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元朝伊朗是哪個朝代

元朝伊朗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2-06-28 02:54:45

中國哪個朝代的國土面積最大

國土面積最大的朝代是元朝,應該有今天的一倍,面積最小的朝代是南宋,不足今天的一半。 中國元朝的疆域最大時包括現在的蒙古,西伯利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越南北部,伊朗東部. 但是成吉思汗的子孫一直征戰到了歐洲多瑙河流域.並於現匈牙利處定居.匈牙利的英文名意思就是"匈奴人".當代匈牙利人與其他國家的歐洲人有較明顯的外貌差別. 伊拉克和波蘭,也曾經屬於元朝過. 元朝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東、南所至不下漢、唐,而西北則過之」(《元史·地理志》)。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及泰國、緬甸北部的一些地方。面積相當於今天中國疆土的兩倍。 元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到西伯利亞,南到南海,西南包括今西藏、雲南,西北至今新疆,東北至鄂霍次克海。其疆域之廣,居中國各朝之冠。 以下是各朝疆域大致地圖,解釋和說明不當之處,望各位博友批評指正。 秦(前221-前206),率先統一中國,但面積不足今天的一半。北邊以秦長城為界,其中遼寧等地的長城現已無存。 漢(西漢,前206-25,東漢25-220),兩漢疆域大致相仿,疆域拓展到西域,包括今天的甘肅、新疆和中亞部分地區。 唐(618-907),再次統一,西域面積進一步擴大,包括了外蒙古、俄羅斯的貝加爾湖地區,朝鮮和越南的部分地區,總面積超出了今天的中國。 北宋(960-1127),疆土驟然縮小,甚至失去了北京,面積略小於秦朝。 南宋(1127-1279),進一步縮小,北部以淮河為界。 元(1206-1368),疆域驟然擴大,包括了西伯利亞和俄羅斯遠東部分、庫頁島,直達北冰洋。 明(1368-1644),疆域大為縮小,但仍包括很大一部分俄羅斯遠東地區和庫頁島。

⑵ 元朝統治過哪些國家

蒙古建國後,於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餘年時間,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建立起龐大的帝國,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既深且遠。

第一次西征(1219-1225)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余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模(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的四個兒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以及大將速不台、哲別隨行。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佔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干(Samarkand),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Russ),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和俄羅斯的聯軍。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後來發展為四大汗國。

第二次西征(1235-1244)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後三子窩闊台繼任大汗。窩闊台於1235年派遣其兄術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征。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花剌子模,殺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Legnica),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義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稱為「黃禍」。正當西方各國惶惶不可終日之際,拔都忽接窩闊台駕崩的噩耗,於是急速班師。

第三次西征(1253-1260)蒙哥於1251年即大汗位後,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剌夷國(Mulahida,在今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軍盪平木剌夷之地,並揮師繼續西進,攻陷報達(Baghdad,今巴格達),屠殺八十萬人,滅亡歷時五百餘載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後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聖地麥加,攻佔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東部的塞普勒斯島)。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陣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師。
從公元1217年至1258年間,蒙古帝國通過三次西征,先後征服了今鹹海以西裏海以北的欽察、花剌子摩和東起阿爾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遼、畏兀兒,建立察合台汗國;鄂畢河上游以西至巴爾喀什湖的乃蠻舊地,建立窩闊台汗國;伏爾加河流域的梁贊、弗拉基米爾、莫斯科、基輔等公國,建立欽察汗國;兩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敘利亞,建立伊利汗國,史稱四大汗國。

⑶ 中國哪個朝代疆域最大

我國版圖最遼闊的朝代是元朝。
元朝的時候中國的國土最大,到達西歐了。當然是成吉思汗打出來的元朝.元朝(公元1206年--1368年)時期,隨著對外擴張,其疆域曾一度橫跨歐亞大陸:東北到日本海,北到今天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北極圈內,西北接窩闊台(成吉恩汗三子)汗國(在今天的新疆)、察合台(成吉思汗二子)汗國(在今天的新疆)、欽察汗國(成吉思汗孫拔都所建,在今天的俄羅斯)和伊利汗國(成吉思汗孫旭烈兀所建,在今天的伊朗),西南接尼波羅、印度、緬甸、越南,東南至海。

