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假設三百萬中國漢人和伊朗人互相混血通婚,並且放棄漢語,完全接受伊朗的語言、服飾、文化習俗並接受
你不要講 什麼 漢人 和 伊朗人 這么 跨 民族 的事情。
你 就 連 兩個 漢人 結個婚 都 特別難。
必須 有 車,有房,有 錢,還要 有 生育能力。
你 把 兩個 漢人 結婚 這 事 做成了,再 說 其他的吧。。。。。
阿,對了,就算 如果 有 車 ,有房,有錢,能生育,是 美國人 也 沒事阿。
⑵ 除了俄羅斯族以外,我國還有哪些白人少數民族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大家族,除了漢族以外,記錄在冊的少數民族就有55個。
新疆是我國一個多民族地區,在這里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新疆也盛產美女,這里姑娘有立體五官、白皙皮膚和高挑身材,看起來和歐洲人有些相像,有一些異域風情。新疆美女由於出眾外貌和身材,很受小夥子青睞。除了有盛產美女的維吾爾族和俄羅斯族之外,還有一個民族也盛產美女。這個民族也是一個非常有特色民族,有獨特民族風情,這就是塔吉克族。塔吉克人說伊朗語,他們的生活充滿著異域風情
我們中國文化,正是因為有了眾多少數民族,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如果有機會,你會來看看少數民族人生活吧。
⑶ 世界上唯一一個白人民族,講伊朗話,為什麼卻世世代代守衛我國邊疆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人口最大,但是以漢族居多,除了漢族之外還是有很多少數民族的,雖然我們之間用不同的語言,但是我們心中有一個概念就是同樣的愛國。我國有一個白人民族,也是唯一一個白人民族,他就是塔吉克民族,他們說著伊朗話,卻世代守護我國的邊疆。究其原因,是因為多年前了一場政變。
⑷ 中國的白種人民族是什麼
有俄羅斯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等。
1、俄羅斯族
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語言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中國境內俄羅斯族使用俄文,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中國的俄羅斯族是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不同,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烏孜別克族主體在中亞,主要生活在烏茲別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伊朗、阿富汗等國家,中國境內的烏孜別克族散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許多縣、市,其中大部分居住在城鎮,少數在農村。
⑸ 伊朗是什麼語言
伊朗語是伊朗的官方語言、阿富汗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塔吉克的主要語言之一。中國的塔吉克族使用東部伊朗語的瓦罕和薩里庫爾方言,與此不同。伊朗約有4000萬人使用,阿富汗約500萬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語的人口約5000萬。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伊朗語族。約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語的雅利安人西遷,經中亞分別進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語言逐漸形成印度、伊朗兩大語族。
⑹ 我國什麼民族有白種人分布
有兩個民族,分別是俄羅斯族和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是新疆帕米爾高原的原住民,我國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說:「世界人類最早是在帕米爾高原繁衍起來。塔吉克人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帕米爾東部操東部伊朗語的部落。」史載,唐代稱塔吉克人為羯盤陀人,操東伊朗語,屬於歐羅巴人種(即白種人),則與今天的塔吉克族一脈相承。
俄羅斯族是18世紀前後由俄國遷入我國的。起初的成份主要是戰俘、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東正教傳教士等。20世紀的俄國十月革命前後,更多的俄羅斯人(持不同政見者、科學家、地主、教師、富農等等)進入我國,直到20世紀30年代還有陸續遷入者。當時,他們被稱為「歸化族」。新中國成立後,他們獲得了民族平等的權利,正式改稱為俄羅斯族。
