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裏海的位置
裏海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及蓄水量最多的湖泊,面積37萬1000平方公里 (143,000平方英里),體積7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1025米,平均深度209米,湖面海拔負28米,最深處湖床海拔負1054米,也是內流湖、鹹水湖、海跡湖.
概況
裏海原和今天的黑海、地中海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隨著地殼運動,高加索山和厄爾布爾土山隆起而被分割成湖。
湖岸線:6380公里。
裏海存在大量鱘魚,魚卵被用來生產魚子醬。過分捕撈威脅到鱘魚數量,環境學家指出應該提倡完全禁止捕活動,直到鱘魚數量恢復。
裏海海底蘊藏豐富的石油。
裏海水域中有50多個島嶼,裏海的地位和五個沿岸的國家之間的水域邊界一直是被爭議。
百年間裏海的水平面已經下降提高很多次。 一些俄國史學家聲稱中世紀裏海水位上升引起某些 Khazaria 沿湖城鎮淹沒,例如 Atil。
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捷列克河等共120多條河流注入裏海。
Manych運河連接亞述海和裏海。
環繞裏海的國家
俄羅斯(達吉斯坦、卡爾梅亞、阿斯特拉罕)、亞塞拜然、伊朗(馬贊德蘭省)、土庫曼斯坦及哈薩克,中亞大草原環繞著裏海北部和東部。
裏海沿岸主要城市
巴庫,亞塞拜然
克拉斯諾沃茨克,土庫曼
巴博勒,伊朗
阿特勞,哈薩克
阿克套,哈薩克
裏海沿岸歷史古城
Atil
Khazaran
② 裏海是不是國際海域若不是,它屬於哪個地區
1、裏海的地理條件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海,跨歐、亞兩個大洲。在蘇聯解體之前,裏海周邊只有蘇聯和伊朗兩個沿海國,當時它被稱為「蘇聯—伊朗海」。裏海南北長 1 200 公里,平均寬度 300 公里,面積大約為 30 多萬平方公里。由於裏海四周被陸地包圍,沒有出海口,其海平面幾經變化。裏海北部水淺,是重要的鱘魚場及魚子醬的產地;南部水深,最深處達 978 米,船舶運輸業發達,沿海擁有許多優良海港。
2、裏海的歷史劃界
1921年與1940年,前蘇聯(各加盟共和國)與伊朗簽署協議,建立了寬度為 10 海里的專屬漁業區。然而,此項條約並沒有包括海底主權的邊 界,也沒有說明可以進行油氣開採的管轄范圍。蘇聯解體後,裏海地區出現了 5 個相鄰或相向的沿海國家,分別為: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亞塞拜然和伊朗。由於裏海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海洋資源開發產品需要鋪設穿越海域內各國政治邊界的海底管道,以上 5 個獨立的國家提出了劃分近岸區域的方案來解決出現的矛盾。其中某些重要的協議已經達成,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明顯的問題。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出:一個國家能夠擁有 12 海里領海和 200 海里專屬經濟區的權利。對於相向海岸的國家而言,裏海的寬度使每個沿海國都尚未達到能夠劃出全部 200 海里經濟區的界線范圍。由於裏海究竟是海洋還是湖泊在國際上還沒有最後的確定,因此,現在首要的法律問題是:裏海將怎樣被分類。如果裏海被分類是海洋,那麼對於《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來說是適用的;然而,如果裏海被分類為湖泊,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就不能被適用,並且裏海不受關於海洋的國際規則所支配。
1994年俄羅斯主張,由於裏海不與世界大洋相連接,是一個獨立的陸地封閉水體,國際海洋法對其是不適用的,單方對於裏海的劃界主張沒有基礎,並且整個區域應是一個屬於國際共管方式的合作投資區。也就是說,由一個國家所做出的任何海底活動都會侵害其他鄰國的利益。俄羅斯還與哈薩克發表聲明強調,任何一個沿海國家都無權單方決定裏海的法律地位。
然而,時至1996年,俄羅斯的立場有所變化,建議裏海所有沿海國要建立 45 海里寬的專屬經濟區,而 45 海里以外的區域屬各國共有。但是亞塞拜然不同意上述意見,認為裏海屬於國際海洋法許可權范圍之內,可以運用這種理念對沿海國家各部分海岸運用中間線的原則劃定邊界。隨後,1997年亞塞拜然與哈薩克,1998年俄羅斯與哈薩克,還有2001年俄羅斯與亞塞拜然都同意以中間線原則劃出相互之間海上區域的邊界。原則上,土庫曼同意這種處理方式,但是在方法上意見不一,該國認為運用中間線的原則並沒有考慮到岸線的特殊性,特別是針對現在由亞塞拜然主張的具有潛在豐富石油的阿普歇倫半島(亞塞拜然的首都、石油城巴庫所在地)的岸線。伊朗也不同意採用中間線的原則劃分海域,該國主張的劃線不僅比採用中間線原則劃分的方法能夠得到更多的海域,而且能夠把由亞塞拜然主張的擁有潛在石油資源的海域歸屬本國所有。由於海岸線「異常」,用嚴格的等距離線劃分邊界引起了這里的某些國家之間的爭端,但劃線作了某些變更後,各國之間的敵意則不復存在。然而,由於美國的存在和亞塞拜然的影響,特別是伊朗公司從美國裏海石油計劃中被排除出來,這里出現了某些緊張的局勢。
3、裏海的劃界
盡管由於油氣藏量位置的問題,造成各國在海域劃界主張和方法上的不盡相同,但裏海海域邊界劃分最終體現出了這種情況:沿海各國均運用了等距離線或中間線劃界的原則,裏海內產生了 3 個邊界三接點(見圖1)。它們是:俄羅斯—哈薩克—亞塞拜然、哈薩克—亞塞拜然—土庫曼,以及亞塞拜然—土庫曼—伊朗。裏海劃界的實踐表明:劃界工作完成後,海岸線長的國家相應會獲得較多的海域范圍。此外,裏海受到化學製品、城市排污和碳氫化合物等的污染嚴重;海平面逐漸升高;裏海周圍地區的荒漠化大大破壞了生態環境,以上這些都對漁業以及人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因此,需要沿岸各國共同合理開發和利用裏海的自然資源。
③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李海位於亞洲境內是正確的嗎
錯,位於歐亞兩洲境內
裏海,面積39萬平方公里(包括博加茲哥),由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伊朗和亞塞拜然5個國家分割,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那麼問題來了,裏海既然被5個國家分割,那每個國家能各得多少?下面簡單說說!
