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對中國有什麼軍事行動

印度對中國有什麼軍事行動

發布時間:2022-09-26 23:26:31

⑴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發生了幾次戰爭

一次,即1962年中印戰爭。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

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美國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此次戰爭幾乎於同一時間爆發。

(1)印度對中國有什麼軍事行動擴展閱讀:

中印戰爭發生的部分原因:

1、英國埋下中印邊界糾紛禍根

中國與印度在歷史上有著長期的交往和傳統友誼,兩國的地圖均按照傳統習慣線標劃邊界,兩國人民共同遵守這條傳統習慣線。但是,在英國統治了印度以後,英屬印度當局,把侵略擴張的矛頭指向中國的西南和西北邊疆地區,英印政府利用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的為由,擅自劃定所謂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西藏和新疆進行侵略擴張活動,從而埋下了中印爭執的禍根。

2、印度獨立後的多次侵佔中國領土

1947年,印度獲得獨立後,不僅要中國政府承認「麥克馬洪線」,而且要侵佔中國政府管轄下的中國領土。

印度獨立後,西藏地方政府認為印度脫離了英國的管轄,西藏同樣也應從英國侵佔的特權下擺脫出來。為此,西藏地方政府與印度駐拉薩「代表處」進行了交涉。對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卻以大國主義的傲慢態度宣布,要繼承英帝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英國侵略者雖然炮製了「麥克馬洪線」,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未敢侵入中印傳統習慣線以北地區。

⑵ 印度為何在多個領域向中國傳遞強硬信號

印度的此次做法有可能是為了轉移國內的視線,因為印度在這次疫情中受到的傷害非常的大,印度人民一直有怨言存在。

1、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中國在外交方面總以一個寬容的姿態去擁抱世界,這個時候就有人給臉不要臉,總想找一些理由去找中國的麻煩,但是中國人民和中國政府是絕對不會答應的。中國對外交往的政策主要是以和平為主,促進兩地共同繁榮發展,對於一些主權上的事情中國絕對不可能去妥協,現在的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中國,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時代了。

綜上所述,印度這樣做的真實目的主要是為了轉移印度國民的注意力,同時也因為特朗普將新冠肺炎的鍋全部甩給了中國,因此印度才想順水推舟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歸咎於中國身上。

