦個品牌的。
英發(yingfa)或者飄(few),都是專業游泳裝備品牌,比較便宜的。如果你要更好的可以選擇速比濤(speedo)或者阿瑞娜(arena),就是貴了一點。一般游泳產品就選這四種。不過現在洲克(zoke)也不錯,是2011年開始走專業路線的。
⑥ 大家能幫我找到潛水相關的資料么
〖潛水定義〗
【中文名稱】:潛水
【中文拼音】:qián shuǐ
【英文名稱】: diving
【基本解釋】:
潛水 qiánshuǐ
[phreatic water] [地質]∶飽和層中的地下水
潛水 qiánshuǐ
1. [diving]∶潛藏在水中
潛水服
2. [go under water;dive]∶在水面以下活動
潛水運動
【詳細解釋】:
1. 亦作「潛水」。1.潛藏在水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隱秀》:「故互體變爻,而化成四象;珠玉潛水,而瀾表方圓。」
2. 在水面以下活動。
金近 《小鴨子學游泳》:「她做出各種樣子來,潛水,向前游,拐彎,還有很多花樣。」《科學畫報》1983年第8期:「潛水運動分兩大類:一類是實用潛水,應用於水下打撈、水下勘探和水下作業等;另一類是競技潛水,以競賽為主,有競速潛水和水下曲棍球等。」
3. 潛藏在地面下第一個隔水層上的地下水。
含義
潛水的原意是為進行水下查勘、打撈、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業而在攜帶或不攜帶專業工具的情況下進入水面以下的活動。後潛水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以在水下活動為主要內容,從而達到鍛煉身體、休閑娛樂的目的的休閑運動,廣為大眾所喜愛。進入互聯網時代後,隨著網路應用的不斷普及,大眾又賦予了潛水新一層的含義,即在他人不知情的情況下,隱秘的觀看共享信息或留言,而不主動表露自己身份、發布信息和回復他人信息的單獨個體或行為。不過在地理學角度,潛水還指埋藏在第一個隔水層之上的地下水。
[編輯本段]〖潛水歷史〗
神遊海底是人們由來已久的願望,早在2800年前,米索不達文化全盛時期,阿茲里亞帝國的軍隊用羊皮袋沖氣,由水中攻擊敵軍,這也許就是潛水的老祖宗了。距今1700年前的中國史書《魏志倭人傳》中,就已經有了海邊漁夫在海里潛水捕魚的場面描寫。到了1720年,一個英國人利用一隻定做的木桶潛到水下20公尺深的地方成功地進行海底打撈。
潛水員發現海龍 而今天職業潛水的前身,則要算160年前英國的郭蒙貝西發明的從水上接幫浦運送空氣的機械潛水,也就是頭盔式潛水。這種潛水於1854年首次在日本出現。1924年開始使用玻璃做潛水鏡,並利用幫浦從水面上吸取空氣的「面罩式潛水器」,這是水肺潛水器材的前身。就在這年日本人使用面罩式潛水器潛入地中海底70公尺,成功的撈起沉船八阪號內的金塊,震驚了全世界。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發了一種特殊軍事用的「空氣罩潛水器」,採用的是密閉循環式,並有空氣瓶的裝置。二戰末期,法國開發了開放式「空氣潛水器」,1945年前後這種潛水器在歐美非常流行。近幾年來由於潛水器材的進步,帶動潛水運動蓬勃發展,投身於潛水和喜歡潛水運動的人也越來越多。
[編輯本段]〖潛水裝具〗
潛水員下水時穿戴和佩掛的全部裝具。有重裝式和輕裝式兩種。重裝式有頭盔、輸氣管、通信電纜、電話、潛水衣、壓鉛和鉛底潛水鞋等;輕裝式有面罩(也有用輕便頭盔)、輸氣管、通信電纜、電話、應急氣瓶、潛水衣、腰鉛、靴和腳蹼等。使用重裝潛水裝具在水中工作時必須腳踏水底或實物,或手抓纜索,不能懸浮工作,並且放漂(即在水底因潛水服中氣體過多,失去控制而突然急速上升)的危險性大,所以重裝潛水裝具已逐漸被輕裝式取代。
[編輯本段]〖浮力應用〗
對於放置在水中的物體,它所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所排開的水量的重量。如果水中物體排開水量的重量大於物體本身的重量,物體將浮在水面上,我們稱它具有正浮力。反之則下沉,稱為負浮力。如果物體排開水量的重量和物體本身重量相等,物體會懸浮於水中,達到中性浮力。