⑺ 一群白皮膚,說伊朗語的中國人:為何對祖國的愛,卻不輸誰一分一毫
這是因為這些人在逃亡時迷了路,留下了中國,成為了中國的一員,甚至和當地人民融合在了一起,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
⑻ 伊朗人母語
母語是波斯語,與歐語系相近,因此他們英語好
波斯諸語
伊朗的國語和阿富汗的兩種官方語言之一,中亞塔吉克共和國的主要語言。在阿富汗和中亞又稱為「塔吉克語」。中國稱為法爾西語。中國的塔吉克族使用東部伊朗語的瓦罕和薩里庫爾方言,與此不同。伊朗約有4000萬人使用,阿富汗約500萬人使用。全世界操波斯語的人口約5000萬。波斯語屬於印歐語系之印度一伊朗語族。約公元前2000年操印度一伊朗原始母語的雅利安人西遷,經中亞分別進入伊朗和印度本土。其語言逐漸形成印度、伊朗兩大系統。伊朗(1ran)的名稱即來自雅利安這個詞。伊朗語言的發展分為3個階段c古伊朗語、中古伊朗語、新波斯語。古伊朗語的代表為「阿維斯塔語」(Avesta)和鍥形銘文語。「阿維斯塔語」為東部波斯語,是祆教經典所使用的語言。鍥形銘文語為西南部波斯語,是波斯帝國的官方語言,也是現代波斯語的直系祖先。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馬其頓亞歷山大東征滅波斯帝國後,古伊朗語逐漸停止使用。中古伊朗語分為東、西兩大系統。東部中古伊朗語包括花刺子模語、粟特語和中國發現的和田塞語。西部中古伊朗語包括巴列維語、摩尼中古波斯語、摩尼安息語等。其中巴列維語和摩尼中古波斯語是鍥形銘文語的後裔,屬於同一個語言系統,安息語屬於伊朗本土東部方言。巴列維語是波斯薩珊王朝的官方語言,它的文獻在中國發現的只有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唐蘇諒妻馬氏墓誌」,摩尼中古波斯語和摩尼安息語只發現於中國吐魯番地區,它們是古代入華的信奉摩尼教的波斯人和安息人所使用的語言。
公元7世紀阿拉伯人滅薩珊王朝後,推行阿拉伯語及文化,中古波斯語逐漸被廢棄。原來的巴列維與安息語融合後產生了新波斯語,又稱為「達里」語。「達里」(Dari)意為「宮廷」。由於新波斯語是薩曼王朝宮廷中通行語言,,故由此得名。它後來取代阿拉伯文,在公元9~10世紀成為東部穆斯林世界通行的書面語。新波斯文採用阿拉伯文字母體系,又在以阿拉伯字母B,J,Z和K的基礎上創造了P,ch,zh和G4個字母,還從阿拉伯語中借入了大量的詞彙。其語法與中古波斯語很接近,要點為:名詞、代詞形容語無性和格的差別,波斯語本族名詞單復數按規則變化,但阿拉伯語借詞則按阿拉伯語變化,不使用冠詞。動詞一般有兩個詞干;現在詞乾和過去詞干,其變化規則分為規則變化和不規則變化兩類,有6種人稱變位形式。時態有:將來時、現在進行時、現在完成時、過去時、過去進行時、過去完成時、假定時等。語態有:陳述式、命令式等。句法上與印歐語系其他語言大同小異,都有從句結構。元代中國把波斯文稱為「回回字」或「蒲速蠻字」。元政府各級機構都設有「回回譯史」等專職譯寫文書。中國穆斯林的宗教用語和經堂教育用語中有大量的波斯語語匯。
⑼ 中東國家說的語言大概有多少種
有3種,最主要的語言是阿拉伯語,穆斯林國家都說阿拉伯語,其次是希伯來語,然後是英語。
阿拉伯國家是以阿拉伯族為主體的國家的總稱,包括沙特、伊拉克、利比亞、黎巴嫩等。阿拉伯國家大部分是伊斯蘭國家,但也有不是的,比如黎巴嫩就是以基督教為主,但黎巴嫩人主要是阿拉伯人。
希伯來語是猶太民族的語言,以色列國通用語言,為世界上較為古老的語言之一「希伯來」意為「渡河而來」,屬於閃含語系閃米特語族的一個分支,沒有母音字母,只有22個輔音字母。
(9)中國有多少白人說伊朗語言擴展閱讀:
中東主要的產油國家有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伊朗、伊拉克,其中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靠出口石油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成為富裕國家。
但由於石油采一點就少一點,所以這些產油國家,都在考慮當石油資源采完後本國的經濟出路問題。他們的農業以畜牧業為主,盛產棗椰樹。
中東地區的石油儲量佔到全世界已經探明的使用儲量的61.5%,總量為7420億桶(約合1002億噸) 。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中東石油儲量最大的國家,在世界排名第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2626億桶,佔全球石油儲量17.85%。
中東的科威特是世界上主要產油國之一,面積17000多平方千米,人口90餘萬人。大部分地區是沙漠,無常年有水的河川和湖泊,缺乏淡水,飲水主要靠海水淡化和地下水。它的國際貿易的重要部分是出口原油和進口淡水及與製造淡水有關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