⑶ 中印戰爭:印度到底對中國做了什麼,使得中方忍無可忍

不顧中方反對,單方面認定麥克馬洪線為中印邊境線,並在非法邊境線上建立哨所,公然挑釁我國主權,也就是說,印度公然派兵進犯我國領土,並開了第一槍,所以當然不能慣著。

⑷ 越境中國,印度究竟在打什麼鬼主意

印度為什麼要挑事?根據印度自己的解釋,是因為洞朗地區乃不丹領土,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侵犯了不丹主權,而印度與不丹之間,事實上存在保護與被保護關系。所以,在得到不丹的「授權」後,印度遂興致勃勃的替小弟出頭,挑起了這場糾紛。
這當然是很荒謬的。畢竟洞朗地區歸屬中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疑義,印軍此舉,可定義為「非法越界」無疑。
當然,法理歸法理,現實歸現實。雖然中國對洞朗的主權在法理層面無比充分,可印度非要耍流氓,那至少在現實層面,麻煩總是沒法兒避免。
只不過,雖然中印確實存在大量領土糾紛,但不同與東邊的藏南和西邊的拉達克,在洞朗地區所在的錫金段,中印對相關國界劃分的歸屬認識還是比較清晰的——雖然整體層面,中國與印度、不丹之間並沒有簽署領土協議,但事實層面,雙方都對既定格局表示默認。
那麼,印度為什麼要在這時候,打破這種默契呢?
直接的促因,是中國開始在洞朗地區修建道路設施。鑒於洞朗地區的特殊地緣區位,由此而下,可以直接切斷印度本部與東北地區的唯一陸上地緣通道——寬僅幾十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以前洞朗雖事實上歸中國管轄,但由於缺乏有效交通連接體系,所以其地緣價值被嚴重遏制。隨著道路交通設施的修建,此處的現實軍事意義逐漸凸顯。所以從地緣安全形度而言,印度有所反應也並不離奇。
這種解釋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不過話又說回來,印度被中國壓制的地方多了去了。且不說中印懸殊的現實國力差距,西藏高原歸屬中國的現實,決定了印度的本部核心區——恆河平原,天然受中國的地緣壓制。中國就算不在洞朗修路,軍事層面照樣把印度壓制的死死的。
印度既不能扭轉中印間的懸殊實力差距,又無法在戰略層面改變地緣格局上的絕對劣勢,這種情況下,靠這種戰術層面的阻滯,別說很難得逞,就是真的成功,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軍事意義。相反如果真的因此跟中國鬧僵,甚至搞到兵戎相見,就算中國會因此消耗一些資源,在國際政治方面遭受一些壓力,但印度所需支付的代價,肯定會比中國慘重的多。
既然明知道真鬧掰肯定吃虧,那印度為什麼還敢主動越界挑釁呢?
原因是,印度認為,此舉不會導致兩國徹底鬧掰,更不會因此兵戎相見。
畢竟,雖然真打起來,印度肯定更吃虧,但中國也肯定是要支付代價的。一旦中印開戰,中國直接的軍事投入自不必說,南亞地緣政治環境必將因此惡化——這會影響到中巴經濟走廊乃至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國際政治層面,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強硬施壓也必不可免,而印度在遭受慘敗後,也肯定會引美日為援,合堵中國——這都意味著中國戰略資源的極大消耗。
當然,真鬧到這地步,印度的損失,肯定會比中國更為慘重——兩國國力、軍力的懸殊對比,以及二者之間的地緣格局,決定了印度的下場肯定不會好。
只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並不將印度視作自己的主要對手!
雖然在印度眼中,中國是自己的頭號大敵。但在中國這里,印度實在還排不上號。中印的實力差距,以及西藏高原對南亞次大陸的絕對地緣壓制,決定了印度根本就不可能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所以,一般情況下,中國不大可能會為了一個不可能構成大患的印度,而投入過量資源,甚至打斷自己的正常崛起步伐。
當然,如果印度真玩的過了火,胃口太大,那中國就算拼著受些損失,也只能把印度狠狠教訓一頓了。但如果只是小打小鬧,中國就不大可能為了點芝麻穀子的事兒,跟印度大打出手。
而中國的這種態度,就給了印度挑事的勇氣。