裏海一詞源自卡斯皮的名字,卡斯皮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住在裏海西南方的南高加索。古羅馬地理學家、歷史學家斯特拉波曾這樣寫道:「高加索阿爾巴尼亞王國的領土在卡斯皮恩這個地區,這是以卡斯皮部落的名字來命名的,也用同樣的名字來稱呼那個海;但在現在,部落已經消失了。」
此外,伊朗德黑蘭省有個地區名為裏海之門,可能是這個部族遷移到了裏海之南。而伊朗城市加茲溫的名稱也與裏海有關,因為傳統上裏海的阿拉伯名稱是加茲溫海。而在希臘和波斯的古典時代,它被稱為希爾卡尼亞海洋。當突厥人來到裏海周圍後,又將裏海稱之為可薩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裏海佔了世界湖泊水總量的40%至44%,並分為3個不同的物理性區域:北裏海、中裏海和南裏海。而這個物理性區域,就是俄羅斯、哈薩克5個國家分割裏海的重要依據之一。其中裏海北~中邊界以曼格什拉克海檻為分界線,該分界線貫穿車臣島和CapeTiub-Karagan。
中~南部邊界以阿普歇倫海為分界線,這是歐亞大陸和一個殘留海洋之間,源自地質構造的基石隆起,該分界線貫穿Zhiloi島和CapeKuuli。其實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前,裏海基本是平靜的,沒有沖突。畢竟它周圍要麼只有沙俄和波斯2個國家,要麼只有蘇聯跟伊朗2個國家。
1931年,蘇聯與伊朗簽署的《在裏海附近居住、貿易的公約》中規定:只有裏海沿岸國家船隻可以在裏海航行。換句話說,裏海不對除蘇聯和伊朗之外的第3國開放,這讓裏海減少了不少爭端。可蘇聯解體後,裏海沿岸國家由原來的2個變成了5國,讓1931年簽訂的條約失去了法律效力,也使得裏海爭端驟起。
其中最大的爭端就是~裏海是海還是湖?如果是海,那麼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沿岸各國可劃分屬於自己的領海和毗連區,並自由開發利用自己海域內的一切資源,任何其他沿岸國家均無權干涉。如果是湖,那歸沿岸各國共有,任何開採行為必須經過沿岸各國的協商才能進行。
其中俄羅斯、哈薩克和亞塞拜然附近的裏海水域油氣資源豐富,因此這3個國家堅持裏海為內陸海。而伊朗、土庫曼兩國則因為附近水域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堅持認為裏海是湖。所以,裏海之爭說到底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不過,5國沒在「裏海是海還是湖」的問題上糾結很久。因為它們在經過一系列爭論和磋商之後,確立了「劃分海底,水面共享」原則。也就是說,裏海海底及石油和其他資源的開采要有明確的界線,而裏海水面則為共有,通過限額和特許經營等方式對航運業和捕魚業開放。、
就這樣,裏海被5國分割。其中俄羅斯得16.8%,合面積6.552萬平方公里;哈薩克得30%,合面積11.7萬平方公里;土庫曼得20.5%,合面積7.995萬平方公里;伊朗得11.6%,合面積4.524萬平方公里;亞塞拜然得21.1%,合面積8.229萬平方公里。
④ 裏海是亞洲的嗎
裏海位於亞洲與歐洲之間,東、北、西三面湖岸分屬土庫曼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南岸在伊朗境內,
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面積為37.18萬平方千米
貝加爾湖面積為3.15萬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點1642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
蘇必利爾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⑤ 裏海在哪個國家
裏海沿岸五國(The five countries bordering the Caspian Sea),指俄羅斯、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和伊朗五個國家。
1991年以前,裏海是平靜的,那裡沒有爭議,更沒有沖突。因為那時無論按傳統還是地理位置,裏海都被認為是蘇聯和伊朗的內湖。裏海的地位已在1921年和1940年兩國簽訂的條約中作了明確規定。根據該條約,只有掛蘇聯和伊朗國旗的船隻才能在裏海航行。
自1991年蘇聯解體後,在裏海地區不斷發現大規模的油氣田。根據西方石油公司估計,這一地區有可能繼海灣地區成為21世紀世界能源主要供應地之一。
因此新獨立的裏海沿岸國家哈薩克、亞塞拜然和土庫曼都要求重新確定裏海法律地位,而裏海油氣資源的開采權,自然也就和劃界問題聯系在一起。
俄羅斯、哈薩克和亞塞拜然附近的裏海水域油氣資源豐富,因此這三個國家堅持裏海為內陸海,應依據國際海洋法公約,對裏海水體及海底進行劃界,明確各國的主權和專屬經濟區范圍。
而伊朗、土庫曼兩國則因為附近水域油氣資源相對較少,堅持認為裏海是內陸湖泊,按國際法裏海資源應當是沿岸各國共同財產,任何國家開采裏海任何資源必須徵得各國同意或經共同協商後方能進行。因此,裏海之爭說到底是圍繞能源的利益之爭。
