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局座召忠:美軍航母歷史性訪越,這事有多嚴重
美軍「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載著五六千的美國大兵抵達了越南。一艘十萬噸級的「卡爾·文森」號航母還不夠,隨行的還有一艘巡洋艦「尚普蘭湖」號、一艘導彈驅逐艦「梅耶」號,組成航母編隊浩浩盪盪地停到了越南的碼頭,將在越南峴港市一直待到3月9日。
美國海軍在展示「卡爾·文森」號航母編隊南海訓練時,烏龍將中國052D當成了伯克艦,該照片目前已被刪除。
所以,美國的軍艦喲,別太任性,有人盯著你呢。
Ⅱ 60年代中國對外戰爭有那些
60年代中國對外戰爭一共有四次,分別是中印邊境戰爭、抗美援越戰爭、援老抗美防空作戰和中蘇珍寶島之戰。
1、中印邊境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上進行的一場反侵略作戰。中國軍隊在這次作戰的軍事層面上大獲全勝。
沉重地打擊了印度尼赫魯政府的地區霸權主義和擴張政策,保衛了中國西部的邊防,打擊了當時國際上的反華逆流和中國西藏的分裂主義勢力,維護了祖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尊嚴。但在戰勝之後,中國因各方面原因單方面將軍隊後撤,使印度得以佔領藏南中印爭議地區。
Ⅲ 越南戰爭中一個連出了三位將軍是哪三位
你的問題很。。。。。。
指揮戰場
雲南戰區,楊得志
廣西戰區,許世友 後來是梁光烈
你應該指揮的是這3個吧
下面是 一些 師長啊什麼的 現在是都是上將了
——張萬年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3軍副軍長兼127師師長。以後歷任43軍軍長,武漢軍區副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濟南軍區司令員,總參謀長,中央軍委副主席。1988年9月中將,1993年6月晉升上將。
——傅全有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軍長。以後歷任成都軍區司令員、蘭州軍區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總參謀長。1988年9月中將,1993年6月晉升上將。
——梁光烈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以武漢軍區作戰部副部長的身份協助昆明軍區楊得志司令員指揮西線作戰。以後歷任20軍58師副師長、師長,20軍副軍長,20集團軍軍長,54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沈陽軍區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廖錫龍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11軍31師91團副團長。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31師師長。以後歷任11軍副軍長、軍長,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總後勤部部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吳銓敘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參謀長。以後歷任第1集團軍政委、軍長,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4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錢樹根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47集團軍軍長。以後歷任蘭州軍區參謀長、總參謀長助理、副總參謀長。1988年9月少將,1994年7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王祖訓上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副軍長。以後歷任雲南省軍區司令員,14集團軍軍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院長。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0年6月
——徐永清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7集團軍政委。以後歷任浙江省軍區政委,蘭州軍區副政委,武警部隊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5年7月中將,1996年3月改授武警中將,2000年6月晉升武警上將。
——李新良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1軍121師副師長。以後歷任41軍121師師長,廣西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副司令員,沈陽軍區政委、司令員,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朱啟上將,1981年收復扣林山時任14軍42師126團團長。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40師副師長。以後歷任14軍40師師長,14集團軍參謀長、副軍長,貴州省軍區司令員,14集團軍軍長,成都軍區參謀長,北京軍區參謀長、司令員。1990年7月少將,1996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杜鐵環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199師政委。以後歷任6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副主任,濟南軍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3年12月中將,2000年6月晉升上將。