印度肯定不會在中國身上把事情挑大——畢竟那樣的話,它的損失幾乎可以肯定會比中國更重。
但只要事情沒有嚴重到中國必須發動戰爭的地步,那麼中印之間的小沖突,印度並不一定吃癟——畢竟印度在政治和經濟上也不求中國什麼。除了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國可以收拾印度的直接籌碼並不太多。
說白了,這就是種流氓式玩法——雖然整體而言,印度是惹不起中國。但他卻可以利用各種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利益關系,掣肘中國的報復決心。進而在確信不會招致重大報復的前提下,通過耍流氓的手段,為自己謀取一些想要的利益——這跟朝鮮在朝核危機中的玩法差不多。
基於這種邏輯,印度雖然在戰略層面註定吃癟;但卻並不忌憚在戰術層面,跟中國叫板——而朗洞的行動,就是這種思維的具體體現。
而且,在技術層面,印度的朗洞越界,也有極高的性價比。
雖然印度此舉雖然是挑釁,但說到底,這只是一場小打小鬧的摩擦而已;而且印軍在行動過程中也沒有直接開火,有意避免了矛盾的升級。
這就讓中國有些糾結了
你說你跟他大打一架吧,這種小范圍的摩擦,似乎也沒嚴重到要大打出手的地步。
可如果只是小打的話,這種小范圍的武裝沖突,並不足以發揮中國在整體層面的國力、軍力乃至地緣格局優勢,所以印度不一定吃虧,甚至還有一些優勢——畢竟印度的本部核心區與朗洞的地緣關系,遠比中國核心區要緊密。只要中國不發動國戰,對北印度核心區發動大規模攻擊,那至少在後勤保障方面,印度肯定是比中國來的順手。
可中國如果不打的話,印度就像塊狗皮膏葯一樣,死皮賴臉的把你纏上;至於政治和經濟的報復,這兩方面印度本來就跟中國疏離的很,難以憑此瓦解其之斗爭意志。
可你要不管,這又說不過去——且不說領土主權這事兒不容含糊,就是這幫傢伙梗在那兒,你路也沒法安生的修。
這就是印度的如意算盤,通過這種流氓式手段,破壞中國的修路計劃,甚至還可以連帶著挑起關於朗洞地區的主權糾紛——這種做法雖不足以扭轉印度在整體上受中國鉗制的戰略格局,但至少在技術層面,可以撈取一定的好處。
而除了技術層面,在整個戰略層面,印度此舉也有幾層用意:
首先是獻媚美國。印度在政治上之於美國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其對中國的敵對態勢。朗洞之事,正好發生在印度總理莫迪訪美期間,這可以算得上是一份不錯的見面禮,對推進美印戰略合作大有好處。
其次是對沖中巴經濟走廊的負面影響。印巴是眾所周知的世仇。中巴經濟走廊的火熱推進,對印度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隨著巴基斯坦本身國力的增強,以及中國在南亞次大陸地緣影力投射力度的增加,從地緣格局上說,印度被中國鉗制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當然,鑒於經濟走廊對中巴兩國的重要戰略意義,對這樣一條線路,印度是不敢直接武力破壞的——否則必遭中國國戰級別的攻擊。但如果完全沒有反擊,這對印度的國家自尊心和民族榮譽感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摧殘。這種情況下,印度還是要有所動作——雖然戰略層面無力回天,但通過一些戰術層面的突破,來為自己挽回一些顏面。