⑷ 伊朗有多少年歷史

波斯王朝有3000年左右,公元前500年居魯士建立第一波斯帝國

⑸ 元朝四大汗國的演變

蒙古帝國(1206~1635) 英文:Mongol Empire 蒙文:МонголынЭзэнтГрэн [編輯本段]簡介 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代。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及蒙古勢力的逐漸強盛,蒙古不再向金朝進貢。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攻打西夏。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並佔領中都。1218年,蒙古大軍滅掉西遼政權。後代在此處建立窩闊台汗國。 1219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進攻花剌子模(今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蒙古帝國圖花喇子模統治者摩訶末素丹逃至裏海孤島病死。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繼續西進,在現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征西夏,次年西夏末代國王投降。 1227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死。當時的蒙古帝國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和華北的一部分,和中亞、西亞大部。後此處建立察合台汗國。 [編輯本段]成吉思汗之後的擴張 1300年-1405年間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後在此處建立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 中東 窩闊台之後經過貴由的短暫統治,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軍攻佔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征敘利亞,1260年攻克大馬士革。當年蒙哥在進攻南宋時於四川戰死。旭烈兀回師爭位,之後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在大馬士革戰敗於埃及。埃及佔領敘利亞全境,並使得蒙古帝國無法延伸到非洲。此處建立伊兒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或伊利汗國。 東亞 窩闊台時,1230年至1234年,蒙古滅金。1231年蒙古進攻高麗王國,高麗王室退守江華島。窩闊台之後,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時,蒙哥於1258年率三路大軍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戰斗中中箭受傷,不久便病死,享年52歲。正在進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1215—1294)遂班師,自稱大汗。在戰勝也自稱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後,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後改稱大都。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稱帝,是為元朝的開始。1267年至1279 年,經過對南宋多年的征戰,元軍終於滅宋。至1275年高麗已臣服於元朝,成為元朝屬國。蒙古曾於1257年進攻越南北部地區。元朝滅宋後,元軍又分別於 1285年和1287年兩度攻佔越南北部的地區,即當時的越南陳朝。大越與其宿敵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權)聯合擊退了入侵軍。1287年元軍攻入緬甸北部的蒲甘王國,之後在1303年又退出該地區。元軍於1292年至1293年對爪哇發動的海上遠征也無功而返。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兩次試圖入侵日本,但由於台風而失敗。也有研究說當時元軍在高麗和山東建造的艦隊所用船型是內河船,所以經不起海上的風浪。日本人認為台風是天神對日本的保佑,於是有神風一說。 [編輯本段]四大汗國 蒙古帝國的版圖上有成吉思汗的子孫統治的四大汗國。早期的四大汗國雖然是附屬於蒙古大汗的「諸侯」,然而後來它們其實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合體,各自獨立發展成為幾個不相統屬的國家。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擊敗南宋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雖然名義上也是蒙古大汗的繼承者,但實際上對上述汗國鞭長莫及,與這些汗國時戰時和、各自為政。從此蒙古帝國分裂,「大蒙古國」不復存在。 窩闊台汗國(1225-1309):位於今新疆、中亞一帶。忽必烈遷都大都(今北京)後,支持阿裡布哥的窩闊台汗國拒絕歸附忽必烈而獨立。 察合台汗國(1227年—1369年):位於今新疆、中亞一帶。被忽必烈、阿裡布哥等勢力多次爭奪。 欽察汗國(1219年--1502年):位於今保加利亞、俄羅斯歐洲部分、北高加索、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羅斯諸公國為其藩屬國,為拔都所創。 伊兒汗國(1256年~1388年):位於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等地,為旭烈兀所創。 [編輯本段]蒙古帝國與元朝 蒙古帝國與元朝,是容易被許多中國人混淆的、既相互聯系、又有所區別的兩個概念。元朝是中國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國其它的四大汗國。 13世紀初,在南宋與金朝的戰爭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借機壯大。公元1206年,鐵木真陸續統一蒙古各部後,被推舉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統領的政權實體就是一個軍事奴隸制國家,它當時的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爾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貝加爾湖。蒙古汗國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義上軍事擴張的開始,並且此後不斷向外擴張。 1209年~1218年,蒙古人先後征服高昌回鶻與西遼,為其打開了挺進中亞與歐洲的門戶;接著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規模的西征戰爭。三次西征奠定了這個世界性帝國的大部分版圖,將現在的俄羅斯與歐洲大部、地中海東岸、兩河流域、波斯與印度西北皆收入勢力范圍。 這些帝國的版圖上,成吉思汗的兒孫統治著四大汗國。早期的四大汗國雖然是附屬於蒙古大汗的「諸侯」,然而後來它們其實只是軍事征服下的聯合體,各自獨立發展成為幾個不相統屬的國家。 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擊敗南宋後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元朝的第一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雖然名義上也是蒙古大汗的繼承者,但實際上對上述汗國鞭長莫及,與這些汗國時戰時和、各自為政。

