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最恐怖的監獄!
最可怕的5大軍事監獄
關塔納摩虐囚慘劇的曝光,將關塔納摩和美軍一起推上了道德的審判台。善良的人們也將這個地方視為人間煉獄。事實上,世界上還有不少監獄像關塔納摩一樣特殊,由於關押的都是軍隊犯人,因此那裡的情況很難對外公開。
1阿布格裡布監獄
本想關押美軍戰俘
巴格達以西40公里處的阿布格裡布監獄在薩達姆當政時期由伊拉克國防部控制。據美國官員稱,僅在1984年,阿布格裡布監獄便絞死了4000人,其中大多是害怕與伊朗軍隊作戰的逃兵。
阿布格裡布監獄佔地約280英畝(約1.1平方公里),單是四周的圍牆就有4公里長。圍牆外分布著24個警戒塔樓。監獄由5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被高牆包圍著,還有高高的塔樓負責警戒。薩達姆掌權後,這里主要關押反對他的政治犯、反叛軍官和庫爾德游擊隊戰俘。按照罪行輕重,犯人被分別關押在「開放監區」和「封閉監區」。「封閉監區」里的犯人不允許接受任何探視,斷絕與外界的一切接觸。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1989年。監獄里的牢房都很小,長寬分別只有4米左右,就這樣16平方米的空間里卻關押著大約40名犯人。
2002年,薩達姆宣布為了防範可能發生的第二次美伊戰爭,決定翻修阿布格裡布監獄,以便美伊開戰後「有充足的地方關押美軍戰俘」。這項工程在次年春天便停下來,因為美軍只用20天就打垮了薩達姆政權,而伊拉克軍隊在戰爭期間所抓到的美國戰俘連一個排都沒有。隨後,美軍佔領當局便把該監獄變成巴格達中央囚禁中心。
2004年4月底,震驚世界的「美軍虐囚事件」就發生在這里。隨後全球媒體都揭露了這一丑惡行徑。該事件也成為美軍發生在伊拉克的最大丑聞。同年5月初,五角大樓承認美軍的審訊方式違反了《日內瓦公約》。不過美軍的行為是受到美國參議院默許的。此前美參議院專門下發過關於審訊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其中規定審訊者可以剝掉犯人的衣服,強迫他們72小時不睡覺,可以擰他們的胳膊,可以往他們的頭上套口袋。這份文件就擺在時任駐伊美軍司令里卡多·桑切斯將軍的辦公桌上。
2興格—興格監獄
賺錢比坐牢還重要
在美軍歷史上,興格—興格監獄所承擔的職能並不只是關押犯人那麼簡單,它還承擔大量開礦和生產施工設備等經營性活動。1824年,為了對付軍隊中嚴重的嘩變及開小差現象,美國陸軍在紐約哈德遜河邊修建興格—興格監獄。據檔案記載,興格—興格監獄的位置正好是當時紐約銀礦的開采區。美軍高層顯然打好算盤,將來既可利用犯人開采礦石,賺取利潤,又能防止勞動力逃跑,實在是一舉兩得。
囚犯的無償勞動為美軍創造了巨額利潤,也遭到美國民間人權組織的抗議。他們抵制任何帶有「興格—興格」商標的產品。監獄巧作改動,於1903年注冊了新的「奧西寧」商標,結果取得了成功,商品照樣賣到全世界。
20世紀以後,興格—興格監獄條件得到改善,但囚犯們的內心恐懼反倒更嚴重了,因為監獄里多了一套極為恐怖的刑具—電椅。截至1963年底,興格—興格監獄用同一把電椅處死了613名男女囚犯。這些人中,最著名的當屬1953年處死的世界著名間諜羅森堡夫婦,他們被指控向蘇聯泄露了美國原子彈情報。據軍方稱,興格——興格監獄目前仍關押著約915名囚犯,其中有不少是近年來抓獲的「基地」恐怖分子。該監獄現有750名憲兵、150名保障人員和100名管理人員。
3利文奧特堡監獄
名氣不遜五角大樓
它是美國國防部的主要監獄,位於利文奧特城堡內。該城堡由美軍第3步兵團團長金利·利文奧特於1827年修建。在建成後的30年裡,這座城堡成為美軍抗擊印第安人的主要軍事基地。建成後,利文奧特城堡就成為美軍高級戰斗訓練中心之一,從這里走出了許多將軍,其中也包括後來的美軍參聯會主席科林·鮑威爾。
1871年,托馬斯·巴爾將軍致信美國軍事秘書長,要求建造一所專門的軍事監獄。1875年,美國政府出資在利文奧特城堡修建了第—座軍事監獄,專門用於關押陸海軍及海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的軍事犯人。監獄投入使用後,只有兩次關押過非軍事犯人。一次是1940年,當時這座監獄沒有完全處於五角大樓的控制之下。另一次在1998年10月,當時美軍在距離軍事監獄5公里處修建一座新工事,從事勞動的都是非軍事犯人,他們白天勞動,晚上被關在利文奧特堡監獄里,直到2002年工事建成。目前利文奧特堡監獄共關押著626名軍事犯人。
在美國,利文奧特堡監獄的名氣一點也不比五角大樓小。2001年,美國導演以這所監獄為背景拍攝了一部膾炙人口的影片《最後的城堡》,由羅伯特·雷德福擔任主演。由他飾演的艾文將軍是位昔日的英雄,他因遭長官陷害而入獄。在面對典獄長濫殺無辜的行為時,將軍率領所有犯人暴動,最終取得勝利。片中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艾文將軍在鼓舞士氣時所說的:「雖然我們已不再是士兵,但我們要開始一場新的戰斗。」
