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伊達成和解,美國承諾取消對伊所有制裁,去美元化會成空談嗎
在這個世界上,多的是始料未及和意想不到,變化、混亂和動盪似乎已成為國際上永恆的主題。前段時間,在美國軟硬兼施拜登不斷拋出橄欖枝的情況下,伊朗終究還是選擇了妥協,6月23日伊朗外交部表示,伊朗最終與美國達成了協議,這意味著特朗普對伊朗發起的所有制裁都會被拜登取消,包括針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此後德黑蘭將迎來復甦伊朗經濟的契機,伊朗單日石油出口量增加很快就會從20萬桶增至150萬桶甚至更多。伊朗和美國達成協議,拜登將全面取消對伊制裁,這是否意味著去美元化已經成為空談,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六月初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強硬地表示,如果伊朗不改變現在的行為,即使伊朗選擇遵守核協議,美國也不會取消對其的制裁,美國變臉變得如此之快不由讓人感到唏噓,但暫且不談別的,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伊朗和美國關系的發展。
在上個世紀世界上有兩個強大的國家,一個是美國,一個是蘇聯。當初蘇聯實力還非常鼎盛的時候,美國為了遏制蘇聯在中東地區的勢力滲透,選擇了援助伊朗,而當時的伊朗經濟條件也是非常不錯的。從巴列維王朝開始,伊朗就依靠著巨額的石油收入開始購買大量的美製武器裝備,當時伊朗還想要研究核武器,美國還幫助伊朗建造了第一個原子能研究中心。但是好景不長,1979年巴列維朝倒台之後,西方國家對於伊朗的核計劃發展態度發生了劇烈的轉變,尤其是美國。伊朗的核計劃漸漸變成了核問題,美國好像忘記了當時的原子能研究中心還是他們幫助伊朗建立的,不斷的宣稱伊朗在研究的核計劃是有威脅的,於是美國開始不斷的對伊朗進行多方面的制裁,而這些制裁中就包括它的美元霸權主義。近年來,美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手中的美元霸權,經濟遭新冠沖擊了,就大肆印鈔放水,向全球轉嫁經濟危機,俄羅斯、伊朗等國不隨他的意,他就將美元武器化,對這些國家實施金融制裁。
其實,去美元化的第一梯隊是包括俄羅斯、伊朗在內的棄用美元國家,並不是說俄伊兩國現在就已經不用美元了,而是他們棄用美元的決心非常堅定,正走在徹底去美元化的路上。就伊朗說,其實伊朗私下裡也曾一直使用歐元等其他貨幣與各國進行交易,而今年三月在與我國簽署了一份為期25年的大協議之後,外媒便報道稱,伊朗會用人民幣或數字人民幣來與我國進行石油交易。我們知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的法定國際流通幣種只有五種,即美元,歐元,人民幣,英鎊,日元,而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用於國際支付那也無可厚非。對於伊朗來說,因為長期與中國進行石油貿易,獲取人民幣相對較為容易,更是由於人民幣匯率穩定,持有風險較小,已經被幾十個國家作為儲備貨幣,所以伊朗是十分信任使用人民幣的。總之,伊朗一直堅決反對美國的制裁,棄用美元的決心也非常堅定,但盡管伊朗去美元化,美國之前也一直堅持打壓伊朗。
這一次美國為什麼主動伸出橄欖枝,伊朗又為什麼妥協了呢?根據拜登上任後的一系列舉動,我們不難發現在美國的戰略規劃中,現階段中國就是唯一的競爭對手。為了打壓中國,美國不惜與俄羅斯伊朗這樣的宿敵國家握手言和,一改特朗普政府時期的作風,這很大可能是為了減慢伊朗去美元化進程。而阻止去美元化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擔心中國一旦同伊朗進行互補,將會更大程度威脅起美元的霸權,會對他可控的世界格局產生很大的影響。再看現在的伊朗,正面臨著失業率急劇上升,通貨膨脹速度加快,民眾生活困苦,生活物資短缺的困境,而伊朗的經濟支柱恰好就是石油出口。美國解除制裁後,伊朗單日石油出口量很快就能從20萬桶增至150萬桶,等到2021年底甚至有望突破300萬桶大關。而之前魯哈尼曾表示,在白宮的全面制裁之下,伊朗經濟損失達到了500億美元。要知道2019年伊朗的財政收入預算實際上也不超過250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歐盟、日韓、印度不能恢復進口伊朗石油,伊朗便很難擺脫目前的困境。