在潛水時,學習在水面和水底控制浮力大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水面休息時,正浮力能節省體力,而在水底時,大部分時間需要維持在中性浮力才能使你輕松自由地在水中遨遊,保持良好的能見度,也能避免使你和水中脆弱的生物受到傷害。
潛水員可以通過配重、浮力調整裝置(BC)和呼吸的深淺來調整浮力的大小。
[編輯本段]〖潛水種類〗
由潛水器分為:硬式潛水、軟式潛水、半閉鎖迴路送氣式、應需送氣式、自給氣式。
由潛水方式分:非飽和潛水、飽和潛水; 由呼吸氣體種類分:空氣潛水、氮氣、氧氣混合氣體(人工空氣潛水)、氦氣、氧氣混合氣體(人工空氣潛水)、氫氣、氧氣混合氣體(人工空氣潛水)、其他混合氣體。
潛水活動從性質上分為專業潛水和休閑潛水。
專業潛水主要是指水下工程、水下救撈、水下探險等方面需要有經驗的專業潛水人員進行的潛水活動。而休閑潛水是指以水下觀光和休閑娛樂為目的的潛水活動,其中又分為浮潛和水肺潛水。(即使用氣瓶和水下呼吸器進行潛水。)我們平常能接觸到的潛水觀光就屬於休閑潛水,而在海濱旅遊景區所看到的絕大多數是休閑潛水中的潛水體驗。
浮潛是比較簡單的,只需利用面鏡、呼吸管和腳蹼就可以漂浮在水面,然後通過面鏡觀看水下景觀。在國內外只要通過簡單的培訓,而不必一定需要取得浮潛證書,即可進行浮潛活動。
水肺潛水是帶著壓縮空氣瓶(並非很多人認為的是使用氧氣瓶),利用水下呼吸器在水下進行呼吸,是真正的潛入水底的一種潛水。全套水肺潛水裝備包括面鏡、呼吸管、腳蹼、呼吸器、潛水儀表、氣瓶、浮力調整背心和潛水服等,潛水員在開放水域潛水時,還會攜帶潛水刀、水下手電筒乃至魚槍等必要的輔助裝備。
[編輯本段]〖自由潛水〗
一。〖自由潛水的定義〗
何謂自由潛水?自由潛水就是不攜帶氣瓶而盡可能深地潛入海中,像魚一樣。對許多人來說,「AIDA」(阿伊達)是威爾第的一部歌劇,有一個肺活量驚人的女歌手的表演,而對另一些人來說,「AIDA」是一個組織(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pour le Developpement de l'Apnee),自由潛水者的組織。發現沉船
二。〖自由潛水的特點〗
攀岩、蹦極等極限運動都不如自由潛水富有挑戰性和危險性,事實上,這項運動有古老的歷史,很早以前,就有人潛入海底去尋找食物和寶貝。義大利潛水員馬貝托·皮利茲里說:「自由潛水是進入另一個世界,沒有重力,沒有顏色,沒有聲音,是一次進入靈魂的跳遠。」
〖皮利茲里的潛水經歷〗
1999年10月,皮利茲里下潛至150米深,下潛並返回全憑一口氣,他把同胞喬納尼保持的紀錄延伸了12米。2000年1月,古巴人弗朗西斯科·費里拉在墨西哥灣創下了162米的新紀錄,耗時3分12秒。他潛水那一天是他38歲生日。
皮利茲里現年34歲,小時候他怕水,淋浴都不願意。但他現在可以在水中屏住呼吸達7分2秒之久(法國人安迪·勒·索斯的紀錄是7分35秒),盡管這表明他的肺異於常人,可皮利茲里說:「更重要的是你的耳朵能否承受深水的壓力,你的肌肉和你的心理准備。你的肌肉纖維應該細而長,這樣耗氧少,你還要排除掉害怕和憂慮。」
〖自由潛水的記錄〗
自由潛水中最純粹的一種叫「恆定重量」潛水,指潛水者下潛與浮上來時保持自身所受重力不變,與之相對應的稱為「無限制潛水」,潛水員下潛時藉助重力裝置,浮上來時藉助浮力裝置。當然,這兩種潛水都需要有背著氣瓶的向導。皮利茲里「恆定重量」潛水的紀錄是80米,世界紀錄是由一名夏威夷居民貝瑞特·雷馬斯特保持的81米。
〖堂亞·斯圖特〗
堂亞·斯圖特,世界上最好的女自由潛水者,她也住在夏威夷。她保持著女子「恆定重量」潛水紀錄67米,「無限」潛水成績達113米,是世界男子自由潛水的一流水平。在「自由沉浸」這種玩法里,她是世界冠軍,成績是55米,比男子世界最佳成績還要深3米,這種玩法要求潛水者只許用胳膊的力量,而不能藉助腳蹼。