最後,則是鞏固對不丹的控制。對南亞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不丹表面上是個獨立國家,但實際上被印度高度控制。
只是,不丹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受制於人本來就是不符合其主觀願望的;而且不丹民族本身屬於東亞的漢藏族系,文化與西藏一脈相承,宗教上尊奉的也是藏傳佛教。所以從本身意願來說,不丹對印度天然缺乏認同感。
只不過,不丹國小力弱,面對印度毫無反抗之力,而且地緣格局上,不丹蝸居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雖紙面上與中印兩國為鄰,但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中國影響力對其之投射。這種情況下,印度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對不丹施加影響的國家。被印度高度鉗制的地緣格局,以及自身國力的極端弱小,決定了不丹只能屈身於印。
但是,事物是在不斷起變化的。雖然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本身並不可能消除,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逐漸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地緣阻斷,通過高效的交通連接體系,增進本部與這些區域的聯系和交流。
當然,迄今為止,中國的這套陸上交通連接體系尚未觸及不丹,但從趨勢來看,既然中國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那這種延伸是遲早的事。
一旦阻礙中不交流的地緣屏障被突破,陸上地緣通道大開,那隨著中國影響力的進入,不丹所面臨的周邊國際政治格局就會出現重大改變——由以前事實上印度一家獨控,變為中印兩強競爭。
一旦這種局面形成,不丹就有了借中國之力制衡印度的本錢——就像尼泊爾那樣。雖然地緣格局決定了,中國影響力並不足以驅逐印度在不丹的影響,但它的進入,也依然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削弱印度對不丹的控制,不丹內部的自主派勢力也會因此獲得強力外援的支持。不丹擺脫印度全方位鉗制,爭取獨立自主的戰略空間也會由此打開。
這當然讓印度無比緊張——好好的自家後院,豈能就這么稀里糊塗的院門大開?這種情況下,印度也必須未雨綢繆,用一切手段,強化對不丹政治的控制。這樣的話,印度雖然不能阻止中國在本國范圍內修橋建路,但卻可以通過控制不丹政府,拒絕與中國的地緣通道對接。
這種情況下,洞朗的沖突就有必要了。一方面,通過炒作洞朗領土爭議,可以煽動不丹國內的對華敵視情緒;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為契,對不丹政府內部進行更多的直接干預和滲透,進而強化對不丹政府的掌控力度。
綜上所述,印度在地緣格局和現實國力尚被中國高度壓制的現實,決定了它對中國,有著天然的抵觸和敵視。而以中國現階段的實力和戰略布局,雖然能保證戰略上對印度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依然還有欠缺,還沒有強大到可以達到絕對勝勢的地步,所以印度對中國,尚不至於像墨西哥對美國那樣,徹底絕望到放棄掙扎反抗。同時,中國大國崛起過程中面臨的多方掣肘,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印度以弱博強的空間。雖然這種空間並沒有大到讓印度能夠搞定西藏,徹底擺脫中國地緣壓制的地步,但在戰術上做一些反擊,還是可以做到的。而這次洞朗之舉,就是印度這種戰術反擊的一種表現。而可以想像,在未來,印度還會不斷的尋找這些戰術契機,試圖通過這種量變的累積,來為自己蓄勢,以為自己期待中的中國「整體性衰落」的」歷史性機遇」出現後,一舉顛覆現在受中國鉗制的戰略格局。
說完了宏觀,再回到微觀層面。針對現階段的洞朗摩擦,中國又會採用什麼辦法回擊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會根據形勢發展,持續追蹤解讀。

⑸ 印度現行軍事戰略是什麼

1、戰略目標:統治南亞,控制中國,統治印度洋,努力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俄羅斯的軍事收縮嚴重,美國也在減少其在印度洋的軍事存在,從而在南亞造成相對的權力差距。在這方面,印度正在利用與美國,俄羅斯,日本和其他國家的戰略夥伴關系來加速核軍備和軍事現代化。加快建設和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軍事力量和「一流」力量的步伐。

2、戰略方針:

(1)在確定戰爭威脅時,強調在核威懾條件下高科技局部戰爭(低強度戰爭)的威脅,並為從全面戰爭到多次局部邊界戰爭的戰爭做准備。

(2)以「有限戰爭」為主要戰爭手段。即,通過對對手施加必要的懲罰,實現了相對有限的戰爭目標。

(3)巴勒斯坦和中國是主要敵人。它有能力對巴基斯坦發動全面戰爭,並迫使其撤出被佔領土。將中國視為潛在威脅,不要放棄其在中國的「既得利益」,而是促進新的擴張和共同進食。