——固輝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42軍124師師長。以後歷任42軍副軍長、軍長,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南京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中將,1994年6月晉升上將。
——張志堅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軍長。以後歷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兼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政委。1988年9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陶伯鈞上將,1979年對越作戰時任武漢軍區炮兵作訓處處長,隨所在部隊參戰。以後歷任43軍師參謀長,武漢軍區炮兵部部長,43軍軍長,成都軍區參謀長,廣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1998年3月晉升上將。
——錢國樑上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7集團軍軍長。以後歷任濟南軍區參謀長、司令員,沈陽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5年7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史玉孝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政委。以後歷任南京軍區副政委、政委,廣州軍區政委。1988年9月中將,1994年6月晉升上將。
——姜福堂上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政委。以後歷任濟南軍區政治部主任,成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沈陽軍區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3年7月中將,2002年6月晉升上將。
——李乾元上將,1984年老山輪戰時任1軍副軍長。以後歷任第1集團軍軍長,廣州軍區副參謀長,蘭州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劉冬冬上將,1987年老山輪戰時任47集團軍139師政委。以後歷任4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副政委,蘭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21集團軍政委,蘭州軍區政治部主任、政委,濟南軍區政委。少將授予時間不詳,1999年7月中將,2004年6月晉升上將。
——朱增泉中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7集團軍政治部主任。以後歷任2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國防科工委政治部主任,總裝備部副政委。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晉升中將。
——粟戎生中將,1985年老山輪戰時任67軍參謀長。以後歷任總參軍務部副部長,24集團軍軍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9年7月晉升中將。
——張海陽中將,1986年老山輪戰時任21集團軍61師政委。以後歷任總參兵種部政治部副主任、主任,27集團軍副政委、政委,北京軍區副政委。1995年7月少將,2003年7月晉升中將。
——何其宗中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副軍長。以後歷任11軍軍長,副總參謀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0年7月晉升中將。
——蒙進喜中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副參謀長。以後歷任11軍參謀長,14軍軍長、14集團軍軍長,昆明陸軍學院副院長,貴州省軍區副司令員,西藏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2001年7月晉升中將。
——陳世俊中將,1988年老山輪戰時任13集團軍軍長。後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1988年9月少將,1996年7月晉升中將。
——馬秉臣中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1軍軍長。以後歷任成都軍區後勤部部長、副司令員。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
——姚雙龍少將,1981年收復扣林山時任14軍42師126團團長。以後曾任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現任西藏軍區司令員。