斯圖特認為,在生理方面,女人沒有什麼理由不能和男人下潛得一樣深,但女人的痛感更強烈,感受到自己的極限更快。她希望能把自己「無限潛水」的紀錄提高到122米,完成這樣一次潛水需要費用約35,000美元,包括船隻、訓練、裁判、安全向導和裝備。所有自由潛水者都需要對耳朵加以特別保護以抵抗水壓,在潛水過程中,他們的心跳會降至每分鍾10次,他們的肺縮小到平常的1/6。
〖AIDA總部及其主席的話〗
AIDA總部設在洛桑,主席薩伯斯坦·納吉爾說,估計全球有5,000名自由潛水者,分布於40個國家。納吉爾說:「要玩潛水的人應牢記兩條,一不要單獨訓練,二不要跟沒有經驗的人一起訓練,自由潛水最安全的訓練方法是無水訓練,即使對冠軍來說,這也是最好的訓練。」是的,自由潛水者最常見的訓練方法是瑜珈功、長跑和體操。
[編輯本段]〖工程潛水〗
工程潛水主要是指從事江、河、湖、海、水庫等水下工程作業,而如今工程潛水更多的是為海上採油工程(offshore)服務。一般的技術工具有水下錄像設備、水下電焊切割設備、輕重潛水設備、水下分裂混凝土設備等,潛水技術人員要求要取得專業資格證書,潛水作業經驗,並且對水下作業深度有一定要求。
范圍包括碼頭、橋梁施工水下作業,水庫、大壩檢測與修復,船體、船塢水下檢查維修,水下電焊、切割,水下打撈清障,水下管道鋪設,水下錄像等。為港口、橋梁、船廠、電廠、水庫等各類業主和施工單位提供服務。
由於作業時間長,強度大,對安全的要求較高,工程潛水(又稱商業潛水)一般採用水面管供的形式。管供潛水,即潛水員呼吸從水面儲氣裝置由臍帶氣管供給到水下的氣體,相對於休閑潛水常用的SCUBA(Self 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潛水有供氣量大,作業時間長,應急情況可由水面回收等優點。
由於氮氣的麻醉效應,我國規定空氣或氮氧混合氣體潛水不能超過60m(國際規定一般為50m)。更深深度的潛水一般用氦氣替代氮作為中性呼吸氣體,氫氧混合氣由於安全等原因,不被採用。
一般來說氦氧混合氣潛水的深度可以到達100m左右,到達更深的深度由於需要漫長的水下減壓時間,及在水下減壓期間的不安全性,不被採用。目前氦氧混合氣潛水一般採用開式鍾或閉式鍾的潛水設備系統。
要到達更深的深度,則必須採用飽和潛水的技術。目前商業飽和潛水已經相對於飽和潛水,所有以上潛水皆為非飽和潛水。所謂飽和潛水,即人在水下停留的時間超過一定界限,以至於人體於所在深度壓力下的呼吸氣體在人體內充分溶解,達到氣體分壓平衡。這使人能克服減壓病,在水下及相當水下壓力的生活艙內工作生活數十日,甚至更長的時間。
飽和潛水中國的首次自主飽和潛水,是由交通部上海打撈局於2006年12月30日完成的。
[編輯本段]〖潛水組織〗
由於潛水運動日益流行,許多潛水組織應運而生。目前世界上的潛水組織有好幾百個,由於經營策略和方法上的不同,其知名度、普及率、國際化等的程度有所差異。以下介紹一些知名的國際潛水組織。
『休閑潛水』
PADI(潛水教練專業協會)成立於1966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全世界各地區。PADI專注於開發與設計水肺潛水訓練課程及其訓練教材,詳細維護並記錄每一個等級潛水員的資料,期望建立具備全球公信力的潛水員資格認證體系。
驚擾了魚群NAUI(水中教練國際協會)成立於1960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全世界各地區。NAUI是由眾多會員組成,其會員包括:潛水長、助教、浮潛教練、潛水教練。NAUI代表了「訓練品質」、「教練能力」、「經由教育落實潛水安全」。
CMAS(世界水中活動聯盟)成立於1958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全世界各地區;大部分潛水組織與CMAS交叉認定潛水員資格、等級。小部分潛水組織為CMAS《技術委員會》會員。CMAS設立了三個委員會,「運動委員會」負責協調各會員國、共同訂立釣魚、蹼泳、水球、水中曲棍球等的國際競賽規則。「技術委員會」負責訂立「標准化」的水肺潛水訓練規則及國際認證系統;它還負責推動、改善水肺潛水安全性之相關高科技材料與潛水裝備的研發。「科學委員會」提供經費執行有關「潛水科技」方面的研究計劃。