(4)通過外交,軍事和經濟手段,特別是核威懾力,尋求和維持對南亞國家的威懾和控制。

(5)管理從阿拉伯海到南中國海的水域,並遵守不允許外國干涉南亞和印度洋問題的政策,特別是中國與印度鄰國之間軍事關系的發展。去做。

(六)加快建立與東盟的經濟戰略聯盟和「軍事合作」關系。


3、作戰意識形態:印度軍隊現在認為戰爭的基本目的是消滅敵人的軍隊,在進攻和防禦過程中以及在核威懾條件下倡導進攻意識。基於高科技的局部戰爭。基本內容如下。

(1)著眼於進攻性行動,先發制人行動和必要的跨界行動,努力將戰爭的火焰引向敵人領土。

(2)實施全面的三維防攻作戰。

(3)專注於移動作戰,並努力掌握戰場計劃。

(4)強調各種服務和武器的協作,強調空軍的作用,強調軍隊和空軍的協調協作。

(5)強調主力方向的絕對優勢,以達到快速戰斗,快速決策的效果。

(6)強調電子戰的作用,執行電子欺騙,抑制電子干擾,隱藏戰斗意圖,並結合電子殺手和火力。

(7)強調執行有效的作戰指揮。

⑹ 4、 當前印度對華軍事戰略趨向是什麼

平心而論,這都是兩個人口上十億的國家,人口佔全世界的1/3。這兩個人口大國肯定不會爆發戰爭,中小規模的軍事沖突倒是有可能。中印對外反擊戰,中國可以說是完勝。打得印度連老爺兵都上陣了。到現在印度都想著報仇。因此藏南地區,兩國陳兵列隊,都虎視眈眈。但是中國占據著戰略高地,有一定的優勢。而且中國軍隊的戰鬥力不容小覷。戴旭說過:印度的軍隊是沒有軍魂的,他們的國家的建立是通過和平的方式解決的,我們的國家是打出來的。
就軍事實力而言,印度離中國有很大的差距,他的國防實力與可研能力只是中國98年的水平(美國語)。為了制衡中國,通過美國的幫助,印度在陸地上成為美國部署的陸地包圍圈的一員。另外俄羅斯當然也不想看到中國的崛起,但他的經濟也不行,所以他都向這兩個國家軍售,制衡中國與印度。俄羅斯想印度租借核潛艇,幫印度製造「布拉莫斯」反艦超音速導彈。
總的來說,印度的心理就是希望成為亞洲的老大,增加話語權。他的戰略就是壓制中國的崛起,實現自己在亞洲的核心地位。

⑺ 印巴戰爭有幾次及中國的作用

印巴戰爭有三次。

1,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7年8月,印度、巴基斯坦分治時,蒙巴頓方案規定讓克什米爾人自由選擇歸並印、巴一方或宣布獨立。

印度利用其分治時控制的克什米爾議會通過決議,宣布該地區歸屬印度,從而,激起巴基斯坦方面嚴重不滿。同年10月27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地區爆發了第一次戰爭。

中國的作用:由於中國當時正處於內戰期間,所以在印巴戰爭中沒有扮演任何角色。

2,第二次印巴戰爭

第二次印巴戰爭是1965年8月初至1966年1月,印度、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而引發的戰爭。本次戰爭以印度敗而結束。

1965年8月初,克什米爾游擊隊和印度軍隊在印巴停火線附近發生激烈交火。8月14日,巴基斯坦正規軍隊也捲入沖突,印度軍隊於9月6日再一次向巴基斯坦發動大規模武裝進攻,攻佔巴方控制線內的多處山嶺。

中國的作用:當時中國向巴方提供的一大批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從我軍正使用或庫存的裝備中直接抽調的,同時我國還免費為巴方提供這些裝備的人員操作培訓。形勢最緊張時,我國甚至還派出參謀人員加入巴方總參謀部,實際上是直接指揮了部分戰斗行動。

除提出最後通牒式照會外,更多的是軍事上的安排。印度怕受兩面夾攻,迅速按期拆除了它在中錫邊界上的一切工事。這是我國政府危機處理能力最有效的一次。

在中國的直接影響下,印巴雙方簽署《塔什干宣言》,握手言和。

3,第三次印巴戰爭

第三次印巴戰爭是指1971年11月21日-12月17日期間,印度、巴基斯坦關於克什米爾地區分治問題而引發的戰爭。該次戰爭以東巴基斯坦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成為孟加拉國結束。

中國的作用: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發展到東巴被佔領,印軍在西段猛攻巴基斯坦重鎮拉合爾,即將突破巴軍防禦的情況下,我國政府向印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立刻停火,否則中國政府保留採取一切措施的權力。

正是這道聲明迫使印度政府放棄了以武力徹底解決印巴問題的想法,挽救了盟友巴基斯坦。

(7)印度對中國有什麼軍事行動擴展閱讀:

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後果

1,這場不到一個月的戰爭將巴基斯坦一分為二,佔全巴基斯坦人口56%,面積16%的東巴基斯坦成為一個獨立的孟加拉國。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願望得以實現。

從此,南亞次大陸上各國力量對比發生明顯的變化,被肢解後的巴基斯坦進一步拉大了與印度的實力差距。印度成為南亞唯一在經濟上和軍事上具有明顯優勢的地區大國。

2,在第三次印巴戰爭期間,美國擔心蘇聯在南亞起到支配作用,因而在戰爭中採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

盡管美軍並未直接參與戰爭,但戰後印度同美國的關系還是降到了最低點。由於印度逐漸成為蘇聯推行南下戰略的前哨基地和對抗中國的戰略夥伴,印蘇關系持續升溫。

美國清楚的看到,蘇聯正在利用同印度的關系進入南亞次大陸,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影響和勢力。美國在南亞的戰略收縮態勢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蘇聯實施南下印度洋戰略,為蘇軍進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筆。

3,孟印巴三國關系的曲折變化。孟加拉國建立兩年多後,1974年4月,印、巴、孟三國外長就遣返戰俘問題達成協議,三國關系趨於正常化。

1975年10月孟巴兩國正式建交。1975年,孟加拉國發生軍事政變。新政府一反對印度的親密態度,大力發展與阿拉伯國家的關系,並開始恢復與巴基斯坦的關系。

之後孟印兩國之間又相繼發生了關於法拉卡河水分配糾紛、印度停止對孟軍援、兩國邊界沖突、非法移民問題等一系列事端,孟印關系發生嚴重逆轉。

⑻ 印方直接拉最高警戒,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中國與印度邊境交界地區,印度聲稱印度軍隊已經將中國趕出了邊境地帶重要制高點,並且在印度陸軍隊伍中拉響了最高級別的戰斗警報,邊境部隊進入了臨戰狀態,不過這種高級別的警戒狀態,讓印度最難受的還是政府的財政支出。

從目前印度陸軍的動態來看,明顯加強了在班公湖兩岸地區的軍事行動,任何一點小小的火星都有可能將局勢徹底引燃進入失控狀態,面對撕下偽裝面具露出兇狠獠牙的印度,我們需要提高警惕隨時亮劍。

