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羅馬佔領英國帶去了什麼
我只知道,羅馬帶去了兩樣樣非常著名的東西---溫泉和建築
在英格蘭北部的巴斯小鎮(bath)曾經就被羅馬人統治過,而且羅馬人在這里留下了巴斯浴場和亞貝教堂。
巴斯的標志景觀,保存有許多羅馬帝國時代建造的精美溫泉浴室,這里有位於地面下6公尺的大浴池、國王浴池的溫泉,以及神殿遺跡、密孽瓦神像、許願池和各種禮器文物,觀賞價值極高。
在羅馬帝國統治英國的時代,羅馬人在巴斯修建了許多帶有桑拿及泳池的大型浴室,還把這里定為水和智能女神米諾拉的領地,並建起了華麗的宮殿,隨著歲月的流逝,這些建築大部分都被埋在了地下,直到19世紀末,英國又重新喚醒了這些沉睡在地下的古跡。
位於博物館中心的大浴池是露天浴池,1870年代才被發現,大浴池池邊的階梯、石頭基座都是羅馬時代的遺跡,池水溫度保持在46.5℃左右,平台上的雕像是19世紀所建凱撒等人的紀念物。
位於國王浴池上方的水泵餐廳(PumpRoom)現在是巴斯最受歡迎的餐廳之一,許多人都是為了餐廳中的小湧泉和長形座鍾而來。餐廳原為觀賞浴池所建,可以一邊喝著泉水一邊欣賞,還有通道可以連接到下方浴池的更衣室,內部裝潢十分華麗,在此可以一邊品茶一邊欣賞溫泉,愜意無比。
亞貝教堂(AbbeyChurch)在浴場的東邊,以多窗及扇形的天花板聞名。因窗多而有「西方明燈」(LanternoftheWest)的外號。
整個城市建築沒有過高或過低,幾乎是一致的;樓房外牆普遍是蜂蜜色,屋頂則是石灰色,街道上有修剪得很整齊的綠樹及綠草坪,配上流過城市的亞溫河,起伏有致的山丘,一眼看去,和英國人最鍾情的鄉間小鎮科茲窩地區味道十分相似,有一種田園風的優美。但巴斯的田園美和科茲窩那種全然純朴沒有沾染商業氣息的田園風又有點不同,巴斯還帶點都會風。
畢竟是個城市啊!巴斯城內除了原有的中古世紀及18世紀喬治王時代極富特色的建築外,仍有新式建築出現,然而城市規劃做得好,這些新式建築總是很巧妙地融合在古老建築中,散發出一種柔美的協調;城內商業活動頻繁,餐廳、書店、精品店、電影院什麼都有,卻沒有像倫敦那樣的匆忙嘈雜,人們走在車輛稀疏的街道上盡是一派的輕松悠閑。從莎莉露出來後沿著主要幹道往上走,巴斯帶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
Ⅱ 羅馬人統治英國多少年
羅馬人統治英國463年。
公元前54年,凱撒兩度率羅馬軍團入侵不列顛,均被不列顛人擊退。公元43年,羅馬皇帝克勞狄一世率軍入侵不列顛。征服不列顛後變其為羅馬帝國的行省。到409年,羅馬駐軍被迫全部撤離不列顛,羅馬對不列顛的統治即告結束。
相比周邊蠻族地域,羅馬帝國的經濟高度發達,農業生產技術發展迅速,糧倉充盈,精耕細作的果木園藝在帝國各地廣為傳播,水磨、起重機械等工業技術廣泛應用,手工業高度發達,國內外貿易發展迅速,對外貿易遠抵達中亞、中國、印度、波羅的海沿岸。
以農業為主的奴隸制經濟為羅馬霸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與此同時,羅馬軍事力量之強大、軍事結構之嚴謹,代表著當時世界軍事上的最高組織水平。
(2)羅馬人給英國帶來了什麼食物擴展閱讀
古羅馬時代的不列顛,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哈德良長城——Hadrian's Wall:
公元122年,哈德良為防禦英格蘭北部皮克特人反攻,保護已控制的英格蘭的經濟,開始在其北面的邊界修築一系列防禦工事,從東海岸泰因河口,至西海岸的索爾韋灣,橫貫不列顛島的頸部。
其全長120公里,約4.5米高,2.5-3米寬,用約75萬立方米的石頭砌成。哈德良長城更像是個形象工程,代表了羅馬帝國的富庶和強大。
Ⅲ 羅馬侵略對英國造成的影響
幾千年前,英國這片土地上居住著伊比利亞人、比克人和凱爾特人。在公元前的年代,地中海沿岸的這些族群先後登陸不列顛島,留下了早期的文化印記。
到了公元1到5世紀,羅馬帝國的勢力擴展到了大不列顛島的東南部。羅馬人在那裡留下了深重的影響,不僅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知識,還建立了行政制度,對當地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
然而,羅馬帝國的力量最終衰退,公元5世紀末,羅馬軍隊撤離了不列顛,這給這片土地帶來了動盪。隨之而來的是歐洲北部的盎格魯人、薩克遜人和朱特人的入侵。這些日耳曼部落開始在不列顛定居,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社會秩序。
在7世紀,隨著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定居和擴張,英國的社會結構開始發生變化。封建制度逐漸形成,許多小國合並成七個王國,形成了所謂的「盎格魯-撒克遜時代」。這個時期,七國之間的爭霸持續了近200年,不僅促進了軍事實力的發展,也推動了文化的融合。
在這個過程中,不列顛島上的各種文化相互影響,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盎格魯-撒克遜文化。盡管羅馬帝國的撤離帶來了挑戰,但這些日耳曼部落的到來也為英國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這段歷史不僅是英國社會發展的重要節點,也為現代英國的文化和民族認同奠定了基礎。通過這些變革,英國從一個多元文化的交匯點逐漸發展成為了一個獨特的國家。