伊朗迫於壓力不得不同意對裏海進行劃分,但和土庫曼一起要求各國按各佔20%的份額平均劃分裏海。這樣便形成了目前以伊、土為一方要求5國均分裏海,和以俄、哈、阿為一方要求按中心線劃分裏海的局面。
(5)伊朗裏海在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裏海(亞塞拜然語:Xəzər dənizi,波斯語: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دریای خزر,俄語: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哈薩克語:Каспий теңізі,土庫曼語:Hazar deňizi)位於亞洲與歐洲交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封閉內陸水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
裏海的面積有37萬1000平方公里(不包括卡臘博加茲哥耳灣),體積為7萬8200立方公里,最深處有1,025米(3,360英尺),平均深度為187米(610英尺)。
裏海是內流湖,沒有流出口;由多個國家環抱,西北的國家是俄羅斯,西面是亞塞拜然,南面是伊朗,東南是土庫曼,東北為哈薩克。
裏海也是鹹水湖、海跡湖,原本為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可能是因為它的水很咸,而且看起來無邊無際,因此古代裏海的沿岸居民認為裏海是海洋。裏海的鹽度大約為1.2%,為平均海水鹽度的三分之一。
⑥ 裏海位於中國嗎
不
裏海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高加索山脈以東,制約著中亞巨大、平坦的土地。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東北為哈薩克,東南為土庫曼,[1] 西南為亞塞拜然,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
⑦ 裏海位於哪個國家
裏海周圍有五個國家,分別是俄羅斯,哈薩克,土庫曼,亞塞拜然,伊朗,裏海並不單獨屬於一個國家
⑧ 裏海的介紹
裏海(Caspian Sea)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位於歐洲和亞洲的內陸交界處。裏海擁有與海洋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裏海在地理學上屬性為『海跡湖』,它與黑海最後分離成為一個內陸湖泊,距今不過1.12萬多年。裏海的英語名、俄語名以及哈薩克語名都是「卡斯皮海」,「卡斯皮」是拉丁文繼承自希臘語對裏海西南岸高加索東部人的稱呼。裏海在現代波斯語(波斯文:دریای خزر)、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等其它突厥語族語言中為「哈扎爾海(可薩海)」,來自9世紀時它附近的哈扎爾王國(可薩汗國)。現代波斯語也有دریای مازندران的稱呼,是按伊朗馬贊德蘭省而來。裏海的中文譯名按西文海的原意也使用「海」字,繁體寫法可以有「裏海」、「裏海」或「裏海」(注,我國大陸地區「里」字內碼與台灣地區不同,通過復制粘貼查不到,它就是「表裡如一」的「里」,簡化後同表示里程的單位「里」)。
⑨ 裏海位於哪個洲
您好→ → →祝你快樂 裏海(Caspian Sea)——世界最大的鹹水湖 地理位置 位於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東、北、西三面湖岸分屬土庫曼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共和國和亞塞拜然共和國,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
⑩ 裏海在哪裡
裏海
裏海,俄語作Kaspiyskoye More,波斯語作Daryaye Khezer。海的東北為哈薩克,東南為土庫曼,[1]西南為亞塞拜然,西北為俄羅斯,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位於遼闊平坦的中亞西部和歐洲東南端,西面為高加索山脈。整個海域狹長,南北長約1200公里,東西平均寬度320公里。面積約386400平方公里,相當全世界湖泊總面積(270萬平方公里)的14%,比著名的北美五大湖面積總和(24.5萬平方公里)還大出51%。湖水總容積為76000立方公里。裏海湖岸線長7000公里。有130多條河注入裏海,其中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和捷列克河從北面注入,3 條河的水量佔全部注入水量的88%。裏海中的島嶼多達50個,但大部分都很小。海盆大體上為北、中、南三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