⑹ 元朝的版圖包括現在哪些國家

中國元朝的疆域包括現在的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阿富汗,不丹,蒙古,俄羅斯,朝鮮,緬甸 ,泰國,朝鮮以及寮國,尼泊爾,巴基斯坦部分,在北方,北到北冰洋;西起今額爾齊斯河;東至鄂霍次克海。

在東部,擁有朝鮮半島東北部。在西南,包 括今克什米爾地區以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錫金等地,今緬甸東北部和 泰國北部.(包括現在的蒙古、西伯利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越南北部、伊朗東部。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領土范圍最為遼闊的時代,在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的努力下,領土范圍後來達到了30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成為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大國,即使現在,也是「首屈一指」了吧!

領土范圍的過於龐大,使的元朝雖然名義上是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國,卻並不能做到大腦中樞與四肢的協調,特別是成吉思汗在征伐戰爭結束後,將遼闊的領土分別分封給自己的子孫。

其實成吉思汗在東亞的領土范圍和四至並不復雜,尤其是在最東、南、北三段,很好確認,在北端包括西伯利亞中南大部、東到大海,包括今天的朝鮮半島和庫頁島在內、南到南海,包括今天中南半島的大部,即今天的泰國大部,緬甸的一部分等。

往西就復雜的多,因為按照成吉思汗分封的疆土四至,裏海沿岸和黑海的北部和東部,基本上都在這一范圍裡面,這一部分地區基本上就是現在的中亞、東亞以及東歐地區。

這樣大而概之的劃分下來已經頭緒萬端了,如果再細分到現代的民族國家,中亞五國吉爾吉斯坦、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吉克。

再往西往南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等基本上都包括裡面了,再往西,當今上竄下跳的烏克蘭,俄羅斯西南部靠近黑海的地區,還有熱鬧非凡的波斯灣地區,像敘利亞、約旦、以色列等,都屬於成吉思汗開拓的領土范圍。

(6)元朝伊朗是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元朝政治特徵:

蒙古國對華北的統治方式,是草原貴族原有的統治體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農耕地區的延續。漢地戶口的一部分直接領屬於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給諸王、宗戚和勛臣。蒙古統治者把主持軍事、財賦征斂的部分官員和監臨各級地區的達魯花赤派到華北。

同時又以款服入質、領軍從征、繳納差發為條件,允許自金末戰亂以來出現在北方的大小軍閥世侯,繼續行使在各自勢力范圍內的實際統治權。世侯們集兵刑賦役之政於一己,不相統屬。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這種局面才獲得根本轉變。

他借鑒金代制度,在以「藩邸舊臣」為核心的中原知識分子參議下推行「漢法」,同時保留能充分保障蒙古貴族特權地位的種種制度,重新在華北確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權制統治體系以及相應的各種典章制度。中統、至元間的創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

元朝制度多沿襲金制,同時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備的特點。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歷代相承的傳統體制本身的發展變化,如行省的設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舊制。