4別爾馬爾什監獄
「冷血」的代名詞
位於倫敦郊區的別爾馬爾什監獄是英國國防部直屬的軍隊司法單位,自1921年建成以來就充當關押軍中不肖子弟和重要戰俘的場所。由於這里曾發生過許多違反人權的歷史事件,英國人普遍將這座監獄看成是「冷血殘忍」的代名詞。1921年,英國治下的愛爾蘭領地發生爭取自由的運動。為了鎮壓這場運動,英國政府特意修建這座監獄,用於對被俘的愛爾蘭共和軍成員實施軍法處置。
別爾馬爾什監獄所在位置原本是一片沼澤地,因此這里總在「鬧鼠災」,衛生條件難以改善。監獄的牢房大樓分別坐落在院子的四個角上,中間是一個廣場。每棟監獄樓都極其堅固,監獄的大門由兩扇電子操控的重型鐵組成。
作為英國五大軍事監獄之首,別爾馬爾什監獄一直負責關押特別重要的囚犯。英國著名的「雙面間諜」湯姆林森因向前蘇聯泄露北約戰略情報而被捕,被關在這座監獄的4號樓1單元19室。考慮到該監獄的安全系數很高,英國政府也樂於將許多刑事犯送到這里服刑,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英國頭號搶劫犯畢格斯。1963年,畢格斯夥同其他14名犯罪分子,攜帶武器搶劫了約420萬美元,結果被判入獄30年。在被送到普通監獄服刑後,第二年他就逃跑了,隱居在巴西。誰料想這個傢伙等到2001年,以為沒有人會算老賬,便大模大樣地回到英國,結果被英國警方抓個正著。為防意外,英國政府乾脆將其送進別爾馬爾什監獄,估計畢格斯再想脫身可就困難了。
5列福爾托夫監獄
位於莫斯科「心臟」
如果問世界上哪所監獄所處的地段最值錢,那無疑是俄羅斯的列福爾托夫軍事監獄。這座監獄地處莫斯科市中心,步行不到15分鍾就能到達克里姆林官。長期以來,列福爾托夫軍事監獄的起源一直是個謎。
監獄共有4幢關押犯人的樓房。俯瞰這些樓房,造型如同大寫的字母「K」。這里的牢房多數是10平方米左右的雙人間,三人間很少,單人房間就更少了。每天早晨8點,囚犯們可以乘電梯到上邊放風。上世紀30年代末,蘇聯正處於「肅反」的高潮期,監獄里關押了很多蒙冤的紅軍將領。這些「將軍犯人」最害怕聽到地下室傳出拖拉機的馬達聲,因為馬達聲一響,就意味著有人要被槍斃了。列福爾托夫監獄從建立起就以極其嚴格的管理而著稱。在其歷史上只發生過一次越獄事件:兩名當過海軍陸戰隊員的囚犯藏在污穢不堪的泔水缸里溜走了。這一度使俄政府對軍隊管理監獄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如今,列福爾托夫監獄的每個入口處都安裝了攝像頭,值班員在顯示器上就可以看到過道里的一切,對出入人員進行監控。這所監獄在歷史上根本不允許外人進入,只有在1993年10月監獄召開新聞發布會時,獄方才允許俄羅斯記者進去過一次。
2. 英國83歲老人因放音樂聲太大坐牢,他犯了什麼罪
早在1971年,英國對生活噪音就有了明確規定。在2004年甚至還做出了居民在使用電子產品時,聲音不得傳出8米遠的規定。養寵物的家庭要確保自己的寵物不能發出大的叫聲,在居民區人們也不可以做出摁喇叭,鳴笛等行為。
在2011年,政府又特別賦予了警察可以直接沒收吵人的居家電子用品的權力,對於行為不檢或者屢教不改的人,地方法院甚至可以禁止其進入城鎮或者市中心。這些條款,聽起來比較苛刻,不過卻保障了英國居民可以擁有一個安靜的生活環境。
老人,因為耳朵不好,但喜歡聽音樂,所以他平時喜歡把音樂調得很大聲欣賞。
老人曾被禁止在上午9點到晚上10點之間,播放高於正常談話音量的任何音頻。據悉今年的6月時因多次違反禁止他播放音樂的限制令,而再次被捕。上周老人在羈押中意外死亡,但英國司法部並未透露他的具體死因。
老人在法庭上闡述:是因為自己得了重感冒,導致一隻耳朵失聰,由於在用類固醇做治療,他不能戴耳機,因為「會刺激耳朵」所以才喜歡把音樂調得很大聲欣賞。
當時,法院判處老人有期徒刑為24周,但出獄後的老人依然像以前一樣大聲播放歌曲。於是沒過多久,老人又入獄了。這次,他再也沒出來,11月23日,老人這次真的走了,都沒來得及過聖誕節。
(2)英國監獄死亡多少人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四十六條:使用家用電器、樂器或者進行其他家庭室內娛樂活動時,應當控制音量或者採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
第四十七條: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進行室內裝修活動,應當限製作業時間,並採取其他有效措施,以減輕、避免對周圍居民造成環境雜訊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