⑼ 一旦中印再戰,印度真的敢對中國用核武器嗎

一旦中印邊境戰火再起,此時的交戰環境和1962年的那一仗已經有了天壤之別,最明顯的變化,就是雙方都有了核武器,都有了可以直搗對方核心城市的運載能力,而我國的核政策地球人都知道,絕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中國的一貫立場,那麼印度敢對中國動用核武嗎?我想就此問題談談我的觀點,以此拋磚引玉。 我們不能武斷的認為印度就一定不敢用。1962年的那一仗,印度輸的太慘,簡直就是完敗。我們的54軍贏的太漂亮了,刻骨的恥辱讓印度軍界無法忘懷,以至於在1962年之後印度所有的軍事演習中,假想敵的代號全部都是54.。 可以想見,在中國歷經近半個世紀的充分准備之後,一旦決定以武力收復藏南,那麼占據天時,地利優勢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必將在常規作戰中以風卷殘雲之勢再次上演1962年的輝煌,那麼狗急跳牆的印度會不會孤注一擲的使用核武器,誰也說不準,但是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讓印度看到我們的底線,並充分考慮使用核武器的後果。 一、一旦開戰,則立即通過政府聲明的方式,通告印度方面和全世界,明確告知他們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目標,即我軍在藏南的軍事行動不是入侵印度,而是收復領土,也就是說,只要收復印度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即可結束軍事行動。 這樣做,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告訴印度,中國不是對印全線作戰,,而是一次高強度的局部戰爭,戰場就局限在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我軍在軍事行動中盡量不要對所謂「阿魯納恰爾邦」之外的軍事目標發起攻擊,要對讓印度軍方和政府有一個准確的判斷,讓阿三考慮清楚,如果它敢擴大戰爭的范圍,就要承受相應的後果。 二、按住巴基斯坦,千萬不要讓巴兄弟對印度趁火打劫。很多網友認為我軍一旦對印採取軍事行動,應該聯合我們最鐵的哥們巴基斯坦,從克什米爾下手,一來對印度形成夾擊之勢,而來可以幫助巴弟收復克什米爾。個人認為,此舉非常危險!首先,我軍單挑印軍在實力上絕無問題,無需聯合巴弟一起動手。其次,一個政府,再窩囊,也無法容忍和兩個國家的兩大塊的領土爭議,在數周之內盡數丟失。 一旦出現那種情況,就等於逼著印度政府破釜沉舟和中巴兩家拼個魚死網破,則印度軍方鋌而走險使用核武器的概率將大大增加!個人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巴弟在克什米爾巴控區集結重兵,引而不發。這樣做,一來可以強力牽制印軍的注意力,二來印度政府也必須考慮到,巴基斯坦也有核武,一旦印度對中國使用核武器 必將遭到中國軍方的猛烈的核報復,則印度所有的重要城市必將毀於一旦,而此時巴基斯坦由於未直接捲入對印作戰,軍力毫發未傷,此時一旦巴基斯坦全面出兵,印度則連招架之功都沒有了,所以,基於對巴的顧忌,印度也不敢對中國使用核武。這就是讓巴兄弟箭在弦上,引而不發的威力所在!等大哥把事情辦完了,緩個幾年,再幫巴兄弟把克什米爾解決了,事情總要有個先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只有讓巴兄弟先委屈一下了。 三、第二炮兵要嚴陣以待。打鐵還要自身硬,遏制對手不敢對我動用核武,還是要有一雙有力的核拳頭,我軍二炮部隊和海軍戰略核潛艇部隊的裝備,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及訓練水平均在印度之上,我軍只要通過自身的行動,明確告訴印度,這是局部戰爭,不是全面戰爭,我們不會先用核武器,但是如果你敢用,那麼對不起了,滅你五六十座城市外加三兩億人也就是彈指一揮間的事情。 藏南,美麗的藏南,魂牽夢縈的九萬平方公里,人民解放軍的金戈鐵馬從來沒有忘記你,終有一天,你將在人民解放軍的炮火中回到祖國的懷抱!我堅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⑽ 印度空襲中國為什麼

印度沒有空襲中國。
是印度軍方的一位參謀長說印度已經做好了空襲中國的准備。
實際情況是印度軍方和印度總理莫迪逐漸分化成了兩派。
莫迪是想通過甩鍋中國轉移國內抗疫不利的矛盾,但又不想把事做絕真的得罪中國。
軍方是想做戲做全套,讓莫迪下台。

與印度對中國有什麼軍事行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有多少人被確診 瀏覽:191
中國有哪些省沒有被感染病毒 瀏覽:98
在義大利開店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瀏覽:835
移民到英國要什麼手續 瀏覽:541
中國農業如何裂變 瀏覽:259
在印度怎麼做口罩 瀏覽:273
怎麼樣看到中國好聲音 瀏覽:579
英國你好語言怎麼說 瀏覽:643
印度語言爸爸怎麼說 瀏覽:692
印尼人身高多少 瀏覽:830
伊朗蒸米飯鍋是什麼樣的 瀏覽:535
中國菠蘿交易市場在哪裡 瀏覽:415
義大利旅遊要辦理哪些手續 瀏覽:118
印尼當地買的精油多少錢 瀏覽:214
他是工人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221
印度人的牛肉是怎麼煮的 瀏覽:857
印度客服怎麼說話 瀏覽:683
去越南玩辦理護照多少錢 瀏覽:563
中國民航航空包括哪些航班 瀏覽:110
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現在如何了 瀏覽: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