YMCA(基督教青年會)成立於1959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北美洲、中美洲、南歐洲、東北亞洲。依據CNCA(美國國家水中運動促進委員會)《水中呼吸器發展准則》,制定了高標準的安全潛水訓練課程,簡稱「Y-SCUBA」。1990年YMCA在美國印第安那州Ball State University in Muncie提供潛水教練課程全額獎學金。
ADS(國際潛水學校聯盟)成立於1980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日本棗台灣棗帛琉之太平洋島弧區域。其宗旨在於灌輸正確的潛水知識技能和安全潛水的觀念,是一個潛水教育的專門學校。
BSAC(英國潛水協會)成立於1953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大英國協國家,歐洲,東北亞洲地區。其性質類似財團法人機構,組織經營獲得的利潤必須用於潛水安全方面的研究與發展造福潛水愛好者。BSAC於1954-1955年間在英國迅速發展,成為英國水中運動政策指導的權威性組織。它還於1976年建立了「BSAC潛水訓練學校系統」,「
BSAC潛水學校:是獨立的商業團體,由BSAC授權訓練、授予BSAC潛水資格認證。
『技術潛水』
PSA(專業水肺潛水系列)成立於1987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北美洲地區。PSA運用原自於「空氣水肺」技術性深潛的知識與經驗,制定嚴密的安全准則,提供適當的技術潛水訓練,以最安全的方式,延伸休閑潛水員潛水領域。
TDI(技術潛水員國際組織)成立於1994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北美洲,南美洲,歐洲,中亞洲,北亞洲,中東地區。TDI核心管理階層人員,在技術發現巨大的翻車魚潛水領域的資力超過20年以上:TDI開發廣泛的技術潛水訓練課程,運用眾多支援教材、大眾化的價格,提供技術潛水領域NITROX、Mixed gas、Deep air……等的教育訓練。
IANTD(國際氮氧混合氣潛水及技術潛水員協會)成立於1985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北美洲,英國,歐洲,非洲,亞洲。IANTD制定高品質的「標准和程序」規范EANx教育和訓練。1992年IANTD著手編訂系統化的技術潛水相關教材,包括:各級潛水員訓練手冊、各式技術潛水參考表格(PO2、CNS/OUT%、EAD、heilium、EANx)。
ANDI(美洲氮氧混合氣潛水員國際組織) 成立於1989年,其教育系統普及地區為北美洲,歐洲,中東,北亞洲。ANDI最初名為「美國氮氧混合器潛水員協會」,目標在於推展「高氧」呼吸氣體的標准制定和教育訓練,讓休閑潛水領域的潛水員,在經過技術潛水教練正確的指導之後,能夠安全的運用已經發展了40餘年,歷經美國海軍與NOAA嚴格考驗,所研發EANx(NITROX)潛水呼吸用氣體進行潛水活動。ANDI制定呼吸用EANx氣體的調配程序、檢驗標准,並注冊商標為「SafeAirTM」,依照ANDI規范產出的EANx呼吸用氣體、就稱為「SafeAir」。
[編輯本段]〖潛水〗
詞目:潛水
英文:phreatic water
學科:水文地質學
釋文:地表以下,第一個穩定隔水層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潛水有自由水面,地表至潛水面間的距離為潛水埋藏深度。潛水層以上沒有連續的隔水層,不承壓或僅局部承壓。降水和地表水通過包氣帶下滲補給。潛水是重要的供水水源,通常埋藏較淺,分布較廣,開采方便。但易受污染,應注意保護。
[編輯本段]〖網路用語〗
