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既然英國在七年戰爭後(1763年)就獲得了大半個北美洲中部的領土,那麼後來美國人從拿破崙那買領土是怎麼
1、法國的美洲殖民地應該是在路易斯安娜州境內,英國的殖民地應該是在美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包括從荷蘭手中奪取的新阿姆斯特丹(也就是現在的紐約長島地區)。當然由於法國在19世紀連續好幾次的革命也使得自身的社會十分地動盪,因此美國也趁此機會以低價從法國手中買得路易斯安娜州的土地。
2、18世紀,英國及其盟國和法國及其盟國之間為爭奪殖民地和歐洲霸權,進行著長期的戰爭,戰爭的高潮是1756年到1763年的「七年戰爭」。英國、普魯士、漢諾威(英國王室在歐洲大陸上的世襲領地)、黑森-卡塞爾、不倫瑞克等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葡萄牙為一方,法國、奧地利、俄國、瑞典、薩克森和神聖羅馬帝國的大多數德意志諸侯國以及西班牙為另一方,雙方在歐洲大陸、地中海、北美、古巴、印度和菲律賓等地展開激烈的爭奪。最終,英國及其盟國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雙方簽定了《巴黎和約》和《胡貝爾圖斯堡和約》。
《巴黎和約》重劃了北美洲的地圖,明確英法兩國分界線為:自密西西比河河源至伊伯維爾河,以密西西比河中流為界,自伊伯維爾河以下以至於海,則以河中流和毛里帕斯湖及龐特恰雷恩湖為界。規定法國把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以東除去新奧爾良——其為法屬路易斯安那的首府——及其在東岸的所有的島,以及在聖勞倫斯灣的兩個小島——聖皮埃爾島和密克隆島以外的法國領土都劃歸英國。同時,對烏德勒支條約給它保留的在紐芬蘭沿岸那些島嶼,它只能作為行使漁業「特權」的基地,不得設防。也就是說,法國喪失了在北美的大部分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新法蘭西以及路易斯安那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地區等。
在同一個和約里,西班牙將佛羅里達以及密西西比河以東所有西班牙屬地割讓給英國,英國則以放棄在戰爭最後數月佔領的古巴作為交換條件。同時,法國為當年勸說西班牙同英國講和,又將路易斯安那的另一半送給了西班牙。法屬路易斯安那全境由此全部喪失,一部分為英國所有,一部分為西班牙所有,而西班牙也喪失了佛羅里達。七年戰爭對世界格局影響很大,它大大地削弱了法國殖民地的擴張勢力,英國則確立了自己的海上霸權和世界殖民霸權。
西班牙雖然獲得了路易斯安納,但並沒有解決它與英國的矛盾。英國人把西屬路易斯安那看作是阻礙其在美洲殖民地向西擴張的障礙。西班牙為加強殖民地以對付英國人,就在密西西比河的新奧爾良下游的巴利斯以及雷德河和伊貝維爾河派兵駐守炮台,英國也派出1000人駐守彭薩科拉,形成互相對峙的局面。
1775年,北美英國殖民地奮起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打響了北美獨立戰爭。西班牙乘機給予美國愛國者一切援助,將所有在路易斯安納的英國商人逐出,又把英國所獨占的奴隸貿易移交給法國人,並歡迎來到新奧爾良的私掠船。據載,西班牙為美國愛國者提供了價值7萬美元以上的軍火和糧襪。西班牙被英國在薩拉托加戰敗後不久,對英宣戰,奪取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區域的五座英國炮台,破壞了密執安湖畔的英國倉庫,並迫使英國的印第安盟友保持中立。隨著豐富的給養補充***,西班牙對英國發動了奪取莫比爾的戰役,奪回了佛羅里達。
西班牙插手英國殖民地反抗活動,導致了意義深遠的後果。它幫助了美國攻克了英國人所屬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它奪取佛羅里達的攻勢,摧毀了英國利用它作為覦覬南面西班牙殖民地的基地的可能性。英國作為西班牙在美洲的競爭者,終於被逐出美國這塊大陸。這樣,在《美國獨立戰爭形勢圖》中,密西西比河以東全部為新興的美國所有,佛羅里達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路易斯安那則為西班牙所有。
B. 美國什麼時候成為英國殖民地,被英國殖民了多久
1607年,一個約一百人的殖民團體, 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是英國在北美所建的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 在以後150年中,陸續涌來了許多的殖民者,定居於沿岸地區,其中多來自英國,也有一部分來自法國、德國、荷蘭、愛爾蘭和其他國家。
18世紀中葉,13個英國殖民地逐漸形成, 他們在英國的最高主權下有各自的政府和議會。這13個殖民區因氣候和地理環境的差異,造成了各地經濟形態、政治制度與觀念上的差別。
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傾銷。
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所謂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尋出一條合理的途徑,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
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萊剋星頓點燃戰火;
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發表著名的《獨立宣言》,提出充分的理由來打這場仗。
1777年10月,薩拉托加大捷,扭轉了獨立戰爭初期的不利的態勢。此役使美國人民信心大增,並得到了國際上的支援。
1778年2月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
1781年,約克城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約克敦戰役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
1782年11月30日,英美簽署《巴黎和約》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國正式承認美國獨立。
終上:美國成為英國殖民地時間為:1783—1607年,共176年。
C. 英國統治美洲多少年
英國在南美沒有多少殖民地,主要是北美。美國的十三個殖民地從1607年開始建立,那麼對美國的殖民大約也就是十七世紀初期開始的,直到1776年美國獨立。1763年,英國從法國手裡奪取加拿大,開始了對加拿大的殖民統治,後來雖然成立了自治領,也慢慢賦予其外交和修憲的權力,但直到1982年,加拿大才完全從英國獨立出來。