即便萊西認為伊朗可以通過改善管理推動伊朗企業家回國投資反腐,提高德黑蘭工作效率的方式是去擺脫困境,但那需要時間,而且充滿了變數,相比之下出口石油就簡單多了。所以說,美國這一次談判成功很大原因是他看到了伊朗的現狀以及石油出口在伊朗經濟中的重要,這一次伊朗和美國達成協議,美國取消對伊制裁是否意味著去美元化已經成為空談我們尚不知。就當下國際 社會 來看,以美元為主的世界金融體系無疑給其帶來了巨大財富,基於戰爭和能源體系建立的美元霸權也深入影響著每一個國家的民眾。
美元的霸權體系自建立伊始,就將全球各國當成了利益的提款機,割韭菜薅羊毛的行為致使全球經濟多次深陷動盪與不安,所以飽受美元霸權欺凌的國家要共建一個公平、和諧的貨幣體系就不應拿自己國家的切身利益為美國的資本主義做嫁衣。如今美國所面臨的美元價值下跌而各國都瘋狂去美元化的行為,正是在為自身的野蠻與貪婪買單。那這一次伊朗會如何對待其去美元化的選擇?我們拭目以待。
❷ 「去美元化」是什麼意思
美元化,就是指在非美國家大量使用美元,從而具備貨幣的全部或部分功能並逐漸取代該國貨幣。去美元化則是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當中的地位在受到挑戰。國際儲備貨幣方面,一些國家央行的儲備貨幣中美元的份額正在減少。
作為一種事實,它是指美元在世界各地已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為一種過程,它是指美元在美國境外的貨幣金融活動中無論是深度還是廣度均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一種政策,它是指一國或一經濟體的政府讓美元逐步取代自己的貨幣並最終自動放棄貨幣或金融主權的行動。
(2)伊朗去美元化是什麼時間擴展閱讀
從整個全球經濟發展的背景和趨勢看,從匯率理論的演進看,從美元化的成本收益比較結果看,美元化的最終實現及可能只是個時間問題。但有越來越多的經濟體讓其經濟美元化的趨勢似乎不可阻擋。美元化所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
美元化是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由拉美國家和一些亞洲新興市場國家提出的避險方案。所謂美元化,是指以美元代替本幣來消除匯率風險,是一種主動性的貨幣替代。因為美元作為世界貨幣,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較高的內在價值,較之頻頻波動的本幣更能抵禦投機沖擊。
❸ 去美元化的國家有哪些
2019年8月統計:
目前,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伊朗、安哥拉、委內瑞拉、伊拉克、科威特、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哈薩克、白俄羅斯、亞美尼亞、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卡達、阿聯酋、印度、越南、匈牙利、巴西、南非、羅馬尼亞、西班牙、愛爾蘭、荷蘭、葡萄牙這34國已經開始去美元化。
他們去美元化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向石油美元說不、增加非美元貨幣儲備、建立非美元貨幣儲備、簽訂廣泛的本幣互換協議、發行熊貓債券等。
❹ 堅持去美元化伊朗用實際行動表明態度,美國算盤落空了
對美國來說,最符合自身利益的當然是把伊朗重新吸收到美元霸權體系中去,但是看看伊朗用實際行動表明態度,美國算盤多半是落空了。站在伊朗的立場上,既然已經回不到當初的「美伊蜜月期」,為什麼不堅持去美元化?