——劉昌友少將,1984年收復兩山時任14軍40師師長。以後歷任14集團軍副軍長、雲南省軍區副司令員,雲南邊境排雷總指揮。
Ⅳ 越南戰爭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這場長期鏖戰不止、無盡無休的戰爭的深層次原因在於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對峙。越南戰爭同朝鮮戰爭一樣,起因於對國家的分割:將越南分為南越和北越。這一決定是在法國結束對印度支那的殖民統治後,1954年7月21日召開的日內瓦會議上作出的。 日內瓦會議決定將印度支那作如下分割:寮國和柬埔寨獨立,越南沿北緯17度線分為兩部分。北部是由胡志明領導的共產主義國家,成員大多數為越盟人員。越南獨立聯盟一直為將法國趕出東南亞而戰斗。南部,保大國王領導的國家公民也為反抗法國殖民統治而斗爭,但這些公民同國王一樣不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49年7月1日,在法國的支持下,保大成立了越南王國,首都西貢。1957年,美國總統杜魯門承認該王國,准備向西貢派出駐兵和軍事顧問。從歷史上講,這是美國首次捲入越南未來的悲劇。 日內瓦條約規定,兩年內進行自由選舉,該國將由獲得多數票的政府所領導,實現國家統一。這一方案,或者說這個夢想,始終沒有實現。 在武元甲將軍最後進攻法國奠邊府防禦工事前,美國國務卿約翰·福斯特·杜勒斯向艾森豪威爾提議,由美國代替法國進行干預,但遭到堅決反對。但無論如何,美國根據日內瓦條約決定幫助新獨立的南越。 首先,華盛頓希望保大任命由他所選擇的總理,至少要安排華盛頓認為的「他們的人」。30年代末,流亡到美國的吳庭艷成為總理。但他對權力追求家長式的風格,正合美國之意。吳庭艷的到來正巧與保大最後的離去(從政治舞台退出)同時進行。大約225名美國軍官和60名士兵於1964年夏到達西貢作為教官,訓練當地部隊。根據日內瓦公約,南越和北越都不應建立自己的防禦工事,更不能與外部結成軍事聯盟。 簡而言之,典型的冷戰機制已經開始形成。美國成立了東南亞公約組織,即東南亞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這是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巴基斯坦、菲律賓與南越簽訂的公約。這一行動受到中國、蘇聯的抗議。統一兩個越南的公民復決計劃沒有實現:兩個政府均對此加以反對。吳庭艷提出充分的理由:北越沒有政治自由,因此,人們應當按他們的願望進行投票。而胡志明認為,只有西貢脫離東南亞公約組織,他才會相信人民有自由選舉的權利。 最後一名法國人於1956年4月28日離開西貢。南越的美國化已經在一段時間前開始了。美元取代了法郎,英語逐漸成為該國第二種語言。吳庭艷沒有遭到美國人的反對,除了任總理外,他還在尋求取代保大(辭職後回到藍色海岸)的國家首腦以及部隊總司令的職位。吳庭艷是一位真正的獨裁者,身邊簇擁著一群像他嫂子那樣的人,使曾經支持過他的美國人感到很尷尬。他嫂子是位十分漂亮但很殘忍的女人,不折不扣的天主教徒,是共產主義的死敵,對佛教毫不接受。吳庭艷從一開始就使其政府的敵人越共日子不好過。 1959年初,村子裡的首領開始以每天一人的速度失蹤。他們殘缺的屍體在地下、河岸和洞穴里被找到,脖子上纏著一個標有「人民的敵人」的標簽。1959年底,「政治犯罪」的頻率達到每天10起,到1969年末,已上升到平均每天25起。 政府的鎮壓同樣殘酷,只要稍被懷疑,特別警察小組便會加以調查,被捕的越共成員將面臨著同家人和朋友一同死亡的命運。1960年至1961年間,1.8萬名越共被處死,1.4萬人被捕入獄等待審判,通常最終被判處死刑。僅這幾個數字便可以說明美國參與這場內戰的殘酷性。首先是杜魯門,接下來是艾森豪威爾,後來是肯尼迪。1961年12月,肯尼迪正式宣布支持南越繼續進攻越共游擊隊員,爭取獨立。局勢不斷緊張。一年前,北越政府曾公開宣稱要「將南越從美帝國主義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實際上,北越政府在宣布進入戰爭狀態。肯尼迪迅速將語言變成行動:他是第一位提供武器和派出軍事顧問,而且還派出武裝部隊支援南越的美國總統。1961年12月末,第一批400名士兵到達西貢,一年左右時間,這一數量增加到11.2萬人。 越共在北越的幫助和支持下,逐漸改變了斗爭方式,轉向公開的游擊戰術。美國別無選擇,只有向南部提供類似的援助。1963年,美國「軍事顧問」增長到1.5萬人,(包括27名將軍);他們也帶來了飛機和直升機。第一批美國受傷人員是在反越共行動中受傷的:1962年31人,1963年77人。這只是個開始,在今後的幾年中,死亡人數不斷增加:1964年146人,1965年1365人,1966年4896人。南越的損失更加嚴重:從1960年至1966年的7年中,共有5萬名南越士兵、警察和官員死亡,15.7萬名越共游擊隊員死亡。 越南戰爭
Ⅳ 對越反擊戰中誰是司令員
許世友上將、楊得志上將和張銍秀少將。
1、中方司令東線(廣西一線)為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上將;
2、西線(雲南一線)為因熟悉越軍戰法而臨時調任的昆明軍區司令員的楊得志上將,後楊得志將軍身體抱恙,由張銍秀少將任西線總指揮。
(5)越南戰爭過後有哪些少將擴展閱讀
中國出兵的目的大致有如下幾種:
一是自衛反擊。這是我們最堂皇、最理直氣壯的理由,所以這場戰役便由此命名。因為越南侵我邊疆,殺我邊民,毀我村莊,為了「自衛」必須「反擊」。
二是懲罰霸權主義。越南在蘇聯支持下,欲稱霸東南亞。佔了寮國,又侵佔柬埔寨。
三是越南背信棄義,定要懲罰。中國支援越南那麼多,現在他卻背叛中國,投靠蘇聯,妄圖與蘇聯對中國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對中國構成威脅。
四是越南迫害華僑,忍無可忍。十幾萬華僑被越南趕回中國,經濟上蒙受重大損失,是對中國尊嚴的侵犯。
參考資料來源:(5)越南戰爭過後有哪些少將擴展閱讀-對越自衛反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