D. 英國霸權一共延續了多少年
分類: 文化/藝術 >> 歷史話題
解析:
1588年到20世紀中葉,約三百七十年。
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標志著霸權的建立。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標志這霸權開始衰敗。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
./question/7425398?si=5
英國 歷史
公元前地中海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凱爾特人,先後來到不列顛。公元1-5世紀大不列顛島東南部為羅馬帝國統治。羅馬人撤走後,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朱特人相繼入侵並定居。7世紀開始形成封建制度,許多小國並成七個王國,爭雄達200年之久,史稱「盎格魯—撒克遜時代」。
829年威塞克斯國王愛格伯特統一了英格蘭。8世紀末遭丹麥人侵襲,1016年至1042年為丹麥海盜帝國的一部分。其後經英王短期統治,1066年諾曼底公爵渡海征服英格蘭。1215年約翰王被迫簽署大枯灶 *** ,王權遭抑制。
1338年至1453年英法進行「百年戰爭」,英國先勝後敗。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樹立海上霸權。1640年英國在全球第一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先驅。1649年5月19日宣布成立共和國。1660年王朝復辟,1668年發生「光榮革命」,確定了君主立憲制。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並,1801年又與愛爾蘭合並。
18世紀後半葉至19世紀上半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19世紀是大英帝國的全盛時期,1914年佔有的殖民地比本土大111倍,是第一殖民大國,自稱「日不落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衰敗。英國於1920年設立北愛蘭郡,並於1921年至1922年允許愛爾蘭南部脫離其統治,成立獨立國家。1931年頒布威斯敏斯特法案,被迫承認其自治領在內政、外交上獨立自主,大英帝國殖民體系從此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經濟實力大為削弱,政治地位下降。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相繼獨立,到60年代,英帝國殖民體系瓦解。1973年1月加入歐沒毀扮共體。
info.service.hc360/
羅馬人佔領時期:公元前55年~公元410年
公元前55年:朱利葉斯·凱撒(Julius Caesar)第一次率軍入侵不列顛
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迪厄斯(Claudius)率軍征服不列顛
盎格魯-撒克遜時期與丹麥統治時期:公元449年~1066年
公元597年:聖·奧古斯丁到達不列顛,使余坦當地人昄依基督教
公元832~860:肯尼斯·麥克阿爾平統一皮克特人和蘇格蘭人
諾曼底王朝1066~1154
公元1066年: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格蘭
公元1086年:發布《末日審判書》
金雀花王朝1154~1399
公元1154年:亨利二世繼承王位,金雀花王朝開始
公元1215年:英王約翰被迫簽署由封建貴族提出的《大 *** 》
13世紀初: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創立
公元1277~1288:英格蘭征服威爾士
公元1337~1453:英法"百年戰爭"
公元1387~1394:喬叟寫作《坎特伯累故事集》
蘭卡斯特王朝1399~1461
公元1413年:蘇格蘭第一所大學聖安德魯斯大學成立
公元1455~1487年:約克家族與蘭卡斯特家族之間的"玫瑰戰爭"
約克王朝1461~1485
公元1477年:威廉·卡克斯頓出版印刷第一本書
都鐸王朝1485~1603
公元1485年:亨利七世即位
公元1536年:英格蘭與威爾士合並
公元1558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即位,統治英國達45年之久
公元1564年:莎士比亞誕生
公元1588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
斯圖亞特王朝1603~1714
公元1603年:蘇格蘭王詹姆士六世加冕成為英格蘭的詹姆士一世,統一了英格蘭和蘇格蘭
公元1620年:對新教徒的鎮壓激化,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號"抵達美洲
公元1642~1651年:英國內戰爆發
公元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決,克倫威爾宣布共和政體
公元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
公元1676年:格林尼治天文台設立
公元1685年: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公元1694年:英格蘭銀行成立
公元1698年:倫敦股票交易所成立
公元1707年:英格蘭、蘇格蘭合並,形成"大不列顛王國"
漢諾威王朝1714~1917
公元1721~1742年:羅伯特·沃爾浦成為英國第一任首相
公元1760~1830年:工業革命
公元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
公元1801年:合並愛爾蘭,"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成立
公元1837~1901年:維多利亞時代
公元1859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
公元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溫莎王朝1917~
公元1921年:愛爾蘭獨立
公元1928年:弗萊明發現青黴素
公元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
公元1952年: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