如蒙古、探馬赤軍中的奧魯(老小營)建置;也有一些是在這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刑罰體系中某些不同於前代的變化,對吐蕃地區實行的政教合一的統治等。

⑺ 誰知道元朝中國的疆域邊界統治過多少個民族,多少人口

先後有四十多個國家,七百多個民族都歸服於大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的子孫創立了蒙古帝國、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金帳汗國,以及後來的帖木兒汗國,幾乎整個亞洲和歐洲的大部分都成了大蒙古帝國的領地,建立起了—個疆域恢弘日不落的巨大王朝即草原帝國,亦稱之為大陸帝國。其版圖之大真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的版圖相當於三千萬千方公里,是現在中國版圖的三倍之多,東起朝鮮半島,西抵波蘭、匈牙利,北至西伯利亞俄羅斯諸公國,南達爪窪中南半島,它遠遠超過被歐美人贊不絕口的征服者亞歷山大大帝馬其頓重槍騎兵的鐵騎、羅馬軍的劍、拿破崙軍的大炮所到的境界線。造成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及其他文化直接會面的地理和文通條件,東西之通暢通無阻,真可謂「四海為家」、「無此疆彼界」,蒙古騎士的馬蹄飛賤了從太平洋到地中海之間的每一條河流和每一個湖泊中的水。值其鼎盛時期,帝國覆蓋了從白雪皚皚的西伯利亞凍原到印度的熱帶平原,從越南的稻田到匈牙利的麥地,從朝鮮到巴爾干……成吉思汗及其繼承者靠快速機動的騎兵進行了多次遠征,所踏過的土地不能用里數而只能用經緯度來計量。他只有20萬騎兵,卻發動了前所未有的大戰,運用世界上第一流強大的快速騎兵戰勝了經濟、文化比較發達,有幾千萬人口、擁有幾十萬、幾百萬大軍的金國、南宋、花剌子模。

⑻ 元朝時期的四大汗國具體管到現在的哪些國家

中國、朝鮮、韓國、緬甸、越南、寮國、中亞五國、伊朗、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烏克蘭、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

⑼ 元朝時期,蒙古汗國一共分為五大汗國

窩闊台汗國=約等於=阿富汗+巴基斯坦+哈薩克,
伊爾汗國=-=伊朗+伊拉克,
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烏克蘭+波蘭+匈牙利+俄羅斯,
察合台汗國=吉爾吉斯斯坦+++,
西察合台汗國=帖木兒帝國(初期),
東察合台汗國=(又稱)亦力把里。

⑽ 元朝時期的波斯國是現在的哪裡

伊朗
波斯主要用來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區,從前以「Persis」和「Parsa」聞名。這兩個詞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這個地區的印歐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後他們被亞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發生在公元前844年亞述國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眾多古代文明中發展程度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紀,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國的名號出現於歷史舞台。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波斯語: 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1979年- ),1935年以前稱為波斯,位於亞洲西南部,屬中東國家,伊朗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相鄰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東北部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

閱讀全文

與元朝伊朗是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小費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290
伊朗的波斯人能佔到多少 瀏覽:823
越南龍蝦拖鞋怎麼做 瀏覽:715
印度國內如何看中印實力 瀏覽:959
越南金999什麼意思 瀏覽:681
義大利面污漬怎麼洗 瀏覽:125
英國黨派之爭叫什麼 瀏覽:989
美國怎麼關閉伊朗網站的 瀏覽:230
印尼的年輕人喜歡什麼 瀏覽:487
義大利轉賬到中國用什麼銀行 瀏覽:358
為什麼印度手工煎餅好吃 瀏覽:48
中國十四億人如何吃飽 瀏覽:794
在東莞有多少越南人 瀏覽:580
印度的三大姓是什麼 瀏覽:164
泰國跟印度哪個更臟 瀏覽:692
伊朗一天產油多少桶 瀏覽:841
英國小學生怎麼上學 瀏覽:520
怎麼辦理去越南簽證 瀏覽:451
中國互聯網巨頭有哪些 瀏覽:941
印度洋水流到哪裡 瀏覽: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