在雙方都不打算輕易讓步的前提之下,雖然各方都表示進度還在推進,不過即使這一波達成了平衡共識,也不見得就此再無沖突,畢竟伊朗在去美元化的道路上,可是已經「不安分」很久了。
何況美國和這兩國走得越近,與伊朗重新達成共識的難度就越高——以色列就不說了,沙特和伊朗之間是遜尼派對上什葉派之爭,矛盾更是盤根錯節難以消弭。
眾所周知,在去美元化這個問題上,俄羅斯堪稱步子跨得最大的一家,減持美債、增持黃金,大生產商早就挑明了用歐元結算天然氣。
如今雙方艦艇又在來來去去,顯然是向對方(以及世界)展現自己的強硬態度,以期在談判桌上拿到更多有利籌碼。
❺ 伊拉克戰爭,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小布希為何公報私仇
2003年,小布希不惜背上"戰爭罪"與"反人類罪"的罪名,繞過聯合國,火急火燎地要與伊拉克開戰,結果,伊拉克在美英聯軍的夾擊下,僅僅幾十天時間,就成了一片焦土,屍橫遍野,山河破碎,滿目瘡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成了美軍的"獵物",從此飽受美軍三年暴虐,最後被絞殺。
老布希與薩達姆有何恩怨呢
在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面對美軍的攻擊幾乎毫無招架之力。在科威特被解放之後,美軍本來可以趁勢佔領伊拉克全境。但老布希為了避免伊朗重新坐大,最終決定撤軍,給老朋友薩達姆一個喘息的機會。
但薩達姆並沒有在意老布希這份“友情”,不僅沒有吸取教訓,反而更加得寸進尺。
1993年,老布希在總統票選中不敵柯林頓,連任失敗。薩達姆立即派人向白宮發去賀電,祝賀柯林頓成功當選。此後不久,老布希卸任後出訪科威特。薩達姆對海灣戰爭始終耿耿於懷,竟然派出刺客,安裝汽車炸彈,企圖將老布希炸死。
最終,薩達姆的詭計被安保部門識破,刺殺計劃沒能成功。但此事之後,薩達姆和老布希就結下了死仇。
2001年,小布希成功當選為美國總統。對於父親和薩達姆之前的恩怨,小布希自然是一清二楚。本來他上台後第一時間就想要鏟除薩達姆,但美國卻突然遭遇了“911事件”。小布希不得不發起阿富汗戰爭,先清理基地組織。
2003年,美國代表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伊拉克私藏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要求派兵進入伊拉克進行搜查。在演說過程中,美國代表專門拿出了一個裝有粉末狀物質的試管,並宣稱這就是伊拉克搞化學武器的證據。這一“證據”,後來也被普京調侃為“洗衣粉”。
實際上,小布希並沒有公報私仇!
小布希成為美國總統之後,遭遇“911恐怖襲擊”事件,小布希借機發動阿富汗戰爭,顛覆了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成功鏟掉了基地組織。阿富汗戰爭還沒有結束,小布希又開始新的戰爭。2003年3月20日,美國直接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和英國等多個國家組成聯軍,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為由,以伊拉克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對伊拉克開戰,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薩達姆政權正式垮台!
在伊拉克戰爭中,美國破壞了伊拉克人的家園,讓伊拉克人家破人亡。在伊拉克戰爭中,伊拉克有10萬士兵死亡,有26544名武裝分子死亡,有120萬平民死亡,有480萬伊拉克人成為難民,這都是美國造成的,都是美國的一己之私造成的,是美國禍害伊拉克的鐵證!
都說小布希是公報私仇,都說薩達姆是獨裁,都說薩達姆是罪有應得,實際上,美國的開戰理由是美國編造的“洗衣粉事件”,所謂的化學武器就是“洗衣粉”。小布希打伊拉克真正的原因,是因為薩達姆不願意被美國控制,薩達姆不願意被美國掠奪。
1999年1月1日,歐盟正式推出歐元,想用歐元取代美元,薩達姆覺得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薩達姆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用歐元代替美元”進行石油貿易結算,在伊拉克推行“去美元化”,薩達姆動了美國的乳酪。小布希作為美國總統,自然要化解美國的危機,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就是為了阻止伊拉克“去美元化”。
事實證明,小布希的政治主張是成功的,他用了最直接、最徹底的方式——戰爭與征服。兩場戰爭打下來,美國為此消耗了8萬億美元,債務暴增,但是,小布希保住了“美元霸權”,鞏固的美國的霸權地位。
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都在批評小布希,說小布希讓美國消耗了8萬億,批評小布希不應該染指中東。實際上,特朗普是佩服小布希,特朗普也想學習小布希,也想通過戰爭來阻止伊朗“去美元化”。
今時不同往日,世界格局變化太快,特朗普想學習小布希,想把伊朗變成“第二個伊拉克”,想阻止伊朗“去美元化,也沒有小布希的運氣。伊朗太強大,比伊拉克和阿富汗都要強大,特朗普不敢像小布希那樣隨意發動戰爭,因為伊朗就是一個坑,伊朗就是一個局,對伊朗開戰,會加速美國的衰落,特朗普不敢賭,特朗普不敢打!
總之,小布希是美國總統,他發動戰爭並沒有公報私仇。小布希對伊拉克開戰,就是為了顛覆伊拉克薩達姆政權,達到阻止伊拉克“去美元化”的政治目的,小布希是為了鞏固美國的霸權地位!當然,小布希在為美國謀求利益的同時,順帶幫老布希報了仇,小布希是美國的國家利益優先,家族利益第二,最終受害者的還是伊拉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