一。潛水指不上線(上線)或者隱身登陸及不發表言論的行為,常用於BBS跟QQ群、網路群等即時通訊軟體的群等online talk中。亦稱「TK」。
二。論壇有了水,自然也就可以潛水,潛水特指論壇里那些只看不回帖的人。因為這種行為,對論壇人氣提升極為不利,所以這也是論壇管理者們和積極的發帖者們最恨的。如果是長期不發言的潛水員,突然發言,則稱為浮上來。
⑦ 風神翼龍如何睡覺
方舟生存進化手機版怎麼睡覺?如何使用睡袋睡覺?方舟的夜晚又黑又危險,有沒有什麼辦法快速度過夜晚呢?答案是肯定的,只要進行睡覺操作就能快速度過夜晚了,
生活習性:
翼龍為了適應飛行的需要,已經具有內熱和體溫恆定的生理機制,較高的新陳代謝水平,發達的神經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循環和呼吸系統,成為一類最不像爬行動物的爬行動物。腦子大,明顯地可與鳥類相比。該類占優勢的感官是視力而不是嗅覺大多數化石見於海相地層,因此很可能通過潛水捕魚獲取食料。但難以理解飛落後如何從地面或水中起飛。
翼龍是一類非常特殊的爬行動物,具有獨特的骨骼構造特徵。早在1784年,義大利的古生物學家科利尼在德國發現第一件翼龍化石時,到1801年,居維葉才鑒定它為翼手龍,歸於爬行動物。
翼龍飲食:
翼龍常生活在湖泊、淺海的上空。一些翼龍具有腳蹼,可以從天空中發現飛行的昆蟲以及水中游動的魚、蝦等小型水生動物,並且迅速出擊,准確地捕食它們。大多數的翼龍都是食肉動物(predators),它們的獵物包括魚,水生的無脊椎動物(aquatic invertebrates),和其它陸地動物。有些翼龍是腐生動物,有些是食草動物。在陸地上時,翼龍可直立行走。
棲息環境:
翼龍並不能像鳥類那樣自由地、長距離地翱翔於藍天,只能在它的生活環境附近,如海邊、湖邊的岩石或樹林中滑翔,有時也在水面上盤旋。翼龍比鳥類早了約7 000萬年飛向天空,大約在三疊紀晚期就開始適應空中生活,在地球上成功地生存了1.5億年。翼龍為了適應飛翔的需要,具有許多類似鳥類的骨骼特徵,如頭骨多孔,骨骼中空輕巧,胸骨及其龍骨突發達等等。
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經發現命名了超過120種的翼龍化石。翼龍的個體大小和形態差異非常大,大者如上個世紀70年代在美國得克薩斯州發現的翼手龍化石,它的兩翼展開約16米,寬度相當於F一1 6戰斗機.翼龍類屬於爬行動物,然而它很可能是溫血動物。2 0世紀初,英國古生物學者曾推測,翼龍具備快速運動的能力,像蝙蝠一樣,體上有毛,並有與鳥類相似的生活習性,是體溫恆定的溫血動物。後來在德國發現的喙嘴龍化石上,找到了毛的印痕.另一個證據來自於翼龍的骨骼,它們像鳥一樣有一些用於調節體溫的小氣囊。中國遼西帶「毛」的熱河翼龍的發現,進一步佐證了至少部分小型的翼龍類為溫血動物。越來越多的化石證據表明,一些翼龍為了適應飛行的需要,已經具有內熱和體溫恆定的生理機制、較高的新陳代謝水平、發達的神經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循環和呼吸系統,成為一類最不像爬行動物的爬行動物。
⑧ 有人用過腳蹼嗎
建議你還是從自己的動作找原因
現在腳蹼便宜了 也好買了 所以很多人用 但是其實沒啥用
長的其實是潛水的 但是因為長 所以效果明顯 很多人買
還有短的 這個主要是游泳訓練用的 還有就是比較容易適應 因為比較短嘛
另外要是不會用的話確實很累 但是用好了確實快
說實話 我覺得你游不快還是在自己找原因 糾正動作 不要總找什麼輔助的東西 那樣游泳就沒意思了
⑨ 游泳館里穿長腳蹼,選硅膠材質的還是選硬質的不懂的不是行家的請繞行!
硬的阻力大,游泳會特別累,但是推力大,游的快,軟質的推力小,相對不那麼累,本人從來不用這玩意,完全沒有必要,水性好的人不擔心會淹死
⑩ 什麼牌子的浮潛用的面罩呼吸管好些
迪卡儂賣的已經是義大利產的了,價格又不貴,比國產的不知名品牌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